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摘 要目的:探究腹腔镜尾侧入路与腹腔镜中间入路法治疗右半结肠癌的疗效及对胃肠功能恢复和并发症情 况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新郑华信民生医院 2018 年 9 月至 2021 年 9 月收治的 122 例行腹腔镜手术的右半结肠 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 69 例经腹腔镜尾侧入路法治疗为尾侧组,53 例经腹腔镜中间入路法治疗为中间组。记录两组 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 12 周肿瘤标志物〔胸苷激酶 1 (TK1)、糖类抗原 199(CA199)〕差异。 结果:两组患者中转开腹、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住院 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尾侧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肠系 膜上静脉损伤率及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恢复流质饮食时间均低于中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 12 周, 两组患者血清 TK1、CA199 水平均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两种手术方式效果及安全性相近,但腹腔镜尾侧入路法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促 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方面效果优于腹腔镜中间入路法。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比较头侧入路法与中间入路法在腹腔镜下左半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中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 2017 年 1 月至 2020 年 11 月在珠海市人民医院进行腹腔镜下左半结肠癌根治术的 70 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头侧入路组 37 例,中间入路组 33 例。两组均进行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性手术,头侧入路组经左半结肠的头侧开始进行 手术,中间入路组由位于左半结肠肠系膜下血管开始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 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监测术前及术后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头侧入路组患者的出血量少于中间入路组, 肠道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短于中间入路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多于中间入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头侧入路组患者术后第 5 天白细胞、C 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中间入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头侧入 路组术中、术后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8.1 %,明显低于中间入路组的 21.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相比腹腔镜左半结肠癌采用中间入路法,头侧入路法能提高淋巴结检出率,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降低 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对不同入路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方法:选取新郑市公立人民医院 2017 年 1 月 至 2019 年 12 月收治的 82 例行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治疗的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手术入路不同分成对照组和 观察组两组,各 41 例。对照组选择左侧后入路,观察组选择右侧前入路,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等指标结果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两组患者的胃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手术治疗后的复发率、死 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右侧前入路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在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摘 要目的:研究不同入路腹腔镜根治术(LRR)治疗左半结肠癌(LSCC)对血清肿瘤标志物、免疫因子的影响。 方法:选择 2018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于郑州第九人民医院治疗的 104 例 LSCC 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 观察组,各 52 例。对照组患者行侧方入路 LRR,观察组患者行横向入路 LRR,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术前、 术后 7 d 血清肿瘤标志物、免疫因子水平、术后并发症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均少于 对照组,清扫淋巴结数目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 7 d 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 –7 (MMP–7)、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 –1(TIMP–1)、血基质细胞衍生因子 –1(SDF–1)及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1 (sVCAM–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 7 d 的外周血 CD3+ 、CD4+ 水平、 CD4+ /CD8+ 比值高于对照组,外周血 CD8+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 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与侧方入路 LRR 相比较,横向入路 LRR 治疗 LSCC 创伤小, 切除病灶、清除淋巴结效率高,术后并发症少,可有效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免疫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对比经不同入路实施垂体腺瘤切除术后嗅觉障碍的程度,以探讨经鼻蝶入路对于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方法:纳入 2017 年 8 月至 2020 年 8 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垂体腺瘤患者 80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 手术入路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实施垂体腺瘤切除术,观察组(n = 40)选择显微镜下经鼻中隔黏膜下鼻蝶入路 手术,对照组(n = 40)选择神经内镜下直接经鼻蝶入路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嗅觉障碍情况、鼻部症状以及生活质量。 结果:术后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的嗅觉均有所恢复,观察组患者术后 4 d、1 周、1 个月、3 个月、6 个月的嗅觉恢复情况 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鼻部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两种不同手术入路均会影响患者的嗅觉功能,经鼻中隔黏膜下鼻蝶入路对嗅觉 功能影响较小,症状恢复更快,生活质量更佳。  相似文献   

6.
摘 要目的:探讨经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对良性甲状腺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常州市第七人民医 院和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6 月期间收治的 67 例良性甲状腺病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33 例)与观察组(34 例)。对照组给予开放性甲状腺切除术,观察组给予经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观察比较两 组患者的手术一般情况、应激反应、甲状腺功能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 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及术后的皮质醇(COR)、 去甲肾上腺素(NE)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两组患者的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 素(FT4)下降,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两组患者的 TSH、FT4、FT3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继发出血、喉返神经麻痹、低钙抽搐、切口粘连总发生率(8.82 %) 低于对照组(30.3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将经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用于良性甲状腺病 变患者治疗中可改善手术一般情况,不影响甲状腺功能恢复,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探究股骨颈骨折(FNF)患者经 SuperPATH 入路髋关节置换术(THR)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洛阳正 骨医院 2017 年 1 月至 2020 年 5 月收治的 102 例 FNF 患者,按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1 例。观察 组接受 SuperPATH 入路 THR 治疗,对照组接受 Moore 入路 THR 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术前、术后 1 个月、3 个月 Harris 髋关节功能评分、术前、术后 7 d 疼痛介质〔一氧化氮(NO)、5– 羟色胺(5–HT)〕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 切口长度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 1 个月、3 个月观察组患者 Harris 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 7 d,观察组血清 NO、5–HT 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P < 0.05)。结论:FNF 患者经 SuperPATH 入路 THR 治疗可有效提高髋关节功能,缓解术后疼痛感,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8.
〔摘 要〕 目的:探讨经髌上骨入路联合阻挡钉技术治疗胫骨中上段骨折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选取南部战区海军第一 医院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1 月期间收治的 96 例胫骨中上段骨折患者,根据不同入路阻挡钉治疗胫骨中上段骨折分为两组, 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8 例。经髌上骨入路阻挡钉治疗胫骨中上段骨折为观察组,经髌韧带入路阻挡钉治疗胫骨中上段骨折为 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术后随访,比较分析骨折愈合时间、术后不同时间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AKS),评估近远期疗效。 结果: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10.25 ± 1.07)周,短于对照组的(11.31 ± 1.29)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两组患者术后 3 周 AK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术后 6 个月、9 个月 AKS 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术后末次 AKS 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髌上骨入路联合阻挡钉技术治疗胫骨中上段骨折能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显著提高近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9.
摘 要目的:探究单侧甲状腺癌根治术中以不同入路探查喉返神经(RLN)的可行性。 方法:选取福州市妇幼 保健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期间治疗的 124 例甲状腺癌患者,根据不同手术入路分为甲状软骨下角(ICTC) 组 64 例和甲状腺下动脉(ITA)组 60 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患侧甲状腺叶+峡部切除术+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的手 术方案,并在手术中探查 RLN,ICTC 组患者经 ICTC 入路进行探查,ITA 组患者则经 ITA 入路探查。比较两组患者 RLN 探查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液总量及引流天数,比较术后 RLN 损伤情况及甲状旁腺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ITA 组患者的 RLN 探查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 ICTC 组,术中出血量、引流液总量及引流天数少于 ICTC 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 ITA 组患者 RLN 的暂时性损伤数、永久性损伤数均少于 ICTC 组;ITA 组 的 RLN 损伤率为 1.67 %,低于 ICTC 组的 10.9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两组患者甲状旁腺激素 (PTH)、血清钙水平较术前降低,且术后 ITA 组患者 PTH、血清钙高于 ICTC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在患侧甲状腺叶+峡部切除术+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中,采用经 ITA 入路探查 RLN,可有效改善手术相关指标, 减少对 RLN 的损伤,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甲状旁腺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观察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选取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 989 医院 2017 年 2 月至 2020 年 6 月收治的 70 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行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5 例, 开腹肠粘连松解术)与观察组(35 例,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 72 h 免疫 球蛋白 G(IgG)、CD3+、CD4+ /CD8+ 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 时间比对照组早、术后首次饮食时间比对照组早、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比对照组早、平均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均具有 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行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开腹肠粘连松解术。  相似文献   

11.
川芎HPD-100大孔树脂和醇沉纯化物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川芎HPD-100大孔树脂纯化物及醇沉纯化物的指纹图谱,筛选较优纯化方法并为有效控制其质量提供可靠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Phenomenex Hyperclone BDS C18(4.00 mm×250 mm,5μm),甲醇-1%冰乙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35 min,20∶80~45∶55,35~55 min,45∶55~70∶30,55~70 min,70∶30~ 80∶20),322 nm检测.结果:川芎HPD-100大孔树脂纯化物共有22个共有峰,川芎醇沉纯化物共有20个共有峰,分离好,相似度均在0.98以上,重复性好.结论:川芎采用HPD-100大孔树脂纯化较好.本方法科学、准确、专属性好,可为川芎药材及含川芎的中成药质量控制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麦斛自然繁殖率低下的情况,探讨利用组织培养方法解决繁殖的问题。方法:采用不同部位麦斛外植体进行无茵苗的诱导培养。结果:诱导率表现为茎尖〉带腋芽的茎段,而叶片则不能被诱导发芽。茎尖是理想的快速繁殖标准。初代培养过程中,MS+6BA(2mg/L)+NAA(0.2mg/L)为最佳培养基;MS+NAA(0.2mg/L)为理想的继代增殖培养基;1/2MS+IBA(1.0mg/L)+NAA(0.1mg/L)为最佳的生根培养基。结论:组织培养可解决麦斛繁殖。  相似文献   

13.
金线莲快繁及工厂化生产中间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吴坤林 《中药材》1997,20(12):595-597
本文报道了金线莲组培快速繁殖技术,以及工厂化生产的中间试验,可供进一步开发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甘露醇注射液中间体含量快速检测方法。方法用旋光法测定甘露醇注射液中间体含量。结果该方法较现行标准方法易于操作、迅速可靠,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值为0.17%(n=5)。结论该方法可用于甘露醇注射液中间体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5.
抗抑郁药西酞普兰中间体5-溴苯酞的合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吕亮  吾国强 《中国药学杂志》2006,41(24):1905-1908
 目的合成抗抑郁药西酞普兰中间体5-溴苯酞。方法以4-硝基邻苯二甲酰亚胺为原料,通过铁粉还原得4-氨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再经锌粉还原排氨得到5-氨基苯并呋喃-1-酮,最后经重氮化、溴代得5-溴苯酞,利用红外光谱确证结构。结果对各步反应条件进行考察,得出各步反应的最佳条件。结论本合成路线简便可行,原材料价廉易得,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中频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的方法,将肩周炎6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中频治疗,对照组只采用中频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中频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汪琳 《亚太传统医药》2011,7(11):111-112
目的:探讨右佐匹克隆结合认知行为治疗对术前焦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术前焦虑性失眠患者9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患者于手术治疗前经明确诊断并均给予右佐匹克隆片药物治疗,而治疗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认知行为疗法,并对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心理状况改善情况等相关临床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提高,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治疗组的焦虑和抑郁等心理状态评分值均明显改善,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佐匹克隆与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应用,对于术前焦虑性失眠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以及保障整个手术的顺利完成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肺与大肠表里相合的中介结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u B  Wang J  Zhao JP 《中国针灸》2011,31(4):363-365
通过对古代文献的分析与研究,初步认为"肺-肺经"系统与"大肠-大肠经"系统之间存在可以促进两者表里关系发生及密切相合的联接体,即中介结构,主要包括组织部位中介(喉咙、缺盆、肘骨、鼻、魄门、皮肤)、腧穴中介(络穴)、脏腑经络中介(胃与足阳明胃经、肝与足厥阴肝经),从而为脏腑表里相合关系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止痒乳膏中间体中黄芩苷的含量。方法:采用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以甲醇-0.37%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0 nm,流速1.0 mL.min-1。结果:黄芩苷在0.0792~0.792μg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9),回收率98.87%,RSD 1.14%(n=6);监测3批止痒乳膏中间体表明:黄芩水提物中黄芩苷的含量分别为5.75,6.08,5.94 g.L-1。结论:方法稳定、灵敏、准确,能够有效的监控上述中间体的质量,可作为该制剂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提高青风藤中间体中青藤碱的转移率,优化了痛安注射液青风藤中间体的纯化工艺。方法:以青藤碱转移率及青风藤中间体指纹图谱稳定性为指标,考察萃取过程中药液不同pH值对青藤碱转移率的影响;以青藤碱转移率为指标,考察酸水溶解过程中不同pH值盐酸酸水液对溶解效果的影响;以青藤碱转移率为指标,分别考察减压抽滤、板框式过滤器、高速管式分离机、平板直联式离心机等四种分离方式对青风藤酸水溶解液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萃取前青风藤药液pH值为10-11时,青藤碱在萃取过程中转移率最高并且制备得到的痛安注射液成品指纹图谱稳定性好;酸溶过程中盐酸酸水溶液pH值范围为2.0-2.5时,青藤碱转移率最高,为92.94%;高速管式分离方式对青风藤酸水溶解液分离效果最好,青藤碱转移率为93.34%。结论:优化后的生产工艺,可以有效提高目标产物青风藤中间体中青藤碱的转移率,同时成品指纹图谱稳定,操作简单,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