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研究足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高危人群患病率的影响。方法:选取123例糖尿病足高危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糖尿病足高危因素、改善微循环、控制血糖等治疗措施并结合有效的健康教育及足部护理干预。结果:有116例糖尿病足高危患者没有发生糖尿病足,97%以上的糖尿病足高危人群能减少和防止糖尿病足的发生。结论:糖尿病足高危人群足部护理干预后对糖尿病足认知程度明显提高,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血糖控制良好,降低了糖尿病足溃疡发生及截肢率,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1]。  相似文献   

2.
卢利云  黄珊 《求医问药》2014,(16):130-130
目的:探讨用护理教育干预的方法预防糖尿病足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4月期间收治的15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进行Gavin’s足危险因素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将其分为高糖尿病足风险人群、中糖尿病足风险人群、低糖尿病足风险人群,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护理教育干预。结果:进行护理教育干预后,这些患者的下肢、足部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教育干预,能够促使其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足最佳的治疗手段是预防,糖尿病高危足的筛查是糖尿病足预防的重要一环,通过筛查出高危足患者,进一步识别其危险因素,通过具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护理知识,增强患者护理行为,能够有效地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病率。通过简述糖尿病足发病状况、高危足状况并着重讲述国际糖尿病足工作组提供的高危足筛查方法,加强广大医务工作者对糖尿病足预防的意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措施及干预对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影响。方法选取72例糖尿病足高危患者,应用随机取样法将其均分成2组(n=36),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足部健康教育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糖尿病足的概率为2.78%(1/36),显著小于对照组的19.44%(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措施及干预能够明显减少糖尿病足高危人群的患病率,改善闭塞性动脉硬化的症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高危足的预见性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小梅  阮婷  李莉 《吉林医学》2006,27(4):384-385
目的:探讨和总结糖尿病足的预防措施。方法:对113例糖尿病高危足患者实施足部护理、运动护理、用药护理、疾病监测、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结果:5例发生糖尿病足,其中3例治愈,1例好转,1例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死亡。结论:上述护理措施对糖尿病足起到了积极的预防作用,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早期健康教育干预对糖尿病足预防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早期健康教育干预对糖尿病足的预防作用。方法对167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评估,将患者分为低、中、高糖尿病足风险人群,对不同风险患者实施系统化、个体化的糖尿病足早期健康教育干预。结果早期健康教育干预后糖尿病患者下肢、足状况明显改善。结论通过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早期健康教育干预,提高了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糖尿病足的发生起到了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于自我调节学习理论的延续护理对糖尿病高危足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贵阳市某三甲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20例糖尿病高危足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4例(入组60例,失访6例),对照组52例(入组60例,失访8例)。对照组用常规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基于自我调节学习理论的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和出院3月后复查时的生理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足相关症状)以及糖尿病自我效能、日常足部护理行为变化。结果:3月后干预组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情况都优于对照组,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3月后复查时,糖尿病自我效能测评结果和日常足部护理行为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自我调节学习理论的延续护理可实现患者对血糖良好的控制,改善足部自我护理行为,进而降低发生糖尿病足的风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足(diabetic toot,DF)是指糖尿病患者因合并神经和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的下肢感染、 皮肤溃疡或深部组织的破坏[1].其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并对患者心理及身体造成极大的痛苦,严重者需要截肢,甚至可以造成死亡. 资料显示:糖尿病患者约有12%~15%会发生足溃疡, 其中约85%的患者最终下肢截肢[2]. 因此,需要重视糖尿病足部的护理,对于糖尿病足的治疗,预防是关键,尽早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尤其是高危人群可以有效预防或减低足部疾病的发生率[3,4].2013年1月—2016年9期间我科收治的40例糖尿病足住院患者,通过积极的护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远程医疗技术可为医患搭建远程互动、视频会诊、监测管理的平台,可协助医务人员对糖尿病中高危足人群进行远程规范教育与管理、提供医疗服务的目的,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本文对远程医疗技术的概念、远程医疗技术在糖尿病高危足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综述,并根据现存的问题提出建议,旨在为糖尿病高危足的远程医疗推广应用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和探讨全程护理干预配合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足0级效果.方法 对46例糖尿病足0级患者在控制血糖基础上采取中药熏洗治疗,同时给予全程护理干预.结论 全程护理干预配合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足0级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足部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预防和减少糖尿病足高危人群发生糖尿病足的几率,减少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足部反射区按摩和中药浴足等中医综合干预措施对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中高危足患者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60例DM中高危足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在中西医药物基本治疗相同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给予足部反射区按摩和中药浴足。分别于综合干预前和干预2个月后采用2型糖尿病病人自护行为量表评价自护能力。结果:试验组总体自护积分及在足部调理、高低血糖处理和饮食控制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足部反射区按摩和中药浴足等综合干预较单纯常规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DM中高危足患者的自护能力,有效预防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糖尿病高危足患者的社区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效果.方法针对本社区护理的糖尿病高危足患者120例,分析其社区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处方的效果.结果对两组随访比较发现对照组发病率为41.6%;干预组为15.0%,两组有显著差异.结论对糖尿病高危足患者采取有效的社区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预防糖尿病高危足患者病程的进展,减少下肢感染及截肢的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4.
朱诚凤  黎傲霜  胡萍  袁燕  陈丽芬 《吉林医学》2011,(19):4034-4035
目的:评价超声多普勒血流仪联合S-W探针检查用于糖尿病足筛查的可行性及预防糖尿病足的护理对策。方法:205例糖尿病患者全部采用多普勒血流仪和S-W探针检测下肢血管的ABI(踝肱指数)、足部压力觉,并对ABI〈0.9的患者进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对照;同时对高危人群逐一进行足部护理指导。结果:多普勒超声血流仪联合S-W检查的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基本一致。下肢动脉可能钙化者0.98%,可疑有下肢血管病变者占13.7%,下肢存在血管病变的占15.6%,35.9%的患者存在周围神经病变;接受护理指导的高危患者在出院时的回访中基本掌握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措施。结论:多普勒超声血流仪联合S-W探针检查是一种简便、无创、实用的糖尿病足筛查方法;对高危人群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是预防糖尿病足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5.
陈红梅 《中外医疗》2012,31(21):138-138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及干预。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34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并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34例糖尿病足患者中:痊愈31例,1例经手术植皮修补后恢复,1例溃疡严重而截肢。结论在糖尿病患足者病足积极治疗的同时,再加上全面的护理干预,使患者掌握足部护理方法和预防糖尿病足的意识.能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才能更好的促进患者健康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5):111-113+117
目的探讨糖尿病高危足的简易筛查技术在基层医院中的推广应用。方法选择推广应用的二家社区服务中心3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应用简易筛查技术(10 g尼龙单丝、128 Hz音叉等)进行糖尿病足的早期筛查与诊断,另选未推广应用的二家社区服务中心3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调查糖尿病足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护理知识情况及糖尿病足早期诊断率。结果社区患者对糖尿病足的知晓率仅为32.2%,对足部的日常护理知识了解程度极低;仅4.9%的患者曾接受过糖尿病足相关知识教育;观察组糖尿病足风险在1级及以上的诊断率为32.5%(117例),高于对照组自主就诊的诊断率10.6%(38例)(P0.05)。结论简易筛查适宜技术在基层医院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显著提高糖尿病高危足的诊断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刘桂芬 《华夏医学》2007,20(5):935-936
目的:探讨自我护理教育对糖尿病足高危因素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健康教育网形式对85例糖尿病足高危因素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自我护理能力教育干预。结果: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与干预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健康教育网形式对提高糖尿病足高危因素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降低糖化血红蛋白、血糖、提高踝肱指数,防止糖尿病足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系统健康教育对糖尿病足高危因素患者自我护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60例糖尿病足高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包括男患者33例,女患者27例。将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实验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后患者的足部自护能力及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而糖尿病足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高危因素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病人足部自我护理意识,加强对糖尿病足的认识和日常足部护理指导,减少糖尿病足的诱发因素,对预防糖尿病足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钟润芬  刘鹏  周卓宁 《广西医学》2007,29(12):1945-1945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病人致残、致死重要原因之一.近几年糖尿病足发病率明显增加,影响生活质量及生命,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糖尿病高危足是糖尿病足最早期表现.为了早期治疗,减少截肢及致残率,我院采用凯时加中药泡足治疗糖尿病高危足36例,获得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DM)综合因素引起的足部的疼痛、皮肤溃疡和肢端坏疽等病变的总称,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足溃疡的截肢率和致死率高,DM患者约有15%会发生足溃疡,其中85%患者最终截肢。由于起病隐匿、患者知识缺乏,往往不引起重视,以至于有可能预防或治愈的微小伤口发展成为深度溃疡、坏疽甚至截肢。本研究通过对DM患者伴有足并发症情况给予评估,及时发现DM足的高危人群,探讨DM足溃疡发生的诱发因素,并针对诱发因素提出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提高患者对足护理的重视。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