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玩具制造业工人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这类职工健康损害程度,为这类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以2018年某玩具厂接受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的1 340例工人为观察对象,对体检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工龄、性别间工人的健康状况。
结果 不同工龄噪声作业工人的血压、心电图、听力异常率有随工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P < 0.01);不同工龄胶粒粉尘作业工人的X线胸片异常率有随工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P < 0.01);不同工龄苯系物作业工人的血常规、ALT异常率有随工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P < 0.01)。噪声作业男性工人心电图、听力异常率较女性工人高(P < 0.01);胶粒粉尘岗位男性X线胸片异常率较女性工人高(P < 0.01)。
结论 塑料玩具制造企业接触噪声、胶粒粉尘、苯系物的职工工龄越长,其相应体检各项目异常率越高。应加强对该类企业职工健康教育工作,改良生产工艺,改善生产环境,做好工人(尤其是男性员工)职业健康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某新型建筑材料煤矸石页岩烧结砖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 确定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
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学现场调查、职业卫生现场检测、职业健康检查和实验室分析等方法等进行分析、评价。
结果 该项目主要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矽尘(10%≤游离SiO2质量分数≤ 50%)、噪声和高温。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表明, 矽尘总粉尘浓度合格率为28.57%, 噪声声级合格率为21.43%。职业健康检查发现18名接触噪声作业劳动者听力异常, 15名接尘作业劳动者肺功能异常。
结论 该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较重的项目, 板式给料、双轴搅拌挤出、切坯、砖坯成型、自动码坯(一线、二线)、成型中控为噪声关键控制点; 多斗挖掘和给料为粉尘关键控制点。该项目需加强和重视关键控制点的防治措施, 结合防护设施尽可能地减少职业病危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上海市青浦区职业性尘肺病发病趋势以及粉尘作业人员肺功能情况,为尘肺病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对2009-2018年青浦区所有职业性尘肺病新发病例和2018年在岗期间进行职业健康体检的粉尘作业人员的肺功能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2009-2018年青浦区新发职业性尘肺病52例,其中矽肺21例(占40.38%),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各9例(各占17.31%),铝尘肺4例(占7.69%),煤工尘肺、滑石尘肺各1例(各占1.92%),其他尘肺7例(13.46%)。10年间,矽肺新发病例有增多趋势,而电焊工尘肺呈下降趋势,煤工尘肺已多年未发生新病例。尘肺病病例以壹期尘肺病为主。矽肺患者和电焊工尘肺患者工龄短于铸工尘肺工龄(P < 0.05)。2018年共检查粉尘作业人员1 673人,肺功能异常331例,异常率为19.78%。随着年龄和工龄的增长,肺功能异常率有升高趋势(P < 0.05)。
结论 近10年青浦区尘肺病发病数量先是逐渐减少,但2016年后尘肺病发病数量有升高趋势。接尘工人肺功能异常率较高。尘肺病防治仍然是青浦区职业病防治的工作重点。应注意年龄大人员的尘肺病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江苏省某煤矿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为完善煤矿工人的职业健康检查方案以及煤工尘肺的早期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15年该煤矿1 269名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企业和劳动者问卷调查结果等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各类岗位间胸片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接尘频繁的1类岗位胸片异常率(1.58%)偏高。各类岗位间肺功能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尤其以1类岗位肺功能异常率(14.87%)最高; 烟龄≤ 10年组工人胸片异常率、肺功能异常率均低于10~年组,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0.01)。工人胸片、肺功能异常率有随工龄增长而增加、随文化水平增高而下降的趋势(P < 0.05)。个人防护用品佩戴越齐全, 工人肺部健康状况越好(P < 0.05)。
结论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 工人仍旧面临着严峻的煤尘威胁。企业应采取有效的防尘措施, 降低劳动者罹患职业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汽车制造企业接触电焊烟尘工人职业健康状况, 探讨电焊作业工人健康保护措施。
方法 对2015年广州市两家大型汽车制造企业3 740名电焊作业男性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对肺通气功能、血压、心电图和肝功能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生产车间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粉尘(电焊烟尘、铝尘)、锰及其无机化合物、噪声、酸雾或酸酐等。各危害因素浓度均未超过国家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出现肺功能异常的电焊作业工人的谷丙转氨酶(ALT)异常率高于肺功能正常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随着年龄的增长, 血压、空腹血糖、脉率、ALT异常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 心电图异常检出率随年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或0.05)。肺功能异常在小于25岁年龄段检出率最高, 为11.72%, AST异常检出率在30~34岁年龄段最高, 为4.63%。随着接尘工龄的增长, 血压、空腹血糖、ALT、AST异常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 心电图异常检出率呈下降趋势,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肺功能异常检出率在11~年接尘工龄组检出率最高, 为11.74%。
结论 电焊烟尘、年龄和接尘工龄是可能影响电焊作业工人肺通气功能、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健康的相关因素, 应采取有效的综合预防措施来保障电焊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正定县粉尘作业工人肺功能检查结果, 探讨影响当地粉尘作业工人肺功能结果的主要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12月在正定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的1 014例接触粉尘作业的工人, 按照粉尘类型、接尘工龄、车间空气中粉尘浓度、是否采取防护措施等方式分成不同组别, 观察并比较不同组别肺功能检查结果。
结果 接触不同类型粉尘工人的肺功能异常检出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其中以接触煤尘工人的异常检出率(23.1%)最高, 接触木粉尘工人(9.5%)最低。接触无机粉尘作业者肺功能异常检出率(19.51%)高于有机粉尘(9.5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随着接尘工龄的增加、车间空气粉尘浓度增加, 接触工人的肺功能异常检出率均有逐渐增加趋势(P < 0.05)。经常佩戴防护用品的工人肺功能异常检出率(7.85%)低于不经常佩戴防护用品的工人(32.4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粉尘作业工人应当按照粉尘作业体检周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了解自身肺功能状况, 平时要加强自我防护意识, 养成佩戴防护用品的习惯, 避免长时间在粉尘环境中工作, 主动预防尘肺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某煤矿接尘职工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的分析, 探讨煤尘对职工身体健康的影响, 为煤工尘肺的早期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将该煤矿2 224名在岗工人按工种大致分为3类:1类工种接触煤尘浓度较高; 2类工种接触煤尘浓度较低(大多低于职业接触限值); 3类工种接触煤尘很少甚至不接触。对不同岗位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并对职工胸片和肺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发现职业禁忌证54人, 其中尘肺病10人。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类工种与2、3类工种相比, 工人胸片异常、肺功能异常的风险较高(P < 0.01);同接尘工龄较短的工人相比, 接尘工龄较长工人胸片异常和肺功能异常的风险较高(P < 0.01或0.05);吸烟是引起胸片异常和肺功能异常的重要危险因素。
结论 煤尘对接尘职工身体健康有较大危害, 煤矿企业应不断努力改善接尘工人的工作环境, 尽一切努力降低工人煤尘接触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粉尘作业人员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direct digital radiography, DR)胸片质量, 分析DR胸片降级的主要原因, 探讨提高DR胸片质量的措施。
方法 随机选取粉尘作业人员DR胸片500张, 对DR胸片质量进行评判。
结果 车载组优片率(70.3%)低于室内组优片率(83.2%), 车载组差片率(12.5%)高于室内组(3.7%),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造成DR胸片降级的原因中, 车载组主要原因为肩胛骨与肺野重叠和肺野内异物影, 分别占47.8%和34.8%, 室内组主要原因为肩胛骨与肺野重叠, 占68.9%。
结论 人为因素是造成粉尘作业人员DR胸片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在实际工作中, 应完善DR胸片的质量控制体系, 提高投照技师的责任心及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某纺织印染厂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状况, 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某纺织印染厂参加2015年职业健康检查的1 027名作业人员体检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该纺织印染厂作业场所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有噪声、粉尘、高温及化学品, 仅有23.86%人员体检结果正常, 检出72名职业禁忌证人员和5名疑似职业病人员。1 027名体检者中, 尿常规、血常规的异常检出率女性高于男性, 血压、血清ALT、血清AST的异常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0.01)。噪声作业人员纯音听阈测试异常检出率为32.30%, 粉尘作业人员肺功能异常检出率为17.65%, 高温作业人员血糖、血压的异常检出率分别为8.40%、25.77%。仅噪声作业人员纯音听阈测试异常率随年龄升高而呈上升趋势(P < 0.05), 且男性纯音听阈测试异常率高于女性(P < 0.05)。
结论 纺织印染企业接触高温、噪声人群的健康问题最为突出, 企业应该重视并切实做好职业健康监护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郑州市加油站职业病危害现状。
方法 选择郑州及所属周边县、市156家加油站进行现场职业病危害调查, 并分析320名加油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体检资料。
结果 加油站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汽油、苯、甲苯、二甲苯。加油工接触的毒物浓度均高于计量员, 加油机旁的毒物浓度均高于值班室,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或0.05), 但均未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作业人员职业健康体检结果:神经衰弱症状检出率6.3%, 血常规异常检出率16.3%, 尿常规异常检出率10.0%, 心电图异常检出率9.1%, 血压异常检出率6.3%, 肝功能及B超异常检出率各为12.2%, 皮肤异常检出率11.9%。11~15年工龄组血常规、B超、神经系统和皮肤异常检出率均高于1~10年工龄组(P < 0.05)。高血压、尿常规、肝功能、心电图异常检出率在2个工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现阶段加油站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较低, 但对作业人员健康仍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应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