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3 毫秒
1.
目的观察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82例异位妊娠的疗效与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妇产科82例异位妊娠患者临床资料,41例行传统三孔腹腔镜手术归入对照组,41例行单孔腹腔镜手术归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结果、皮质醇水平、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与腹壁美观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4h至术后72h,两组皮质醇水平先上升后下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h皮质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观察组术后腹壁美容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腹腔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具有加快患者康复、减轻术后应激与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腹壁美容效果的优势,有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对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术中出血量及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76例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指标、卵巢功能指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FSH、LH水平升高,E2水平降低,且观察组变化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肠胃功能恢复,缩短手术用时及康复时间,降低复发率,且对卵巢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巨大卵巢囊肿患者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可行性与安全性,并观察手术对患者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巨大卵巢囊肿患者84例分为对照组(42例)与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多孔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及术后相关指标及住院时间,对比两组术后6 h、24 h时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个月时卵巢储备功能[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窦卵泡计数(AFC)],并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6 h、24 h时VAS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1个月时FSH、LH水平更低,E2水平更高,AFC数量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当(P>0.05)。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与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腹腔镜手术和传统开腹手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妊娠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68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方案将其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胎盘情况、产后出血和早产结局等指标;比较两组术前24 h、术后24 h的炎性细胞因子水平;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及流产情况。结果两组的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膜早破、产后出血量、妊娠周数、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和子宫前壁下段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IL-6、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妊娠率和术后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自然流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创伤小,可降低自然流产率和IL-6、TNF-α水平,对患者术后妊娠结局的影响较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单孔胸腔镜肺结节切除术对高龄孤立性肺结节(SPN)患者术后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5年3月至2019年7月高龄SPN患者68例,根据入院顺序分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多孔胸腔镜肺结节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单孔胸腔镜肺结节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一般指标、肺部并发症发生率、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肺活量(FVC)](术前、术后1个月)、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术前、术后1个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88%,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7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FEV1、FVC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孔胸腔镜肺结节切除术治疗高龄SPN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术后恢复,减轻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近期临床疗效和对应激反应、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1年1月60例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开腹全子宫切除术(TAH),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LTH),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24 h舒适度、应激反应以及术后2个月卵巢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术中失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手术时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24 h舒适度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皮质醇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月观察组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明显低于对照组,而雌二醇(E2)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LTH手术效果好,术后患者舒适度高,对应激反应和卵巢功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根治手术与左胸Sweet手术治疗中下段食管癌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8月至2022年8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诊治的中下段食管癌患者14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把患者分为Sweet组与对照组各72例。Sweet组给予左胸Sweet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根治手术治疗,观察与记录患者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weet组的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weet组术后14 d的肺部感染、肺不张、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为2.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9%(P<0.05)。Sweet组与对照组术后3个月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比例与术前1 d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weet组术后3个月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weet组术后3个月的吞咽困难、进食障碍、反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减孔腹腔镜手术对直肠癌患者应激反应及美容效果的影响,为临床治疗直肠癌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50例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对照组24例采取常规腹腔镜手术,观察组26例采取减孔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术前、术后第3天的应激反应(皮质醇、肾上腺素)及术后随访1年术口瘢痕美容情况[应用瘢痕美容评估与评级(SCAR)评估)]。结果 术后第3天,两组皮质醇、肾上腺素水平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两组SCAR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SCAR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直肠癌患者应用减孔腹腔镜手术,可有效减轻应激反应,且瘢痕美容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对直肠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及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直肠癌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IgA、IgM、IgG)及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术后观察组IgA、IgM、IgG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CRP、IL-6水平较低,而TNF-α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术治疗直肠癌相比,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更佳,不影响患者的免疫功能,可减少术后感染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单孔腹腔镜手术对良性卵巢肿瘤的治疗效果及疼痛评分。方法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从本院抽取70例良性卵巢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观察组采用单孔腹腔镜手术方法,对照组采用三孔腹腔镜手术方法,观察两组相关手术指标,评价两组疼痛情况以及手术满意度评分,比较卵巢功能相关激素水平。结果经过不同手术方法,观察组的首次排气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术后24h、72h,观察组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美容满意度评分则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雌二醇、促卵泡激素以及促黄体生成素与对照组相比不存在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性卵巢肿瘤患者经过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手术指标情况能够得到改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肋骨内固定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将60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胸腔镜组(n=30,电视胸腔镜辅助肋骨内固定术)与开胸组(n=30,传统开胸手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2个月,胸腔镜组的MVV、FEV1/FVC、FVC均高于开胸组(P<0.05)。术后1 d,两组的SaO2、PaO2/FiO2均较术前升高,且胸腔镜组高于开胸组(P<0.05)。术后3 d,胸腔镜组VAS评分低于开胸组(P<0.05)。胸腔镜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开胸组,骨折愈合率高于开胸组(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肋骨内固定术可明显改善多发肋骨骨折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及血气指标,术后疼痛程度较轻,并发症较少,骨折愈合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创伤性血气胸的效果,以期为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8月本院诊治的100例创伤性血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胸腔镜组和开胸组,各50例.胸腔镜组行胸腔镜手术治疗,开胸组行开胸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及术后康复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胸腔镜术中应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围术期并发症、肺氧合水平及血清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老年慢阻肺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全凭静脉麻醉和胸腔镜手术,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肺通气策略(潮气量8~10 mL/kg),观察组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潮气量5~6 mL/kg,呼气末正压通气5~10 cmH 2O,平台压<30 cmH 2O)。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住院时间,并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肺氧合指标包括氧合指数、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 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 1%)、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 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 et(CO 2)],血清炎症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NF-γ)。结果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时,观察组氧合指数、FEV 1/FVC、FEV 1%和p(A-a)(O 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et(CO 2)水平和血清IL-6、TNF-α、INF-γ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阻肺患者全身麻醉微创外科手术中应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显著降低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改善肺氧合水平,抑制血清炎症因子表达,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4.
张莉  沈晓微  沈晓咏  吴美  夏露 《中国康复》2022,37(12):722-726
目的:探讨围术期系统肺功能预康复训练在日间肺结节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4例行胸腔镜下肺节段切除术或肺楔形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疏导、呼吸训练、清肺排痰训练、呼吸肌力量训练、抗阻呼吸激励式肺量计训练、有氧运动训练等系统肺功能预康复训练,观察2组患者干预前、术前、术后12h的肺功能,比较2组患者气管导管、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评估并比较2组患者生活质量和术后随访情况。结果:术前,2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均高于同组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术后12h,2组患者上述各指标均较术前降低(P<0.05),且对照组均低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均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患者气管导管、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随访1个月,观察组患者圣·乔治医院呼吸问题生活质量调查问卷(SGRQ)评分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随访1个月出院后非计划再就诊和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术期系统预康复训练可有效提高日间肺结节手术患者术前肺功能,降低手术对肺功能的不良影响,对维持患者术后短期生活质量和预防术后并发症均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胸腔镜单孔和三孔肺段切除术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白介素-8(IL-8)、不规则趋化因子(Fractalkine)、人巨噬细胞炎性蛋白3α(MIP-3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的早期NSCLC患者80例,根据其手术方式分为单孔手术组和三孔手术组。观察两组手术一般情况,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肺功能、IL-8、Fractalkine、MIP-3α、术后恢复和术后l年生存率的差异。【结果】单孔手术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低于三孔手术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数目、术后拔除胸腔引流管时间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手术前IL-8、FraCtalkine、MIP-3α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单孔手术组患者IL-8、Fractalkine、MIP-3α水平低于三孔手术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肺功能相关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流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自主通气量(M W)水平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1年生存率分别为75.00%(30/40)和72.50%(29/40),其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神经损伤和胸部疼痛的比例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胸腔镜单孔和三孔肺段切除术对早期NSCLC的疗效相当,但单孔手术创伤小,对IL-8、Fractalkine、M1P-3a水平改善效果好,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胸乳入路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的疗效以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经胸乳入路切除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放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情况,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变化及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而住院费用以及美容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IL-6以及TNF-α水平表达都有所提高,而观察组提高幅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切口疼痛、声音嘶哑、皮下积液、术后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89%vs82.2%,χ2=48.7855,P<0.05)。【结论】采用经胸乳入路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血清IL-6和TNF-α水平,缩短住院时间,有效降低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120例COPD为研究对象,按照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给药剂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均予基础治疗,同时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50μg/2...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中医综合治疗模式促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病情改善及气道黏膜组织修复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9月该院COPD缓解期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健康教育、家庭氧疗、肺康复训练及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模式。观察和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内急性发作次数和治疗前后COPD评估测试量表(CAT)评分、肺通气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用力肺活量(FVC)、FEV 1/FVC]、血清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结果观察组急性发作总发生率[4.88%(2/41)]低于对照组[19.51%(8/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AT评分和血清IL-8、TNF-α及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FEV 1/FV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AT评分、血清IL-8、TNF-α及VEGF水均较治疗前下降,FEV 1/FVC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治疗模式通过调节脏腑功能、纠正病理状态有利于抑制炎性反应、促进气道黏膜组织修复,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结合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效果。方法将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基础上结合乙酰半胱氨酸溶液。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NT-proBNP、HIF-1α及NLRP3 mRN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FEV1、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乙酰半胱氨酸溶液结合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能促进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改善,降低NT-proBNP、HIF-1α水平及NLRP3蛋白表达水平,进一步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单根胸腔引流管联合负压引流管在单操作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的引流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80例行SP-VSTS肺癌根治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单根引流联合负压引流管)和对照组(常规单根引流管),每组各40例。记录比较两组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带管时间、感染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白介素8(IL-8)水平。【结果】观察组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带管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术后伤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阿片类镇痛药使用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d5,两组患者血清CRP、TNF-α、IL-8水平均低于术后d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VATS肺癌根治术后单根胸腔引流管联合负压引流的引流效果较常规使用胸腔引流管的引流效果更显著,有利于减轻炎症反应,缩短住院时间,对患者预后具有重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