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选择性神经根阻滞在腰椎有限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结果。方法:2008年1月至2012年10月,对68例多平面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选择性神经根阻滞,其中男47例,女21例;年龄45~80岁,平均56岁。神经根阻滞后64例为阳性患者进行了腰椎有限手术,另4例封闭后症状减轻不明显为阴性,难以确定手术平面或引起症状的神经根,放弃了手术治疗。术后采用Macnab腰腿痛手术治疗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神经根阻滞操作过程顺利,未发生与神经根阻滞相关的并发症,术后无神经损伤并发症。术后随访16~45个月,平均32个月。术后根据Macnab腰腿痛手术治疗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优44例,良18例,差2例。结论:对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重点应放在压迫引起症状的部位,而对无症状的部位不做预防性减压操作。应用神经根阻滞能准确判断责任椎与疼痛源,提高腰椎有限手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选择性神经根阻滞联合椎间孔镜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12—2017-02采用选择性神经根阻滞联合椎间孔镜治疗的39例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行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明确责任间隙后再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结果本组手术时间57~92 min,平均69 min。1例出现L3神经根损伤,口服甲钴胺分散片1个月后完全恢复。无穿刺口感染,术后无患者复发。术前疼痛VAS评分平均7.6分,术后即刻平均3.1分,术后第2天平均1.8分,术后3个月平均1.2分。本组获得3~9个月随访,平均5.2个月。术后3个月疗效采用改良Mac Nab标准评定:优32例,良7例。结论选择性神经根阻滞联合椎间孔镜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手术安全等优点,能在短时间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选择性神经根阻滞联合分次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老年双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2—2017-08采用选择性神经根阻滞联合分次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7例老年双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行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明确责任间隙后再分次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结果本组第1次手术时间65~92 min,平均82 min;第2次手术时间57~89 min,平均74 min;2次手术间隔时间28~45 d,平均34 d。7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5.2(3~11)个月。第2次术后3个月疗效采用改良Mac Nab标准评定:优6例,良1例。1例第1次手术时硬脊膜撕裂,1例(L4、5)第2次手术时发生硬膜外血肿,对症治疗后痊愈。结论选择性神经根阻滞联合分次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老年双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具有创伤小、近期疗效满意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功能定位检查对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非完全随机法进行临床功能定位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对比分析,对81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临床功能定位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对比分析。结果:术前腰椎管造影和CTM检查,显示受累共181个间隙及315条神经根。经物理检查和步行负荷试验,部分患者经神经根造影,诱痛和阻滞试验,精确定位诊断并经手术证实,腰椎管狭窄病实际累及123个间隙和178条神经根。结论:对于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可以精确定位受压间隙和神经根。对无临床症状而仅有腰椎管狭窄影像学征象的间隙和侧间隙无需进行“预防性手术”。  相似文献   

5.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为临床常见病。传统的减压方法为半椎板或全椎板切除。而广泛地切除腰椎后结构可能导致腰椎失稳。近年来 ,倾向避免传统的椎板切除减压 ,而行有限减压、尽量保留脊柱后部结构。自 1994年以来 ,我院选择性的采用“重建腰椎后结构椎管减压术”治疗多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3 9例 ,其中随访 12个月以上的 16例 ,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 本组 16例中 ,男 10例 ,女 6例。年龄 3 5~ 5 6岁 ,平均 48.6岁。病史 4.5~ 12年。16例患者均行腰椎X线、脊髓造影检查 :12例行 CT检查 ;所有患者均有腿部神经根损伤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节段经椎板间隙椎管扩大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采用潜式扩大中央椎管和神经根管或摘除椎间盘术式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共86例。其中2节段减压57例,3节段减压19例,4节段减压10例。术后进行Oswestry疗效评分与影像学观察。结果:术后CT显示椎管直径明显增加,椎管造影显示神经根管明显扩大。术后1年随访79例,疗效优良率90.1%;术后3年随访76例,优良率86.3%。结论:多节段经椎板间隙椎管扩大术操作简单,手术并发症少,中央椎管和神经根管减压充分,对腰椎后柱张力带结构破坏小,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不同类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不同类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方法的选择,提高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9月~2004年1月收治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96例,其中男85例,女11例。年龄39~71岁,平均54岁。病程3个月~7年。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脊髓造影检查,分为5组,A组:1个节段椎间管狭窄,39例,行椎板间开窗椎间管(侧隐窝、神经根管)潜行扩大术;B组:1个节段中央椎管狭窄,21例,行椎板间开窗椎间盘摘除,椎间管潜行扩大术;C组:1个节段退行性脊柱滑脱,18例,行两侧椎板间开窗减压潜行扩大椎管后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AF、RF等)并横突间、小关节间植骨;D组:2个以上节段混合型椎管狭窄,ll例,行病变节段两侧开窗潜行扩大椎管,切除黄韧带,摘除椎间盘,松解神经根;E组:退行性脊柱侧突,7例,综合以上减压措施行椎弓根钉棒系统矫形内固定后外侧植骨。随访并评价其疗效。结果96例患者获随访6~36个月,平均12.2个月,未出现手术并发症。JOA评分优85例、良9例、中1例、差1例;X线片复查无椎弓根钉误置、断钉、拔出等。结论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采取有限化手术、有效化减压原则可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脊髓造影对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方式选择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腰椎管狭窄症手术中甲基强的松龙预防性应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MP)预防性用药对腰椎管狭窄症行椎管探查减压及神经根管减压术后后遗症的影响.方法我院从1994年至2004年行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患者共140例.单纯椎板及神经根管减压75例(对照组),术后常规采用地塞米松、速尿、甘露醇等消肿方法治疗;行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间融合或后外侧植骨融合+MP预防性用药65例(MP组).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发生情况.结果随访6个月~10年,平均5.3年.对照组发生切口感染1例,并发脑脊液漏3例,神经根袖损伤4例,神经根不同程度牵拉伤10例,18例出现后遗症,表现为不同程度疼痛、麻木、肌力下降,后遗症发生率为24.0%;MP组发生神经根袖损伤3例,神经根不同程度牵拉伤8例,但均无术后疼痛,仅3例后遗麻木,无1例患者出现应激性溃疡,后遗症发生率为4.6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时预防性应用MP能明显提高神经根对牵拉碰擦等医源性接触的耐受性,可明显减少术后根性疼痛及下肢神经症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自 1999年 3月~ 2 0 0 0年 1月 ,对有明确神经根症状 ,临床确诊为腰椎管狭窄症的患者 ,行神经根阻滞治疗并得到随访共 2 5例 ,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1 临床资料本组男 14例 ,女 11例 ,年龄 45~ 75岁 (平均 5 6岁 ) ,治疗前均椎管造影 ,CTM,MR1等检查 ,确定有相应神经根管狭窄者 5例 ,3例有椎间盘膨出。治疗方法(1)神经根的选择 除出现单一神经根症状外 ,对有多个神经根症状 (包括双侧 )的患者 ,首次选择症状最明显的神经根 ,本组中受累神经根的分布情况为L31例 ,L43例 ,L59例 ,S1 7例 ,双侧 L51例 ,L4+L51例 ,L5+S1 3例。(2 )操作…  相似文献   

10.
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后路椎间盘镜系统(MED)在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方法 对40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行MED下椎管减压术.结果 责任间隙神经根及硬膜囊充分减压松解,疗效按Macnab标准,优良率92.15%,无并发症.结论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采用MED手术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椎管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椎管减压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本组采用广泛椎板切除减压、横突间融合及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32例。术中无神经根、脊髓及大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从临床疗效以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随访6~36个月,平均18个月。根据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评分标准,本组优19例,良8例,可5例,优良率为84.4%。结论腰椎滑脱症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及横突间融合治疗腰椎管狭窄临床疗效满意,腰椎管减压、横突间融合和脊柱固定可以改善腰椎管狭窄临床症状,彻底减压以及获得术后植骨部位的骨性融合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后路显微内窥镜经椎板间隙入路行椎间盘摘除术及神经根管扩大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的技术特点和效果分析.方法 对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应用后路显微内窥镜系统行髓核摘除及神经根管减压手术治疗.结果 60例随访3~48个月,按Nakai标准评定:优43例,良13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93....  相似文献   

13.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19):1735-1739
[目的]探讨神经根沉降征在腰椎管狭窄症术后的价值以及手术前后神经根沉降征的改变与手术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2月因腰腿痛或间歇性跛行于本院就诊住院并且行手术治疗的患者362例进行电话等形式的回访。共收集到来院进行术后MRI复查的患者37例。平均年龄46.3岁:其中男16例,女21例。86.5%的患者病变节段位于L_(4、5)椎间盘,8.1%位于L_(3、4)椎间盘,5.4%位于L_(2、3)椎间盘。记录患者术前术后JOA评分、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并进行比较。[结果]术后复查患者术前神经根沉降征阳性35例,假阴性2例,术后神经根沉降征阴性37例。神经根沉降征阳性者术后JOA评分、VAS评分、ODI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根沉降征在腰椎管狭窄术后诊断依然适用;术前神经根沉降征阳性诊断的腰椎管狭窄节段行手术治疗后复查MRI见神经根沉降征阴性且患者症状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在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中的定位诊断作用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七一医院骨科收治的因不能准确定位而行选择性神经根阻滞的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2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5例,女12例;年龄(68.7±5.1)(55~78)岁。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8例,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7例,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症12例。对所有患者均行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确定责任间隙后采取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经皮侧路椎间孔镜手术13例,经皮后路椎间孔镜手术4例,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7例,开放TLIF 3例。记录术前、术后3 d、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并进行比较。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28.1±5.1)(17~36)个月。VAS评分术后3 d、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分别为3.4±1.1、3.1±1.2和2.3±1.1,与术前6.2±1.8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0.02,0.02);ODI评分术后3 d、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分别为28.1±11.2、20.5±9.7和16.7±5.2,与术前69.6±17.9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0.02,0.01)。结论对于术前难以准确定位的腰椎多节段退行性疾病患者,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确定责任间隙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多节段经椎板间隙椎管扩大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多节段经椎板间隙椎管扩大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采用潜式扩大中央椎管和神经根管或摘除椎间盘术式治疗腰椎管狭窄狭窄症共86例,其中2节段减压57例,3节段减压19例,4节段减压10例,术后进行Oswerstry疗效评与影像学观察。结果:术后CT显示椎管直径明显增加,椎管造影显示神经根据管明显扩大。术后1年随访79例,疗效优良率90.1%,术后3随访76例,优良率86.3%,结论:多节段经椎板间隙椎管扩大术操作简单,手术并发症少,中央椎管和神经根管减压充分,对腰椎后柱张力带结构破坏小,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神经根封闭定位在多间隙腰椎管狭窄症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自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对筛选的18例多间隙腰椎管狭窄症的患者,术前采用C形臂X线透视下神经根封闭的定位方法,确定责任手术间隙,定位准确,行椎管微减压术后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选择性神经根封闭在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定位诊断及手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20例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选择性神经根封闭的方法明确责任节段,制定手术方案并手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8~26个月,JOA评分由术前的(12.16±4.09)分提高到术后的(19.73±3.28)分,显效13例,有效7例,平均改善率63%。结论在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定位诊断中,选择性神经根封闭简单、准确有效,据其进行手术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8.
腰椎管狭窄症的外科治疗(附1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将113例腰椎管狭窄症分为马尾型、神经根型和混合型,采用选择性椎管减压术治疗。31例马尾型行广泛椎板切除和双侧椎板扩大开窗术,54例神经根型单侧或双侧神经根管减压术,28例混合型单侧或双侧椎板和神经根管同时减压术。经五年以上随访疗效满意率91%。本文着重讨论影像学和术中所见的病理改变和选择性椎管减压术的方法和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近年神经根沉降征在腰椎管狭窄症中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神经根沉降征的定义、分型及发生机制,及其在腰椎管狭窄症诊疗中的意义进行归纳总结。结果神经根沉降征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腰椎MRI图像中的现象,其发生机制主要为硬膜囊外压力增高。目前对该征象有两种分型方法,研究常用分型方法为二分法,即分为阳性和阴性。鉴别诊断重度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和轻度的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时,神经根沉降征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研究表明神经根沉降征与手术节段有一定相关性,与手术疗效的相关性存在较大争议。另外,神经根沉降征可用于术后疗效评价,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手术后相应节段神经根沉降征由阳性转为阴性,如新出现阳性神经根沉降征则提示出现新的狭窄。结论神经根沉降征临床可以用作腰椎管狭窄症的辅助诊断指标,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并能用于腰椎管狭窄症术后疗效的评价。  相似文献   

20.
后路显微内镜治疗双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后路显微内镜配置改良工作通道经椎板间隙入路潜式椎管扩大术治疗退变性双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技巧及可行性。方法2002年7月~2006年9月,对41例连续双节段腰椎管狭窄症采用后路显微内镜配置改良工作通道行椎管减压术。通过调整工作通道并用不同角度椎板咬骨钳潜式减压对侧侧隐窝,扩大中央管和神经根管,一间隙完成后拔出工作通道,通过皮肤牵拉建立另一工作通道,相同方法进行减压。结果手术中因粘连严重转开放1例,硬脊膜撕破1例,定位错误1例,无神经根损伤。36例随访3~48个月,平均26个月。疗效按Nakai标准评定:优19例,良13例,可4例。优良率88.9%(32/36)。18例术后CT显示中央管及神经根管减压充分。结论后路显微内镜配置改良工作通道潜式减压治疗退变性双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手术并发症少,疗效确切,对腰椎后柱结构破坏小,是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