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测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探测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CDFI检查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患98例、126条患肢,观察下肢深静脉及瓣膜的解剖结构和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CDFI不但能清晰显示双向彩色血流信号,而且可显示静脉瓣返流频谱。结论:CDFI能清楚显示下肢深静脉的结构、血流状态、瓣膜有无返流等,可为临床手术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技术在术前诊断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3例患者59条下肢和50例正常对照组62条下肢的股浅静脉和静脉内径、瓣膜返流程度、返流持续时间进行测定。股静脉瓣膜功能做Valsalva试验,静脉瓣膜功能做立位或远端小腿挤压试验。结果正常对照组返流持续时间<0.7s。患肢深静脉瓣口及静脉内均显示部分及完全的反向彩色血流,多普勒频谱均显示为逆向和单向或双向频谱,持续时间均大于1s,静脉造影对照显示,病变组瓣膜返流时间较正常组显著延长(P<0.01)。结论超声检测下肢静脉瓣膜功能可根据病变的部位、性质和程度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对临床诊断和手术方案的选择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瓣功能不全的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改变。方法:应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下肢静脉瓣功能不全93例、142条腿,观察下肢静脉血管及瓣膜的解剖结构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结果:有静脉瓣功能不全的患肢平均血流速度较健侧低P〈0.05,患肢血管内径仅见大隐静脉较健侧明显增宽P〈0.05,患肢深静脉内径与侧对比夫明显差别。结论: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清楚显示下肢静脉血管的结构、血流状态、瓣膜有  相似文献   

4.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下肢静脉病变的比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测临床下肢静脉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临床下肢静脉病变90例107条下肢静脉进行CDFI检查。结果 CDFI可迅速清晰地显示下肢静脉的解剖图像,其中检出61例64条下肢静脉有血栓形成(急性血栓31例,慢性血栓30例),8例9条深静脉瓣功能不全,31例34条为下肢静脉曲张。结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一定的声像特征。CDFI检出敏感性高,可对血栓作出位置、范围和管腔阻塞程度的判断,是帮助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和客观评价药物疗效的重要方法,判断有无深静脉瓣功能不全,可为临床手术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下肢静脉病变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检测临床下肢静脉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临床下肢静脉病变 90例 10 7条下肢静脉进行CDFI检查。结果 CDFI可迅速清晰地显示下肢静脉的解剖图像 ,其中检出 61例 64条下肢静脉有血栓形成 (急性血栓 3 1例 ,慢性血栓 3 0例 ) ,8例 9条深静脉瓣功能不全 ,3 1例 3 4条为下肢静脉曲张。结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一定的声像特征 ,CDFI检出敏感性高 ,可对血栓作出位置、范围和管腔阻塞程度的判断 ,是帮助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和客观评价药物疗效的重要方法。判断有无深静脉瓣功能不全 ,可为临床手术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2D—CDFI)检测下肢慢性静脉瓣功能不全(CVI)的意义。方法:48例患者,将下肢静脉分为五个部份:即股总静脉(CFV)、股浅静脉(SFV)、股深静脉(DFV)、胭静脉(PPV)及大隐静脉(GSV)进行检查。结果:48例中共有CVI62肢,正常34肢,静脉瓣关闭不全分为轻、中、重度,轻度返流多见于股总静脉及腘静脉,中、重度返流多见于大隐、股静脉瓣。48例患者中40例已经手术证实。结论:CDFI是诊断静脉瓣功能不全敏感而且准确的方法,尤其适用于高龄患者和重症患者,已成为检查CVI的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静脉瓣返流与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26例30条慢性静脉瓣功能不全(CVI)下肢静脉进行了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查,其中溃疡患肢12条,非溃疡18条。采用患肢返流静脉节段数、总返流时间和深静脉总返流时间评估整体静脉瓣功能不全。结果表明:溃疡肢体显著伴有多个返流静脉节段,非溃疡患肢1~2个返流静脉节段15条(15/18,83.4%);而溃疡患肢≥3个返流静脉节段11条(11/12,91.6%),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溃疡患肢总(8.8±3.2sec)和深静脉总返流时间(5.8±3.4sec)显著长于非溃疡患肢(分别为5.9±1.9sec,2.7±1.4sec),而大隐静脉返流时间二者无显著差异。本文提示CDFI检查静脉瓣返流可反应患肢病情  相似文献   

8.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血管疾病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CDFI对42例临床拟诊血管疾病的患进行检查。结果:42例检查血管58条,发现病变血管48条,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30条,继发深、浅静脉瓣功能不全10条;急性动脉栓塞5条;动脉硬化性闭塞症7条;血栓闭塞性脉管炎5条;右肱动、静脉瘘1条,腹主动脉瘤1例。结论:CDFI可区分动静脉疾病,确定病变部位、病灶情况,判断病情缓急,诊断快捷无创,可作为血管疾患之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测下肢静脉瓣功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萌  郑慧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9,12(4):384-385,F0003
目的应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测下肢静脉瓣功能。方法检查55例患者的下肢静脉,二维超声检查静脉管腔及管壁有无异常,静脉瓣显示情况,测量各段静脉的内径。彩色多普勒观察静脉管腔内血流情况,脉冲多普勒检测血流速度与方向。结果55例病例中,双下肢病变38例,单侧下肢病变17例,其中左下肢病变9例,右下肢病变8例。大隐静脉瓣功能不全下肢25条,股静脉瓣功能不全下肢52条,腘静脉瓣功能不全下肢27条。病变下肢的静脉瓣膜闭合不良,病变静脉扩张,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可见瓣膜处明显的反流血流信号,挤压肢体远端放松后或作乏氏动作实验时,反流更加明显。结论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下肢静脉瓣功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并能判断反流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和评价股静脉瓣窦缩窄术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 :对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 35例患者 (46肢 )施以股静脉瓣窦缩窄术。其中男 2 3例 ,女 12例。年龄 2 4~ 6 9岁 ,平均年龄 45 .6岁。所有肢体均施行股静脉瓣窦缩窄术。结果 :91.3% (42 / 46 )的患  相似文献   

11.
CDFI对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DFI对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CDFI对43例临床拟诊血管疾病的患者进行检查。结果43例检查血管59条,发现病变血管49条。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30条,继发深、浅静脉瓣功能不全10条;急性动脉栓塞5条;动脉硬化性闭塞症7条;血栓闭塞性脉管炎5条;右肱动脉静脉瘘l条,腹主动脉瘤l例。结论CDFI可区分动静脉疾病,确定病变部位,了解病灶情况,判断病情缓急,诊断快捷无创,可作为血管疾患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超声在下肢穿静脉功能不全中的诊断与定位价值.方法 分析123例(155条)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术前穿静脉超声检查与定位的临床资料,并与手术结果比较.结果 155条下肢,CDFI共检出病理性穿静脉193条,其中穿静脉扩张15条,穿静脉功能不全170条,穿静脉血栓8条.手术共结扎穿静脉201条,超声诊断与定位符合率96%.声像图示穿静脉扩张呈管状无回声,垂直或斜行穿越深筋膜和肌层,连接于深、浅静脉间,CDFI示扩张穿静脉内显示由浅入深的蓝色血流信号,或同时出现加压释放实验反向血流持续时间>0.5 s,并发血栓时无血流信号.结论 超声是准确诊断和定位穿静脉功能不全的重要和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 bosis,DVT)的检测,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CDFI对76例共81条患肢行下肢深静脉彩超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结果76例患者中左下肢DVT 46例,右下肢DVT 25例,双下肢DVT 5例。结论利用CDFI检测DVT,可对血栓的部位、范围、性质及栓塞程度迅速作出判断,为临床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提供鉴别诊断依据,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方法:对4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例进行常规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测,观察血栓形成的部位,大小,栓塞程度,结果:单左侧32例,单右侧10例,双侧3例,安全性阻塞105个部位,不完全性阻塞21个部位。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一种无创方法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具有高度敏感性,可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评价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程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患者63例(患肢81条),正常对照组24例(肢体48条),进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第一对股浅静脉瓣的反流面积(RA)、反流时间(RT)、反流速度(RV),根据静脉逆行性造影结果对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进行分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股浅静脉瓣RA增大、RT延长,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测量的股浅静脉瓣RA与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程度呈高度相关性(r=0.998),而RT、RV与反流程度相关性差(r=0.574、0.170).结论: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所测量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RA在评价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程度中有意义,根据RA大小可以初步判断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的程度.  相似文献   

16.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了22个病人(36条腿)和15个正常人(30条腿)的下肢股浅静脉、腘静脉瓣及内径、彩色返流信号、血流频谱及时间平均流速(TAV)。结果 22个深静脉瓣功能不全的病人均有股浅静脉〔(9.36±2.0) m m vs(5.35±1.0) m m ; P< 0.001〕和腘静脉〔(9.90±2.3) m m vs (5.06±1.4) m m , P< 0.01〕的扩张; TAV股浅静脉〔(3.90±2.3) cm /s vs (6.50±2.2) cm /s〕和腘静脉〔(2.75±21) cm /svs (5.75±2.3) cm /s, P< 0.001〕明显减慢。在Valsalva's或平静呼吸时显示有彩色返流信号, 脉冲多普勒显示呈双向频谱, 其中, 股浅静脉瓣3例, 腘静脉瓣14例, 双瓣19例。正常组腘静脉瓣1例。二组差别有极显著意义。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明确瓣膜的返流的部位及返流程度, 诊断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对外科合理地选择手术方式及部位, 并在术后观察疗效。  相似文献   

17.
彩色双功超声在下肢静脉曲张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彩色双功超声观察了36条经临床及X线造影确诊为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肢。结果显示病因相一致,初步探讨了静脉瓣功能不全组、深静脉血栓形成组及单纯下肢静脉曲张组等各自不同的超声特点,并根据二维超声显示的不同程度的血管损害,阻塞情况和彩色多普勒流特征以及脉冲多普勒频谱测值,将该病症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相似文献   

18.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早期发现、及时诊断急慢性血栓形成,观察血栓的演变及评价疗效。方法二维超声检查观察静脉壁、静脉腔内情况,记录血栓部位、大小及栓塞程度,CDFI观察彩色血流充填、充盈缺损和侧支循环情况。结果髂股静脉血栓形成11例,股静脉血栓形成、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4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9例。结论CDFI是一种无创、快捷、准确的检查方法,可以显示血栓的形态、类型、管腔阻塞情况,血流状态及急慢性病变,对治疗的效果可进行动态评估。  相似文献   

19.
彩色多普勒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解婷婷  王炼 《上海医学影像》2002,11(1):53-54,56
目的:探索彩色多普勒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文通过对59例临床疑有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用彩色多普勒进行检查。结果:发现53例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另有6例系外来病变压迫下肢深静脉,但未检测到有血栓形成。结论:彩色多普勒在检查下肢深静脉血栓中具有重要诊断价值,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