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目的研究和评价阿维A与甲氨蝶呤(MTX)治疗泛发性脓疱型和红皮病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我院接收的90例泛发性脓疱型和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行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行阿维A治疗,观察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66.9%),差异比较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死亡现象,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17.8%,显著低于观察组的77.3%,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阿维A治疗泛发性脓疱型和红皮病型银屑病的效果显著优于甲氨蝶呤,但具有较大的不良反应,而甲氨蝶呤具有较小的不良反应。在临床治疗中,医师需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阿维A治疗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GPP)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1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72例GP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单纯给予阿维A治疗,观察组采取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阿维A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热退时间、皮损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阿维A治疗GPP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胡国红  万川 《江西医药》2013,(12):1104-1107
目的探讨环孢素A与阿维A治疗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GP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GPP随机均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环孢素A治疗、B组采用阿维A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总有效率和复发率分别为80.0%、10.0%,B组为86.7%、1313%,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红斑、脓疱消退时间短于B组。血压升高发生率高于B组,肝功能损害和血脂异常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结论环孢素A与阿维A治疗GPP效果相似。当阿维A治疗GPP无效,可选用环孢素A作为替代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阿维A联合甘草酸苷治疗成人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7年马万庆皮肤病专科诊所15例成人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患者均于4—9d内病情控制,8周后痊愈9例(60%),显效4例(26.7%),总有效率为86.7%,治疗早期大多出现皮肤黏膜干燥症状,个别出现脱发、血脂升高、肝功能异常。结论阿维A联合甘草酸苷治疗成人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效果明显,安全,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阿维A治疗泛发性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184例泛发性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92例泛发性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经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阿维A治疗,总有效率为89.1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阿维A治疗泛发性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吴波 《中国药业》2013,(23):82-83
目的 观察阿维A联合环孢素治疗儿童脓疱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20例脓疱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环孢素和阿维A联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环孢素口服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2周后,治疗组痊愈42例,显效12例,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痊愈30例,显效12例,有效率为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常见不良反应是干燥型唇炎和皮肤瘙痒,对患儿的身高和体重无不良影响;对照组出现肝、肾功能降低等不良反应.结论 阿维A联合环孢素治疗儿童脓疱型银屑病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较轻,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刘存军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8):1128-1129
目的 评价阿维A、甲氨蝶呤、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脓疱型银屑病的疗效差异.方法 将156例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75例患者口服阿维A胶囊 10 mg,每日3次;B组45例患者口服甲氨蝶呤2.5 mg,每日1次;C组36例患者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3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 A、B、C3组有效率分别为88.00%、75.56%、66.67%.3种药物治疗脓疱型银屑病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7.33%、64.44%和8.33%,3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追踪随访治愈患者3个月,A、B、C3组复发率分别为7.69%、47.62%和10.00%,3种药物治疗脓疱型银屑病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阿维A能更有效地控制脓疱型银屑病的症状,疗效明显,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阿维A治疗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2例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患者完全随机分成2组,各16例.治疗组静脉滴注复方甘草酸苷,同时口服阿维A;对照组仅口服阿维A;总疗程6周.比较2组总有效率、体温恢复时间、脓疱开始消退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14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10例),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r=4.90,P<0.05).治疗组体温恢复时间、脓疱开始消退时间、完全消退时间和住院时间[(4.6±1.3)、(6.5±1.4)、(19.3±3.4)、(22.3±3.8)d]与对照组[(7.2±1.6)、(9.5±1.5)、(27.0±5.4)、(32.4±6.7)d]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阿维A治疗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疗效明显优于单用阿维A,且具有起效快、不良反应少的特点,但远期疗效尚有待证实.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阿维A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单独采用NB—UVB照射或联合口服阿维A治疗银屑病256例,并以银屑病面积和严重指数(PASI)评价疗效,分析性别、皮肤类型、临床亚型及分期对疗效的影响。结果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银屑病有效,联合口服阿维A后疗效可显著提高,缩短疗程,疗效相关因素分析表明,进行期优于静止期(P〈0.05),点滴型优于斑块型(P〈0.05),Ⅲ型皮肤优于Ⅳ型皮肤(P〈0.05),但男性略优于女性(P〉0.05)。结论NB—UVB照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结合口服阿维A能显著增加疗效,其疗效可能与寻常型银屑病亚型、分期及患者皮肤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10.
王竹峰 《中国基层医药》2014,(17):2654-2655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与地奈德乳膏联合应用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旨在找出疗效较为确切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寻常型银屑病患者12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在口服复方甘草酸苷胶囊的基础上加外用地奈德乳膏;对照组60例,仅外用地奈德乳膏。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71.7%(43/60),较对照组的46.6%高(28/60)(χ2=7.761,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皮损面积严重程度(PASI)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降低更明显(t=3.832,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地奈德乳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优于单用地奈德乳膏,临床效果较为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建议临床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环孢素A与甲氨蝶呤(MTX)治疗难治性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GP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难治性GPP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4例。A组采用环孢素A治疗,B组采用MTX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总有效率和复发率分别为87.5%、8.3%,B组为79.2%、12.5%,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红斑、脓疱消退时间短于B组;血压升高发生率高于B组,肝功能、血常规异常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但2组肾功能、尿常规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孢素A与MTX治疗难治性GPP均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且环孢素A具有起效更快、对肝功能影响较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紫外线光疗联合复方甘草酸铵加消银颗粒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2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4例,对照组18例。治疗组采用紫外线光疗联合复方甘草酸铵加消银颗粒治疗;对照组仅单用紫外线进行治疗,疗程8周。详细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起效时间、疗效,检测患者的肝肾功能。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11%和6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用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比单用紫外线进行光疗平均起效时间显著缩短,副作用显著减轻,总有效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徐冬梅 《中国基层医药》2014,(12):1801-1803
目的探讨米力农辅助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选择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按住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心力衰竭常规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米力农。比较两组用药前后心功能指标、N末端脑钠尿肽前体(NT—proBNP)变化,并记录不良反应和评价疗效。结果用药后两组HR、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显著降低(t=5.31、5.92、4.61、4.22,均P〈0.05),每搏心输出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6min步行距离均显著升高(t=7.22、4.78、8.78、4.56、4.11、4.05,均P〈0.05);观察组HR、LVEDD显著低于对照组(t=4.31、4.92,均P〈0.05),SV、LVEF及6min步行距离显著高于对照组(t=4.31、4.92、4.11,均P〈0.05)。用药后观察组NT—proBNP水平较用药前显著下降(t=14.55,P〈0.05),且显著低于对照组(t=7.12,P〈0.05)。对照组用药前后NT-proBNP水平无明显变化(t=1.03,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为63.33%(1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6,P〈0.05)。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5例,对照组出现4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7,P〉0.05)。结论小剂量、短期使用米力农可使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显著提高疗效,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李放  刘东  张从辉 《中国基层医药》2014,(22):3453-3454
目的:探讨保乳手术治疗三阴乳腺癌的安全性及临床预后特点。方法157例乳腺癌患者根据其受体表达情况分为非三阴乳腺癌组(非三阴组,n=76)和三阴乳腺癌组(三阴组,n=81),比较两组临床病理特征、术后5年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及生存情况。结果三阴组年龄<35岁患者占17.3%,显著高于非三阴组的7.9%(χ^2=5.331,P<0.05);三阴组肿瘤大小≥5 cm患者占79.0%,显著高于非三阴组的59.2%(χ^2=7.022,P<0.05);三阴组有家族史和淋巴结阳性患者分别占9.9%和28.4%,均显著高于非三阴组的2.6%和17.1%(χ^2=6.283、4.865,均P<0.05);两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和5年总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559、2.829、2.361,均P>0.05);三阴组5年无病生存率为80.2%,显著低于非三阴组的94.7%(χ^2=6.572,P<0.05)。结论三阴乳腺癌患者发病年龄轻、肿瘤体积大、家族史比例高,行保乳手术后患者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和5年总生存率与非三阴组相当,安全性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官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注入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输卵管妊娠患者63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2例,采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注入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31例,采用甲氨蝶呤单次肌肉注射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各指标变化及药物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93.75%,对照组治愈率为74.19%,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HCG恢复正常的时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附件区包块消失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官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注入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好、毒副作用小,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无抽搐电休克与利培酮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04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无抽搐电休克开展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培酮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样本治疗的远近期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以及治疗成本,并开展比较与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期间TESS评分与治疗有效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PANSS评分均好于治疗前(P〈0.05),但观察组治疗2周与4周的PANSS评分、治疗费用与成本一效果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无抽搐电休克与利培酮药物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相当,但无抽搐电休克的起效速度与治疗成本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奥氮平联合舒必利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6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合用组和单用组,各30例。合用组给予奥氮平合并舒必利治疗,单用组给予奥氮平治疗,疗程均为12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开始后第4、8、12周分别评定1次。结果合用组第8周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12周时降低更为明显(P〈0.01);第8周和第12周时阴性症状分及精神病理分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用组PANSS总分和阳性、阴性因子分及精神病理分较治疗前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合用组治疗8周及12周时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均低于单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舒必利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可明显改善阳性症状,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且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达那唑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方法 39例患者分为激素治疗依赖组与激素治疗无效组。激素治疗依赖组:重新给予标准剂量激素,同时给予达那唑10 mg/(kg·d)(0.40.6 g/d),分20.6 g/d),分23次口服;激素治疗无效组:激素继续治疗,同时给予达那唑10 mg/(kg·d),分23次口服;激素治疗无效组:激素继续治疗,同时给予达那唑10 mg/(kg·d),分23次口服;两组治疗观察时间均为6个月。结果激素治疗依赖组有效率为84%;激素治疗无效组有效率为55%,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为69%。结论达那唑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效,且激素治疗依赖组明显优于激素治疗无效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