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文  王英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6):2634-2635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1年6月间子宫肌瘤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保守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6个月、1年时子宫肌瘤体积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显效率为56.41%,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无效率为10.26%,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显著,对卵巢功能影响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高清华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9,30(4):303-305,封4
目的研究抗结核药物联合抗病毒治疗对肺结核并HBV-DNA阳性患者抗结核肝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76例肺结核合并HBV-DNA阳性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抗结核治疗,方案为2HRZE/4HR,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常规护肝。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检查患者肝功能,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检测HBV-DNA水平,统计肝损伤出现时间、肝损伤程度、肝功能恢复正常时间、肝损伤例数和停药例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随着时间的增加,两组ALT、AST和TBIL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其中观察组ALT、AST和TBIL水平均低于同时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BV-DN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肝损伤发生率、停药率和肝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肝损伤严重程度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通过对肺结核并HBV-DNA阳性患者采用抗结核药物联合抗病毒治疗,能够有效减少肝损伤发生,并减低肝损伤严重程度,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双环醇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甲亢性肝脏损伤的临床疗效,以期提供可靠的保肝用药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74例甲亢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7例。所有患者均予以甲巯咪唑治疗甲亢,其中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保肝,观察组给予双环醇与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保肝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肝功能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是64.86%,观察组总有效率是89.19%,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以及总胆红素(TBIL)三项指标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甲亢性肝损伤的患者,在采用双环醇与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保肝治疗后,能够有效降低转氨酶、胆红素指标,改善肝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药方剂对减轻晚期肝癌患者疼痛及延长生存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晚期肝癌患者178例,根据患者自愿选择的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108例,对照组7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止痛,观察组给予中药方剂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同时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检测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甲胎蛋白、总胆红素水平。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分别为(5.51±0.76)分和(7.16±0.83)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3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生存率明显髙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中药方剂能够有效缓解晚期肝癌患者疼痛,促进肝功能恢复,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肝功能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肝功能异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给予异甘草酸镁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均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复常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复常率分别为92.5%、90.0%、97.5%,对照组分别为90.6%、87.5%、84.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常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而对照组发生2例不良反应.结论: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可明显改善肝功能异常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指标,临床应用安全有效,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苦参素、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三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11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4例与对照组62例。试验组采用苦参素、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三联疗法;对照组采用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进行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6个月。在治疗前、治疗后,及停药后6个月后随访。观察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标记物变化及安全指标。结果试验组在治疗后总应答率为77.8%,对照组为56.5%(P<0.05),6个月后随访持续总应答率为83.3%,对照组为48.4%(P<0.01);治疗后肝功能改善(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HbeAg/HbeAb转换率,治疗组分别为53.7%,81.5%,55.6%,48.1%,对照组33.9%(P<0.05),67.7%(P<0.05),27.4%(P<0.01),35.5%(P<0.05);6个月后随访肝功能改善(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HbeAg/HbeAb转换率,治疗组分别为83.6%,83.3%,51.9%,48.1%,对照组45.1%(P<0.01),67.7%(P<0.05),37.1%(P<0.05),38.7%(P<0.05)。结论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三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有更好的治疗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胶囊联合水飞蓟宾对酒精性肝硬化(alcoholic cirrhosis,AC)患者肝功能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10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8例A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水飞蓟宾治疗,观察组给予熊去氧胆酸胶囊联合水飞蓟宾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脂指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84%)高于对照组(7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高于对照组,丙二醛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4%)与对照组(2.0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胶囊联合水飞蓟宾治疗AC能通过降低血脂及氧化应激水平,进一步改善肝功能,提高治疗效果,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逍遥丸对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对我院确诊并纳入治疗管理的肺结核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两患者组均按照4HRZE/2HR方案进行抗结核治疗,研究组加用逍遥丸保肝治疗,对照组用葡醛内酯片保肝治疗,在抗结核治疗前和治疗疗程结束后复查肝功能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肝功能各项指标(ALT,AST,TBIL,ALP)均正常,两组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最终发生肝损伤2例(4.00%),对照组9例(18.00%),两组患者肝损伤发生率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疗程结束时,研究组治疗成功45例(90.00%),对照组43例(86.00%),两组患者治疗成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加用逍遥丸,能够减轻药物对肝脏的损害,但不影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牛磺酸熊去氧胆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5年8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感染患者90例,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保肝治疗和恩替卡韦口服。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牛磺酸熊去氧胆酸口服。两组均用药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疗效、住院时间和病死率。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胆红素(TBI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均低于对照组,白蛋白(ALB)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77.8%,观察组死亡率4.4%低于对照组17.8%,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牛磺酸熊去氧胆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感染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肝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2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帕罗西汀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评价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抑郁症治疗总有效率为86.96%,对照组为69.56%,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总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随访6个月,两组生活质量均明显提高,观察组提高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提高抑郁症治疗疗效,增强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坤泰胶囊对卵巢早衰患者血清FSH、LH、E_2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卵巢早衰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坤泰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戊酸雌二醇片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以及血脂水平。结果两组患者FSH、LH、E_2水平组间、组间·不同时间点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治疗的进行,两组FSH、LH水平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E_2水平升高,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水平组间、不同时间点、组间·不同时间点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TC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甘油三酯(TG)水平组间、不同时间点、组间·不同时间点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3月后,观察组患者TG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坤泰胶囊能有效改善卵巢早衰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降低FSH、LH、E_2等指标含量,疗效与用激素代替治疗患者相当,并能有效降低血脂水平,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丙硫氧嘧啶联合甲巯咪唑治疗对甲亢患者甲状腺功能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甲亢患者10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丙硫氧嘧啶治疗,观察组给予丙硫氧嘧啶联合甲巯咪唑治疗。比较两组的甲状腺功能及肝功能。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TS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T3、FT3、FT4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的ALT、AST、ALP、TBi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硫氧嘧啶联合甲巯咪唑治疗可明显改善甲亢患者的甲状腺功能,但对患者肝脏有一定损害,临床用药时需密切关注患者的肝功能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药物性肝损伤患者采用异甘草酸镁辅助治疗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12月84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保肝药物治疗)与治疗组(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异甘草酸镁治疗),各42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恢复时间、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项肝功能指标改善较治疗前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5.2%(40/42)明显高于对照组73.8%(31/4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应用异甘草酸镁辅助治疗药物性肝损伤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  相似文献   

14.
张倩 《智慧健康》2022,(22):70-73
目的研究并分析牙周整复术在口腔修复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择吉林市龙潭区口腔医院2019年7月-2020年12月接收的68例口腔修复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口腔修复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牙周整复术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①对照组患者恢复良好率明显低于观察组,牙龈萎缩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两者对比差异明显(P<0.05);②对照组患者咬合、咀嚼功能、颜色、形态等外观评分均明显低于观察组,两者对比差异明显(P<0.05);③对照组患者治疗满意度为79.41%,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度为97.06%,对照组治疗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两者对比差异明显(P<0.05);④两组患者治疗后,PD、SBI和CAL指标均出现了降低,但仍然以观察组下降更加明显,且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牙周整复术应用到口腔修复患者治疗中,临床疗效显著,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恢复良好率和治疗满意度,而且可以有效降低牙龈萎缩率,提高患者口腔咬合、咀嚼功能,加强口腔外观颜色、形态等的美观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和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效果及对子宫内膜厚度影响。方法:将70例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分别于刮宫术后第5天给予米非司酮及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口服3个月,观察其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血清FSH、LH、E2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E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控制出血时间、平均完全控制止血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子宫内膜较治疗前明显变薄(P<0.05),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效果较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更好,对子宫内膜增长抑制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肝部分切除术对肝内胆管结石(CID)患者术后残余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CID患者,依据治疗方式差异分为对照组(n=42)与观察组(n=42),2组均行肝部分切除术,观察组加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比较2组术后肝功能[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住院时间、结石残留率、并发症情况。结果:2组术后第1d、第3d、第5dAST、ALT、ALB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第3d、第5dTBi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2组结石残留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6.67%,明显低于对照组35.71%(P<0.05)。结论: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肝部分切除术能对CID患者起到保护肝功能作用,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片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研究设计,对12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按1:1的比例分为阿德福韦酯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保肝药物治疗,观察阿德福韦酯治疗12、24个月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肝功能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血清HBeAb转换及HBeAg阴转率在治疗组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德福韦酯可以有效抑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DNA复制,HBeAg阴转率、HBeAg血清转换率显著提高及ALT值、TBil值明显下降,有效改善了肝功能。  相似文献   

18.
彭灿 《现代养生》2014,(4):88-89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阿米卡星在耐多药肺结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4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四联药物治疗,观察组则采取以左氧氟沙星联合阿米卡星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痰菌阴转情况、治疗后病灶吸收情况、空洞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疗程结束后痰菌阴转率分别为61.43%、77.14%、82.86%、87.1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治疗后病灶明显吸收占50.00%,对照组为24.2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病灶无变化占5.71%,对照组占44.29%,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52例合并空洞,治疗后空洞闭合率为63.46%,对照组50例合并空洞,治疗后空洞闭合率为38.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0.01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三叉神经痛患者应用微球囊压迫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治疗该病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 纳入2021年9月—2023年8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三叉神经痛患者92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卡马西平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微球囊压迫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数据情况: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后1、2、3个月患者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8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39 0,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2、3个月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7%,低于对照组的1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34 8,P<0.05)。结论 三叉神经痛患者应用微球囊压迫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治疗后患者疼痛症状明显改善,治疗较为安全,具有较高的应用以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68例肝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34)与对照组(n=34)。对照组采用促肝细胞生长素静脉滴注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静脉滴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肝功能、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前,两组的凝血功能和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凝血功能和肝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41%(P<0.05)。随访6个月,研究组复发率为2.9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65%(P<0.05)。结论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肝脏功能,复发率低,药物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