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婧 《江西中医药》2008,39(7):59-61
本课题研究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疗效及机理,并严格按照随机原则分为穴位埋线组和针灸治疗组,观察两种治疗前后体重、体重指数、体脂百分率、三围、血糖(GLU)、血总胆固醇(TC)、血甘油三酯(TG)、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并分析两种治疗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陈銮香 《山西中医》2006,22(3):36-36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疗效.方法:对75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取足阳明胃经穴位,针刺治疗4个疗程,共1个月,同时检测治疗前后体重、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瘦脂素等指标变化.结果:患者脂肪代谢明显增快,体重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瘦脂素平均下降10%~20%.结论: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症效果可靠,副作用少,反弹少,经济简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脐周穴位埋线结合耳穴贴压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结合耳穴贴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穴位埋线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8%,愈显率为8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9%,愈显率为56.9%。两组愈显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脐周穴位埋线结合耳穴贴压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疗效优于单纯穴位埋线疗法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混元灸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7月—2017年6月因单纯性肥胖症就诊的82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均采用饮食干预,在此基础上对照组41例采用穴位埋线治疗,观察组41例则采用混元灸联合穴位埋线治疗,12周为1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体重、体重指数(BM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血脂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0.24%(37/41),高于对照组的70.73%(29/41),P0.05。结论混元灸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体重及血脂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及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选取60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随机分为穴位埋线组30例和电针组30例。观察两组病例的临床疗效及对各项肥胖指标(包括体重、肥胖虔、体重指数、腰围、臀围、腰臀比)、血脂的影响。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80.00%(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肥胖指标均有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CHOL)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有明显降低(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升高(P〈0.05),组阃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痘具有确切的疗效,不仅能明显减小患者的各项肥胖指标,而且能改善患者的脂质代谢,达到健康减肥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电针、穴位埋线合耳压综合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观察电针、穴位埋线、耳压综合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疗效及脂质代谢。方法:将50例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别设立综合治疗组(电针、穴位埋线、耳压综合治疗)25例,对照组(饮食控制治疗)25例,观察其疗效及治疗前后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变化。结果:综合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效率为84%,对照组有效率为44%。并发现针刺能降低人体中血清TC、TG、LDL—C的含量,提高HDL—C的含量。结论:电针、穴位埋线合耳压综合治疗是目前有效的减肥方法,参与脂肪代谢为针刺减肥的机理。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并发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取穴相同,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治疗,15d1次,3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隔日1次,30次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4个疗程,半年后随访。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体重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埋线可明显降低单纯性肥胖患者的血脂水平及体重指数。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水穴埋线配合饮食和运动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控制饮食和有氧运动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水穴穴位埋线治疗。具体穴位:第一组(归来、水道、大巨、外陵),第二组(大赫、气穴、四满、中注),第三组(大肠俞、小肠俞、膀胱俞、志室),第四组(腰俞、命门、秩边、胃仓),每周1次,每次埋1组穴位,两组均治疗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体重、体重指数(BMI)、腰围(WC)、臀围(HC)、腰臀围比值(WHR)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9.41%,对照组为68.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体重、BMI、WC、HC、WHR治疗后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体重、BMI、WC、WH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水穴埋线配合饮食和运动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疗效确切,对运动和饮食疗法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9.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78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5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78例以穴位埋线疗法(主穴:曲池、中脘、天枢、气海、阴陵泉、三阴交、阿是穴)治疗;对照组47例采用毫针常规针刺疗法(主穴:曲池、天枢、阴陵泉、丰隆、太冲)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87%,对照组78.72%,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体重及体重指数(BM I)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穴位埋线疗法对单纯性肥胖症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雷火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症3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赵氏雷火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赵氏雷火灸加饮食控制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饮食控制治疗,7天为1个疗程,观察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外观资料如体重、体重指数、身体脂肪率、臂围、腰围、腰/臀比以及治疗前后的血清生化指标如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脂等进行疗效评价.结果:雷火灸能降低肥胖病人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脂水平,但同时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疗效显著(P<0.01).结论:雷火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症是一种操作简便、疗效好、价格低廉、安全无毒副作用、无创伤的有效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穴位埋线配合中药降脂减肥茶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配合口服降脂减肥茶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电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3.3%,对照组为51.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埋线配合降脂减肥茶是一种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雷火灸治疗对肿瘤患者放化疗后出现白细胞减少症的升白作用。方法采用羊肠线对放化疗后出现白细胞减少症的肿瘤患者气海、关元、足三里(双)、肾俞(双)、脾俞(双)、膈俞(双)穴行穴位埋线治疗,并配合雷火灸对颈7椎至胸12椎施行灸疗。结果治疗组(穴位埋线合雷火灸组)与对照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注射液治疗组]对比,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埋线配合雷火灸治疗对放化疗肿瘤患者有明显升白细胞作用,且作用稳定持久。  相似文献   

13.
穴位埋线配合药物治疗外伤性癫痫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药物治疗外伤性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外伤性癫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配合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症状评分、发作频率、发作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症状评分、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穴位埋线配合药物是一种治疗外伤性癫痫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穴位埋线配合耳穴贴压治疗急性盆腔炎后遗症中慢性盆腔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0例急性盆腔炎后遗症为慢性盆腔痛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配合耳穴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为7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埋线配合耳穴贴压是一种治疗急性盆腔炎后遗症中慢性盆腔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结合脐灸治疗单纯性腹性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单纯性腹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穴位埋线的基础上配合中药敷脐灸,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方法,2组均治疗60 d后,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及腰围的改善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经治疗后腰围、体质量、BMI均下降,且治疗组对降低腰围、体质量、BMI等指标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结合脐灸通过对机体产生多种刺激效应,有效调节内脏功能,加速体内脂肪分解速度,从而降低腰围、体质量、BMI等指标,提高总有效率。该疗法疗效稳定,无不良反应,且患者依从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并评价穴位埋线与电针疗法对女性肥胖患者体重和体型的影响。方法 50例女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体重指数(BMI)、腰臀比及脐旁皮脂厚度,并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4.0%,对照组为72.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MI、腰臀比及脐旁皮脂厚度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BMI、腰臀比及脐旁皮脂厚度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和电针均能有效改善女性肥胖患者体重和体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采用调三焦理论指导下的穴位埋线疗法结合腹针治疗腹型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腹型肥胖症患者用区组随机法分为穴位埋线组(A组)30例,腹针组(B组)30例,穴位埋线结合腹针组(C组)30例、空白对照组(D组)30例,前3组以调理三焦为原则,选中脘、天枢、阴交、支沟、关元、足三里穴,采用穴位埋线每7 d埋线1次,连续3次为1个疗程(A组);腹针每3 d针刺1次,7次为1个疗程(B组);两者结合方法治疗(C组)。结果:治疗后各组总疗效分别为46.7%、43.3%、76.7%、2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腰围差值比较,穴位埋线结合腹针与穴位埋线比较P=0.54,无统计学意义,体质量差值比较,穴位埋线结合腹针与A、B、D组比较为4.49±0.59 vs 2.64±0.53,2.87±0.44,1.45±0.26,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穴位埋线结合腹针在治疗腹型肥胖总有效率方面效果最佳,在减少腰围方面与单纯穴位埋线疗效相当,降低体重方面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18.
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并发血脂异常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埋线加饮食运动治疗组与单纯饮食运动对照组治疗单纯性肥胖症并发血脂异常的疗效差别。方法:对照组给予饮食运动处方,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埋线进行治疗。前3次每隔15天治疗1次,为治疗期;后3次每1月1次,为观固调整期。6次即4个月治疗为1疗程,两组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半年时测定受试者体重、血脂各1次。结果:治疗组对BMI、TC、TG、LDL均具有很好的调整作用(P〈0.01);对照组对BMI、TG具有很好的调整作用(P〈0.01),对TC、LDL具有较好治疗作用(P〈0.05);两组对HDL均无明显调整作用(P〉0.05)。治疗组对TC、TG、LDL调整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对BMI、HDL调整作用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对单纯性肥胖症并发血脂异常具有确定的减肥降脂效果,增加埋线疗法后具有更好的降脂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配合艾灸对虚寒性胃脘痛的效果.方法:将80例虚寒性胃脘痛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8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抑酸护胃药物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穴位按摩和艾灸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81.2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按摩配合艾灸可提高虚寒性胃脘痛的疗效,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胃热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144例胃热湿阻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穴位埋线组(72例,脱落3例,剔除1例)和假埋线组(72例,脱落6例,剔除3例)。两组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前提下,穴位埋线组于天枢、中脘、肝俞、水道等穴采用PGLA线进行埋线;假埋线组,取穴及操作同穴位埋线组,但不埋入线体。两组均2周1次,连续治疗12周,并于治疗后3个月随访。治疗前后和随访时,观察两组患者肥胖程度指标[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和脂肪百分率(F%)];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血糖和胰岛素指标[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脂肪细胞因子指标[脂联素、瘦素(LP)、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炎性因子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并比较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和随访时,除假埋线组WC、WHR外,两组BMI、WC、WHR和F%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P<0.05),且穴位埋线组均低于假埋线组(P<0.01)。治疗后,除假埋线组FBG、LP和Vaspin外,两组FBG、FINS、HOMA-IR、LP和Vaspin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P<0.05),脂联素较治疗前升高(P<0.01,P<0.05),且穴位埋线组以上指标均优于假埋线组(P<0.01)。治疗后,穴位埋线组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较治疗前及假埋线组降低(P<0.01)。穴位埋线组总有效率为89.7%(61/68),高于假埋线组的19.0%(12/63,P<0.01)。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PGLA线穴位埋线治疗胃热湿阻型单纯性肥胖可减轻患者肥胖程度,调节糖代谢和脂肪细胞因子,改善胰岛素抵抗,抑制促炎性因子表达,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