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医疗服务质量是医院管理者关注的重点,而服务理念作为医疗服务质量的核心内容,其转变已成为医护人员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随着现代医疗模式由单纯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综合模式的转变,患者对医疗过程中的人文关怀需求增加,人性化护理成为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求之一.护理人员只有具备全新的服务理念、较高的自身素质、丰富的人文关怀,才能胜任工作需要.人性化护理管理正是适应这一形势,对护士长提出的新要求.护士长对护理工作实行人性化管理,充分体现了护理人性化服务理念,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RICU的临床应用方法,了解RICU专科患者的心理需求及人性化护理模式指导下的相应护理措施,指出目前实施人性化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对策,积极倡导“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宗旨,转变护理人员服务理念,加强业务素质,从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真正做到优质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3.
为确保护理质量,增强护理安全,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中,我院结核病房实施“温馨护理服务”。有效地规范护士服务行为,沟通方式,服务内涵等,促使护士最大限度地满足病人的需求,提高了服务意识、服务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护理技术操作人性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临床护士每天都在自己有限的岗位时间内为患者实施着频繁的临床护理技术操作,但在具体的护理操作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致使临床护理技术操作人性化达不到要求,使护理工作不能满足患者需求,严重影响护理满意度的效果,与现代护理模式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有脱节现象,现将我院人性化护理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总结如下。1存在的问题1·1医学模式在转变,护理理念更新滞后:当初医学上以“疾病”为中心时,误导使社会流传:“医生的嘴,护士的腿”,使部分护士进入机械执行医嘱的角色,对患者的反应和疾病健康需求不加思考,把护理工作偏重于完成医…  相似文献   

5.
<正>极致化护理是以患者个体需求为核心,护士通过向患者提供各项护理服务、措施,让患者满意、舒适、安全的一种护理服务模式~[1]。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医疗保健服务出现多层次,多需求,只有重视极致化护理的服务,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倡导人性化服务,才能真正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促进护患和谐。门诊是疗养院的窗口,工作涉及面广,承担着全院干部、战士、职工、家属、以及外来就诊患者的预防、治疗和保健任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各级医疗服务机构广泛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模式。为了更好地树立医疗服务品牌形象,护士礼仪作为重要内容被纳入医院护理服务工作中。护士是医院内与患者接触最密切、接触时间最长的群体,个性化服务模式要求护士不仅要掌握精深的护理理论与专业技能,更应掌握良好的职业礼仪,规范护士礼仪可加强护患关系,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丰富和拓展,护理工作的性质已由原来单纯的医疗护理服务,向人性化、整体化、综合性人文护理服务转变。护理学是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专业,护士必须学会理解和关怀患者,护士应当具有很强的人文精神[1]。所以,客观真实地评价临床护士人文素质是检验一个护理专业人员是否具备人文关怀理念的主要指标和内容。《临床护士人文素质测评表》的编制与应用将为医疗单位评价护士的人文素质水平提供依据,也为高等医学院校判断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竞争,社会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尤其是人才、技术、服务的需求.人性化护理是由美国人华生(Watson)首先提出的"人性照护"护理模式发展而来,所谓"人性照护"即护士必须有人性科学的认知,给予患者人性化照护中,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1],极大地推动了护理事业的发展,真正把"以患者为中心"推向了"以健康为中心"的发展轨道.在临床的护理工作中如何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如何及时发现和满足住院患者的心理需求,实施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应对,均是值得深思的问题.笔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贴心护理改善护患关系的做法与成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冲破传统的护理服务理念,实现个性化的贴心护理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密切护患关系,实现护患关系零距离。方法对病人实施以“3H”服务[1]为基础的贴心式护理服务于患者,并对患者的满意度和护患关系进行评价。结果实施贴心护理后,病人满意度明显提高,护患关系明显改善。结论贴心护理是以3H护理服务模式为基础,细化护理服务流程和内容,让护士切实以病人的需求为导向,最大限度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病人的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和谐医疗环境。  相似文献   

10.
王蕾  黄安凤 《河北医药》2013,(19):3038-3039
人性化护理服务体现着人文精神,其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与生命价值[1]。近年来在经济发展带动科学技术进步的时代,护理服务亦出现了根本性转变,以疾病为中心的传统护理模式已经逐步转变成以患者为中心的现代护理模式[2,3]。护理人员给予产妇身心的关怀,最大限度满足产妇身心需求,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最终可以减少产妇的不适感,从而增加产妇的生命质量。本文选取医院妇产科分娩的初产妇共160例,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临床中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疗服务的市场化,病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对医疗质量、医疗安全、配套服务和设施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医院面临观念与体制的挑战。护理管理法制化、信息化.岗位职责明确化,服务人性化、品牌化。深化“以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营造关心病人,爱护病人,尊重病人的氛围,努力使护理工作贴近病人,贴近临床,贴近社会,让病人、家属满意放心,让社会满意。  相似文献   

12.
<正>人性化护理来自"人性照顾"护理模式,美国的Watson首先提出了该护理模式。人性化护理是一种创造性、个性化、整体有效的护理模式,注重给予服务对象人性化的关怀和照顾[1]。其目的在于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上处于满足而舒适的状态,减少和降低不适的程度。手术室护理工作的专业性决定了护理服务对象以患者为重点,实际工作中,要紧紧抓住患者的实际需求,为其提供优质、高效、一流的护理服务,及时预测患者的现时需求,主动提供护理服务。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如何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本文就手术室护士如何及时发现和满足患者的护理和心理需求,在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进行探  相似文献   

13.
刘兴筑 《贵州医药》2012,36(2):185-186
以往手术室护理工作仅以配合手术为主,已逐渐不能满足现代护理学发展"以病人为中心"的需求.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ing pathway,CNP)是一种单病种质量管理的新型临床服务模式,是依据针对特定的疾病或手术制定的有顺序、有时间性和有预见性的医疗服务程序进行护理工作,并促使患者自觉主动护理全过程,加快患者康复,节约能源,使患者获得最好的医疗护理服务质量[1-3].本研究将临床路径的理念引入到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经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随着医疗模式的不断转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为了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人性化服务管理理念逐渐应用于医院护理管理活动中。人性化服务理念要求以"满足人、理解人、尊重人"为基础,以调动管理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目的,从而实现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让患者获得满意的就医体验[1]。  相似文献   

15.
随着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病人对护理服务需求的不断提高,人性化服务越来越体现出其重要性。为深入贯彻护理部关于人性化“星级”服务的要求,推行“以人为本、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理念,在我科全面实施“5S”护理模式,创建护理服务品牌,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6.
罗玉洁 《北方药学》2012,(11):108-108
目的:通过在骨科病房实行优质护理服务,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的作用。方法:树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转变服务观念,倡导人性化服务、主动服务,夯实基础护理,提升专业护理,实行两手抓,全面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结果:患者的需求得到满足,护患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患者对护士的工作满意度提高,进而对科室及医院的满意度提高,从而形成了良好的服务氛围。结论:实行优质护理服务,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可增强医院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7.
廖建梅  任辉  苗新英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2):1576-1577
近年来,护理工作面临着医学模式转变、医疗体制改革、医疗市场激烈竞争以及医疗需求升级等一系列严峻考验。为了适应这些变化,进一步提高护理服务水平,在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医院“做行业典范,建一流名院”的总体思路和“以病人为中心,提供国内一流护理服务”的护理服务理念指导下,进行了一些尝试,采取了更新服务观念、完善服务设施、提高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18.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提高门诊服务质量显得尤为重要。而人性化护理正是一种以人的个体需要、整体感觉、服务效果为宗旨,切实为患者提供优质、便捷、温馨、全方位、多样化服务的一种新型的服务模式[1]。2010年我院门诊部全面开展人性化护理,针对门诊量多、流动性大、停留时间短等特点,以患者需求为导向,强化护士服务意识,  相似文献   

19.
<正>医护一体化优质护理服务,是指以患者为中心[1],根据不同的疾病,医生和护士组成相应的医护协同小组,通过系统化、科学化、人文化的诊疗护理,向患者提供全程、全面、连续、专业的医疗护理照顾,让患者享受最好的诊疗护理服务[2]。而传统的住院管理患者的模式是医护各自工作,医生与护士之间联系少、沟通少,医护各自收集的患者信息不能及时、完全地分享,甚至不统一,严重影响医疗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0.
优质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全面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优质护理是把护士还给患者,把时间还给护士,就是明确护士责任,让护士从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与医疗相配合的护理服务,让护理工作纯粹、实在.优质护理的工作模式的特点,让护士对肿瘤患者的心理干预更具有连续性、实效性,患者得到最直接、最持久的心理护理.由于护士分管患者相对固定,护士对患者的责任感增强,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和依赖感增多,护士对患者的心理变化、需求了解更多,对肿瘤患者的心理支持更有力.现将我科开展优质护理以来对肿瘤患者的心理干预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