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中药材》2017,(6)
目的:研究小叶地不容块根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多种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小叶地不容块根中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去氢克班宁(1)、左旋四氢巴马汀(2)、克班宁(3)、(-)-sukhodianine-β-N-oxide(4)、promucosine(5)、(-)-sukhodianine(6)、4-hydroxycrebanine(7)、N-methylasimilobine-2-O-β-D-glucopyranoside(8)、巴马汀(9)、(+)-stepharine(10)、(-)-asimilobine(11)。结论:其中,化合物5为首次从千金藤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7、8和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马山地不容Stephania mashanica的化学成分,为其资源开发提供化学成分资料.方法:应用氧化铝、硅胶和葡聚糖凝胶LH-20等柱色谱方法分离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测试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马山地不容新鲜块茎的稀硫酸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生物碱成分:荷包牡丹碱(dicentrine,1)、克班宁[(-)-crebanine,2]、青风藤碱(sinoacutine,3)、四氢非洲防己胺(tetrahydrocolumbamine,4)、四氢巴马汀(tetrahydropalmatine,5)、巴马汀(palmatine,6),药根碱(jatrorrhizine,7).结论:化合物2~7为首次从马山地不容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小花地不容Stephania micrantha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硅胶、氧化铝、凝胶等色谱方法对其块茎2%的稀硫酸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波谱学阐明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得到7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青风藤碱(1)、青藤碱(2)、8-甲氧基青藤碱(3)、四氢巴马汀(4)、巴马汀(5)、卡巴任(6)、(+)-stepharine(7)。结论:化合物3,5,7为首次从小花地不容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齿叶地不容Stephania dentifolia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氧化铝、硅胶和葡聚糖凝胶LH-20等柱色谱方法分离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测试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齿叶地不容新鲜块茎的稀硫酸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生物碱成分,分别为青风藤碱(sinoacutine,1)、青藤碱(sinomenine,2)、8-甲氧基青藤碱(cephamonine,3)、四氢巴马汀(tetrahydropalmatine,4)、卡巴任(capaurine,5)、千金藤宁碱(stepharanine,6)、(+)-stepharine(7)、巴马汀(palmatine,8).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齿叶地不容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罗肖雪  陈光英  张一  蒋宗林  韩长日  王天山 《中药材》2006,29(10):1050-1051
目的:建立小叶地不容中有效成分四氢巴马汀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Spherisorb 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02 mol/L磷酸盐溶液(65∶35,三乙胺调pH=7.68),检测波长281 nm。结果:四氢巴马汀在0.25μg-5μg范围内成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n=6)为100.45%,RSD为1.70%。结论:本测定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可用于中药小叶地不容的内在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苏元胡的生物碱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多种色谱方法从苏元胡Corydalis humosa Migo的块茎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它们的结构分别被鉴定为:四氢巴马汀(1)、药根碱(2)、小檗碱(3)、四氢小檗碱(4)、巴马汀(5)及(-)-四氢黄连碱(6).化合物1~3为从本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目的:千金藤植物中分离提取罗痛定、痛可宁时,发现两者生物碱各具特殊荧光,用此特征作为鉴别观察结 果。方法:样品于载玻片上,置紫外分析仪上观察。结果:此荧光鉴別法能在1 min内区别出易混种的千金藤属中的 广西地不容(Stephania rwangsiensis )与汝兰(S. sinica)的植物块根及其主要成分:罗通(_L-四氢巴马汀)与痛可宁( L-荷包牡丹碱)的中间产品及精品。结论:此荧光鉴別法用于采收葯材、生产检測的鉴定中,既快又准,能节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广西地不容中延胡索乙素、巴马汀和青藤碱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HypersilODS2柱(4.6 mm×250 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2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延胡索乙素、巴马汀、青藤碱分别在0.135~1.35 mg·mL-1、0.032,98~0.329,8 mg·mL-1、0.031,24~0.312,4 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广西地不容药材及相关制剂中生物碱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同时检测Beagle犬血浆中四氢巴马汀、脱氢紫堇碱、小檗碱和巴马汀的分析方法,并应用有机溶剂沉淀法提取含药血浆中的成分。方法:采用C18反相柱,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质谱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方式进行正离子检测。结果:定量分析的离子对(m/z)为:366.2/350.2(四氢巴马汀)、356.2/191.2(脱氢紫堇碱)、336.2/320.2(小檗碱)和352.2/336.2(巴马汀)。测定血浆中四氢巴马汀、脱氢紫堇碱和小檗碱的线性范围均为0.0488~50μg.L-1,巴马汀为0.0488~100μg.L-1,这4种成分的定量下限均为0.0488μg.L-1,该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和稳定性均符合要求。结论:该法选择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可用于血浆中这4种生物碱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0.
桑彤  谢培德  黄捷 《中药材》2001,24(2):88
金不换为广西少数民族民间常用药物,也是提取罗通定(Rotundini)的原料。药材来源于防己科千金藤属植物的块根,主要分布于广西西南部和云南东南部。广西中药材标准第二册收载有三个种:广西地不容Stephania kwangsinensis H.S.Lo、小花地不容Stephania micrantha H.S.Lo et M.Yang、桂南地不容Stephania kuinanensis H.S.Lo et M.Yang。本文在适宜的色谱条件下,测定了这三种不同来源金不换的盐酸罗通定含量,取得满意结果,可供原料选择及  相似文献   

11.
上官琰  赵渤暘  谢晖  汪亚勤  康云  黄建明 《中草药》2018,49(24):5910-5915
目的基于广西地不容转录组序列开发SSR引物,并用于该物种自然居群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从广西地不容转录组测序获得的unigene序列中挖掘SSR位点,采用Oligo 7.0软件设计引物,通过电泳法筛选得到多态性高的SSR引物用于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从广西地不容转录组20 637条unigene序列中,搜索到6 833个SSR位点,出现频率为33.11%。基于转录组序列设计50对引物,筛选得到10对多态性高的引物。10对引物在5个居群63个样本中共扩增得到83个条带,有效条带百分率为100%,多态性信息量(PIC)为0.6889。在物种水平和居群水平上,Nei基因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0.725 2和0.613 4,Shannon多样性指数(I)分别为1.576 6和1.220 3,观察杂合度(Ho)分别为0.584 5和0.558 4,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731 2和0.643 5。居群的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146 5,基因流(Nm)为1.456 9。UPGMA聚类分析表明,5个居群可分为3支系。结论开发的SSR标记适用于广西地不容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广西地不容在物种和居群水平上均具较高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主要存在于居群内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千金藤属植物具有良好药用价值,许多研究表明其含有丰富的生物碱成分,但对该属植物其他成分的研究很少.对千金藤属植物非生物碱成分的组成和活性的研究,有利于更加深入地了解该属植物的药效和药理作用.方法 从防己科千金藤属植物地不容Stephania epigeae H .S .Lo及云南地不容Stephania yunnanensis H.S.Lo中,采用苯酚硫酸测定法、铜试剂沉淀测定法分别测定地不容和云南地不容中的总多糖和葡聚糖的含量.结果 地不容和云南地不容中分别含有25.14%,13.66%的总多糖及1.00%,0.71%的葡聚糖.结论 苯酚硫酸法和铜试剂沉淀法联合使用,为该植物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多糖成分的结构、活性研究提供可行手段.千金藤属植物的葡聚糖具有免疫促进作用,提示可对地不容的多糖成分做活性筛选研究.千金藤属植物的药用价值较高,目前对地不容的生物碱成分研究比较透彻,但对其非生物碱成分研究仍处于空白,此项研究将有助于推动其药用价值的开发.  相似文献   

13.
黄叶地不容生物碱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黄叶地不容的生物碱成分.方法 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黄叶地不容块根中分离并鉴定了6个化合物:l-四氢巴马亭(I),番荔枝宁(II),巴马亭(III),紫堇定(IV),异紫堇定(V),东罂粟灵(VI).结论 化合物IV,V,VI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且VI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金不换为传统中药,其同名异物种类极多,其来源、成分、作用皆不相同.据统计金不换有27种不同的植物来源,分属于13科[1].本试验研究金不换为防己科植物广西地不容Stephania kwangsiensis H.S.Lo、小花地不容Stephania mi-crantha H.S.Lo et M.Yang或桂南地不容Stephania kuinanen-sis H.S.Lo et M.Yang的干燥块根.具清热解毒,散瘀消肿,健胃止痛的功效[2].在广西中药材标准中有收载,我们参考其内容,结合药典规定对本药材的灰分、浸出物、鉴别和含量测定项进行完善,为进一步控制药材质量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青牛胆Tinospora sagittata的块根中含氮类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手段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分别采用台盼蓝排斥法和MTT法测试单体化合物对HL-60和MCF-7细胞的抗增殖作用。结果从青牛胆块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四氢巴马汀(1)、四氢药根碱(2)、药根碱(3)、巴马汀(4)、neoechinulin A(5)、echinuline(6)、N-反式阿魏酸酪酰胺(7)、尿嘧啶(8)、三乙胺氢碘酸盐(9)。结论化合物5、6、8、9为首次从青牛胆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5、7对HL-60细胞显示弱的抗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16.
河谷地不容为防已科千金藤属植物Stephania intermedia Lo,药用块根。千金藤属多种植物如地不容(S.cdelavayi Diels)、金线吊乌龟(头花千金藤(S.epharantha Hayata)、千金藤(S.japonica(Thunb.)Miers)及华千金藤(S.sinica Diels)等供药用已久。但本品则是1981年在云南发现的一个新种,已从中分得多种有活性的生物碱供药理试验和临床治疗应用。  相似文献   

17.
大孔吸附树脂在延胡索生物碱提取分离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延胡索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 Corydalis yan-husuo W.T.Wang的干燥块茎 ,含有多种生物碱 ,以延胡索乙素 (四氢巴马汀 )为主 ,具有明显的镇痛、催眠和镇静作用。近年来大孔树脂在药物提取分离 ,尤其是水溶性成分的分离中 ,显示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实验将 3种大孔吸附树脂应用于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岩黄连Corydalis saxicola生物碱中具有抗乙肝病毒活性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柱色谱法分离纯化岩黄连总生物碱中的化学成分,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与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利用HepG 2.2.15细胞株对质量分数较高的化学成分进行抗乙肝病毒活性试验。结果从岩黄连总生物碱中分离鉴定了16个生物碱,分别为二氢血根碱(1)、d-紫堇碱(2)、旋卡文定碱(3)、stylopine(4)、6-丙酮基-5,6-二氢血根碱(5)、二氢白屈菜红碱(6)、四氢巴马汀(7)、adlumidine(8)、(-)-salutaridine(9)、巴马汀(10)、原阿片碱(11)、小檗碱(12)、coptisine(13)、thalifaurine(14)、dehydroapocavidine(15)和木兰花碱(16)。对质量分数较高的化合物5、6、8~11、13、16进行抗乙肝病毒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化合物5、8活性一般,化合物11、16活性较弱,化合物6对HBV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化合物9次之。结论化合物1、4~6、8、9、13、14和16均为首次从该药用植物分离得到,化合物10的质量分数较高,是该植物的主要成分,化合物6对HBV抑制活性较强,可能是该植物主要的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9.
米易地不容生物碱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群  谢宁  闵知大 《中草药》1999,30(4):250-251
从防己科植物的一个新种米易地不容Stephania miyiensis的块根中分得7种生物碱,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等方法鉴定为l-四氢巴马汀碱,紫堇单酚碱,巴马汀碱,d-斯蒂酚灵碱,千金藤宁碱,去亚甲小檗碱和药根碱。其中Ⅵ为首次从千金藤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20.
苄基四氢巴马汀 (Benzyltetrahydropalmatine ,BTHP)是从罂粟科植物延胡索 (Corydalisambigua(Pall)cham .etSchlecht)中提取的异喹啉类生物碱的衍生物。整体实验表明其具有抗多种心律失常的作用 ,降低自律性、减慢频率[1,2 ] 。为明确BTHP的抗心律失常机制 ,本实验利用标准微电极技术[3 ] 观察了BTHP对豚鼠乳头状肌动作电位 (AP)的影响 ,并进一步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4] 研究了BTHP对豚鼠单个心室肌细胞AP的作用。1 材料和方法1 1 溶液与试剂 Ty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