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工流产术麻醉需要起效快,苏醒快.异丙酚起效快,苏醒迅速,但镇痛作用弱,瑞芬太尼是一种超短效阿片类镇痛药,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适宜于人工流产术[1,2],但瑞芬太尼的适宜剂量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瑞芬太尼和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术的比较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瑞芬太尼是一种新型μ受体激动剂,目前国内对瑞芬太尼的临床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本研究拟比较瑞芬太尼和异丙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人流术)的效果,探求一种较理想的门诊无痛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抑制人工流产扩张宫颈时体动反应的半数有效效应室靶浓度.方法:25例拟实施人工流产术患者,经静脉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丙泊酚维持效应室靶控浓度5.4 μg/mL,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控浓度从0.7 μg/L开始,相邻靶浓度比值为1.2.结果:25例患者镇静深度满意,术中无知晓;当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控浓度升高到2.51 μg/L时,出现第1例无体动反应.其中2例出现呼吸抑制,3例出现血压下降超过基础值的30%,2例出现心率减慢.结论:瑞芬太尼复合效应室靶浓度为5.4 μg/mL丙泊酚时,抑制人工流产患者扩宫时体动反应的EC50为2.17 μg/L,95%可信区间为1.92~2.45 μg/L.  相似文献   

4.
瑞芬太尼与异丙酚均具有起效迅速、代谢快及作用时间短等特点,为门诊短小手术患者麻醉的首选药物.研究表明,瑞芬太尼复合4.5 μg/ml异丙酚麻醉时人工流产术患者呼吸抑制的发生率较高,与剂量过大有关[1].增加异丙酚剂量可降低瑞芬太尼的用量[2],因此本研究拟测定复合异丙酚(效应室靶浓度5.60μg/ml)麻醉时瑞芬太尼引起人工流产术患者呼吸抑制的半数有效效应室靶浓度(EC_(50)).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用于早孕肥胖患者人工流产术的镇痛效果.方法 对56例自愿接受无痛人流术的早孕肥胖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和瑞芬太尼组(R组),观察其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R组的体动反应、低血压的发生率少于P组,而呼吸抑制多于P组.结论 瑞芬太尼用于早孕肥胖患者人工流产术效果可靠,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6.
瑞芬太尼是新合成的超短时强效阿片类镇痛药。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恢复迅速和无蓄积作用等优点.故非常适用于门诊小手术。由于瑞芬太尼对循环、呼吸的抑制呈剂量依赖性,本文旨在观察不同剂量的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在无痛胃镜检查中对循环、呼吸功能的影响,寻找瑞芬太尼的适宜剂量。  相似文献   

7.
无痛人工流产术是我国当前结束早孕的一个常见手段,不仅要求患者术中安全平稳,而且要求术后苏醒快、副作用小,对麻醉药物要求更高.瑞芬太尼镇痛作用强、半减期短,符合无痛人工流产术短、平、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在早孕人工流产手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随机将68例自愿接受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早孕者分为2组,各34例。观察组静注瑞芬太尼,对照组静注丙泊酚,观察并比较2组手术中的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体动反应、低血压的发生率少于对照组,而呼吸抑制多于观察组。结论瑞芬太尼用于早孕者的人工流产手,术效果可靠,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9.
背景 瑞芬太尼是临床麻醉中应用广泛的阿片类药物,具有起效快、半衰期短、无蓄积等优点,但瑞芬太尼痛觉过敏发生率高,且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右美托咪定作为高度选择性的α2肾上腺素受体(α2-adrenergic receptor,α2AR)激动剂,具有镇静、镇痛、抗焦虑等作用.近期有文献报道,右美托咪定对瑞芬太尼痛觉过敏有预防作用.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瑞芬太尼痛觉过敏的影响及机制.内容 将瑞芬太尼诱发痛觉过敏可能的机制,以及右美托咪定预防瑞芬太尼痛觉过敏的证据及可能的机制进行归纳总结.趋向 随着对瑞芬太尼痛觉过敏的深入研究,将为瑞芬太尼致痛觉过敏的机制研究及解决临床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小剂量瑞芬太尼、地佐辛对全麻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60名全麻手术患者,ASA I-Ⅱ级,随机均分为小剂量瑞芬太尼组和地佐辛组,各30例。比较2组用药前、拔管时及拔管后1、5、10、20 min的心率(HR)、中间动脉压(MBP)的变化。结果 2组拔管时及拔管后1、5 min MBP、HR与用药前比较均无显著升高(P>0.05),小剂量瑞芬太尼组10、20min MBP、HR较用药前变化明显(P<0.05)。地佐辛组10、20 min MBP、HR较用药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小剂量瑞芬太尼、地佐辛能有效预防全麻拔管期的心血管反应,后期地佐辛作用优于小剂量瑞芬太尼。  相似文献   

11.
背景最近研究表明,瑞芬太尼和其他仙型阿片受体激动剂一样可能会引起痛觉过敏。因此,我们拟通过动物实验(采用临床实践中应用的管理模型)研究静脉给予瑞芬太尼,观察瑞芬太尼是否可以日l起痛觉过敏以其Bj起痛觉过敏的条件。此外,我们还研究输注瑞芬太尼引起的痛觉过敏是否与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ERK1/2激酶磷酸化有关。方法雄性SD大鼠,经尾静脉置管,持续给予瑞芬太尼(30μg·kg^-1·min^-1)10分钟,或持续给予瑞芬太尼(0.1/1/10μg·kg^-1·min^-1)30分钟,或给予瑞芬太尼(0.1/1/3/10μg·kg^-1·min^-1)120分钟。随后行vonFrey测试及甩尾实验,并用免疫组化法测ERK1/2蛋白表达。在此基础上,观察鞘内预先给予MAPK抑制剂U0126是否可抑制瑞芬太尼引起痛觉过敏。结果瑞芬太尼的镇痛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作用时间短恢复迅速。10分钟或30分钟的输注不会引起痛觉过敏。然而,各种剂量的瑞芬太尼120分钟组与对照组相比,甩尾潜伏期和终止输液后机械痛阈值均降低。但痛觉过敏持续时间不超过60分钟。与瑞芬太尼30分钟组(无痛觉过敏)相比,瑞芬太尼120分钟组(有痛觉过敏)脊髓背侧角神经元ERK1/2磷酸化明显增加,但U0126并不能抑制输注瑞芬太尼所导致的痛觉过敏。结论静脉输注瑞芬太尼可以引起短暂的药物撤退性痛觉过敏。这种痛觉过敏与瑞芬太尼持续输注的时间有关。与我们的假设相反,ERK1/2并不是51起痛觉过敏的一个必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瑞芬太尼可产生明显的降压作用,本研究拟观察开颅手术患者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前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是丙泊酚/芬太尼静脉注射,而丙泊酚注射时常发生疼痛。七氟醚对气道无刺激,血气分配系数低,苏醒快,具有镇静、镇痛和肌松作用.故可用于人工流产的麻醉。瑞芬太尼分布容积小,起效快,不影响术后的苏醒。本研究观察比较七氟醚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4.
单纯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对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单纯靶控输注(TCI)瑞芬太尼对患者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全麻手术患者,按不同的瑞芬太尼预计血浆浓度随机分为4组(R2 、R4、 R6组,、即2、4、4、8ng/ml)。首先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待瑞芬太尼血浆与效应室浓度达平衡后,记录患者BIS值。随后持续呼唤患者一分钟,并记录呼唤一分钟后患者的BIS值。结果:与基础BIS值相比,R8组患者BIS值明显降低(P〈0.05),R6、R8组BIS值组间丝袜无统计学差异(P〉0.05)。R6、R8组组内患者对瑞芬太尼反应个体差异很大。结论:当单纯血浆单纯靶控输注瑞芬太尼时,血浆和效应室浓度小于4ng/ml时不会引起起BIS值下降,5-8ng/ml有镇静作用,可以引起BIS值明显下降,但个体间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5.
瑞芬太尼是一种超短效阿片类药物,其可被血液和组织中的酯酶迅速代谢清除,作用恢复迅速[1].但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患者术后疼痛发生较早,疼痛程度较重,术后镇痛药物的需要量明显增加.这种疼痛发生的原因目前存在较大争议,有学者认为是瑞芬太尼停用后镇痛作用消失太快[2],但也有学者认为是瑞芬太尼诱导机体产生了痛觉过敏[3].本研究拟评价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16.
清醒状态下行人工流产术,常给患者带来身体及心理创伤,还可能增加术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近年来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广泛用于无痛人流.瑞芬太尼作为新的u阿片受体激动药,具有起率效迅速、药效强、作用消失快、剂量容易控制[1]的特点.本文主要比较瑞芬太尼与异丙酚合用及芬太尼和异丙酚复合在无痛人流的中的应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背景 瑞芬太尼痛觉过敏是指应用瑞芬太尼所导致的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增强,其发生机制与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ic acid,NMDA)受体-蛋白激酶C (protein kmase C,PKC)通路介导的脊髓中枢敏化相关.蛋白激酶Cα相互作用蛋白(protein interacting withCαkinase,PICK1)是PKCα的靶蛋白之一,也是在PKCα和突触后膜受体蛋白间起重要作用的衔接蛋白. 目的 探讨PICK1在瑞芬太尼痛觉过敏发生及维持中的作用. 内容 对PICK1的结构、功能及其在瑞芬太尼痛觉过敏中的研究进行综述. 趋向 通过PICK1在瑞芬太尼痛觉过敏中的研究,为瑞芬太尼痛觉过敏的预防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8.
背景 瑞芬太尼作为较理想的超短效阿片类镇痛药被广泛用于临床麻醉中.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其所诱发的术后痛觉过敏引起了人们关注.最近国内外对瑞芬太尼诱发术后痛觉过敏的机制进行大量研究,研究最为深入的是脊髓背角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 目的 通过对近年NMDA受体在瑞芬太尼诱发术后痛觉过敏中所起作用的研究进行回顾和总结,帮助读者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最新趋势和进展. 内容 就痛觉过敏定义、NMDA受体的信号转导机制及其在瑞芬太尼诱发痛觉过敏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阐明NMDA受体系统在瑞芬太尼诱发的痛觉过敏中起着关键作用. 趋向 深入研究NMDA受体在痛觉过敏中的作用机制,将NMDA受体作为分子治疗靶点,可为临床上痛觉过敏的预防提供广阔的思路和前景.  相似文献   

19.
瑞芬太尼的药理学、临床研究和应用进展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瑞芬太尼(Remifentanil,REM)是最新的阿片受体激动剂,是哌啶的衍生物,因含有一个酯的结构,极易被体内酯酶迅速水解。对循环、呼吸、神经系统的作用呈剂量依赖型,对肝、肾功能无损害。在临床麻醉上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麻诱导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择期行全麻手术的骨科患者60例按给药不同分为舒芬太尼组(26例)和瑞芬太尼组(34例)。舒芬太尼组给予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麻;瑞芬太尼组给予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麻。观察两组的入手术室后麻醉诱导前1 min,插管前1 min,插管后3 min及5 min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外周血管阻力、心指数以及加速指数。结果所有患者插管均成功,未出现通气障碍、肌肉僵直等症状出现。在麻醉诱导前,两组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外周血管阻力、心指数以及加速指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麻醉诱导后,两组的各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但瑞芬太尼组下降的程度更显著(P0.05)。结论在与瑞芬太尼对比,舒芬太尼对心功能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瑞芬太尼能加大药物全麻诱导时对心功能的影响,应严格监测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麻诱导时心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