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5 毫秒
1.
武朝辉 《河北医学》2014,(4):675-677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手术室于2012年1月实施护理安全干预,以我院2012年1月至12月我院进行手术的1123例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12月未实施护理安全干预的1056例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护理质量、护理缺陷的情况、患者对手术护理的满意度及医疗事故发生情况。结果:实施护理干预机制后,观察组缺陷发生率明显下降,仅为0.36%,明显低于未实施护理干预机制的对照组4.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在因护理不当发生医疗事故方面,观察组的发生率为0.00%,显著低于对照组2.84%( P<0.05)。结论: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可有效减少护理缺陷情况发生,减少因护理不当而发生的医疗事故,有效保证患者生存机会,提升患者对护理满意,增强患者对医院的信心。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手术室患者护理中综合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我院手术室2012年2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6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间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护理差错发生率及手术患者术后满意程度。结果:手术结束后,观察组患者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拆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同时患者术后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相对于常规护理措施,综合护理在手术室患者中的应用更能控制手术室感染,减少护理差错,提高患者术后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管理应用于手术室的相关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41例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均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选取本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39例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护理管理模式下的手术室护理。结果:通过实施全面的护理管理,本院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各项评分水平均明显优于实施之前的对照组,(均P<0.05),且实施之后患者的满意度以及医生的满意度也得到显著的提高,(P<0.05)。结论:在手术室实施全面的护理管理可以有效提升护理质量,更好的为患者和医生服务,促进患者以及医生满意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医院感染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需接受骨科手术患者46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231例)和对照组(23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手术室护理管理力度,给予全面规范化手术室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以及手术室护理过程中不规范现象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的医院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手术室护理过程中不规范现象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实施全面规范化的手术室护理管理能够有效降低骨科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比例,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来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52例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将15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介入风险管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护理人员风险防控意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风险防控意识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能有效降低手术室护理风险,提高护理人员风险防控意识,在手术室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刘素琼  陈玉 《河北医学》2015,(6):1021-102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的负性情绪及舒适度的影响,提高手术质量,降低手术风险。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二者护理效果。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 SDS )及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分相似,差异均无显著性( P>0.05);术后1d,两组患者SAS及SDS评分与入院时比较均下降(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更大,差异有显著性(P<0.05)。围手术期观察组患者简化舒适状况量表( GCQ)的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及环境各单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生理及心理舒适度,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7.
黄丽莉  郑自群  梁文 《中外医疗》2014,(19):151-153
目的 探讨细节化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对2013年5月-2013年11月于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按单双号的方式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实行细节化管理后的护理,随后调查两组患者及手术医生对该次护理的满意度和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6.0%,手术医生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3.5%;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78.0%,手术医生对护理的满意度为84.1%;通过比较观察组的患者及医生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观察组的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节化管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临床效果较好,护理质量、医生及患者满意度均有所提高,具有较好的实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00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 =150)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n =150)实施细节护理,对两组护理结果进行评价。结果:接受细节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质量评分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细节护理应用与手术室护理中,不仅提高了护理质量,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手术室实施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雄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1):72-72
目的探讨手术室实施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6月~2010年6月外科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常规术前准备、宣教及护理;观察组实施围手术期一系列人性化护理。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焦虑水平测定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下降明显(P〈0.05);两组比较,观察组对医务人员信任感高、能够积极配合手术、护理满意度高(P〈0.05)。结论手术室实施人性化护理可以为手术创造良好的条件,保障手术患者的安全,也能增强护士的服务意识,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谢菁 《大家健康》2016,(4):248-248
目的:探讨提高鼻窦炎手术围术期护理中无缝隙护理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112例鼻窦炎手术患者,数字抽取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予以无缝隙护理,对比两组围术期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明显提高鼻窦炎患者的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1.
要做好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做到领导重视、全员认识,提高全民参与安全管理的意识。具体做法是加强安全组织领导,明确安全工作职责;积极探索安全监督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抓紧“六化”安全管理。提升全员安全意识;采取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素质。通过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全体师生员工有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2.
13.
To help reduce the number of deaths and injuries caused by vehicle accidents on Canadian roads, the CMA has for several years made recommendations on a wide range of vehicle safety standards. Since the 1960s the association has urged the provinces to enact mandatory seatbelt legislation, although it was not until 1976 that the first two provinces (Ontario and Quebec) did so. The CMA believes that the nonuse of restraint systems should be considered contributory negligence in the event of an accident producing injury to vehicle occupants. It has urged governments to approve and promote appropriate child restraint systems and to require the legislated provision of suitable and standardized tether anchorage. To increase the conspicuousness of motor vehicles the association has advocated the introduction of daytime running lights in all new vehicles. In 1965 the CMA recommended that motorcyclists wear approved helmets; indeed, it believes that there is no medical reason that would justify exemption from wearing a helmet. The CMA has also made several recommendations on safety standards for mopeds, all-terrain vehicles, minivans and light trucks and has encouraged its provincial divisions to form highway safety committees. As well as recognizing the importance of appropriate and enforced vehicle safety standards in reducing the rates of death and injury, the CMA has recommended and supported legislation aimed at decreasing the incidence of drinking and driving (Can Med Assoc J 1985; 133:806A).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L A Sagan 《JAMA》1973,224(8):1187-1188
  相似文献   

18.
Ruck B  Marcus S  Kashani J  Vassilev Z 《JAMA》2006,296(13):1590
  相似文献   

19.
20.
编辑:Eaton的研究(见BMJ2004;329:1124)认为我们需要更多的药物监督机制,以保护公众的健康。所有的药物都是有风险的,其中有些可能有用。如果药物的疗效很容易显现出来,那么其安全性(低风险)必然无法证实:缺乏风险论证不代表没有风险。评价药物风险和受益是卫生政策和观念要解决的问题:正如死于心肌梗死与结肠癌哪个更好一点?然而患者的观点很少被关注。绝大多数药物不良反应是关于那些药理学性质已经被大家所认识的老药及其相互作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