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总结65例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实施全自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的护理经验。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进行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治疗的临床资料并对其疗效、并发症及护理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65例患儿100%顺利完成换血,换血过程中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患儿均好转出院。结论 全自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技术安全有效,可操作性强,换血通路的建立和维护是顺利有效换血的关键,换血过程中对患儿病情及不良反应的密切观察、维持出入量平衡则是保证换血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换血疗法是新生儿重症监护中重要的抢救技术之一,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是抢救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安全、有效的方法.正确、有效的护理干预不仅能保证换血术的顺利进行,还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2008年11月~2010 年11月,我们对75例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的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在生命体征监护下,对74例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结果:换血前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下降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换血治疗后,血常规中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均有显著下降,红细胞无明显下降.血电解质中血钾和血氯均明显下降,血钙和血钠无明显变化.74例患儿痊愈46例(62.2%),好转28例(37.8%).结论: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疗效好,且又安全.  相似文献   

4.
廖克准 《临床医学》2011,31(11):26-27
目的通过观察新生儿换血前后血清胆红素及电解质的变化,进一步探讨全自动封闭式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2月至2011年2月所收治重症新生儿黄疸32例,全部采用全自动封闭式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法,对患儿进行换血治疗。结果 32例重症新生儿黄疸患儿全部换血成功,均无并发症,其血清胆红素下降明显,而电解质表现各异,但均在正常范围。结论对于重症新生儿黄疸通过全自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后,胆红素下降显著,K+略有下降,但电解质变化对患儿未见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治疗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6例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检测比较换血前后患儿的胆红素、血常规和凝血功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换血前比较换血后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均明显下降;白细胞和血小板明显降低,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应尽早的进行换血治疗,换血治疗中应严密监测患儿各项生命体征和血常规、电解质、胆红素等指标的变化,同时尽可能保证供血新鲜,如出现高血钾症、贫血、感染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做应对处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换血疗法的指征、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5例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监测换血前后血清胆红素、血生化、血糖、CRP的变化。结果换血前后血清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换血前后血生化、血糖、CRP指标稳定。结论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是抢救治疗重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方法:对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一次性静脉留置针予外周血管穿刺,进行同步换血治疗。结果:所有患儿换血后胆红素水平明显下降,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经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方法简便,明显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8.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要点。方法:在生命体征监护下,对12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加强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和术后护理。结果:12例患儿顺利安全完成换血治疗,未发生并发症,换血后血清胆红素明显低于换血前(P<0.01)。结论: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医护密切配合及术后细致的护理是换血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临床表现有黄疸、贫血或伴血红蛋白尿,当血清胆红素浓度>342 μmol/L时,有可能导致部分新生儿发生胆红素脑病[1].换血疗法能较快清除血中游离胆红素.2000年1月~2003年1月,我科对18例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进行外周动静脉全自动同步换血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套管留置针进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加强术前准备和术中、术后护理.结果:20例患儿顺利安全完成换血治疗,术后24h血清胆红素平均下降50%,黄疸明显消退,有效减少了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结论: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操作方法简便易行,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并发症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1.
胡红霞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8):5168-5168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的临床效果与护理方法。方法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治疗3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加强术前和术中、术后护理。结果换血过程顺利,平均换血时间2~3h,术后血清胆红素下降明显。结论加强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的配合和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换血治疗顺利进行并取得满意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换血是治疗早期新生儿重症黄疸最迅速、有效的方法,采用经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重症黄疸,操作简单、效率高.我科2006年来对10例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尝试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7年12月实施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的64例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研究组在一般护理基础上联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后患儿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均低于护理前及对照组护理后(P 0. 05),家属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对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过程中联合舒适护理,可明显改善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叶晴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7):593-594
目的探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对45例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经周围动脉(桡动脉或颞动脉)、外周静脉双通道同步换血,观察病情缓解情况。结果本组患儿换血后24h血清胆红素平均下降50%,黄疸明显消退,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缓解,有效减少了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结论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效果好、快捷安全,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经素血症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对有换血指证的10例新生儿高胆红血症患儿进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结果]换血过程顺利,平均换血时间120 min~180 min,换血后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下降明显.[结论]同步换血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安全、有效,输血泵控制换血速度大大优于人工控制,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2):2255-2257
探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治疗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危险因素。选择2013年1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193例进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治疗的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作为观察对象,观察对比新生儿在治疗前后的生命体征、血清胆红素、血常规、血气分析及电解质、血糖等生化指标的变化,分析治疗的效果。换血前、后患儿体温、呼吸、心率、血压未见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换血前、后PH值、Ca2+、K+、Na+、微量血糖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换血前、后血清总胆红素、白细胞、血小板有了显著的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中的危险因素突出表现为血小板下降,治疗7d内多恢复正常,所有病例并未出现血栓、继发感染、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应用在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中疗效可靠,操作简单、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同型全血外周动静脉同步置换术,治疗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动态实验室结果及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对9例危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采用外周动静脉同型全血置换。动态监测换血前、后血清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血红蛋白、血糖、电解质及动脉血液气体的结果变化情况。结果换血前、换血后血清总胆红素结果分别是(510.95±96.88)、(212.27±68.92);换血前、换血后非结合胆红素结果分别是(452.10±84.12)、(189.13±63.11);换血前后实验室监测患儿血清总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结果均明显下降(P0.01)。结论同型全血外周动静脉换血治疗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安全有效,副作用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治疗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对符合条件的12例采用留置针穿刺,外周静脉输血,桡动脉或肱动脉出血,同步进出速度200 ml/h,配血量为患儿两倍的总血量(150-180 ml/kg)。换血前后监测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以及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换血后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下降率分别为57.58%、29.91%、47.67%,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呼吸、心率、血压、体温、血氧饱和度均稳定,未出现心衰、呼吸暂停等现象。结论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治疗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单、易行、疗效可靠、无明显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改良同步换血疗法在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改良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对 5例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恒速换血疗法 ,并进行术前、术中、术后的血常规、肝功能、电解质及生命体征监测。结果 5例患儿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平均换出率分别为 6 2 .4 9%与 6 2 .12 % ,在换血量达到一半时 ,其胆红素定量下降超过4 0 % ,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换血前、换血中、换血后分别两两配对t检验 ,均有显著性差异 (P值均 <0 .0 0 1) ;血常规、血电解质及生命体征监测比较平稳 ,无不良反应 ;5例患儿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改良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 ,疗效确切 ,安全 ,简便 ,还可提高换血效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法治疗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 [方法 ]对 6例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了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外周静脉输血 ,输液泵控制速度 2 0 0ml/h~ 3 0 0ml/h ,外周动脉抽血速度参照输入速度。换血前后行血常规、血生化、肝功能、血培养等检查 ;以多功能监护仪监测心率、呼吸、血压、体温 ;随诊10个月至 2a ,观察有无胆红素脑病后遗症表现。 [结果 ] 6例患儿血清总胆红素在换血前 ( 844 .0 7±3 14 .3 4) μmol/L ,换血后 ( 4 0 8.2 7±160 .40 ) μmol/L ,换血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总胆红素换出率为 5 1.3 3 % ,换血后白细胞、血清钾、氯略有下降 ,血清钙略为上升 ,其余生化指标均无变化 ,换血前后血培养均为阴性 ,生命体征稳定 ;追踪观察 ,1例出现胆红素脑病后遗症表现 ,其余 5例发育正常。 [结论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法具有实用、易行、安全、并发症少等优点 ,是治疗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