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刘永真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3):2022-2023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9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45例,治疗组用依达拉奉30 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滴注30分钟,12 h 1次共用14 d,联合巴曲酶,首日剂量10 U加入生理药盐水250 mL静脉滴注,以后每隔1日用5 U共3次.对照组给予血塞通0.4 g加入生理盐水250 mI静脉滴注,奥扎格雷钠液100mL静脉滴注12 h 1次连用14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78%,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显著差异(P>0.01).治疗14d后两组评分较前明显下降,但是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组下降显著,治疗后两组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的神经保护和抗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表达的影响,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依达拉奉组(依达拉奉+常规治疗,依达拉奉30mg+0.9%氯化钠溶液100ml,静脉滴注,2次/d,连续14d),检测治疗前、发病72h和治疗后7d、14d患者血清中SOD、MDA和NSE的变化。结果依达拉奉组治疗后患者血清SOD升高、MDA和NSE减少,于发病72h和治疗后7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依达拉奉治疗可以降低羟自由基水平,保护癌细咆,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变化与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及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依达拉奉组(依达拉奉+常规治疗,依达拉奉30 mg+0.9%氯化钠溶液100 mL,静脉滴注,2次/d,连续14 d),检测治疗前、治疗后7 d和14 d患者血清中NSE、hs-CRP和神经功能缺损的变化。结果急性脑梗死组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明显正相关(P<0.01)。治疗后,依达拉奉组患者血清NSE、hs-CRP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依达拉奉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NSE、hs-CRP含量升高,其含量可反映脑梗死的病情程度,可以作为脑梗死患者脑损害程度的客观指标。依达拉奉可以降低NSE和hs-CRP水平,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的脑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4.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mg+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2次/d。结果治疗组加用依达拉奉治疗后,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发病7d以内的10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同时用20mL银杏达莫盐注射液加入到25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d。治疗组将30mg依达拉奉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2次/d,连用14d。结果两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治疗组t=9.36,对照组=6.16,P均<0.01),疗程结束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4.14,P<0.01);治疗组有效率为88.0%(44/50),对照组为70.0%(35/50),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8,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能更好地保护缺血区脑神经细胞功能,促进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依达拉奉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尿激酶治疗发病6h以内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尿激酶50万U加入10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30 min后症状无改善可追加30万U,仍无效可继续追加20万U,共用100万U.观察组除上述治疗外,将依达拉奉30 mg加入10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日2次,连用14 d.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及临床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NDS评分减少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总有效率(97.5%)亦较对照组(70.8%)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应用依达拉奉和尿激酶治疗发病6 h以内的急性脑梗死比单用尿激酶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依达拉奉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和前列地尔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及前列地尔10μ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治疗14d。对照组予丹参注射液3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及胞二磷胆碱注射液0.75(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治疗14d。根据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和日常生活能力(ADL)变化,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脑梗死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利用依达拉奉、前列地尔不同的药理作用,能有效减少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损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值得在临床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8.
张玲 《中国实用医药》2014,(35):118-119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联合奥扎格雷钠与依达拉奉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11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常规给予血塞通0.4 g加入2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次/d;胞二磷胆碱1.0 g加入10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次/d;奥扎格雷注射液100 ml(内含奥扎格雷80 mg)静脉滴注,2次/d;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加入10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2次/d,14 d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48 h内给予尤瑞克林0.15 PNA加入10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d。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尤瑞克林联合奥扎格雷钠与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9.
秦静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4):2110-2111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内皮素(ET)、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变化及依达拉奉对它们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依达拉奉组.依达拉奉组是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30mg静脉滴注,2次/d,连续14d.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ET、MMP-9及NSE水平和神经功能缺损的变化.结果 与常规治疗组比较,依达拉奉组血清hs-CRP、ET、MMP-9及NSE水平明显降低(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也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hs-CRP、ET、MMP-9及NSE水平升高,依达拉奉可以降低它们的水平,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表达的影响。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依达拉奉组(依达拉奉+常规治疗,依达拉奉30mg+0.9%氯化钠溶液100ml,静脉滴注,2次/d,连续14d),每组60例,检测治疗前、发病72h和治疗后7、14d患者血清中SOD、MDA的变化。结果依达拉奉组治疗后血清SOD升高、MDA减少,发病72h和治疗后7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依达拉奉治疗可以降低氧自由基水平,减轻对缺血脑细胞的损害。  相似文献   

11.
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欣 《医药导报》2009,28(6):750-751
[摘要]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进展性脑梗死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进展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给予依达拉奉3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30 min内滴完,bid,连续用药14 d;对照组应用舒血宁注射液2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qd,连续用药14 d。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ESS)和Barthel指数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ESS评分和Barthel指数明显升高(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明显改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是进展性脑梗死的有效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发病72h以内的ACI患者80例,分依达拉奉与奥扎格雷联合治疗组40例及奥扎格雷单药治疗组40例。治疗组: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NS)100mL静脉滴注,2次/d,合并奥扎格雷注射液80mg+(NS)250mL静脉滴注,2次/d,共用14d;对照组以奥扎格雷注射液80mg+(NS)250mL静脉滴注,2次/d,用14d。治疗前后定期对患者进行脑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I)和疗效判定,两组进行比较。结果 4周后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NIHSS评分及BI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治疗组的有效率(90%)高于对照组(75%)(P<0.05)。结论依达拉奉与奥扎格雷联合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奥扎格雷单药治疗组,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与银杏达莫联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银杏达莫注射用2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次/天。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 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0 mL静点,每天2次。两组疗程均为14 d。结果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FM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FM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与银杏达莫联合治疗能够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肢体运动功能,是一种有效的联合用药方案,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在常规活血化瘀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发病72h内的ACI患者95例,随机分成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6例。2组均给予灯盏花素50mg+生理盐水250ml,每天1次,静脉滴注,连用14d。治疗组加用依达拉奉30mg+生理盐水100ml,每天2次,静脉滴注,连用14d。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8%高于对照组的6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活血化瘀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以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灯盏花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同时,采用生理盐水15mL加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2次/d,均连用14d。治疗组予注射用灯盏花素5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另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2次/d,连用14d。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第7、14、21d的神经功能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显效率(70.8%)明显高于对照组(40.8%)(P〈0.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1.7%)与对照组(6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治疗后90d MRS评分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组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依达拉奉与灯盏花素联用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依达拉奉治疗发病72h内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100例72h内发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用葛根素注射液0.4g加入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再加用依达拉奉3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每日2次,14d为1个疗程.评价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及疗效,监测用药前后肝肾功能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14d后神经功能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4),至21d差异更显著(P=0.003),治疗组有效率(76.00%)明显高于对照组(58.00%);治疗组治疗14d的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至60d差异更显著,治疗组有效率(70.00%)明显高于对照纽(54.00%),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指标无明显改变.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董利 《淮海医药》2010,28(1):59-61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进展型脑梗死患者32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依达拉奉组)16例和常规治疗对照组(对照组)16例。2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脑梗死常规治疗,依达拉奉组再给予依达拉奉30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用14 d。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凝血功能检测,比较2组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NDS比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依达拉奉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血浆Fid含量、凝血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依达拉奉组总有效率(93.7%),显著高于对照组(75.0%)(P〈0.05)。依达拉奉组中出现轻度转氨酶升高2例,肌酐升高1例,经相应治疗,短期内恢复正常。结论依达拉奉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疗效较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邸鸿雁 《中国药业》2010,19(15):78-78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疗法相同。对照组给予丹参、胞二磷胆碱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2次。两组均以14d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均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国卒中量表)和疗效、不良反应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均明显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丁苯酞软胶囊对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常规用疏血通注射液6mL+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丁苯酞组为对照组加用丁苯酞软胶囊口服200mg,3次/d,连续治疗10d,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0d后各抽取患者肘静脉血检测NSE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治疗前NSE水平上,治疗组与对照组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0d后NSE水平较治疗前均有下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33例发病36h入院的患者采用动态观察方法,显示对照组随着发病时间的延长,血清NSE的含量也逐渐升高,其中NSE含量于发病后第72小时达到峰值,而后逐渐下降。而采用丁苯酞的治疗组在发病后72h、120h、168hNSE的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能够减轻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脑缺血及再灌注的损伤,对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从化市中心医院2007年9月至2009年9月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口服阿司匹林;给予丹参或参麦注射液、胞二磷胆碱等。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奥扎格雷钠80mg加入25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同时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加入25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2次/d,14d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奥扎格雷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