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荣成市食物中毒情况,为食物中毒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2007年荣成市食物中毒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7年荣成市共发生食物中毒29起,中毒人数408例。其中,细菌性食物中毒12起,占41.38% 化学性食物中毒1起,占3.45% 不明原因食物中毒16起,占55.17%。集体食堂11起,占37.93% 小型餐饮单位10起,占34.48% 宾馆4起,占13.79% 其他4起,占13.79%。[结论]荣成市食物中毒的发生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004-2012年北京市昌平区食物中毒的发生规律和流行特征,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昌平区2004-2012年食物中毒统计报表及调查报告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昌平区2004-2012年共报告发生食物中毒54起,中毒830人,无死亡病例。中毒事件多集中在每年的第3季度,集体食堂中毒起数和中毒人数最多,占总数的50.00%和59.16%,致病因素以有毒植物引起食物中毒最高,占总数的61.93%。结论第3季度是昌平区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中毒责任单位以集体食堂为主,致病因素以有毒植物和微生物为主,建议有关部门在重点环节加强监管,并有针对性的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有效控制食物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旺苍县食物中毒的发生情况与规律。方法收集旺苍县2004—2007年食物中毒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旺苍县2004-2007年共发生食物中毒17起,中毒人数151人,死亡1人。年均发生中毒4起,起均中毒人数4~5人。食物中毒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近年中毒场所以农村家庭为主,占58.82%。以住宿制学校的集体食堂中毒人数最多,占总中毒人数的59.60%。沙门菌和有毒野生蕈为主要致病因素。引起中毒的食品主要为肉及卤制品、皮蛋和野生草。结论加强住宿制学校集体食堂的卫生监督监测和农村家庭食物中毒的预防是减少食物是毒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阿坝州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为今后食物中毒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阿坝州1990~2005年食物中毒统计报表及食物中毒专题调查总结进行分析。[结果]16年间共发生食物中毒125起,中毒人数2071例,平均年发病率为16.07/10万,死亡14例;中毒发生以夏秋季为主,占68.8%;中毒原因以有毒植物为主,占53.6%;中毒的食品种类以毒蕈类和肉与肉制品为主,占60.0%;发生场所以家庭、集体食堂为主,占68.0%。[结论]加强家庭、集体食堂的卫生管理及监督监测力度,针对重点地区和人群宣传普及有毒植物鉴别和制作工艺及食品卫生知识,是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发生的根本性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龙岩市食物中毒发生的特点,为建立食物中毒预警体系,寻求最佳控制食物中毒发生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2009年龙岩市食物中毒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09年合计发生食物中毒39起,中毒1 129人,死亡1人。39起食物中毒中,细菌性食物中毒24起、中毒982人,化学和有毒动植物性食物中毒8起、中毒29人;原因不明性食物中毒7起、中毒118人;发生起数最多的是第三季度(15起),中毒例数最多的是第三季度(607人);发生起数最多的场所是集体食堂,中毒人数最多的场所是集体食堂。[结论]龙岩市食物中毒发生起数有下降的趋势,以细菌性食物中毒为主,第三季度发生最多,主要发生在集体食堂。  相似文献   

6.
深圳市龙岗区1993~2004年食物中毒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建区十二年来食物中毒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方法收集全区1993~2004年上报食物中毒统计报表及个案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年间共上报食物中毒51起,中毒人数2 066人,无死亡;年平均4起,中毒人数172人;12年间全区上报重大食物中毒13起,占25%,中毒人数1 142人,平均每起中毒人数88人,主要发生在1993~1997年。中毒食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占56.9%;农药及微生物是导致中毒的主要致病因素;中毒发生场所仍然以集体食堂为主,占总起数的90.2%。结论十二年来龙岗区发生的食物中毒仍以集体食堂发生的植物性食物中毒为主。加强卫生监督和宣传教育是预防食物中毒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7.
李斌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3):4720-4721
[目的]了解龙岗区3年来食物中毒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方法]收集全区2005~2007年上报食物中毒统计报表及个案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间共上报食物中毒38宗,中毒人数549例,死亡0例;年平均近13宗,中毒人数183例,死亡0例;3年间全区未发生较大(Ⅲ级)食物中毒事件(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0人,或出现死亡病例);食物中毒发生的宗数和中毒人数总体呈明显下降趋势。食物中毒主要发生在夏、冬季,微生物和四季豆是导致中毒的主要致病因素,占中毒起数89.5%,中毒发生场所仍然以集体食堂为主,占中毒起数86.8%。[结论]加强卫生监督和宣传教育是预防食物中毒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山西省集体食堂食物中毒事件暴发的流行特征和趋势。[方法]收集2011年山西省11个市119个县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报告子系统"报告的集体食堂食物中毒事件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1年,山西省共报告集体食堂食物中毒12起,中毒631人,无死亡。12起食物中毒中,细菌性食物中毒2起,植物性食物中毒6起,原因不明4起;1季度4起,2季度2起,3季度5起,4季度1起;单位食堂5起,工地食堂6起,学校食堂1起。[结论]控制集体食堂食物中毒是降低山西省食物中毒发生起数和中毒人数的关键,预防集体食堂食物中毒是全年都应关注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食物中毒流行规律和预防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2004~2007年我区食物中毒情况的统计报表和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7年全省10盟市共报告食物中毒33起,1 283人中毒,12人死亡.中毒起数构成以植物性所占比例大,发病人数以动物性所占比例大,植物性、化学性病死率较高.原因食品主要为自制食用油、腊肉、面粉等.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时间有两个高峰,以8~9月较集高(11起),4~7月份是小高峰,责任单位按报告起数统计家庭、学校食堂、农村、工地单位的中毒发病人数最多.[结论]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重点在于加强食品卫生法和食品卫生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加强食品卫生工作的监督监测.  相似文献   

10.
广州市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毒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近几年广州市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毒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食物中毒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0~2007年广州市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毒监测资料按照中毒发生季节、发生场所、中毒食物种类、中毒原因等环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0—2007年共发生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毒80起,年均发生4~19起,中毒人数1727人,死亡23人,中毒死亡人数占同期食物中毒死亡人数的53.5%;中毒食物主要为毒蘑菇和菜豆,共发生63起,占78.8%;毒蘑菇中毒引起人员死亡比例最高,占69.6%,其次为河豚鱼,占13.0%;中毒发生场所主要为家庭和集体食堂,所有死亡事故均发生在家庭。结论根据广州市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毒以外来务工人员为高发人群和集体食堂为高发场所的特点,应有针对性地加强重点人群的预防和宣教,提高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描述2008-2015年某市集体食堂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探索集体食堂食物中毒的防控对策。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某市2008-2015年集体食堂食物中毒流行情况。结果某市2008-2015年共发生集体食堂食物中毒39起,中毒人数827人,集体食堂的中毒占总中毒起数的65.0%,中毒人数占总中毒人数的75.7%,中毒多发生于企业单位的食堂,每年均有发生,以1月、2月和7月、8月为高发期,主要以细菌性引发的中毒最多,共有19起,占集体食堂中毒总数的48.7%,其次为有毒植物引发的中毒,共有12起,占集体食堂中毒总数30.8%,中毒食物主要为熟肉类食物,共有15起,占中毒食物的38.5%,其次为四季豆和扁豆,共有12起,占中毒食物的30.7%。结论近年来某市集体食堂食物中毒有下降趋势,但也要加强管理,开展预防有毒植物和细菌性食物中毒知识的宣传教育,并加大对集体单位食堂的监管。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中山市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特点和规律,为更好地开展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中山市2001-2006年发生的细菌性食物中毒全部存档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结果6年全市共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54起,中毒1 199人,无死亡病例;中毒高峰季节为第三季度,占总起数的62.96%;致病菌主要是副溶血性弧菌和变形杆菌,共发生41起,中毒893人,分别占中毒总起数和人数的75.93%和74.48%;中毒食物主要是动物性食品,发生35起,占总起数的64.81%;中毒责任单位以集体食堂发生最多,发生中毒36起,866人,分别占总数的66.67%、72.23.%。结论中山市细菌性食物中毒主要发生在集体食堂,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监测和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工作是预防食物中毒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邹城市食物中毒的发生情况与规律.方法 收集邹城市1992~2007年食物中毒报表及2002~2007年食物中毒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邹城市1992~2007年共发生食物中毒172起,中毒人数1 842人,死亡1人,中毒死亡率为0.054%;中毒原因主要为微生物性和化学性,分别占中毒总起数的53.49%和41.86%.据2002~2007年度资料分析,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为第三季度,占45.24%(19/42);中毒场所以集体食堂为多,占59.53%(25/42),引起中毒的食物以果菜类、熟食类为多,分别占33.33%(14/42)和28.57%(12/42).结论 邹城市发生的食物中毒以集体食堂发生的微生物性和化学性食物中毒为主.加强监督力度和卫生知识培训是预防食物中毒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从集体性食物中毒的发生谈集体食堂的卫生管理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近年来,集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屡有发生,此类中毒事件的特点是涉及人数多,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大。这些事件的发生暴露出集体食堂(中、小学及托幼机构食堂、单位职工食堂等)食品卫生管理工作令人忧虑的问题。集体食堂卫生条件落后,缺乏必要的硬件设施,食堂管理及从业人员卫生法制意识淡薄,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弱,应有的社会效益尚未得到充分发挥。1集体性食物中毒发生现状1.11990~1995年6年间广西报告的食物中毒466起,中毒人数达10595人,其中发生在集体食堂的84起,占总起数的18.02%,中毒人数4930人,占总人数的4…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广州市花都区食物中毒发生的特征和规律,为更好地开展食物中毒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花都区2000~2004年食物中毒的档案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结果花都区2000~2004共发生食物中毒事故40起,中毒人数374人,死亡人数1人,病死率为0.27%。中毒原因以细菌性食物中毒为主,共25起,占62.5%,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引起。食物中毒责任单位以餐饮业发生的起数最多,为14起,109人中毒,分别占中毒总起数和总人数的35%、29%;集体食堂引起食物中毒的人数最多,为12起,220人中毒,分别占中毒总起数和总人数的30%、58%。结论广州市花都区的食物中毒主要为餐饮业和集体食堂发生的细菌性食物中毒;加强监督力度和宣传教育是预防食物中毒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湛江市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预防食物中毒提供依据.[方法]对湛江市2004-2006年细菌性食物中毒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湛江市3年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20起,中毒303人.5~8月发生14起、中毒179人;集体食堂10起;中毒食物中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占65.0%;主要原因是原料污染和加工方法不当.副溶血性弧菌是主要的致病菌,其次是沙门菌和蜡样芽胞杆菌.[结论]加强对集体食堂和重点食物的监督和监测工作,提高从业人员的卫生意识和食品加工水平是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35例细菌性食物中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的特点和变化趋势,以期对南宁市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相关的依据。方法对2004年~2008年南宁市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的时间、地域(场所)、致病菌的分布进行分析。结果2004年~2008年南宁市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35起,中毒人数753人,死亡0人。发生起数最多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15起,占中毒总起数的42.86%;中毒人数235人,占中毒人数的31.21%。其次为奇异变形杆菌,8起,占中毒总起数的22.86%;中毒人数149人,占中毒人数的19.79%。再次为沙门氏菌,6起,占中毒起数的17.14%;中毒人数75人,占中毒人数的9.96%。场所分布:商业饮食12起,占34.29%,学校10起,占28.57%;中毒人数:学校381人,占中毒人数50.60%;集体食堂226人,占30.01%;商业饮食119人,占15.80%;家庭27人,占3.59%。季节分布:对夏季为最多,其次为秋冬季。结论细菌性食物中毒有很强的规律性,应根据其内在特点,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食物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深圳市2006—2010年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深圳市2006—2010年食物中毒发生情况,了解食物中毒发生规律与特点,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深圳市2006—2010年食物中毒的发生时间、发生场所、中毒原因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深圳市2006—2010年共发生食物中毒185起,中毒人数1 875人,无死亡病例;主要发生在5-9月份,共发生133起,占总起数的71.89%;以集体食堂和饮食服务单位发生食物中毒最多,占总起数的80.00%;微生物为主要致病因素,占总起数的74.05%。结论应加强食物中毒高发季节集体食堂和饮食服务单位的卫生监督检查,把食物中毒防治工作的重点放在预防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上,并加强食品安全饮食卫生知识的宣传和培训。  相似文献   

19.
深圳市2010-2012年食物中毒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深圳市2010-2012年食物中毒发生情况,了解食物中毒发生规律与特点,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深圳市2010-2012年食物中毒的发生时间、发生场所、中毒原因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深圳市2010-2012年共发生食物中毒54起,中毒人数610人,无死亡病例。主要发生在二、三季度,共发生38起,占总起数的70.37%。以集体食堂和饮食服务单位发生食物中毒最多,占总起数的88.89%。微生物为主要致病因素,占总起数的59.26%。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起数最多,占75.0%。结论食物中毒高发季节应加强集体食堂和饮食服务单位的卫生监督检查,把食物中毒防治工作的重点放在预防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上,并加强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和培训。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食物中毒发生规律和特点 ,为今后预防工作提出参考依据和工作方向 ,将五常市 1972~ 1999年间的食物中毒情况简单作一介绍。1 从 1972~ 1979年 ,中毒 2 7起、 914人 ,死亡 2 1人。 1980~ 1989年 ,中毒 2 0起、 5 91人 ,死亡 5人。 1990~ 1999年 ,中毒 16起、 96人 ,死亡 5人。2 中毒多发生在 2、 3季度 ,7、 9月份为最高峰。3 食物中毒多集中在农村 ,占总起数的 87.3% ,而城镇只占 12 .7%。4 以家庭性中毒为主 ,集体食堂、公共饮食、个体商贩比例逐年下降。5 引起食物中毒以禽畜肉类居多 ,占总中毒人数的 78.38% ,其次是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