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发性伸指肌腱断裂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自发性伸指肌腱断裂的病因,病理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本组病例12例,自发性拇长伸肌腱断裂8例,均采用食指固有伸肌腱转位修复。自发性环小指伸肌腱断裂3例,环指指伸肌腱远侧断端与中指伸指肌腱端侧编织缝合,食指固有伸肌腱移位修复小指固有伸肌腱。自发性中环小指肌腱断裂1例,冷冻异体伸指肌腱移植修复。[结果]所有病例术前均有类风湿关节炎史或桡骨远端骨折史,前者组织学检查显示以滑膜和肌腱慢性炎症伴局灶性坏死为主,后者以肌腱纤维断裂为主。所有病例治疗优良率达100%,未发生再次肌腱断裂。[结论]炎症侵蚀或骨折端磨损,是伸指肌腱自发性断裂的病理基础。食指固有伸肌腱转位重建拇长伸肌腱疗效确切,对多根伸指肌腱断裂可考虑行异体肌腱移植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致自发性手指肌腱断裂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对8例自发性手指肌腱断裂的患者(均有3~8年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史),其中2例拇长伸肌腱断裂,采用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修复;3例环、小指指伸肌腱断裂,采用环指指伸肌腱与中指指伸肌腱端侧编织缝合,示指固有伸肌腱移位修复小指固有伸肌腱;2例中、环、小指指伸肌腱断裂,采用冷冻异体指伸肌腱移植修复。1例拇长屈肌腱断裂,采用环指指浅屈肌腱转位修复。结果术后局部滑膜和肌腱组织送病理检查均显示为慢性炎症伴局灶性坏死。术后随访6个月~7年,未见肌腱再次断裂,优良率为100%。结论多根肌腱同时断裂是类风湿关节炎致自发性手指肌腱断裂的常见特点,手术采用肌腱转位或异体肌腱移植术,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发性伸拇长肌腱断裂的病因、病理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分析16例自发性伸拇长肌腱断裂的发病原因及诱因,16例病发前分别有桡骨远端骨折史,类风湿关节炎史,反复多次行局部封闭治疗病史,并分别采用端端缝合,食指固有伸肌腱转位修复,掌长肌移植,桡侧伸腕长、短肌及伸拇短肌腱转移修复。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1例端端直接缝合,术后2周再断裂,改用拇短伸肌腱移位修复,另1例发生肌腱黏连二次手术松解,其余患指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骨折端磨损或炎症侵蚀是伸拇肌腱自发性断裂的病理基础,修复方法有多种选择,拇短伸肌腱转位重建拇长伸肌腱疗效更为确切。  相似文献   

4.
拇长伸肌腱白发性断裂的临床分析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肌腱自发性断裂是指无明显外伤或仅轻微的动作所引起的肌腱断裂。自发性肌腱断裂的发病率很低,约占手部损伤的0.1%。1998年7月~2004年1月,我们对17例拇长伸肌腱自发性断裂患者的病因进行分析,采用桡侧腕长伸肌腱移位修复,获得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自发性拇长伸肌腱断裂临床不多见,随着中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其发病呈上升趋势,我院自2000~2005年共手术治疗自发性拇长伸肌腱断裂15例,效果良好,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5例,男5例,女10例;年龄40~72岁,平均56岁;新鲜断裂9例,陈旧断裂6例;colles骨折7例,类风  相似文献   

6.
拇长伸肌腱自发性断裂的临床分析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肌腱自发性断裂是指无明显外伤或仅轻微的动作所引起的肌腱断裂.自发性肌腱断裂的发病率很低,约占手部损伤的0.1%[1].1998年7月~2004年1月,我们对17例拇长伸肌腱自发性断裂患者的病因进行分析,采用桡侧腕长伸肌腱移位修复,获得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腱鞘炎是手外科临床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而这类疾病中,又以指屈肌腱腱鞘炎广为人知。拇长伸肌腱腱鞘炎虽然没有受到广泛关注,但临床并不少见,因为它是引起拇长伸肌腱自发性断裂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拇长伸肌腱腱鞘炎合并肌腱嵌顿却较为少见,由于其症状和体征与拇长伸肌腱断裂非常相似,在诊断与治疗中如对这一情况没有认识,则很容易误诊、误治。近期,我们遇到1例,希望能够提高对此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并对比掌长肌腱移植与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修复拇长伸肌腱自发性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7年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46例自发性拇长伸肌腱断裂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掌长肌腱移植组与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组,术后均予外展背伸位被动支具固定3周,逐步行患指主被动功能训练,定期随访。结果 两组术后均获随访4~8个月,平均5个月。根据TAM评价标准,掌长肌腱移植组与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组术后均取得了较为明显的临床疗效,两组在优、良、中数量以及优良率(TAM等级优+良占总比)差异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掌长肌腱移植与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是治疗自发性拇长伸肌腱断裂的两种有效术式,临床治疗效果满意,疗效上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正人体拇长伸肌腱相当坚韧,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断裂在临床极为少见。临床上将以起病隐匿的腕桡背部渐进性疼痛,拇指无法背伸为表现的病症称为迟发型拇长伸肌腱断裂。本文选取2017年1月收治的1例迟发型拇长伸肌腱断裂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迟发型拇长伸肌腱断裂的病因及有效处理方式,并通过相关文献的阅读,总结诊疗经验,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51岁女性患者,8个月前不慎摔倒后左手掌撑地,当时  相似文献   

10.
拇长伸肌(Extensor Pollicis Longus,EPL)可以背伸和上抬整个拇指,并且可以使拇指内收,在拇指发挥正常功能中起重要作用。拇长伸肌腱断裂严重影响拇指功能和手功能。文献报道[1-2],桡骨远端骨折后EPL断裂发生率为0.3%。1诊断方法拇长伸肌腱断裂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主诉和查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自发性拇长屈肌腱断裂的病因及治疗.方法 环指浅肌腱移位修复拇指屈肌腱.结果术后拇指功能恢复正常.结论自发性拇长屈肌腱断裂后行环指浅肌腱移位修复,对环指功能无影响,可早期行功能练习,拇指愈后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腕部拇长伸肌腱自发性断裂,采用桡侧腕短伸肌腱替代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1996年2月-2005年7月,对12例拇长伸肌腱自发性断裂的患者采用桡侧腕短伸肌腱移位替代术.其中桡骨远端骨折愈合后肌腱断裂6例,类风湿骨关节炎4例,不明原因2例.术后均不用石膏固定,术后2d开始练习伸手、伸腕、伸拇动作,2~3次/d;术后7d停止练习;术后4~5周可缓慢伸手持物.结果 12例术后随访均在1年以上,12个月后平均伸拇肌力已达4~5级,腕背肌腱滑动时无障碍.术后无肌腱再断裂者,伸腕、伸指时拇指末节过伸2°~5°,平均3°,拇对掌、对指功能正常.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手部肌腱修复后功能评定标准评价,优良率达100%.全部患者对术后功能满意.结论 拇长伸肌腱自发性断裂,应用桡侧腕短伸肌腱移位替代术,对供区损伤小,操作方便,肌腱缝合牢固,有利早期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拇长伸肌腱自发性断裂的发生机制、临床诊断及手术方式。方法自2006年12月以来,我院共收治拇长伸肌腱自发性断裂5例,均采用肌腱转位的方法进行修复。结果本组5例术后随访7月-18月,拇指伸指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对于拇长伸肌腱自发性断裂的治疗,临床上采用食指固有伸肌腱移位法修复,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我科于2008年4月,收治1例Galeazzi骨折-脱位术后10个月,轻抬拇指时出现拇长伸肌腱断裂体征的患者.经手术探查明确系内固定螺丝钉尾长期磨损拇长伸肌腱致断裂所致,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深低温冷冻处理的异体肌腱在陈旧性拇长伸肌腱断裂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010年10月-2017年8月收治的12例陈旧性拇长伸肌腱断裂患者,采用经深低温冷冻处理的异体肌腱修复,术后患指予石膏固定伸直位1个月,随后逐渐开始功能训练。结果 1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14个月,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无排异反应,无肌腱再断裂,1例术后出现肌腱粘连行松解手术,优良率达75%。结论应用经深低温冷冻处理的异体肌腱移植修复陈旧性拇长伸肌腱断裂,效果满意,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拇长伸肌腱自发性断裂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2015年5月-2020年1月,采用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及掌长肌腱游离移植对19例拇长伸肌腱自发性断裂进行修复.结果 术后19例获随访4~24个月,平均6个月.拇指指间关节背伸0°~5°,屈曲35°~45°.按SEEM评分标准,示指固有伸肌腱移位重建拇长伸肌腱12例,...  相似文献   

17.
自发性手指伸肌腱断裂的修复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手指伸肌腱自发断裂的治疗方案及其疗效。方法29例患者总结如下:伸肌腱Ⅰ区22例、中环小指伸肌腱Ⅵ区3例、拇长伸肌腱4例,修复重建后配合功能锻炼。结果Ⅰ区原位直接缝合修复,优良率100%;食指固有伸肌腱移位拇长伸肌腱,优良率85%;桡侧腕短伸肌腱修复中环小指伸肌腱Ⅵ区,优良率75%。结论伸肌腱自发断裂常伴有炎症侵蚀或骨折端磨损的病理基础,在伸肌腱Ⅰ区时首选原位直接缝合修复,无条件修复时可行远指间关节融合术;对于中环小指伸肌腱Ⅵ区及拇长伸肌腱断裂行相邻协同肌肌腱转位修复,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拇长伸肌腱自发性断裂的发病特点、诊断、术式选择及术后康复训练。方法 2016年3月-2019年6月收治拇长伸肌腱自发性断裂7例,其中4例采用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2例采用掌长肌腱移植,1例采用桡侧腕短伸肌腱转位,并术后全程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拇指背伸功能满意。结论对于拇长伸肌腱自发性断裂的治疗,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术式,重视术后康复训练,均可获得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9.
桡骨远端骨折晚期严重并发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自1988年至2000年,本院收治了因桡骨远端骨折而引起的晚期正中神经卡压和指伸肌腱断裂16例。为总结经验,探讨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共16例,男7例,女9例;年龄38~65岁,平均50岁。正中神经卡压8例,拇长伸肌腱断裂5例,拇食指伸肌腱同时断裂1例,中环小指伸肌腱断裂2裂。发病时间为骨折后2个月至9年。本组特点为既往均有桡骨远端骨折病史,且行手法整复治疗。2.临床表现:症状最早于桡骨远端骨折后2个月出现,最迟为9年。正中神经卡压病例表现为患侧手指疼痛、麻木、握物无力,检查大鱼际肌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改良的示指固有伸肌腱修复拇长伸肌腱自发性断裂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20例拇长伸肌腱自发性断裂且示指固有伸肌功能存在、动力正常的患者采取改良法重建拇长伸肌腱功能.结果 20例均获随访,时间8个月~3年1个月.拇指背伸抬高丢失0~1.8 cm,拇指屈曲丢失0~2.3 cm;示指背伸丢失角度0°~10°.根据SEEM评分标准评价疗效:优15例,良5例.结论 采用改良的示指固有伸肌腱重建拇长伸肌腱功能,手术操作简单,转位肌力量足够强大,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