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粘贴式负压冲吸器治疗合并切口裂开的高流量肠外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4月至2006年8月对44例合并伤口裂开的高流量肠外瘘患者采用粘贴式负压冲吸器治疗,并以1996年2月至2002年3月采用传统的开放式滴水双套管冲吸治疗的38例同类患者作为对照,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粘贴式负压冲吸器能快速控制肠瘘出物,促进破损皮肤的愈合,与传统的开放式滴水双套管冲吸治疗相比,在治愈率、伤口换药次数、敷料消耗量、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总费用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P〈0.01)。结论:对于合并切口裂开的高流量肠外瘘患者,粘贴式负压冲吸器是控制瘘出液及保护瘘口皮肤的有效工具,能够显著促进肠外瘘的愈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持续低负压冲吸在小儿腹部术后肠瘘中的作用及护理效果。方法:对12例小儿腹部术后并发肠瘘采取持续低负压冲吸治疗与护理,分析护理方法及冲吸效果。结果:持续低负压冲吸治疗能快速吸出肠瘘出物,不但能减少腹腔内污染,而且能有效减少瘘出液对瘘口周围皮肤的刺激,促进伤口愈合,减少换药次数和物品消耗,护理工作量也大为减轻。结论:对于小儿腹部术后并发肠瘘患者,持续低负压冲吸是控制肠瘘出液及保护瘘口皮肤的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肠外瘘是胃肠道术后的严重并发症,高流量肠外瘘…合并切口裂开时如何有效地控制和收集流出的肠液,使切口和周围皮肤不受污染和刺激,这是临床上处理肠外瘘的难题。对于此类患者,普遍采用的措施是开放式滴水双套管负压吸。然而,此方法存在较多问题,结果不尽人意。作者自2002年4月至2006年8月对44例合并伤口裂开的高流量肠外瘘患者采用粘贴式负压冲吸器治疗,与1996年2月至2002年3月治疗的38例同类患者在相比。在治愈率、伤口换药次数、敷料消耗量、伤口愈合时间、[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曹燕  金梅保 《实用全科医学》2010,(12):1640-1641
目的通过对两种结肠造瘘术后早期收集粪便方法的比较,以寻求治疗效果更佳的途径。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市立医院2002年1月-2008年10月间各类型结肠造瘘手术病例155例.其中83例使用自制肠引流器进行造痿口引流,72例使用常规粘贴型肛门袋引流,对两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造口周围皮肤受损情况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与使用粘贴型肛门袋相比,使用自制引流器能明显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率,减少造口周围皮肤受损,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结肠造瘘术后早期使用自制引流器进行造瘘口引流。可以明显减少结肠造瘘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减少造口周围皮肤受损。  相似文献   

5.
刘金忠  张娜 《中国医药导刊》2016,18(11):1083-1084
【摘要】目的:探讨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的患者实施小切口联合粘贴式负压冲洗器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手术治疗方式,观察组则采用小切口联合粘贴式负压冲吸器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住院时间以及不良现象发生的概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肛瘘率、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切口联合粘贴式负压冲吸器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的治疗直肠肛管周围脓肿,降低再次复发的几率。  相似文献   

6.
粘贴式负压冲吸器在乳腺脓肿切开引流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探讨粘贴式负压冲吸器在乳腺脓肿切开引流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乳腺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成负压冲吸器治疗组(实验组)45例和传统的切开引流换药治疗组(对照组)37例,对两组患者的伤口长度、换药次数、住院天数、伤口愈合天数和治疗费用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二者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2.3).与对照组相比, 实验组伤口长度明显缩短,换药次数明显减少,伤口愈合天数明显缩短,治疗费用降低(P<0.01).结论:粘贴式负压冲吸器是微创治疗乳腺脓肿的高效、经济可行的工具,可保证乳房的完整美观并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单用改良式腹腔三套管与联合造口袋治疗急性肠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6月在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外科收治的急性肠瘘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用改良式腹腔三套管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造口袋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各瘘口创面指标情况、瘘口周围皮肤各指标情况以及治疗舒适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造口袋结合改良式腹腔三套管治疗急性肠瘘较单用改良式腹腔三套管效果更好,且瘘口创面恢复情况好,治疗舒适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陈煌辉  王烈 《医学综述》2009,15(6):901-903
腹腔感染和全身性感染是肠瘘治疗中的难点之一。早期有效的腹腔引流是防治腹腔感染的重要措施,拮抗或减少内毒素和炎性介质的损害是提高肠外瘘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封闭式负压冲吸器能够及时有效控制肠外瘘外溢肠液,对腹腔感染的控制有很好的效果,具有高效、经济可行的优点。血必净注射液是近年来国内自主研发的新型中成药,研究表明具有降低内毒素水平、拮抗炎性介质、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能保护和修复应激状态下受损的脏器。  相似文献   

9.
胰瘘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胰液通过破裂胰管漏出并超过,7天以上者.是外科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其发生率在5%~20%,常继发于急性胰腺炎、胰腺外伤、慢性胰腺炎、胰腺急性病变、胰腺假性囊肿外引流、胰腺活检等各种胰腺手术后.胰瘘又分为胰腺内瘘和胰腺外瘘两种.胰液腐蚀经腹腔由引流管或皮肤切口处流出体外所形成的疾,称为胰外瘘;胰液腐蚀通向邻近的空腔脏器或体腔者.称为胰内疾.内瘘较为罕见,一般所指的胰瘘是胰外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腹部引流管渗漏的处理方法,保护渗漏伤口周围皮肤,促进伤口愈合,方法:采用一件式造口袋处理渗漏伤口,通过定期更换造口袋,及时清洗瘘口及周围皮肤,密切观察瘘口情况。伤口周围皮肤保持完好。结论:造口护理技术应用于腹部引流管渗漏伤口能明显减少渗漏伤口并发症,应用一件式造口袋可有效地预防刺激性皮炎的发生,促进皮肤损伤的愈合,同时可减少敷料的更换次数,降低换药成本。  相似文献   

11.
腹腔双套管冲洗引流技术在腹部手术后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双套管持续冲洗低负压引流在腹部手术后的引流效果。方法:对21例肝胆胰等大手术和腹腔严重感染手术后置入腹腔双套管,进行NS持续冲洗、中心吸引低负压持续引流,及加强对双套管的护理。结果:本组病例发生引流不畅和堵管1例,未发生创面出血、胆漏、胰漏、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合并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术后腹腔感染逐步控制。结论:腹腔双套管冲洗引流技术在腹部手术后的应用,能有效达到引流效果,降低腹部大手术后的并发症,提高腹腔严重感染手术后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易辛  钱群 《医学新知杂志》1996,6(4):183-183
例1 男,52岁,因突发性腹背痛并恶心呕吐而入院,经诊断;胆囊结石,急性胆囊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立即禁食、胃肠减压及抗感染治疗,并同时行胰包膜切开减压、坏死胰腺组织清除、胰床多管引流,空肠造瘘置一次性输液器的硅胶管为喂饲管,胆囊切除,胆总管T管引流术。术后第5d开始冲洗胰床,开始5d内冲洗出较多的脓性分泌物并含坏死胰腺组织,以后坏死物逐渐减少。术后第5d开始空肠喂饲,第10d开始从空肠饲管中迁纳胆汁,第18d患者突然出现左下腹疼痛,继之出现左下腹压痛及反既痛,诊断为急性胰腺炎继发性坏死并腹膜炎;粘连性肠梗阻?立即剖腹探查,术中见腹腔内广泛粘连,胰腺炎基本好转,而空肠被所置之饲管肠内段的管头顶穿,肠内段硅胶管变硬,取出变硬硅胶管,修补穿孔。修补术第5d拔除所有的腹腔引流管,患者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3.
腹腔多管引流术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cute necrotizing oancreatitis,ANP)的外科治疗,在80年代初中期多采用碟形开放引流、三造瘘术式。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觉得这种术式创伤大,管理难,患者住院时间长,费用高,因此在1989年开始采用腹腔多管引流、二造瘘术式,并逐渐固定成T字管、4根腹腔引流管加1根烟卷的术式,取得了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简称负压封闭引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手术后应用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方法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后的病人进行引流治疗。结果:4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后病人应用负压封闭引流,及时清除术中未能清除的和以后渐进产生的坏死组织,阻止了胰酶及其毒性物质的吸收。手术切口及其周围皮肤完整无损。术后5—7d开始进食。平均住院41d,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是一种高效全方位引流,与传统引流比较,阻断了恶性循环,病人病情可迅速得到控制。保持有效负压是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自制引流器在降低结肠造瘘术后手术部位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8年10月间各类型结肠造瘘手术病例155例,其中83例使用自制肠引流器进行造瘘口引流,72例使用行常规引流,对两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和平均手术后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与使用粘贴型肛门袋相比,使用自制引流器能明显减少手术部位感染率,两者相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结肠造瘘术后用自制引流器进行造瘘口引流,可以明显减少结肠造瘘术后手术部位感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肠外瘘患者瘘口及周围皮肤护理的有效方法。方法:根据瘘管类型、流出液特点、瘘口旁有无伤口及周围皮肤情况,选择合适的现代伤口敷料及造口护理产品,保护伤口及瘘口周围皮肤,收集漏液予以充分引流并加强心理护理及基础护理。结果:患者治疗期间无护理并发症,瘘口及周围皮肤均愈合。结论:选择适合的现代伤口敷料及造口护理产品并加以精心护理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7.
六、胰外瘘的处理随着胰腺手术,胰腺外伤和急性胰腺炎的增多,胰外瘘的病例数也增多。处理要点如下: 1.早期胰瘘:要松动腹部切口缝线,使深坑或糟式引流通畅,以防胰液贮留于腹腔合并感染。高流量胰瘘(>200ml/日)每日丧乏失胰液可达400ml以上,可引起水,电解质失衡,应注意补充纠  相似文献   

18.
我院从 1996年~ 1999年收治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2 6例 ,术后均予以肠外与肠内营养。其护理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本组 2 6例 ,男 15例 ,女 11例 ,年龄 34~ 6 5岁 ,平均 4 5岁 ,2 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中 ,胆石性胰腺炎16例 ,其他原因 (主要是暴饮暴食和饮酒 )所致的急性胰腺炎 10例。治愈 2 4例 ,死亡 2例。死亡原因 1例为多器官衰竭 ,另 1例为腹腔感染 ,胰周脓肿。 2 6例均行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为坏死病灶清除 ,胰腺大部切除 (2例 ) ,经空肠十二指肠造瘘 ,空肠营养造瘘及腹腔引流 ,其中有 16例病人行胰床、腹腔灌洗 7天~ 2 5…  相似文献   

19.
吕守銮 《河北医学》2004,10(9):853-854
急性重症胰腺炎又称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病情凶险.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急性重型胰腺炎术后引流管特别多,包括胃肠减压管、腹腔冲洗双套管、T型管、胃或空肠造瘘管、胰周引流管、尿管等,护理也特别复杂。这些引流管起着不同的治疗作用,一旦引流管滑出,就有可能引起出血、胰瘘、腹腔感染等并发症而使手术失败。兹将对这些引流管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收集7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ANP)继发感染的临床资料,以探讨ANP继发感染的外科治疗。结果:79例手术时间平均为发病后6.5d,手术方式为坏死组织清除加小网膜持续灌洗。此外,其中14例进行了胰尾及脾切除,3例次全胰切除,1例全胰切除,2例肠切除,1例部分肝切除,27例胆囊造瘘。另胆囊造瘘加胆总管切开引流13例,腹膜后引流21例,所有病人的坏死胰腺组织,腹腔穿刺液,腹腔灌洗液及血液细菌培养均为阳性,13例并发霉菌感染,死亡率为35.4%,提示:ANP继发感染一旦确诊,经监护24h病情无好转者应积极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