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6 毫秒
1.
目的 探讨护理本科生学校归属感在领悟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于2021年9月—10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大学生学校归属感问卷和心理韧性量表对790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713份。713名护理本科生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大学生学校归属感问卷、心理韧性量表条目均分依次为(5.31±1.22)分、(3.83±0.93)分、(3.57±0.87)分。护理本科生领悟社会支持、学校归属感和心理弹性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两两间呈正相关(P<0.05)。学校归属感在护理本科生领悟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284),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1.34%。结论 领悟社会支持不仅能对护理本科生心理弹性产生直接影响,还能通过学校归属感对其心理弹性产生间接影响。护理教育者可从领悟社会支持和学校归属感方面入手,助力护理本科生增强心理弹性,进而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学习、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护理本科生的共情水平和人格特征,并分析共情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在某护理学院1~4年级各抽取1个班共221名护理本科生,采用杰弗逊共情量表-护理专业学生版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本科生共情总分为(83.14±11.26)分,总体水平较低。其中,换位思考(11.21±2.51)分,情感护理(27.38±5.64)分,观点采择(41.51±6.23)分。女生换位思考得分高于男生(P<0.01),而情感护理得分低于男生(P<0.01);1年级学生情感护理得分低于其他年级(P<0.01),而换位思考得分高于4年级(P<0.01)。人格特征中的神经质与共情总分、观点采择、换位思考均呈正相关(P<0.01);精神质与情感护理呈负相关(P<0.01),与换位思考呈正相关(P<0.01);而内外向与共情无相关性(P>0.05)。结论护理本科生共情水平相对较低。人格特征中的神经质得分越高,共情水平越高,内外向与共情水平之间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对护理本科生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某医学院护理本科生756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对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不同年级护理本科生在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和社会支持总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年级护理本科生的社会支持得分略低于高年级护理本科生。护理本科生心理弹性总分为(61.81±4.46)分,条目均分为2.45分,说明护理本科生心理弹性总体处于中等水平。社会支持与护理本科生心理弹性具有相关性。[结论]社会支持与护理本科生心理弹性密切相关,护理教育者应重视护理本科生的社会支持,以提高护理本科生的心理弹性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实习护生心理弹性与职业认同感的相关性,为护理人才队伍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心理弹性量表及职业认同感量表对天津市某2所医学院校的340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并分析心理弹性与职业认同感的相关性。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330份,有效回收率为97.9%。实习护生心理弹性总分为(66.35±15.57)分,处于一般水平;职业认同感总分为(65.61±11.37)分,处于一般水平;单因素分析显示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学生干部、志愿填报护理专业、是否选择从事护理工作的护生职业认同感量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心理弹性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职业认同感量表总分呈正相关(P<0.01)。结论:实习护生心理弹性、职业认同感处于一般水平。为培养具有高素质和高度职业认同感的护士队伍,学校和医院应在专业教育阶段和临床教学阶段注重实习护生的心理弹性培养和心理干预指导,开展护士职业情感教育,帮助其更好地应对心理压力,提高职业认同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医学生述情障碍特征与人格特征的关系,为进一步认识述情障碍,明确其性质,更好地为临床医生和心理咨询的治疗服务提供依据。方法:于2005-11-20整群随机抽取不同年级大学生322名为调查对象。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评定学生的述情障碍特征,包括4个因子,分别为:①描述情感的能力。②认识、区别情绪和躯体感受的能力。③缺乏幻想。④外向型思维。每个条目按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分1~5个等级记分,其中11项为反向分,得分越高,述情障碍越明显。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国内修订本评定大学生的人格特征,计算内外向、情绪稳定性、说谎分及精神质4个人格维度的粗分及量表分。结果:发放问卷322份,排除资料填写不完整的12份,回收有效问卷310份。其中男生144名,女生166。一年级72名,二年级66名,三年级84名,四年级88名。①310名医学生的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总分为(69.95±11.12)分,与常模比较[(65.70±7.9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大学一年级学生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总分平均为(71.56±7.96)分,二年级学生(69.81±9.47)分,三年级学生(67.34±6.57)分,四年级学生(69.97±7.54)分。各年级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总分均高于常模,4组间差异无显著性(F=2.038,P>0.05)。③女生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总分、外向型思维因子分高于男生[(71.65±9.47),(68.02±8.44)分;(19.86±3.98),(18.12±4.03)分,P<0.05],其他3个因子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总分,描述情感的能力,认识、区别情绪和躯体感受的能力,外向型思维因子评分均与内外向评分具有相关性(r=-0.287~-0.443,P=0.000);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总分,描述情感的能力,认识、区别情绪和躯体感受的能力,缺乏幻想评分与情绪稳定性评分具有相关性(r=-0.298~-0.432,P均=0.000);回归分析发现内外向对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作用较强。结论:在校医学生述情障碍特征不明显。人格特征越外向者,存在述情障碍的可能性越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医学院在校学生述情障碍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水平,并分析两者的关系。方法:于2005-11-20以整群抽样的原则选择新乡医学院不同年级在校大学生322人为调查对象,进行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测评。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共4个因子(因子Ⅰ描述情感的能力,因子Ⅱ认识和区别情绪和躯体感受的能力,因子Ⅲ幻想缺乏,因子Ⅳ外向型思维缺乏)26个条目。每个条目按5个等级记分,得分越高,述情障碍越明显。分别计算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总分及其因子分。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定医学院校学生1周内的心理健康状况。症状自评量表包含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10个因子90个项目,分别计算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其因子分。并进行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总分及因子分和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因子分的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发放问卷322份,排除资料填写不完整的12份,收回合格问卷310份,有效率96.3%。①医学院在校学生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总分为(69.95±11.12)分,均略高于全国青年常模(65.70±7.98)分。一至四年级学生述情障碍量表总分分别为(71.56±7.96),(69.81±9.47),(67.34±6.57),(67.57±7.54)分,差异无显著性(F=2.038,P>0.05)。男学生述情障碍量表总分、因子Ⅳ得分略高于女学生[(71.65±9.47),(68.02±8.44),t=-2.217,P=0.046];[(19.86±3.98),(18.12±4.03)分,t=-2.258,P=0.034]。②医学院校在校学生症状自评量表总分(131.68±36.87)分,与全国青年常模(129.96±38.76)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医学院校在校学生的强迫、人际关系、抑郁及焦虑因子分比全国青年常模显著增高,而躯体化、敌对、偏执因子分比全国青年常模低(P<0.05~0.01)。医学院校不同年级学生症状自评量表总均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F=1.738,P>0.05)。女学生人际关系及抑郁因子分高于男学生,男学生敌对因子分高于女学生,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③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总分、因子Ⅰ、Ⅱ、Ⅳ与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呈正相关,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总分与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均显著相关(r=0.185~0.396,P<0.01),与敌对因子相关性最低(r=0.185),与强迫相关性最高(r=0.396),与症状自评量表总分相关系数为0.347。因子Ⅲ与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评分呈负相关。多元回归分析进入方程的是症状自评量表中强迫和焦虑因子。结论:医学院校在校学生述情障碍与心理健康存在密切关系,心理健康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述情障碍的水平,述情障碍可能是影响青年学生心理健康的个性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和家庭功能对护理本科生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心理弹性量表对大庆市全日制四年制481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采用两因素方差分析(Two-way ANOVA)及简单效应分析(Simple Effect Test)探讨自我效能和家庭功能对护理本科生心理弹性影响的主效应和交互作用.结果 护理本科生心理弹性得分为(64.59±6.05)分,自我效能得分为(28.46±5.46)分,家庭功能得分为(5.56±2.74)分.自我效能和家庭功能对其心理弹性影响的主效应及交互作用显著(F=57.77,P<0.001;F=9.73,P<0.001;F=5.50,P<0.001).经简单效应分析,不同家庭功能条件下,自我效能对护理本科生心理弹性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中等水平自我效能条件下,家庭功能对护理本科生心理弹性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护理本科生的自我效能和家庭功能共同影响心理弹性,建议针对护理本科生心理弹性的干预措施可考虑两者交互关系为理论依据,进而有效提高护理本科生的心理弹性水平,促进其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护理专业本科生时间管理倾向情况,为培养护理本科生时间管理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对467名护理专业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理本科生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平均得分为(3.24±0.40)分,各维度的平均得分为:时间价值感(3.15±0.47)分;时间监控感(3.19±0.42)分;时间效能感(3.40±0.53)分。不同护理专业方向、不同年级护理本科生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担任过班干部的护理本科生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护理专业方向、不同年级及是否担任过班干部的护理专业本科生时间管理倾向情况不同,教育工作者应根据不同的特点加强对其时间管理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生孤独感与生命意义感现状及两者的关系.方法采用孤独感量表第3版(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Loneliness Scale,UCLA)和生活目的量表(Purpose in Life Test, PIL)对268名在校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理本科生孤独感自评总分为(41.50±7.91)分,是否独生子女、不同年级的护理本科生孤独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生源地(t=2.243,P<0.05)、不同性格(t=5.196,P<0.01)的护理本科生孤独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本科生生命意义感自评总分为(97.50±16.68)分,高、中、低PIL得分的护理本科生在UCLA总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IL及其各因子得分越高,UCLA总分越低,提示护理本科生的生活目的与意义感水平越高,孤独感越轻,心理越健康.护理本科生UCLA得分与PIL总分呈显著负相关(r=-0.585,P<0.001),与PIL各因子均呈负相关(r=-0.472~-0.527,P<0.001),其中与生命价值的相关程度最高(r=-0.527).回归分析显示,护理本科生生命意义感对孤独感的预测能力为34.8%.结论护理本科生孤独感与生命意义感关系密切.生命意义感越强,孤独感就越轻,且对孤独感有一定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中医院校护理本科生科研能力与创新效能的现状,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科研能力自评量表(NRCSQ)与创新效能感量表(CSES)对某中医院校553名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553名中医院校护理本科生科研能力得分为48.74分±17.44分,创新能力得分为44.71分±11.67分。不同年级、科研兴趣的护理本科生科研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性别、科研兴趣、是否喜欢本专业、是否读研的护理本科生创新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各维度及总分均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中医院校护理本科生科研能力及创新能力水平较低,护理教育工作者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护理本科生科研能力与创新效能。干预措施应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因人而异,同时应以提高学生对专业及科研的兴趣为出发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护士述情障碍和职业压力的现状,明确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和护士职业压力问卷对温岭市某医院255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①护士述情障碍总分为(52.35±8.24)分;职业压力总分为(26.32±4.63)分,均处于较高水平;②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护士述情障碍各因子得分与职业压力各方面得分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③分层回归分析显示,护士识别情感障碍、描述情感障碍及外向性思维均为影响护士职业压力的重要因素。结论:护理管理者可通过改善护士述情障碍水平来减轻护士职业压力。  相似文献   

12.
马小琴  姚鑫倩  汪国建 《护理与康复》2014,13(12):1134-1136+1139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问卷、中文版加利福尼亚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对369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为(275.27±26.36)分,其中"寻求真相"维度得分最低;求知欲随年级增长得分增加;担任学生干部的护生分析能力、评判性思维自信心明显高于未担任学生干部的护生;来自城镇的护生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评判性思维自信心及总分明显高于来自农村的护生。结论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倾向性很强者寥寥无几,倾向性不明和正性倾向性参半;年级、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及家庭来源影响其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学校教育者应采取相关措施加强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对大学生情感表达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对全国10个省的大学生1 031人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社会支持总分为36.79分±6.09分,述情障碍总分为56.95分±9.81分;大学生非述情障碍、临界述情障碍、述情障碍检出率分别为25.41%、38.51%、36.08%。大学生社会支持与述情障碍呈显著正相关(P0.001);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对述情障碍有显著预测性(P0.001);随着年级的升高,述情障碍各因子得分也随之增加,各年级总分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36.08%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述情障碍,各部门应重点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给予适当的社会支持,降低大学生述情障碍发生率,提高大学生情感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生职业成熟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护理院校进行职业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7年12月—2018年10月以整群抽样法抽取广东省5所护理院校1 090名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问卷和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对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理本科生的职业成熟度总分为(110.77±10.41)分,处于中等水平。职业成熟度各维度中,"职业目标"得分最高,为(24.06±4.63)分,"职业自主"得分最低,为(12.71±2.33)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级、担任学生干部、选择护理专业的主要原因、毕业后是否打算从事护理相关职业是影响护理本科生职业成熟度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护理本科职业成熟度处于中等水平,四年级、担任过学生干部、根据个人兴趣选择护理专业、毕业后打算从事护理相关职业的护理本科生职业成熟度水平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5.
杨萍萍  王晓冰 《全科护理》2021,19(6):830-833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感的现状,为提高其专业认同感、稳定护理队伍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运用胡忠华编制的专业认同量表对829名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感总分为(62.99±9.32)分,不同年级之间的专业认同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三年级总分最高(22.53分),二年级最低(6.80分)。4个年级护理本科生在专业认识、专业情感、专业意志、专业价值和专业期望5个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专业技能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本科生的专业认同感处于一般认同水平且不同年级之间存在差异,学校应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提高护理本科生的专业认同感,稳定护理专业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抑郁症患者的述情障碍程度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应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86名抑郁症患者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抑郁症患者(75.22±13.93)分在多伦多述情量表上的得分明显高于正常组得分(60.19±9.27)分(P〈0.01),抑郁症患者在因子1描述情感能力和因子2区别情感和躯体感受能力方面的得分最高,明显高于中间值,除了主观支持与述情障碍量表的各个因子都无相关(P〉0.05)之外,描述情感的能力与社会支持总分和其他因子的得分均呈显著的负相关(P〈0.01),幻想与社会支持总分和其他因子的得分均呈显著的正相关(P〈0.01)。结论抑郁症患者的述情障碍程度与其社会支持状况有关,可以通过解决抑郁症患者的述情问题,来提高其社会支持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护理本科生成就动机与其临床实践行为现状,并探讨两者的关系,为提高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成就动机量表与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行为量表(CET)对319名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护理本科生成就动机得分为(8.698±11.103)分,其中追求成功的动机得分为(40.739±7.222)分,避免失败的动机得分为(32.059±8.210)分,不同性格、是否担任或曾担任学生干部以及不同专业兴趣的护理本科生成就动机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临床实践行为总均分为(3.738±0.469)分;③护理本科生成就动机与临床实践行为呈正相关,其中追求成功的动机与临床实践行为呈正相关,避免失败的动机则与其呈负相关。结论:成就动机对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行为有重要影响,可通过提高护理本科生成就动机来改善其临床实践行为,提高其临床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以心理弹性为中介变量,本科护理专业学生(护生)人格特质与共情能力之间的关系。方法:便利抽样选取护理本科院校630名护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口学资料调查表、简易大五人格量表(NEO-FFI)、中文版共情量表-护生版(JSPE-NS)以及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不同年级护生神经质、宜人性、外向性、严谨性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为学生干部的护生开放性、外向性、严谨性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不同年级和生源地的护生共情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不同性别、是否为学生干部的护生心理弹性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护生心理弹性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护生共情能力得分比较和心理弹性得分与开放性、宜人性、外向性、严谨性得分均呈正相关(P<0.05),心理弹性得分与神经质得分呈明显负相关(P<0.05),共情能力得分与心理弹性得分呈正相关(P<0.05);⑤护生大五人格对共情能力有直接影响,大五人格通过心理弹性对共情能力有间接影响。结论:心理弹性在本科护生大五人格影响共情能力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关注护生的大五人格和心理弹性对其共情能力有预测作用,从护生个体自身出发探索提升策略,为提高护生共情水平提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生心理韧性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对本院护理学专业490名本科生开展问卷调查。结果:护理本科生心理韧性总分为(97.69±13.49)分,年级、是否是独生子女、生源地、是否是学生干部及是否参加过社会实践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是否是独生子女、年级及是否是学生干部3个变量依次进入回归方程。结论:护理本科生心理韧性处于中等偏高水平,是否是独生子女、年级及是否是学生干部是影响护理本科生心理韧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护理本科生老年护理教学期的共情能力现状,分析影响因素,为提高护生共情能力提供依据。 方法 于2020年3月采用目的性抽样法,选取本市某学校120名全日制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信息表、杰弗逊共情量表护生版对其进行调查,了解护理本科生在老年护理教学期的共情能力及影响因素。 结果 护理本科生的共情能力总分为(84.57±14.31);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护理本科生是否为独生子女、是否为学生干部、老年护理兴趣程度、家人对工作的不同支持程度的共情能力总分及部分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护理本科生老年护理教学期的共情能力水平处于中等偏上,并受多因素影响,因此在老年护理课程设置中,可结合临床情境设计适用于培养共情能力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护理本科生的共情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