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1 毫秒
1.
目的:观察侧柏炭黄酮类成分群对干酵母致血热复合出血模型大鼠的止血作用。方法: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CMC-Na,以云南白药为阳性药,阳性组、剔除前组、剔除后组、成分群低剂量组和成分群高剂量组分别灌胃相应的治疗药物,连续给药8 d,于第7天复制出血热复合出血模型,以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的量(FIB)、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血栓素(TXB2)、6-酮前列腺素(6-keto-PGF)、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GB)的量、全血黏度、环氧合酶2(COX-2)等评价指标为导向,考察侧柏炭乙酸乙酯部位成分群的止血作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APTT,TT显著延长(P<0.01,P<0.05),PT显著缩短(P<0.05),FIB的量明显增加(P<0.01);PLT,PDW,MPV显著增加(P<0.01,P<0.05),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降低(P<0.05),6-keto-PGF显著降低(P<0.01),TXB2显著升高(P<0.01);各切变率下全血黏度明显增加(P<0.01),RBC,PLT和HGB明显升高(P<0.01),C0X-2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黄酮类成分群可明显缩短APTT,TT(P<0.01,P<0.05),明显降低FIB的量(P<0.05);明显降低PDW和PLT(P<0.01,P<0.05),显著提高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P<0.05),6-keto-PGF显著升高(P<0.01,P<0.05),TXB2显著降低(P<0.01);明显降低模型大鼠RBC、HCT、HGB及全血低切黏度(P<0.01,P<0.05),C0X-2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改善肺组织病理性出血现象。剔除后组对模型大鼠各环节的作用较弱。结论:侧柏炭黄酮类成分群主要通过改善内源性凝血功能及促进血小板聚集功能、降低全血低切黏度等发挥其凉血止血作用,是侧柏炭止血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鸡冠花对血热出血模型大鼠的药理作用,初步探讨其止血机制并筛选其凉血止血活性部位.方法 建立大鼠致热复合出血模型,监测10 h内大鼠直肠温度变化,测定大鼠血浆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及24 h内全血黏度的变化,观察对胃、肺、肝及子宫等脏器组织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鸡冠花生品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组均能明显降低干酵母所致大鼠体温升高(P<0.01);鸡冠花炭品、鸡冠花乙酸乙酯及正丁醇部位能不同程度缩短模型大鼠TT、PT、APTT时间(P<0.01或0.05);鸡冠花生品及乙酸乙酯部位组和炭品组均能明显升高大鼠FIB含量(P<0.01).鸡冠花生品组和炭品组均能降低模型大鼠低切变率下全血黏度(P<0.05),鸡冠花正丁醇部位能降低模型大鼠全血的高、中及低切黏度(P<0.05).结论 鸡冠花生品及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具有凉血止血功效,鸡冠花炭品具有止血功效,鸡冠花和鸡冠花炭通过不同环节而发挥止血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成分输血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中的应用。方法对125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分为成分输血组、全血输血组,治疗前后进行血液学指标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数(RBC)、红细胞比容(HCT)、血小板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以及纤维蛋白原(FGB)检测和即发不良反应及输血后并发症的比较。结果成分输血组患者治疗后血液学HGB、RBC、HCT、Plt、PT、APTT以及FGB七项指标与输血前比较明显好转(P均<0.01),成分输血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输全血组(P<0.05)。结论合理使用各种成分血液制品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较输全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云南红药对子宫出血模型大鼠血浆血栓烷A2(TXA2)和前列环素(PGI2)含量的影响,进一步探讨该药物止血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妊娠大鼠ig给予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造成早孕大鼠不完全流产复制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模型,模型大鼠ig给予云南红药0.4,0.2和0.1 g.kg-1,连续7 d。观察其对子宫出血的治疗作用,并检测血浆TXA2和PGI2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模型组大鼠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明显升高,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显著降低(P<0.05,P<0.01);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模型组比较,云南红药0.4和0.2 g.kg-1组能明显缩短子宫出血模型大鼠的PT,APTT和TT,能明显增加子宫出血模型大鼠的FIB(P<0.05,P<0.01);云南红药0.4 g.kg-1能明显缩短子宫出血模型大鼠的PT和TT(P<0.05),但对APTT和FIB没有明显影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浆TXA2的含量明显降低,而PGI2的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云南红药0.4和0.2 g.kg-1能明显增加子宫出血模型大鼠血浆TXA2的水平以及明显降低PGI2的水平(P<0.05,P<0.01),而云南红药0.1 g.kg-1组无显著差异。结论云南红药对子宫出血模型大鼠的凝血指标具有显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TXA2/PGI2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PHS)患者凝血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使用仪器法对69例PHS患者和82例正常未孕妇女及74例正常妊娠妇女的PT、APTT、TT、FIB及血液流变学进行检测。结果与正常未孕组比较,PHS组PT、APTT均明显缩短(P<0.01),FIB水平明显增高(P<0.01),TT延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全血高切、全血低切、ESR、红细胞聚集指数,HCT均显著增高(P<0.01,P<0.05)。与正常妊娠组比较,PHS组FIB水平明显增高(P<0.05),PT、APTT均缩短(P<0.05),TT延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全血低切、ESR、红细胞聚集指数,HCT均显著增高(P<0.01,P<0.05)。结论常规检测凝血功能及血液流变学对PHS患者的病情预测和早期诊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不同配比赤芍-桃仁乙醇提取物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流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赤芍-桃仁(1:0,0:1,1:1,1:2,2:1)配伍提取物,灌胃给予急性血瘀模型大鼠,通过测定全血黏度(WBV)、血浆黏度(PV)、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沉降率(ESR),考察赤芍-桃仁不同配伍比例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通过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考察赤芍-桃仁不同配伍比例对凝血功能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WBV、PV、HCT、ESR均显著升高(P<0.05),提示造模成功;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赤芍-桃仁(1:0)组、赤芍-桃仁(0:1)组的血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相关指标没有显著性改变;赤芍-桃仁(1:1)组的WBV、PV、HCT、ESR、FIB均显著降低(P<0.05),PT、TT显著延长(P<0.05);赤芍-桃仁(1:2)组的WBV、ESR、FIB显著降低(P<0.05),TT显著延长(P<0.05);赤芍-桃仁(2:1)组ESR显著升高(P<0.05),TT明显延长(P<0.01)。结论赤芍-桃仁不同配比对急性血瘀大鼠模型的血流流变学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1:1组有极显著的作用,揭示两者配伍可能发生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7.
夏筱禹 《海峡药学》2013,(6):151-152
目的分析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治疗的注意事项。方法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资料的70例肾性贫血患者被纳入研究,患者均进行维持性透析治疗,治疗前测量血压,并采用降压药使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采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皮下注射治疗,对患者的血红蛋白(HG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含量进行监测,并对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精神状态明显改善,食欲增加。根据疗效评价标准,显效38例(54.3%),有效26例(37.1%),无效5例(7.1%),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8周与治疗前相比,HGB、HCT、RBC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加,两组治疗后的HGB、HCT、RB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可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月之汤饮对急性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正常大鼠血栓抑制率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雌性成年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月之汤饮低、中、高剂量(2.5、5.0、10.0 g·kg-1) 组、空白组、模型组、复方丹参片组(0.33 g·kg-1剂量灌服复方丹参片混悬液),各治疗组分别灌胃相应的药物,共7 d,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加冰水浴法复制大鼠血瘀证模型,观察月之汤饮对急性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正常大鼠同法给药,共7 d,手术测定动静脉旁路血栓质量及抑制率影响,测定凝血时间。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月之汤饮5.0 g·kg-1剂量组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较模型组显著延长(P<0.05),月之汤饮2.5、5.0、10 g·kg-1剂量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较模型组显著延长(P<0.05),月之汤饮2.5 g·kg-1剂量组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较模型组显著增加(P<0.05);月之汤饮5.0、10.0 g·kg-1剂量组的血栓干、湿重量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或P<0.01)。月之汤饮2.5、5.0、10.0 g·kg-1剂量组均能显著延长大鼠凝血时间(P<0.01),凝血时间分别为25.20、21.11、20.10 s。结论 月之汤饮能够抑制血栓形成,改善急性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参数,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甘肃产当归不同药用部位对溶血性血虚大鼠作用的异同。方法用乙酰苯肼复制溶血性血虚大鼠模型。按照体重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驴胶补血颗粒:3.60g·kg-1)、全归组、归身组、归尾组(均10.8 g·kg-1)。空白组与模型组给予0.9%Na Cl 20 m L·kg-1,各给药组给予相应的水煎液,均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给药12 d。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大鼠全血中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浓度(HGB)、血小板(PLT)、红细胞平均容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计算肝指数(LI)、胸腺指数(TI)和脾指数(SI)、网织红细胞计数(RC)、骨髓有核细胞计数;收集股骨,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细胞周期。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全归组和归身组的RBC、HGB、HCT、PLT、MCHC的含量分别为(6.05±0.22),(6.12±0.12)1012/L;(155.80±4.89)%,(154.40±5.19)%;(53.79±1.88),(53.27±1.57)g·L-1;(68.21±5.63),(67.53±5.11)1010/L;(289.70±3.94),(289.91±8.41)g·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全归组、归身组大鼠的MCH、MCV的含量分别为(25.75±0.44),(25.23±1.09)pg;(88.88±1.67),(87.01±2.72)f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归尾组的RBC、HCT、HGB的含量分别为(5.69±0.40)1012/L,(123.10±3.70)%,(51.41±2.03)g·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全归和归身对溶血性血虚大鼠具有补血作用,两者补血作用相当;且全归和归身补血强于归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黄连经猪胆汁炮制前后对热证模型大鼠血清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及体温变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口服附子、干姜、肉桂水煎液与皮下注射外源性致热因子(干酵母混悬液),复制热证模型大鼠。灌胃给予黄连、猪胆汁和胆黄连药液,测定大鼠血清中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逆-三碘甲腺原氨酸(rT3)及大鼠体温。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温显著性增高(P<0.001),血清FT3、FT4、rT3含量均显著性降低(P<0.01);与模型组大鼠比较,3 h的猪胆汁组和胆黄连组体温显著性降低(P<0.01),黄连、胆黄连可显著升高FT3含量(P<0.05),猪胆汁可显著性降低FT4含量(P<0.05),rT3无显著性变化。结论 猪胆汁和胆黄连在3 h内可拮抗大鼠体温的升高,黄连和胆黄连可拮抗热证大鼠血清中FT3含量的降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类风湿关节炎贫血(rheumatoid arthritis and anemia,RA-A)的大鼠模型,为进一步研究其机制和治疗提供良好的动物模型.方法 选用雄性Wistar大鼠30只,体重150~ 170 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Ⅰ组和模型Ⅱ组,各10只.正常对照组在大鼠左后肢足趾注射生理盐水0.625 ml/kg;模型Ⅰ组同一部位注射2.5 mg/ml的Ⅱ型胶原1.5 ml与5 ml弗氏完全佐剂乳化的乳化液0.625 ml/kg;模型Ⅱ组在模型Ⅰ组的基础上,于大鼠左侧大腿肌肉注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1.25 μg/kg构建大鼠模型.分别测定干预后不同时间点血液中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以关节肿胀度和大鼠体重;并于造模第39天,检测血清白介素-6(IL-6)、IL-1、TNF-α、干扰素-γ(IFN-γ)含量及大鼠关节软骨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造模第2、5、10、17和39天模型Ⅰ组和Ⅱ组体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踝关节肿胀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造模第10、17和39天,模型Ⅱ组RBC和HGB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和模型Ⅰ组(P<0 01),且模型Ⅰ组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造模第39天,模型Ⅱ组IL-6、IL-1、TNF-α和IFN-γ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模型Ⅰ组(P<0.01),且模型Ⅰ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模型Ⅱ组关节软骨组织病理损伤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Ⅰ组严重.结论 本研究方法成功获得RA-A的动物模型,是适合研究RA-A发病机制及其治疗的模型.  相似文献   

12.
前列腺电切术(TURP)中注射用血凝酶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注射用血凝酶在前列腺电切术中对PT、F IB、APTT、TT等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前列腺电切手术的病例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病人手术指征及麻醉方法选择无差异。治疗组于手术开始后5分钟静脉给予注射用血凝酶2μ;对照组于手术开始后5分钟静脉给予0.9%生理盐水5m l。两组病人分别于术前24h及手术结束前5m in采静脉血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 IB)。观察两组病人术中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氧饱和度、出血量及生命体征。结果:对照组PT、APTT随时间延长明显增加;治疗组PT、APTT无明显改变。TT、F IB在两组无显著变化。结论:注射用血凝酶在前列腺电切术中可明显减少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  相似文献   

13.
李海剑  张婷婷 《中国药事》2018,32(4):522-528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风静胶囊对大鼠及家兔的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SD大鼠及家兔分别灌胃给药14 d及10 d,检测SD大鼠及家兔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及血小板聚集率。另采用SD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大鼠造模后灌胃给药5 d,检测MCAO大鼠PT、APTT、TT、FIB及脑组织含水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益气活血风静胶囊高、中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能显著延长大鼠血浆的PT、TT、APTT (P<0.05),并能显著降低FIB的含量(P<0.05或P<0.01),显著降低以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率(P<0.05)。与空白组比较,益气活血风静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能显著延长家兔血浆的PT、TT、APTT (P<0.05或P<0.01),并能显著降低FIB的含量(P<0.01),显著降低以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率(P<0.05或P<0.01)。MACO大鼠模型组给药后,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PT、APTT、TT明显缩短(P<0.05),FIB含量升高(P<0.05),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益气活血风静组和人参有效部位组能延长大鼠血浆PT、APTT、TT时间(P<0.05或P<0.01),降低纤维蛋白原的含量(P<0.01),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脑组织含水量(P<0.05),牡丹皮有效部位组大鼠TT延长(P<0.05),降低纤维蛋白原的含量(P<0.01),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脑组织含水量(P<0.05)。结论:益气活血风静胶囊具有显著的抗凝血以及抑制以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并对MCAO大鼠有较好的活血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中线结构出血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对326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按出血部位分为两组:脑中线结构出血组(Ⅰ组)和非中线结构出血组(Ⅱ组)。对两组患者病死率、严重脑损害情况及相关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脑中线结构出血患者病死率、脑损害情况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远高于非中线结构出血患者(P〈0.01)。结论对脑中线结构出血患者应密切观察,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以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与正常足月妊娠妇女凝血相关指标的改变与病情严重程度关系.方法 收集11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其中包括42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27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41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及50例正常晚期妊娠孕妇的血样及新生儿的出生体重.并行PLT、MPV、PT、TT、APTT、FIB、D-D、AT-Ⅲ测定.结果 ①妊娠期高血压组与正常晚孕组比较,年龄、孕周及新生儿出生体重无明显差异.PT、APTT、FIB下降(P<0.05);TT增加(P< 0.05).②轻度子痫前期组与正常晚孕组相比,年龄、孕周及新生儿出生体重无明显差异.PLT、PT、APTT、AT-Ⅲ、FIB降低(P<0.05或P<0.01),TT、D-D、MPV升高(P<0.05或P<0.01).③重度子痫前期组与正常晚孕组相比,孕周及新生儿出生体重明显降低(P<0.01),PLT、PT、APTT、AT-Ⅲ、FIB明显降低(P<0.01),TT、D-D、MPV明显升高(P<0.01).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液呈病理性高凝状态,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心肌梗死后4wk雄性SD大鼠心功能、左室质量指数、心肌组织β3整合素及Ⅰ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冠脉结扎后24h存活的大鼠随机分2组:辛伐他汀组(辛伐他汀30mg·kg~(-1)·d~(-1)灌胃,n=14)和模型组(等量生理盐水灌胃,n=14)。另设假手术组(Sham组,等量生理盐水灌胃,n=9),治疗4wk。结果模型组左室质量指数(2.53±s 0.14)mg·g~(-1)及左室舒张末压(13.9±1.3)mmHg均高于Sham组(P<0.01);辛伐他汀组分别为(2.24±0.08)mg·g~(-1)和(5.6±3.6)mmHg,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胶原容积分数为(12.6±3_3)%,较Sham组增加(P<0.01);辛伐他汀组为(5.6±0.5)%,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β3整合素和Ⅰ型胶原表达较Sham组增多(P<0.01),而辛伐他汀组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辛伐他汀可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功能和左室重构,其机制之一可能是抑制β3整合素表达。  相似文献   

17.
18.
剥夺性弱视大鼠视中枢NO与NOS变化及bFGF对其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培养条件下剥夺性弱视大鼠视中枢中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变化,从而探讨NO在弱视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并讨论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14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Ⅰ、Ⅱ组为实验组,缝合其单侧眼睑30d,造成剥夺性弱视模型,Ⅲ组为正常对照组,同等条件下饲养30d后,3个组均切取外侧膝状体,Ⅰ组用bFGF培养液培养,Ⅱ、Ⅲ组用普通对照培养液培养,1周后取材作NO及NOS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与Ⅲ组相比,单眼剥夺后,Ⅰ、Ⅱ组大鼠剥夺眼对侧外侧膝状体的NOS量显著降低(P<0.01),且Ⅰ组比Ⅱ组更低(P<0.01)。结论生后早期单眼剥夺可造成大鼠外侧膝状体中NO及NOS含量的降低,bFGF有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可降低体外培养的外侧膝状体中NO及NOS的含量。  相似文献   

19.
刘唐生  王心田  李荣胜 《中国药房》2006,17(24):1885-1886
目的:评价血凝酶与抑肽酶减少手术出血量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75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Ⅰ、Ⅱ、Ⅲ组,每组25例。术前15min,3组分别静脉注射血凝酶2kU、抑肽酶278IU、注射用水10ml。结果:Ⅰ、Ⅱ组术后24h出血量及术后输血量分别为(286.9±65.6)、(301.9±81.1)ml及(101.8±29.6)、(98.3±36.1)ml,比Ⅲ组的(369.2±59.3)、(220.2±48.5)ml显著减少(P<0.01)。3组术毕血红蛋白、血小板、纤维蛋白原比术前明显降低(P<0.01),但均在正常范围。Ⅱ组有1例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结论:术中应用血凝酶或抑肽酶均有明显的止血效果,但血凝酶更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