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甲状腺癌颈清扫术中使用超声刀的技术以及效果. [方法]用超声刀行甲状腺癌颈清扫术125例设为治疗组,传统方法甲状腺癌颈清扫术98例设为对照组,均由同一手术组医生施术.分别比较两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手术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同术式中,治疗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小于对照组(P<0.001);两组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和喉返神经麻痹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和喉返神经麻痹及术后出血病例. [结论]用超声刀行甲状腺癌颈清扫术不仅安全、有效,而且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和切口长度,从而减少创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与腋窝淋巴清扫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海门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电刀实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与腋窝淋巴清扫,试验组采用超声刀辅助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与腋窝淋巴清扫,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采用超声刀辅助行改良根治术及腋窝淋巴清扫可取得满意的效果,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较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刀辅助低位小切口甲状腺手术对喉返神经(RLN)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甲状腺癌患者180例,其中超声刀辅助低位小切口手术组96例、传统手术组84例,分别实施超声刀辅助低位小切口手术和传统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结果及效率、RLN损伤等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方式及病理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超声刀辅助低位小切口手术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24h VAS值均低于或少于传统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超声刀辅助低位小切口手术组患者RLN损伤、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率均低于传统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刀辅助低位小切口甲状腺手术具有明确的疗效和较高的效率,有效地保护了RLN,降低了其他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可能是一种更安全、优化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根治术手术切口术后美容效果和减少术后切口内积血的方法。方法采用低位长领状切口行甲状腺癌根治术,术后采用负压引流。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均未出现积血、积液,切口均甲级愈合,随访无复发、转移,术后颈部戴项链或穿高领衣服,就能基本掩盖手术瘢痕。结论采用低位长领状切口行甲状腺癌根治术,采用负压引流能减少术后切口内积血,术后美容效果极佳,提高了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不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20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按照不同的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3例。试验组行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照组行传统三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并发症发生率、炎症介质水平、切口美观度评分及术中出血量。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前、术后炎症介质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切口美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效果优于传统三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相似文献   

6.
彭翌 《医疗装备》2018,(12):15-16
目的对比研究环乳晕切口手术与放射状切口手术对乳腺纤维腺瘤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7年6月择期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纤维腺瘤患者104例,将其按掷硬币法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试验组行环乳晕切口手术,对照组行放射状切口手术。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康复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瘢痕接受率、双侧乳房对称率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乳晕切口手术可提高乳腺纤维腺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术后乳房美观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老年肠梗阻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老年肠梗阻患者5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27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干预组接受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出院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情况.结果:组间比较,干预组满意度为100%,而对照组为4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切口感染及肺部感染发生率两组具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并发症如粘连性肠梗阻和吻合口瘘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梗阻患者应加强围术期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只有积极地做好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方能促进患者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传统与改进式减张缝合法用于急诊开腹手术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 130例急诊开腹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5例,分别采用传统和改进式减张缝合法完成手术;比较两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24小时VAS评分、切口愈合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试验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24小时VAS评分及术后切口愈合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进式减张缝合法用于急诊开腹手术可显著缩短术后机体康复所需时间,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促进手术切口愈合,且未导致术后并发症风险上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抗菌药物预防甲状腺癌根治术围术期感染的效果,总结预防甲状腺癌根治术围术期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以降低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感染发生率。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150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观察组,均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规定于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2010年1月-2011年12月行甲状腺癌根治术的164例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发生围术期感染的情况及抗菌药物的应用进行比较,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感染率为2.67%,对照组患者感染率为3.05%,两组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应用抗菌药物费用观察组(1123±237)元,对照组(1623±237)元,两组抗菌药物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通过加强患者围术期的护理质量,达到降低甲状腺癌根治颈清扫术围术期感染的目的,而不是依赖过度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2月治疗的124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采取开腹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的6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的62例患者作为试验组。观察两组手术情况、恢复指标、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等。结果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远端切缘、近端切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进展期胃癌患者行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安全、可行,具有疗效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术中腹腔内植入氟尿嘧啶缓释剂对老年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76例老年进展期胃癌患者按胃癌根治术中腹腔内是否植入氟尿嘧啶缓释剂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试验组胃癌根治术中腹腔内植入氟尿嘧啶缓释剂,对照组单纯行胃癌根治术.观察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复发及生存率.结果 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2年内复发率为5.26%(2/38),对照组为21.05%(8/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1、3年生存率分别为94.74%(36/38)、63.16%(24/38),对照组分别为81.58%(31/38)、36.84%(14/38),两组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根治术中腹腔内植入氟尿嘧啶缓释剂,老年进展期胃癌患者可安全应用,并可明显降低复发率,不增加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大大提高患者中、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主要探索不同手术切口切除乳腺纤维瘤的分析和比较结果.方法:本院选择86位患乳腺纤维瘤的患者进行实验.患者被分为两组,分别是研究组合对照组,研究组采用新型乳晕环绕切口,对照组采用传统放射状切口,经过试验对照两组患者的最终疗效,并且采访两组患者后并发症的情况和术后满意度.结果发现,研究组手术虽然时间较长、但并发症少、满意度高,试验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拆线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满意度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对比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得出结论:乳晕边缘切除技术可以减少并发症几率,并且得到的满意度和术后美观效果高于传统切除技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Encor微创手术治疗乳腺良性小病灶近期效果及对乳房美观影响的临床观察。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年2月—2017年2月于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乳腺良性小病灶患者149例,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Encor微创手术组73例为观察组,传统放射状切口切除术组76例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手术相关并发症及术后3个月乳房美观效果。结果在手术指标方面,较传统对照组,Encor微创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切口长度较短和切口愈合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并发症方面,观察组相比传统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乳房美观效果方面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良性小病灶治疗方面,相比传统放射状切口手术,Encor微创手术组在手术效果方面,缩短手术时间、减小术中出血量、缩短切口长度及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在改善乳房美观效果方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应用于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结肠造瘘口的护理效果.方法以40例实施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术后结肠造瘘口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其中对照组通过常规护理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较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规律性排便及并发症症状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术后结肠造瘘口患者通过预见性护理进行护理干预,效果明显,能有效降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预防产科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于我院进行产科手术的患者10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切口感染发生情况及病人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的切口感染率为4%,远低于对照组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患者的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产科手术切口感染,降低感染率,且提高患者满意度,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周晶 《医疗装备》2021,(5):110-111
目的探讨低位产钳助产术在产科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医院收治的60例头位难产产妇,按随机投掷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剖宫产分娩,试验组实施经阴道低位产钳助产术分娩,比较两组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试验组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新生儿出生后1、5、10 min Apga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产钳助产术在产科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降低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脑出血手术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6年6月期间行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1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采用护理干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并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且试验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手术应用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明显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并降低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有很大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以纳米碳作为手术时的示踪剂,利用腹腔镜进行中低位直肠癌手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以2006年6月-2012年6月的36例利用纳米碳引导下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进行治疗的患者为治疗组,选取同期54例采用腹腔镜下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进行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并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道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块距下缘距离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平均检获的淋巴结数(13.77±3.35)多于对照组,平均小于5 cm的淋巴结数量(9.22±1.34)明显多于对照组,平均阳性淋巴结检获数(3.68±0.93)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3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18,P〉0.05)。结论:利用纳米碳引导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综合效果较好,无明显并发症产生。  相似文献   

19.
曾有文 《医疗装备》2020,(7):101-103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ALP)内固定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IFF)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10月于医院就诊的IFF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ALP内固定治疗,试验组采取PFNA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切口长度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P内固定和PFNA两种术式均可有效改善IFF患者的病情,但PFNA治疗具有创伤小、失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比观察直肠低位前切除与保留肛管括约肌根治术式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低位直肠癌患者11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55例,A组患者采用直肠低位前切除术式治疗,B组患者采用保留肛管括约肌根治术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Kirwan肛门功能分级、术后排便紧迫感发生率、治疗前后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评分,随访生存率及复发率.结果 B组患者术后Kirwan肛门功能分级优于A组,术后排便紧迫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随访3年,B组患者生存率显著高于A组,复发率显著低于A组(均P<0.05).结论 相较于直肠低位前切除术式,保留肛管括约肌根治术式治疗低位直肠癌更有效促进肛门功能恢复,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并有助于延长生存时间和降低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