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推拿手法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关节周围炎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肩关节周围炎又称“肩痹”、“肩凝”、“五十肩”等,多有外伤史,或与肩部受凉,慢性劳损及年龄、体质都有密切关系。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呈慢性炎症反应,致使肩关节周围广泛粘连,限制肩关节的正常活动。我们临床采用推拿手法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关节周围炎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肩周炎(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又称肩关节周围炎、冻结肩、肩凝症、五十肩、漏肩风等,是肩关节周围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慢性炎症、粘连而引起的肩关节周围疼痛、活动障碍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  相似文献   

3.
电员针治疗粘连性肩关节炎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粘连性肩关节炎系因肩关节周围肌腱、腱鞘、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慢性炎症粘连,限制肩关节活动,引起肩部疼痛,活动障碍的病症。因多发生在50岁左右,故称“五十肩”,因其主要特征旱肩部活动障碍,故中医称凝肩,文献亦称冻结肩。总称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2002年3月-2002年9月,笔者从师张炳然教授,至今共应用电员针治疗粘连性肩关节炎50例,并与同期25例用中频电疗进行对照观察,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因其好发于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故又名"50肩",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肩关节滑膜及周围滑囊炎症和周围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导致关节滑膜及关节周围滑囊的粘连,关节周围组织韧带痉挛、挛缩.急性炎症期较剧烈炎性疼痛,慢性期疼痛是由于关节腔、关节囊、韧带、滑囊的粘连牵扯,并引起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目前临床治疗肩周炎方法很多,但仍然没有一种针对性强的有效的分离粘连的方法,并且也没有确切的提出肩周炎具体粘连的部位,我院用肩四针在关节周围加压注射方法在临床上得到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肩周炎是由于肩关节囊及其周围软组织病变而引起肩部疼痛、各方运动均丧失的肩关节疾患。初期称肩痛症或肩周炎,后期因肩关节活动消失而称肩周围粘连症(又称肩凝症、冻结肩、僵硬肩、肩关节强直症等)。中医认为受风寒湿邢,故称痹肩或漏风肩,由于好发壮年人又称五十肩。  相似文献   

6.
3.肩关节周围炎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因多发生于50岁左右中年人,又称“五十肩”。肩周炎不是独立的疾病,而是由肩关节周围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慢性炎症、粘连引起的以肩关节周围疼痛、活动障碍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 肩周炎起病缓慢,逐渐出现肩关节疼痛和肩关节活动受限。此病女性多于男性(为3:1),左侧多于右侧,少数病例双侧同时发病,但在同一肩关节很少重复两次发病。  相似文献   

7.
冻结肩是曲于多种疾病所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症。是由于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病变而引起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其病理表现主要是关节囊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此症用点按指压,按摩或理疗、针灸收效较慢。因此,我们采用前斜角肌间沟麻醉法,一次性手法松解加推拿治疗冻结肩68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肩周炎(肩关节周围炎)也称为冻结肩、粘连性肩关节炎、凝肩、五十肩。本病在门诊疼痛患者呈上升趋势。我科自2001年8月至2003年5月,共收治本病158例,其中以中西医结合治疗者,治愈率较高,疗效快捷巩固,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肩关节周围炎又称漏肩风、五十肩、冻结肩,简称肩周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本病的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多见于体力劳动者,  相似文献   

10.
手法配合药物治疗肩关节周围炎503例杨子江肩关节周围炎,中医又称漏肩风。多发生于五十岁上下,故俗称五十肩。五旬之人,气血渐衰,筋失濡养,是软组织退行性改变,复感风寒湿邪或轻度外伤,引起经脉拘急、疼痛,活动不便以至粘连而得此病。笔者20多年来,用手法配...  相似文献   

11.
肩胛上神经阻滞辅助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一种肩关节囊及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慢性无菌性炎症,后期可引起关节周围组织广泛粘连,导致肩关节功能活动受限和局部疼痛。目前。临床上中西医治疗肩周炎的方法有多种,但多数效果不满意。近年来,我科用肩胛上神经阻滞辅助功能锻炼对这类病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肩周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生于50岁左右的中年人,又称“五十肩”。肩周炎并非独立疾病,主要是由肩关节周围的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组织发生慢性炎症和粘连而引起,其主要症状是肩周疼痛和肩关节活动障碍,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尚未有满意的治疗方案。我院自2002年6月至2004年6月期间对不同发展时期的肩周炎运用以注射、针刀和手法松解为主的三阶梯治疗方法,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并与传统的药物疗法进行对比观察。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陈超  朱得婷  周云  张全兵  王华 《颈腰痛杂志》2021,42(6):884-886,897
肩关节周围炎是发生于肩关节囊、肌腱、韧带及滑囊等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退行性变和慢性损伤性炎症,是常见的肩关节疼痛性疾病[1].肩关节周围炎在40~60岁人群中发病率为2% ~5% [2] ,多见于女性,患者多有长期伏案工作史,并且缺乏适度的体育锻炼.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仍在持续上升.肩关节周围炎通常起病缓慢,病程多在1 ~3 年,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疼痛逐渐增加,肩关节的主动和被动活动范围逐渐减少.患病初期,临床表现以疼痛为主,或仅有轻微隐痛及束缚感;继而逐渐出现关节活动受限,疼痛加重,并夜间多发;后期常出现关节内粘连和关节周围肌肉萎缩.虽然本病为自限性疾病,但超过50%的患者经长期治疗后症状仍持续存在[3,4] ,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目前本病以保守治疗为主,治疗方法众多.本文将从肩关节周围炎的传统康复治疗、运动疗法、物理治疗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吴子明 《中国骨伤》1989,2(5):3-3,5
Codman以前,本病在1867年Garyavay首先报告了4例肩峰下滑囊由外伤性炎症引起的疼痛和肩部活动受限,分急性型与慢性型,到了1872年Duplay氏观察了外伤性肩关节脱位后的病态及病理所见,见到关节外组织,尤其在肩峰下滑囊的炎症,变性和粘连等变化。确立为一种独立疾病,命名为肩关节周围炎。及至1945年Ne-viarer发现了关节囊有粘连性病变。据不完全确切的查证,在古典医籍中于1805年清朝年间,高秉钧著的《疡科心得集》下册中作为与历节风鉴别诊断时提出了“漏肩风”这一病名,由此可见,祖国医学提出本病比国外至少要早65年,甚至还要更早些。  相似文献   

15.
肩关节疼痛是骨科最常见的临床病症之一,而冻结肩在引起肩关节慢性疼痛的疾病谱中占有重要地位,早在1875年法国病理学家Duplay就对这种疾病进行了描述,并把它命名为“péri-arthrite scapula-humérale”即“肩关节周围炎”。1934年,美国外科医生Codman 第一次提出‘冻结肩( frozen shoulder)’这一称谓[1],并对其临床特征进行了描述:“位于三角肌止点附近的慢性疼痛;睡眠时无法向患侧侧卧;肩关节上举和外旋活动受限;没有明显的压痛点;正常X线表现”。此后Nevasier[2]通过组织学检查证实冻结肩的主要病理改变是盂肱关节囊的增厚、挛缩以及和肱骨头的粘连,而并非是肩关节周围的炎症,然而“肩周炎”这一称谓却一直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16.
正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炎的简称,也称为"疼痛性肩关节挛缩症",好发于50岁前后,故又称"五十肩"~([1~2])。肩关节周围炎的名称是由法国病理学家Duplay早在1875年提出的。目前,肩周炎被较多学者认为是概念较混淆的诊断,认为临床常将肩痛与功能障碍常诊断为"肩周炎"不合理。本研究通过对临床诊断的肩周炎患者肩关节MRI表现进行研究,以期探讨肩周炎的命名是否准确。1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17.
僵硬肩又有“冻结肩”“冰冻肩”,“老年肩”、“凝肩”“肩凝症”、“五十肩”、“肩关节周围炎”之称。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生在40—60岁间,是造成患者丧失劳动能力,影响日常生活的一种常见疾病。现将我们所遇到的40例作为一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中华骨科杂志》2014,34(9):982-982
 引起肩关节疼痛的疾病多种多样,其中以“肩周炎”最为人熟知。“肩周炎”的概念最早被提及是在19世纪后期,当时医生认为是肩关节周围炎症导致肩关节内组织变性、粘连等变化造成了肩关节的疼痛及活动受限。后来“肩周炎”的概念、命名及机制被反反复复地讨论并修改。截至目前,“肩周炎”的概念逐渐模糊,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精确的诊断,如冻结肩、肩峰撞击征、肩袖损伤、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等。但是由于很长一段时间内“肩周炎”的概念深入人心,导致一些非运动医学专科的骨科医生不能正确认识“肩周炎”和其他相关肩部疾病的诊断,很多肩关节疼痛的患者被误诊,延误了病情。  相似文献   

19.
肩关节周围炎两组治疗时间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肩关节周围炎又称"五十肩"或"冻结肩",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症状为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多因肩部劳损、外伤、风寒湿侵袭诱发。电围药热渗透疗法作为治疗肩关节周围炎  相似文献   

20.
肩周炎俗称“漏肩风”是肩周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等软组织的慢性炎症,其发病多呈慢性发展,亦有急性发作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肩部疼痛。加压或撞击时加剧,上臂活动受限影响穿衣、梳头等日常生活及生产劳动,如不及时治疗,日久可引起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粘连,导致功能障碍,肌肉萎缩。1989年来本人运用穴位注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