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端粒酶通过维持端粒的长度使细胞永生化,为抗衰老提供了光明前景,也为乳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乳腺肿瘤在治疗上一般首选手术治疗,术后再辅以放疗、化疗。但是这种传统治疗创伤大,对肿瘤的敏感性差,副作用多。而对端粒酶的研究,为乳腺癌基因治疗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乳腺癌是全球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尤其是在经济发展中国家,自2008年以来,全世界有1 383 500例新增乳腺癌患者,死亡458 400例。现在端粒酶在肿瘤监测中的作用及研发端粒酶抑制州作为治疗乳腺肿瘤的创新药物,已成为近年医学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端粒、端粒酶研究及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放射治疗与端粒酶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 1 98 9年Morin[1 ] 首次在人肿瘤细胞中检测出端粒酶(telomerase)活性以后 ,端粒酶与肿瘤关系的研究颇多 ,成为近年肿瘤研究的热点。研究内容涉及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治疗[2 ] ,也包括与肿瘤各种治疗手段如手术、化疗、中药治疗等的关系[3 ,4] 。端粒酶用于肿瘤的诊断 ,特别是早期诊断 ,以及指导临床治疗和评估患者预后已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5,6] 。但有关放射治疗与端粒酶关系的研究 ,无论是在基础领域 ,还是在临床方面 ,国内外开展均较少。笔者将有关方面综述如下 ,并展望今后的研究方向。一、端粒酶与肿瘤1 端粒酶是以…  相似文献   

3.
PET/CT是一种崭新的功能成像手段,在对腹部恶性肿瘤的诊断和分期、抗肿瘤治疗的检测、肿瘤组织特征的显示以及放射性核素疗法的监测方面均具有较高的潜在价值,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PET/CT在腹部肿瘤生物学研究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深入研究端粒酶蛋白对了解端粒酶的功能特性及相关机理,促进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学的发展以及开拓分子放射生物学研究的新领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着重阐述了近年来报道的四膜虫端粒酶蛋白及其类似物(p80、p95、TLPl、TPl)、端粒酶的催化亚单位(p123、Est2和hEST2)的生物学特性及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5.
端粒酶相关蛋白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入研究端粒酶蛋白对了解端粒酶的功能特性及相关机理,促进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学的发展以及开拓分子放射生物学研究的新领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着重阐述了近年来报道的四膜虫端粒酶蛋白及其类似物(p80、p95、TLP1、TP1)、端粒酶的催化亚单位(p123、Est2和hEST2)的生物学特性及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6.
射线、顺铂对小鼠乳腺癌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蛋白质和DNA组成的特殊结构 ,其功能是完成染色体末端的复制 ,端粒酶是维持端粒功能的酶。人体大多数癌和其他的恶性肿瘤中均能检测到端粒酶活性。认为端粒酶活化是细胞获得永生化的必须途径和细胞恶变的重要环节。从而将这个酶与永生化和肿瘤的形成密切联系在一起。放、化疗为目前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 ,90 %以上癌症病人在治疗的不同阶段需要经受放疗或 和化疗 ,因此化疗药物和射线对端粒酶活性影响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虽有文献报道化学治疗剂在体内外均可抑制端粒酶活性且呈剂量依赖性[1 ,2 ] ,低剂量放射性会…  相似文献   

7.
端粒酶(telomemse)是近年发现的一种具有逆转录酶活性的核糖核蛋白(ribonucleoprotein),大量的研究充分证实了端粒酶和肿瘤的高度相关性。这种相关性使其不仅可用于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而且可用于早期诊断及各种肿瘤治疗后的疗效检测和长期效果监测。端粒酶用于肿瘤治疗的靶点,其特异性远超过现有的抗肿瘤治疗手段。本实验观察不同剂量γ射线照射后HeLa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变化,探讨端粒酶活性变化机制。  相似文献   

8.
肾细胞癌是最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其准确分型分级有助于选取不同方案进行治疗。影像组学可以从高质量、标准化的医学影像中获取病灶高通量纹理特征来指导临床诊断和预后。近年来,基于CT、MRI的影像组学研究逐渐应用于肾脏肿瘤,如鉴别肿瘤良恶性,对恶性肿瘤分型、分级以及预测恶性肿瘤预后及可能潜在转移部位等,就该研究现况及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25I籽源组织间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及其对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1例来自成都军区总医院和攀成钢青白江医院各种肿瘤患者纳入此研究。采用直视下或在B超、CT及X光机引导下穿刺腔道支架携带,将^125I籽源植入病变区域,观察疗效。结果全组51例经治疗有效率达94.1%。结论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恶性肿瘤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式,可以作为肿瘤姑息治疗的首选及根治性手术的补充治疗。  相似文献   

10.
端粒酶与肿瘤关系密切。近年来,相关的实验研究为临床应用端粒酶作为肿瘤诊断的标志物、端粒酶抑制剂作为抗肿瘤药物、以及端粒酶作为放疗中的重要影响因素提供了更加清晰的线索和有用的资料。  相似文献   

11.
端粒位于真核染色体的末端,由串联重复排列的TTAGGG序列组成,端粒酶为一核蛋白反转录酶,以其酶内部的RNA组分为模板,合成端粒重复序列,目前研究资料表明,端粒及端粒酶参与细胞增殖,老化过程,端粒酶活化与肿瘤发生相关,预示端粒酶不仅可作为肿瘤诊断和预后的标志物,同时端粒酶活性抑制有可能成为肿瘤治疗领域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PET/CT是一种崭新的功能成像手段,在对腹部恶性肿瘤的诊断和分期、抗肿瘤治疗的检测、肿瘤组织特征的显示以及放射性核素疗法的监测方面均具有较高的潜在价值,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PET/CT在腹部肿瘤生物学研究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大量研究表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需经过不同性质的多阶段才能逐步完成,伴随恶性特征的形成,肿瘤血管因子诱发的毛细血管向肿瘤内生长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因此,研究肿瘤病变的血管和血供变化可反应肿瘤的生长及演变过程,可对病变进行早期诊断、恶性程度分级或分期、随诊复查及预后评估。近年来应用灌注成像技术评价肿瘤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已成为影像学研究的热点,本将对肝脏恶性肿瘤血流灌注成像的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从理论上讲 ,治疗任何一种妇科疾病 ,应针对病因治疗方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但是 ,妇科肿瘤的病因又是复杂的。根据现代科学对妇科肿瘤病因的研究 ,面对种类繁多、效果各异的治疗手段和方法 ,要想使每个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都获得一个令人满意的预后 ,在治疗方案的设计上应当结合恶性肿瘤的病因及生物学特性和现代治疗技术 ,树立一个符合实际的观念 ,以指导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过程。1 局部与全身结合的观念有关妇科肿瘤发病机制与细胞增殖动力学的发展研究证明 :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的发生都是在某种或多种致瘤因子的作用下 ,使人体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冷冻消融治疗肺肿瘤的效果,并分析其治疗前后CT表现的动态变化。方法 43例经病理证实的肺恶性肿瘤(35例肺癌和8例肺转移瘤)患者均接受CT引导下经皮靶向冷冻治疗。依据术中肿瘤病变的CT表现,将所有患者分为完全消融和部分消融两组,其疗效于手术当时和术后1,3,6个月以CT平扫和增强扫描进行了随访。结果 在完全消融的29例中,其病变区肿瘤消融完全,随访CT像上无增强表现,消融区病变随时间延长逐渐减少或消失。在部分消融的14例中,其消融区病变呈现各种不同增强形态,病变大小随时间延长而增减。结论 CT引导下经皮靶向消融治疗肺恶性肿瘤安全且有效。术中消融区是否完全覆盖病变区的CT表现,消融区病变是否强化,以及强化形态与时间,是判断冷冻消融疗效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成人小肠肿瘤及瘤样病变与肠套叠的关系。方法对24例小肠肿瘤及瘤样病变并发肠套叠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24例病例中,良性肿瘤14例,瘤样病变8例,恶性肿瘤2例,生长方式均呈息肉样向肠腔突出。结论小肠肿瘤向肠腔内生长者易发生肠套叠,其中以良性病变居多,成人肠套叠应考虑肠道肿瘤的可能,外科手术是治疗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
恶性肿瘤是死亡率最高的重大疾病之一,全世界每年新增肿瘤病例约1000万例,并且呈逐年增高趋势。恶性肿瘤总体治疗效果不理想,因此提高疗效显得愈发重要。传统的手术及放化疗后部分肿瘤细胞可能还在体内残留、肿瘤耐药以及抗肿瘤药物的毒副作用等均可对治疗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而肿瘤免疫治疗的对象是人体免疫系统而非直接针对肿瘤本身,这种新的治疗手段会促使 T 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靶向性地对抗肿瘤。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已经从实验室研究逐渐向有效、安全的临床试验过渡,展示了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对肿瘤治疗给予了新的希望。因此肿瘤免疫治疗被《science》杂志誉为2013年肿瘤研究的一个巨变,同时被该杂志评为年度十大突破之首[1]。  相似文献   

18.
端粒酶在肿瘤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端粒酶与肿瘤关系密切。近年来,相关的实验研究为临床应用端粒酶作为肿瘤诊断的标志物、端粒酶抑制剂作为抗肿瘤药物、以及端粒酶作为放疗中的重要影响因素提供了更加清晰的线索和有用的资料。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儿童与青少年卵巢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临床及术前影像特征,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74例20岁及以下卵巢肿瘤及肿瘤样病变患者的临床与影像资料。结果:74例76个病变,68个(89.5%)为良性,8个(10.5%)为恶性,恶性肿瘤患者年龄3~18岁。76个病变中,生殖细胞肿瘤38个(50.0%),其中8个恶性;其次为上皮性肿瘤20个(26.3%)和性索间质肿瘤3个(3.9%),其他病变15个。38个生殖细胞肿瘤,29个出现脂肪,28个出现钙化,3个成熟畸胎瘤出现壁结节。14例出现腹胀,2例为恶性肿瘤。37例出现腹部包块,6例为恶性肿瘤。8个恶性肿瘤中,2个hCG水平升高,6个AFP水平升高,1个卵黄囊瘤hCG和AFP水平同时升高。8个恶性肿瘤最大径>12 cm,34个良性病变最大径>12 cm。6个恶性肿瘤明显强化,12个良性病变中度强化。2个恶性肿瘤出现大量腹水。结论:生殖细胞肿瘤在儿童及青少年卵巢肿瘤中所占比例较高。钙化和脂肪为成熟畸胎瘤较特异的表现。hCG、AFP水平对于诊断恶性肿瘤有意义;最大径>12 cm、富血供及大量腹水等特征提示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20.
甲状腺良恶性病变组织中端粒酶活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端粒酶在各种甲状腺肿瘤中的活性状态。方法 用改良的以PCR为基础的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PCR),在定性及定量水平上检测了100例良恶性甲状腺组织标本及15例甲状遥癌细针穿刺标本的端粒酶活性。结果 甲状腺癌组织的端粒酶阳性率(83.8%,31/37例)明显高于良性甲状腺病变(21.2%,7/33例)及病变旁正常甲状腺组织(13.3%,4/30例);15例甲状腺癌的细针穿刺标本也均呈阳性表达,与相应的组织标本相符。定量结果显示甲状腺癌组端粒酶活性明显高于良性病变及正常组织;髓样癌及间变癌的活性又高于乳头状癌。结论 端粒酶活性为恶性甲状腺肿瘤的一个敏感标志物。TRAP-PCR定量分析对甲状腺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