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癫癎病房的安全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玲  韩建 《护理学杂志》2005,20(1):45-46
总结癫癎病房近3年262例癫癎患者安全护理管理的经验.提出建全安全护理管理制度,强化护理人员的管理,实施患者安全预见性护理是其关键.  相似文献   

2.
住院癫癎患者个体化服药指导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建  花蕾  王玲 《护理学杂志》2006,21(21):52-53
对154例住院癫(癎)患者采集资料,进行病情评估,并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讲解辅导,重点予以用药指导,加强病情观察及心理护理.结果154例患者在住院期间均完成相关实验室检查,52例转神经外科手术治疗,102例继续服药,癫(癎)发作控制率为70.1%.提出加强住院癫(癎)患者的服药指导及护理对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控制癫(癎)发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癫癎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据欧洲及美国的统计,癫痫患者约占总人口的0.5%。故在需要进行手术或麻醉的病人中,有癫癎疾患的也不罕见。癫癎病人一般具有中枢神经系统疾患及长期服用抗癫癎剂的两个特点,这两个特点与麻醉(尤其是全麻)的关系甚为密切,故给癫癎病人施行麻醉时,就应根据此特点有所考虑。另外,癫痫也是头部外伤常见的后遗症之一。在儿童极轻的头部外伤也可发生癫癎,癫癎发生的时间可在数月之内,也  相似文献   

4.
高宏君 《器官移植》2012,3(1):50-52
由于肾移植术后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术后各个时期均可发生癫癎。肾移植成人患者术后的癫癎发生率为11.4%,儿童及青少年的发生率接近20%[1-6]。有研究对终末期肾衰竭的猫进行肾移植,其癫癎发生率高达28.9%[7]。移植术后发生癫癎,特别是术后近期发作的癫癎  相似文献   

5.
对10例肾移植术后并发癫癎病人进行分析,认为癫癎病史、机体状况、血压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是并发癫癎的重要原因.提出术前进行心理健康宣教,做好机体充分准备是预防的关键;术后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保证热量摄入,注意癫癎发作期及持续状态期间病情观察及护理,是促进病人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癫(癎)患儿用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探讨提高用药依从性的对策.方法 对已确诊癫(癎)的患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用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结果 78例癫(癎)患儿中,依从者占65.4%,不依从占34.6%.患儿用药依从性与是否曾住院、是否定期复诊及监测血药浓度、是否出现过药物不良反应、用药知识的知晓率有关(P<0.01,P<0.05).结论 在护理中提供给患儿家长更多的疾病及用药知识并进行有效的监督可望提高癫(癎)患儿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社区干预对癫癎病人遵医行为及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60例出院癫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未施加任何影响.半年后对两组病人进行遵医率调查及临床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遵医率及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社区护理干预在帮助病人提高遵医率,控制癫癎发作方面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家庭干预对癫(癎)患儿生活质量及其家庭支持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家庭干预对癫(癎)患儿家庭支持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12例癫(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实施为期1年的家庭干预,包括家庭教育和家庭访视.于患儿出院前、出院1年后评定家庭支持功能、生活质量及疗效.结果 出院1年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2%,对照组为32.1%,两纽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癫(癎)患儿家庭支持及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家庭干预有利于指导家长向患儿提供有效的家庭支持,促进疾病恢复,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马焰  江华 《护理学杂志》1998,13(1):22-23
123例高颅压型脑囊虫病继发癫痫76例。癫发生率与颅内压增高程度呈正相关。颅内压增高是本病继发癫痫发作的主要原因。为预防癫痫发作,灭囊前先行抗癫痫治疗和降颅压治疗。注意观察颅内压增高指征和癫痫发作先兆,避免引起压增高和诱发癫痫的因素。加强颅增高和癫痫发生时的护理。  相似文献   

10.
总结25例长程颅内电极监测定位难治性癫(癎)灶的手术配合及护理要点,提出全面了解手术方法及该技术的优点,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和安全防护,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术后随访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是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由于γ羟丁酸也能产生欣快(euphoria)和松弛、镇静,在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已有非法滥用γ羟丁酸作为“娱乐性”药物(recreational drug)的报道,甚至有导致癫癎发作伴有昏迷甚至死亡者。因此急症室遇到中青年昏迷和肌阵挛性癫癎样发作,应想到γ羟丁酸中毒的可能,尤其同时又饮用含酒精的饮料或伍用了其他对精神起作用的药物(psychoactive drug)。市售γ羟丁酸为无色、无味的液体、粉末或胶囊,  相似文献   

12.
自我管理训练对癫(癎)患者自理、幸福度及自尊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训练对癫(癎)患者生活自理、幸福度及自尊的影响.方法 将112例癫(癎)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实施一般健康教育,研究组进行自我管理训练,内容包括建立健康档案、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制订自我管理教育处方、接受集体授课等.两组患者出院1年未进行治疗效果比较;采用自理行为问卷(SCBQ)、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自尊量表(SES)对两组患者进行训练前后康复状态的评估.结果 训练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SCBQ、GWB、SE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自我管理训练能提高患者的自理水平,改善其幸福度,且自尊程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颅内血肿、癫癎、脑脊液漏等)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护理人员必须对钻孔引流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有充分认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对并发症早发现、早处理,以及时抢救生命.  相似文献   

14.
SAH早期继发癫痫持续状态的抢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早期继发癫痢持续状态(SE)的病程特征,探讨有效的抢救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8~2004年,经头颅CT或腰椎穿刺证实的367例SAH患者中,早期(7d内)继发旺1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6例,中、小量出血4例(死亡1例),大量出血12例(死亡4例);均表现为全身强直阵挛性SE,SE持续时间0.5~23.9h8例(死亡1例),24~47.9h4例(死亡1例),48~72h4例(死亡3例)。抢救成功11例,死亡5例,病死率为31.25%(5/16)。结论SAH早期继发SE的病程进展,主要受患者出血量及SE持续时间的影响,临床治疗困难,需积极探索有效的救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癫癎(EP)是由许多不同病因引起的一组脑功能障碍性疾病和综合征。研究表明,EP发作与男性性激素之间有着相互影响,EP发作影响下丘脑和肾上腺皮质激素,此作用较为短暂,而EP发作间隙期EP波的释放,可以通过下丘脑-垂体系统长期影响性激素的释放。激素对人脑的功能有重要的影响,它可以通过改变神经元的兴奋性而影响EP发作的阈值。  相似文献   

16.
乙咪酯是国内刚引进合成的一种新型麻醉性镇静药,已在国内部分医院开始试用,现就我院遇到的一例严重全身性抽搐报告如下。患者,男性,20岁,于1986年3月13日在全麻下行开胸异物取出术。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无抽搐及癫癎病史。术前常规禁食,麻醉前30分钟肌肉注射东莨菪碱0.3mg,鲁米那100mg。麻醉前情况良好。静脉注射芬太尼0.1mg,乙咪酯20mg,面罩给氧去氮,1分钟  相似文献   

17.
肌松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或大量应用肌松药可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不良影响,并干扰皮质诱发电位对全麻水平的监测。现知:①肌松药可经受损的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激活乙酰胆碱受体,使神经细胞内Ca~(2+)浓度持续增加,引起兴奋、躁动、寒颤,甚至癫癎样抽搐;②在脑电图上,琥珀胆碱可诱发“唤醒”与癫癎波,乃由于其增加肌梭的冲动传人所致;③过深的非去极化阻滞及单次静注琥珀胆碱均可干扰运动、听觉诱发电位的幅度与反应潜伏期,从而影响其监测意义;④提高异氟醚致脑电图爆发性抑制时的等电位点发生率,延长等电位点的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8.
一、病例简介:患者男,51岁,因头痛半年,癫癎反复发作一个月而入院。临床诊断为“脑囊虫病”。入院后给予苯妥英钠及甘露醇等药物治疗,头痛有所缓解。1周后加服丙硫咪唑,于中午12点,下午4点各服200mg,无不良反应。次日上午服200mg,2小时  相似文献   

19.
住院癫痫患者个体化服药指导及护理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韩建  花蕾  王玲 《护理学杂志》2006,21(11):52-53
对154例住院癫嫡患者采集资料,进行病情评估,并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讲解辅导,重点予以用药指导,加强病情观察及心理护理。结果 154例患者在住院期间均完成相关实验室检查,52例转神经外科手术治疗,102例继续服药,癫痈发作控制率为70.1%。提出加强住院癫痈患者的服药指导及护理对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控制癫痈发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几所医院17年间收治的40例(41侧)肩关节后脱位。伤后至确诊平均1年(1周~10年),25侧在6个月内获诊。车祸(16例)、癫癎发作(11例)、酒后外伤(6例)、电休克治疗(7例)是发病原因,其中男性32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49.2岁(17~80岁)。症状:主诉梳头、洗脸、修面,甚至进餐困难,多数拟诊冷肩,经物理疗法依然肩部外旋受碍伴疼痛。20例伤后即有肩痈但随后缓解,5例几周后有中等疼痛,15例伤后3年以上有中等或严重疼痛。体征:肱骨头压缩缺损越大,肩关节内旋畸形和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