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膀胱造瘘患者及家属对留置膀胱造瘘管的护理。方法:对42例膀胱造瘘患者及家属进行留置膀胱造瘘管健康教育的效果与38例未指导组进行比较。结果:教育指导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实施健康教育组。结论:护理人员对患者及家属的有效健康指导,可以提高其对膀胱造瘘管的护理操作技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陈亮 《临床医学》2013,33(3):6-7
目的 总结长期留置膀胱造瘘管所遇常见问题的临床处理体会.方法 对60例长期留置膀胱造瘘管常见问题的临床处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积极处理膀胱造瘘管常见问题,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结论 通过对长期留置膀胱造瘘管常见问题的积极处理,减少了并发症,有效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膀胱造瘘管永久性留置是指造瘘管留置至病人生命结束。永久性留置膀胱造瘘管病人多数无力支付长期住院的医疗费用或无需为1根造瘘管而长期住院,往往选择带管出院。2006年—2009年我科对收治的15例永久性留置膀胱造瘘管病人进行自我护理培训指导,取得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张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6):8990-8990
膀胱造瘘术是因尿道梗阻。在耻骨上膀胱做一造瘘口以达到引流尿液为目的的手术。是解决老年男性患者长期尿潴留的一种有效方法。因患者带管时间长短不一,有的需要终身带管生活,为提高膀胱造瘘管术患者的生存质量,加强和重视患者术后的健康指导,提高患者自护能力,成为临床工作中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选取了23例长期带管生活的膀胱造瘘患者,进行了住院期间全程护理的干预及健康教育,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长期膀胱造瘘患者造瘘管最佳更换时间的循证护理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寻求长期膀胱造瘘患者造瘘管最佳更换时间.方法:通过对我院128例需长期膀胱造瘘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根据尿液pH值等客观指标将患者进行分类,然后以2周和4周为其最佳换管时间,并观察患者舒适度、感染率等指标.结果:128例患者长期留置膀胱造瘘管均通畅,无1例患者发生逆行感染导致发热、肾功能损害等严重后果:亦无1例发生明显膀胱感染致频繁膀胱痉挛及反复造瘘管口溢尿;仅有6例患者出现轻度的泌尿系感染,因睡眠质量和生存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显著增高.结论:将循证护理应用于临床护理,并结合长期膀胱造痿患者尿液pH值,制定换管时间,效果确切,护理理想,患者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膀胱造瘘患者实施阶段性健康教育,减少并发症,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意义.方法:对21例膀胱造瘘患者实施阶段性健康教育.结果:患者焦虑紧张情绪明显减轻,健康知识知晓率98%,自我护理操作要点掌握达99%,满意度99%.结论:实施阶段性健康教育,使患者掌握相关专业知识,自觉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对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具有积极而有效的作用,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临床上一些患者需要长期留置膀胱造瘘管并且带管出院,如部分前列腺增生、膀胱肿瘤、截瘫或尿道断裂患者,仅靠出院指导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将护理知识延伸到家庭.2005年4月至2006年8月,本院泌尿科通过全方位、个体化的家庭健康指导,协助16例患者及家庭做好家庭护理,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家庭访视指导对家庭长期膀胱造瘘患者的效果。方法将64例长期膀胱造瘘患者按手术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指导的基础上实施家庭访视指导。3个月后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定,并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数。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结论家庭访视指导能减少长期膀胱造瘘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少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从而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膀胱造瘘术是因尿道梗阻在耻骨上膀胱行造瘘术,使尿液引流至体外,解决患者的排尿困难。长期留置膀胱造瘘  相似文献   

10.
刘萍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8):1876-1876
目的:通过护理人员的专业指导,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技能,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对46例长期膀胱造瘘患者采用示范、讲解等直观指导,建立个人档案,发放保健卡,定期上门服务进行专业指导。结果:46例长期膀胱造瘘的患者造瘘口感染和脱管后需二次造瘘发生率均为0。引流管堵塞或脱出发生率为4.35%,尿路感染率仅为10.87%。结论:护理指导可提高长期膀胱造瘘患者的生活质量,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98例膀胱全切除联合回肠代膀胱术治疗膀胱肿瘤患者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术前心理护理、造口定位,术后引流管、造瘘口的护理和健康指导。认为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心理护理,各引流管、造瘘口正确的护理及健康指导是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前列腺切除术后继发性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前列腺切除术后继发性出血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根据患者前列腺切除术手术方式、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情况、术前是否长期服用小剂量阿斯匹林等抗凝血药、术后发生高血压以及术后留置尿管和膀胱造瘘管引流通常情况等因素,对前列腺切除术后继发性出血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按上述因素分组,各组间前列腺切除术后继发性出血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前列腺切除术手术方式、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情况、术前是否长期服用小剂量阿斯匹林等抗凝血药、术后发生高血压以及术后留置尿管和膀胱造瘘管引流不畅均是引起前列腺切除术后继发性出血的影响因素。护理上要针对易引起继发性出血的原因,进行周密有效的护理。  相似文献   

13.
对13例严重吞咽困难患者施行经皮穿刺胃造瘘术,术后留置胃造瘘管,术前、术后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结果 13例患者成功地施行了经皮穿刺胃造瘘术,患者及家属掌握胃造瘘管的护理方法,术后2~6个月,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认为经皮穿刺胃造瘘术是一种建立较长时间胃肠营养途径的方法,针对性的术前、术后护理,对胃造瘘管的有效留置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回肠膀胱术患者造口自我护理的路径化健康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受临床路径的理论和实施方法的启发,制订了回肠膀胱术患者造口自我护理的健康教育路径表,对30例行全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的患者实施连续、系统的健康教育指导,明显提高了回肠膀胱术患者造口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减少了造口周围皮肤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媒体教材在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寻找一种能让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及家属在较短时间内掌握造瘘护理技术、造瘘管更换技术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方式。方法本研究以2009年1月-2012年12月在某院行膀胱造瘘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用自制的健康需求调查表进行调查,将60例膀胱造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以多媒体方式进行理论教育后再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干预方式,即每次均来医院由医护人员边更换造瘘管边讲解造瘘相关护理知识的教育方式。比较两种方式的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家属膀胱造瘘相关知识、造瘘口护理技术、造瘘管更换技术掌握率分别为100.00%,96.67%,90.00%,均优于对照组的36.67%,26.67%,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7.805,31.093,38.400;P<0.05);试验组患者出院后再次来院次数为(6.3±1.4)次,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6.2±6.6)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224,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多媒体教材进行健康教育是一种能使患者及家属更快地适应膀胱造瘘,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膀胱造瘘护理技术、造瘘管更换技术和相关知识的好方法,未增加并发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正>造瘘管堵塞是膀胱造瘘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尿液中钙、磷、镁等矿物质的沉淀,留置在膀胱内的造瘘管容易形成一种晶体结构生物膜,导致导管腔沉淀物聚集和结痂而出现导管堵塞[1]。40%~50%长期使用造瘘管的患者会出现堵塞,引起漏尿、尿潴留[2],给患者及家庭造成很大的困扰,解决堵塞的方法是更换造瘘管。2018年11月18日,我科收治1例耻骨上联合膀胱造瘘术后反复出现造瘘管堵管的神经源性膀胱功能受损患者,通过多学科团队合作的延续护理,取得满  相似文献   

17.
2002年12月~2005年1月,我院对40例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采取电话随访及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其生活质量状况,为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指导长期带管的护理知识和技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男36例,女4例,28~78岁。前列腺增生引起的尿潴留插尿管15例,结肠代膀胱术后插尿管3例,各种原因引起的尿失禁插尿管13例,行膀胱造瘘者5例,下尿路梗阻行膀胱造瘘者4例。留置时间36d~9年。1.2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通过电话询问和问卷调查收集资料,了解患者对长期带管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内容包括泌尿系感染、膀胱造瘘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腹壁造口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对10例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腹壁造口患者的护理干预进行总结分析。术前干预重点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讲明手术过程,手术治疗的效果,帮助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注重造口及各引流管的护理,并指导患者掌握造口的护理知识和技巧等。结果10例患者术后顺利出院,术后并发症少,康复时间短,患者掌握造口袋更换及自我护理方法。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降低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腹壁造口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机体的康复,能提高患者造口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经皮肾穿刺微通道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254例患者经皮肾穿刺微通道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护理体会,主要护理措施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各项实验室检查,处理好老年患者的原发病,指导患者进行俯卧位练习;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预防并发症,尤其做好肾造瘘管、造瘘周围皮肤和留置尿管的护理,给予饮食、活动指导,做好恰当的出院指导,对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介绍社区老年胃造瘘管饲患者常见护理问题及对策。方法对老年胃造瘘管饲患者及家属进行家庭指导,门诊复诊指导,家庭访视。回顾性分析15例留置3—5年零7个月胃造瘘管饲患者的护理。结果营养失调、电解质紊乱、造瘘口感染、脱管、造瘘口肉芽组织生长是社区老年胃造瘘管饲患者常见护理问题及并发症。结论做好营养匀浆的配制与保存;用10%氯化钠溶液清洗局部预防肉芽组织生长所引起的局部出血和造瘘感染;避免腹胀发生;定期补充白蛋白血,口服补钾、补钠;每隔2—4个月不定期更换胃造瘘管。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措施,保证胃造瘘管饲家庭护理患者有效的营养,提高治疗效果,避免各种并发症发生,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