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在妊娠期糖尿病筛查中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某院接受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60例参与研究,以及60例正常妊娠女性,对所有研究对象均实施糖化血红蛋白检查,分析结果。结果:妊娠期糖尿病组HbAlc≥10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HbAlc10的孕妇。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检查在妊娠期糖尿病筛查中的诊断价值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针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观察临床实施糖化血红蛋白即时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妊娠期糖尿病患者95例,将其设为B1组(观察组);同期选择健康孕妇95例设为B2组(对照组);针对所有孕妇,临床均实施空腹血糖检测,实施糖耐量检测以及实施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检测。最终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孕妇分别完成检测后发现,在空腹血糖指标方面,B1组与B2组孕妇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在糖化血红蛋白指标以及糖耐量两方面,B1组与B2组孕妇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临床实施糖化血红蛋白即时检验,针对疾病的诊断表现出显著价值,凸显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在妊娠期糖尿病诊断中应用早孕期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从2018年7月~2019年1月选取100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同期健康妊娠孕妇1000例作为对照组,均行以早孕期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并测定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比较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高于对照组,且各指标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身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有糖尿病家族史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妊娠期糖尿病诊断中应用早孕期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显著,可以及时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检出,以便于及时进行干预和处理。  相似文献   

4.
贾建安 《首都医药》2015,(3):300-301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早期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8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80例正常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2组研究对象均进行口服葡萄糖筛查试验(GCT)、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检测,分析和对比2组的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经Hb A1c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3.8%,95.0%,94.4%,与其他两种方法比较,诊断符合率均要高于GCT、FPG;而灵敏度略低于GCT,特异度略低于FPG。研究组的GCT、FPG、Hb A1c测定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糖化血红蛋白在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中具有操作简单、诊断符合率高等特点,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糖化血红蛋白(HbA1c)联合空腹血糖检测在妊娠期糖尿病筛查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3年12月进行产前保健或分娩的孕妇168例,所有孕妇均在行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的同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共发现17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将其纳入妊娠期糖尿病组,其他151例正常孕妇纳入正常组。对两组进行HbA1c、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妊娠期糖尿病组HbA1c、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1 h PG、2 h PG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正常组,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妊娠期糖尿病组空腹血糖与正常组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HbA1c一次检测成功率均为100%,均显著高于空腹血糖、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一次性检测成功率。结论 HbA1c联合空腹血糖检测在妊娠期糖尿病筛查能够显著提高妊娠期糖尿病的检出率,值得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糖化血红蛋白监测对妊娠期糖尿病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00例和正常妊娠孕妇100例,按照孕妇是否患有糖尿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都进行了常规的空腹血糖的测定,还口服葡萄糖50 g进行筛查测验,加上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比较两组测定结果。结果研究组的FPG测定、GCT测定和HbA_1c测定平均值都明显大于对照组的对应测定值。研究组的FPG阳性率、GCT阳性率和HbA_1c阳性率分别为38%、75%、71%,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5%。Hb Alc测定方法的灵敏度、可靠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效率达到了83.5%、95.5%、90.5%、95.0%,远远高于其他两种测定方式的效率。结论 HbA_1c测定方法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可靠性和特异性,具有较高的阳性预测效率,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7.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妊娠期糖尿病筛选中的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lc)测定在妊娠期糖尿病筛选中的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门诊及住院孕妇55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正常孕妇(NGT)27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GDM)280例,分别测定两组孕妇的HbAlc及进行口服糖负荷实验(OGTT)。结果 GDM组的OGTT、HbA1c检测结果明显高于NGT组,(P〈0.05)。HbAlc的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精确比显著高于OGTT,且漏诊率及误诊率显著低于OGTT,(P〈0.05)。结论 HbAlc测定为糖尿病的监护提供了新的方法,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筛查漏诊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产科并发症的关系情况。方法分析我院2014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收治的10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依据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变化情况进行分组,6.5%糖化血红蛋白组50例和≤6.5%糖化血红蛋白组50例,选取50例正常产妇作为对照组。结果≤6.5%糖化血红蛋白组FPG、1h PG、Hb A1c、HOMA-I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6.5%糖化血红蛋白组FPG、1h PG、Hb A1c、HOMA-IR水平均高于≤6.5%糖化血红蛋白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早产、羊水过多、巨大儿、胎膜早破、子痫前期、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6.5%糖化血红蛋白组患者早产、羊水过多、巨大儿、胎膜早破、子痫前期、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6.5%可能增加产科并发症风险性,应加强糖化血红蛋白监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分析糖化血红蛋白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检测价值.方法 研究我院一年来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180例,其中90例被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另90例为健康产检孕妇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在孕早期、孕中期及孕晚期分别进行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比较两组结果.结果 观察组孕妇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指标在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与对照组孕妇指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应用检测血浆中糖化血红蛋白可快速诊断,并且该种检测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均较高,可作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常规检查方法,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筛查妊娠糖尿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3例正常妊娠组及41例妊娠期糖尿病(GDM)组和17例糖耐量异常组分别进行空腹血糖(FPG)、口服葡萄糖50g筛查测定(GCT)、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结果:妊娠糖尿病组HbA1c、FPG、GCT结果与糖耐量异常组、正常妊娠组比较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化血红蛋白在筛查妊娠期糖尿病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并且与传统筛查方法相比有快速、简便特点,可以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石剑霞  杨金良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1):1676-1678
目的 了解象山县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发病率及影响因素,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及孕13周内空腹血糖检测在妊娠期糖尿病筛查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象山县妇幼保健院门诊产检并自愿接受调查的1988例孕妇,在孕13周内监测空腹血糖,于24~28周进行50 g葡萄糖筛查试验(GCT)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对GCT异常孕妇进一步做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根据结果诊断为GDM及糖耐量受损(GIGT).结果 1988例孕妇GCT异常率为22.74%,GIGT的检出率为2.97%,GDM的发病率为1.81%.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与孕妇年龄、体质量指数成正比.结论 高龄、肥胖是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HbA1c在GDM的筛查、诊断及其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糖化血红蛋白结合空腹血糖检测妊娠期糖尿病的价值,以及妊娠期糖尿病甲状腺抗体与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及抗甲状腺球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老年体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来我院进行体检的老年人(55~85岁)30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测定结果显示,300例老年人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为(5.99±0.79)%;男性、女性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5.89±0.82)%、(5.92±0.8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5~64岁年龄阶段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低于75~85岁年龄阶段(P<0.05)。结论对于老年人群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来讲,男女性的总体水平比较相似,然而不同年龄阶段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却存在显著差异,按照2010年糖尿病诊断新标准,能对疑似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效筛查,临床中应加以重视和关注,及时给予相关检查和诊断,进而来对糖尿病进行早期发现和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孕期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检查在诊断妊娠期糖尿病(GDM)中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在我院产科门诊行妊娠期糖尿病筛查的患者100例,根据75g葡萄糖耐量(OGTT)试验结果分成正常组(NGR组)和糖尿病组(GDM组),对比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OGTT水平,并分析HbA1C在诊断妊娠期糖尿病中的阳性检出率。结果 GDM组患者OGTT试验2小时血糖水平(10.52±4.03)mmol/L明显高于正常值,也明显高于NGR组(6.61±0.94)mmol/L,Hb A1C水平也明显高于NGR组,经t检验(P0.05)。HbA1C阳性者在GDM患者中阳性检出率达87.5%,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Hb A1C检查在筛查GDM中与OGTT试验无统计学意义。而且HbAlC水平越高,并发症发生率逐渐提高。结论孕期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检查在诊断妊娠期糖尿病中有极高的灵敏度,且操作简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合理口服降糖药物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糖代谢的作用,总结其对孕妇糖代谢与新生儿预后产生的影响.方法 8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合理口服降糖药.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水平,对比两组围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糖化血红...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诊断糖尿病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45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并选择4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检测,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可有效诊断糖尿病,且可作为监测血糖水平的长期稳定指标,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在妊娠期糖尿病(GDM)筛查中应用价值。方法健康对照组98例、正常妊娠组116例及妊娠糖尿病组82进行了空腹血糖、口服75g葡萄糖筛查试验、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结果健康对照组与正常妊娠组比较,FPG及HbAlc无差异(P>0.05),GDM组妊娠中期HbAlc水平高于正常妊娠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bAlc筛查在妊娠糖尿病诊断和监测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_1c)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4年1月我院住院的100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和10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测定空腹血糖水平及测定HbA_1c。结果观察组HbA_1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A_1c水平升高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有高度相关性(P<0.01)。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检测是评价糖尿病血糖控制方案的金标准,对糖尿病患者诊断以及疗效评价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对糖尿病筛查的应用。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该院就诊检验者10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以空腹血糖(FBG)联合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进行糖尿病的筛查分析,对照组仅以空腹血糖进行筛查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检测准确率。结果试验组检测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 <0.05)。结论空腹血糖联合 HbA1c 检测对糖尿病患者的检测准确率高,可为糖尿病筛选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糖化血红蛋白配合体重指数筛查孕早期妇女糖尿病价值评价。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的102例于汕头市妇幼保健院规律孕期保健的单胎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糖化血红蛋白配合体重指数筛查孕早期妇女糖尿病,观察效果。结果 在102例常规孕检的孕妇中,根据孕早期空腹血糖结果将其分为血糖正常组78例(76.47%),GDM组24例(23.53%),即GDM发病率。2组孕妇的FPG、1hPG、2hPG和Hb A1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比2组孕妇孕前及孕早期BMI指数,发现GDM组BMI指数显著高于血糖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孕早期妇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体重指数变化对于筛查妊娠糖尿病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BMI指数的监测简单易行,可随时随地进行,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诊,检测Hb A1c等。一经确诊,即可对孕早期妇女进行临床对症治疗和进行合理的饮食、运动指导,改善其糖代谢异常情况,避免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