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32、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IL-10的检测,探讨IL-32、ICAM-1、IL-10在RA发病、病程发展中的意义及临床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15例RA、31例骨关节炎(OA)、76名对照组IL-32、ICAM-1、IL-10的水平,并与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等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3组比较,RA组、OA组血清IL-32、ICAM-1、IL-10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重度活动期组IL-32、ICAM-1浓度显著高于缓解期组(P<0.05);RA组血清IL-32、ICAM-1水平与抗CCP抗体、RF、ESR、hs-CRP、28个关节疾病活动指数(DAS28)、关节肿胀数和关节压痛数呈正相关(P<0.01),IL-10与ESR、hs-CRP呈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 IL-32、ICAM-1、IL-10参与了RA形成,并与疾病活动程度关系密切。研究IL-32、ICAM-1、IL-10在RA病理生理过程中的生物学效应,有助于RA发病机制的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D-二聚体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42例RA患者根据Stoke指数分为RA活动期组(n=17)及RA非活动期组(n=15),随机选取同期我院体检的无RA健康者15例纳入对照组,比较各组研究对象血清hs-CRP、D-二聚体及血沉(ESR)水平。结果 RA非活动期及活动期组患者ESR及血清hs-CRP、D-二聚体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上述指标在RA活动期组明显高于非活动期组(P<0.05);RA患者血清hs-CRP、D-二聚体均与ESR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hs-CRP和D-二聚体水平与RA患者的病情活动相关,对判断RA患者的病情及评估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在类风湿关节炎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测定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的水平,探讨sICAM-1与病情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检测3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与3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sICAM-1的水平.用全自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类风湿因子(RF)和C反应蛋白(CRP).用魏氏法测定血细胞沉降率(ESR).结果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sICAM-1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各组间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sICAM-1水平与RP呈正相关(r=0.252).结论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sICAH-1水平显著升高,sICAM-1可能参与类风湿关节炎发病过程,且类风湿关节炎病情越重sICAH-1的水平越高,sICAM-1可作为判断病情严重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类风湿关节炎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对类风湿关节炎(r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变化规律的观察,探讨sICAM-1在RA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对77例RA,25例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血清中sICAM-1及9例RA关节液中sICAM-1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所测静脉血清sICAM-1浓度,RA组显著高于健康人组,RA活动期组显著高于健康人组及稳定期组,RA稳定期组与健康人组差异无显著性,RA组与AS组差异无显著性;RA患者静脉血清sICAM-1浓度与治疗效果相关;RA患者静脉血清sICAM-1浓度与关节液sICAM-1浓度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sICAM-1在RA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可用于监测RA活动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补体(C)、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探讨这些检测指标在RA诊断和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分别检测60例正常对照组和95例RA活动组及82例缓解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RA活动组和缓解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IG、C、RF、ESR和CRP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A活动组与缓解组相比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的IG、C、RF和CRP水平与患者疾病的活动性密切相关,对临床诊断、疗效评价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苯那普利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苯那普利治疗组和40例常规治疗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和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的水平,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肌缺血发作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sICAM-1和IL-1较治疗前低(P<0.05和P<0.05),但苯那普利组改变较常规治疗组更为明显(P<0.05和P<0.05)。两组患者心绞痛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P<0.05),ST段压低减轻(P<0.05),但苯那普利组疗效更加明显(P<0.05)。结论苯那普利可以降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sICAM-1和IL-1水平,抑制炎症病变,改善心肌缺血,具有良好的心血管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白介素-6(IL-6)及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在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患中与肺功能存在的相关性。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1月选取我院所收治的慢阻肺患者60例为观察组,并选取同一阶段体检结果为正常者60例,形成对照组,检测和对比两组各因子水平,测定其与肺功能FEV1%pred,血尿酸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各因子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观察组患者FEV1%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尿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TNF-α、IL-6、IL-8和hs-CRP含量与FEV1%负相关,与患者血尿酸呈正相关关系。结论患者存在气道炎症,或许是引起患者肺功能进行性下降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肺肠合治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肺热腑实证患者血清炎症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将59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口服泻肺通腑颗粒,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两周并检测治疗前后炎症标志物包括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变化。结果 AECOPD患者血清PCT、IL-6、hs-CRP及ESR水平较健康成人显著升高(P <0.05);治疗组前后对比,治疗1周后的IL-6、hs-CRP及ESR水平显著降低(P <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1周后的IL-6及hs-CRP水平显著降低(P <0.05);治疗1后的PCT水平显著降低(P <0.05)。结论泻肺通腑颗粒能降低AEOCPD患者体内炎症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膝骨关节炎(KOA)患者血清和关节液中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 (TNF)-α、IL-6 的表达特点及其与高敏 C 反应蛋白(hs-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 85 例 KOA 患者和 80 例健康对照者(HC)的外周血标本,收集 25 例 KOA 患者的关节液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血清和关节液中IL-1β、TNF-α、IL-6水平,采用胶乳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水平,采用全自动动 态血沉仪检测ESR。Pearson相关分析KOA患者血清和关节液IL-1β、TNF-α、IL-6与血清hs-CRP及ESR的相关性。 结果 KOA患者各组血清IL-1β、TNF-α、IL-6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表达水平均升高(均P<0.01),且其表达水平随着 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KOA患者关节液中IL-1β、TNF-α、IL-6表达水平高于血清(均P<0.05);KOA患者各组 血清 hs-CRP、ESR 均高于 HC 组(均 P<0.01);KOA 患者血清 IL-1β、TNF-α、IL-6 水平与 hs-CRP(r 分别为 0.489、 0.426、0.389)、ESR(r分别为0.348、0.423、0.394)均呈正相关(均P<0.05);KOA患者关节液IL-1β、TNF-α、IL-6表达 水平与血清 hs-CRP(r 分别为 0.547、0.644、0.511)、ESR(r 分别为 0.564、0.579、0.589)均呈正相关(均 P<0.01)。结 论 炎性细胞因子IL-1β、TNF-α、IL-6与hs-CRP、ESR检测可能成为辅助KOA早期诊断、病情及预后评估的潜在血 清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依那西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方法:62例R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片10mg,每周1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皮下注射依那西普25mg,2次/周,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配体相关分子-1A(TL1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白介素-17(IL-17)水平,以及晨僵时间、关节肿胀、压痛、疼痛评分变化,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和药品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L1A、TNF-α、IL-6及IL-17水平均较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晨僵时间均明显缩短,关节肿胀、压痛、疼痛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患者采取依那西普联合甲氨蝶呤进行治疗,能降低血清TL1A、TNF-α、IL-6及IL-17水平,关节肿胀、压痛、疼痛症状可得到显著性缓解,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任海然 《抗感染药学》2019,16(10):1818-1820
目的:评价消脓方汤剂汤剂辅助克林霉素对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的疗效及其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60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常规给予克林霉素注射液抗感染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消脓方汤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差异,以及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即血中性粒细胞(N)计数、白细胞计数(WB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可溶性髓系细胞表达触发受体-1(s TREMS-1)和IL-6/IL-10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N、WBC、hs-CRP、TNF-α、IL-6、sTREMS-1和IL-6/IL-10水平测得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N、WBC、hs-CRP、TNF-α、IL-6、sTREMS-1和IL-6/IL-10水平测得值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N、WBC、hs-CRP、TNF-α、IL-6、sTREMS-1和IL-6/IL-10水平测得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消脓方汤剂辅助克林霉素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较为确切,有效改善了其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提高了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细菌性支气管肺炎儿童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全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感染标志物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7例细菌性支气管肺炎儿童(观察组)和45例健康儿童(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PCT、IL-6、IL-8、TNF-α水平,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全血hs-CR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前血清PCT、IL-6、IL-8、TNF-α和hs-CRP水平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PCT、TNF-α和全血hs-CRP水平恢复正常(P>0.05),血清IL-6、IL-8水平虽降低,但与对照组比较仍然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IL-6、IL-8、TNF-α和全血hs-CRP等感染标志物对儿童细菌性支气管肺炎诊断和治疗有一定意义,且有助于观察疗效和随访预后,尤以血清PCT检测重要,值得临床推广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陈俊  郑锦豪  陈家良  陈博 《天津医药》2023,51(2):216-220
目的 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GGT)和胶原蛋白三螺旋重复蛋白1(CTHRC1)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以120例AD患者为AD组,以同期体检健康者6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血清GGT和CTHRC1表达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AD组血清GGT、CTHRC1表达与TNF-α、IL-1β、IL-6、CRP及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D发生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GGT、CTHRC1水平对AD的诊断价值。结果 AD组患者血清GGT、CTHRC1、TNF-α、IL-6、IL-1β及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MMSE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AD组患者血清GGT、CTHRC1表达与TNF-α、IL-6、IL-1β及hs-CRP水平呈正相关,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均P<0.05)。GGT、CTHRC1水平升高及MMSE评分降低是影响AD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血清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白细胞介素-6(IL-6)与冠状动脉病变进展的关系。方法将89例PCI后再次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患者分为糖尿病组42例和非糖尿病组47例,测定其血清hs-CRP、sICAM-1、IL-6水平;采用Gensini评分系统,对PCI后和再次CAG进行评分,计算2次积分差值。结果糖尿病组患者血清hs-CRP、sICAM-1、IL-6的浓度和Gensini评分差值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P<0.01);hs-CRP、sICAM-1、IL-6与Gensini评分差值呈正相关(r分别为0.497、0.513、0.548,P均<0.05)。结论 PCI术后冠状动脉病变进展与炎性反应程度相关;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炎性反应更强,PCI术后冠状动脉病变进展更快。  相似文献   

15.
《临床医药实践》2017,(7):526-528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APN)与血清白介素-6(IL-6)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健康体检人员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两组血清IL-6和血清APN水平,观察并记录观察组治疗前后以及对照组的APN、IL-6、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水平,观察两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同型半胱氨酸(Hcy)、血脂各指标的检查结果,并探讨APN与IL-6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患者治疗后IL-6、FPG、2hPG水平均明显降低,而APN水平明显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HOMA-IR、Hey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6水平与FPG、2hPG呈正相关(r=0.209,P<0.05;r=0.277,P<0.05)。APN水平与FPG、2hPG水平呈负相关(r=-3.127,P<0.05;r=-2.967,P<0.05)。血清IL-6与APN水平呈负相关。APN指标与血清Hey、HOMA-IR呈负相关,P<0.05;而Hcy与HOMAIR呈正相关。结论:血清IL-6水平与血清APN水平呈负相关,APN可抑制IL-6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16.
IL-2、IL-6表达与ds-DNA在SLE检测中的相关性和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IL-2、IL-6的表达与ds-DNA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40例SLE患者血清中IL-2、IL-6和抗ds-DNA抗体水平。结果:SLE患者血清IL-2水平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1),而血清中IL-6水平较正常组增高(P<0.05)。结论:在SLE患者血清中IL-6水平与ds-DNA呈正相关,对于SLE的诊断和疗效观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检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患儿血清中IL-17的水平,了解其在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确诊JIA患儿54例,其中17例全身型定为病例1组,20例多关节型定为病例2组,17例少关节型定为病例3组,将同时期在健康查体儿童32例定为健康对照组,检测记录各组血清IL-17水平和病例组患儿ESR、CRP及肿痛关节数。分析4组间IL-17水平差异和JIA患儿IL-17水平与ESR、CRP及肿痛关节数的相关性。结果病例1组、病例2组、病例3组、健康对照组各组间IL-17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680,P<0.01),JIA患儿血清IL-17水平与ESR及CRP无明显相关性(r=0.050,P=0.721;r=0.263,P=0.055),而与肿痛关节数呈正相关(r=0.433,P=0.001)。结论 JIA患儿血清中IL-17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与常用的临床炎性指标ESR、CRP无显著相关,而与肿痛关节数呈正相关,提示IL-17在关节局部炎症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前列地尔联合吡拉西坦对老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及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114例老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口服吡拉西坦片,每日3次,每次4片;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前列地尔10μg,每日1次,共治疗1个月。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变化情况、事件相关电位(ERPP300)、脑电图(EEG)、血清sICAM-1及Aβ1-42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上升(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ERPP300及EEG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ERPP300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下降,波幅较对照组明显上升,且EEG异常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sICAM-1及Aβ1-42表达无明显差异,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sICAM-1及Aβ1-42表达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吡拉西坦治疗老年认知功能障碍较单用吡拉西坦治疗疗效更好,能改善患者的EEG、ERPP300、血清sICAM-1及Aβ1-42表达。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sICAM-1)的水平变化,探讨MCP-1、TNF-α和sICAM-1在判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65例足月 HIE患儿(轻度33例,中度 19例,重度13例)及 3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后第1、7天血清MCP-1、TNF-α和sICAM-1水平.结果 轻、中、重度 HIE组患儿的MCP-1、TNF-α和sICAM-1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轻、中、重度HIE组MCP-1、TNF-α和sICAM-1水平逐渐升高,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HIE患儿恢复期(生后7 d)血清MCP-1、TNF-α和sICAM-1水平较急性期(生后1 d)均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 MCP-1、TNF-α和sICAM-1可能在HIE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检测血清中MCP-1、TNF-α和sICAM-1水平变化对判断HIE病情进展、指导治疗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中的水平及意义.方法 取45例RA患者(病情活动组和病情稳定组)及25名健康人(对照组)外周血,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14+CD16+单核细胞比例,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索(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 病情活动组CD14+CD16+单核细胞比例及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病情稳定组,两者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RA患者外周血CD14+CD16+单核细胞比例与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RA患者血清中IL-1β、IL-6、TNF-α水平增高.外周血中存在异常增多的CD14+CD16+单核细胞,且其水平与病情活动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