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2 毫秒
1.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人员最常见的护理操作技术.小儿静脉输液常选用头皮静脉,传统的小儿头皮向心性穿刺输液法,易于掌握,但也易出现液体渗出,因而降低了小儿静脉输液的效率,限制了某些药物如钙剂、去甲肾上腺素等药物的头皮输入.我们采用小儿额部静脉逆行穿刺法,避免了局部渗出,给临床治疗提供了方便,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静脉输液是儿科疾病治疗当中应用最多的一种方式,而静脉渗出则是高发的一种输液并发症,在静脉输液全程,均有药液渗出发生~([1])。因小儿其年龄小、活泼好动、不具自我保护意识而且血管条件不佳,所以静脉渗出问题多发。当药液渗入到血管周围组织,轻则造成局部疼痛、肿胀,重则造成组织坏死,更会加重患儿的治疗痛苦~([2])。小儿静脉渗出分级护理可针对小儿生长发育特点所制定的护理举措,按此护理标准实施对静脉输液患儿的临床护理,有利于减少静脉渗出的发生~([3]),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3.
小儿烧伤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烧伤原因以热液烫伤为主。由于小儿全身各器官发育不完善,特别是神经系统发育不全,伤后造成功能紊乱。一般烧伤面积大于10%易发生休克。小儿头部烧伤更容易发生休克,这是由于小儿头部面积较大,组织较疏松,渗出较其他部位多,且头颈部肿胀易引  相似文献   

4.
小儿额部静脉逆行穿刺法经临床验证可减少液体渗出,有利于某些药物如钙剂、去甲肾上腺索等药物的头皮静脉输入,给临床治疗提供了方便。而传统的小儿头皮静脉向心性穿刺输藏法,操作虽然方便,但易出现液体渗出,降低了输液效率。我们自1996年1月~1996年12月对600例次小儿额部静脉输藏操作进行前瞻性临床实验,以输液过程中是否出现液体渗出为监测指标进行了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烧伤由于皮肤、组织大面积遭到破坏,体液大量渗出,有效循环血量明显下降,如早期救治不及时,可因休克、继发感染等并发症而死亡。同时由于小儿解剖和生理特点,对损伤后机体的耐受性差。小儿烧伤面积大于10%或者头面部烧伤超过5%,均有发生休克的可能[1]。而吸入损伤是目前烧伤的主要死因[2]。因此,迅速有效地抢救是控制病情恶化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造成新生儿早期死亡及小儿智力发育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病主要是因为脑组织发生缺氧缺血性损害,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加上酸中毒的损害,渗出增加,发生脑水肿;高压氧治疗能提高血氧分压,增加血氧含量及氧弥散,直接纠正了脑缺氧,同时高压氧可使脑血管收缩,减少血流和毛细血管渗出,纠正酸中毒,降低颅内压,切断脑缺氧和脑水肿的恶性循环,减轻脑组织的损伤,有利于受损脑组织的恢复,促进觉醒.  相似文献   

7.
采用中草药煎汤外洗治疗小儿湿疹25例,止痒、止渗出、抗感染,3天治愈。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紫草油外涂治疗小儿渗出型湿疹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效果.方法 86例渗出型湿疹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外用紫草油,对照组外用普朗贝乐.结果 治疗组痊愈显效率为91.3%,与对照组的7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2周,治疗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紫草油外用治疗小儿渗出型湿疹效果良好,且复发率低,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同时又离不开有效的护理.  相似文献   

9.
过敏性紫癜(HSP)是含IgA的循环免疫复合物病,小血管壁通透性增高,血液及淋巴渗出引起的皮肤黏膜内脏渗出及出血性病变。肾脏是其主要的受累器官,属全身性过敏性小血管炎,紫癜性肾炎是小儿最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肾炎,我们对30例紫癜性肾炎的患儿进行了临床观察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0.
刘龙华 《右江医学》2012,40(6):868-869
<正>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急性炎症病变,其病理变化主要是心肌细胞变性坏死,间质炎细胞浸润,纤维渗出。以小儿及青少年多见,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倦怠、恶心、呕吐、腹泻等类似流感症状,也可出现心悸、胸闷、胸痛或心前区隐痛等症状。但症状  相似文献   

11.
黄连合剂外治小儿湿疹66 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湿疹是临床上常见的皮肤病 ,在小儿生长发育整个过程中均可发生。表现为部位广泛或对称、剧烈瘙痒伴以小丘疹为主的分界不清的皮损 ,继而渗出与结痂。我们对各年龄段的患儿用中药外涂治疗 ,观察结果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自 1996年 4月~ 1999年 7月在我院门诊就治的患儿中 ,婴儿组 10例 ,男 5例 ,女 5例 ;幼儿组 13例 ,男 4例 ,女 9例 ;幼童组 2 6例 ,男 1例 ,女 2 5例 ;学龄期儿童 17例 ,均为女患儿。1 2 分期及观察指标 :(1)急性期湿疹 :红肿、丘疹、水疱、渗出、糜烂、结痂、瘙痒、舌质红、舌苔黄腻。 (2 )亚急性期湿疹…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复方黄柏液联合氯雷他定糖浆治疗小儿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2例湿疹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6例患儿。治疗组患儿给予氯雷他定糖浆口服,急性湿疹有渗出糜烂者用复方黄柏液冷湿敷;亚急性湿疹,结痂肥厚者直接外搽;对照组患儿给予氯雷他定糖浆口服,急性湿疹有渗出糜烂者用2%3%硼酸溶液冷湿敷患处;亚急性湿疹,结痂肥厚者用硼酸氧化锌软膏外搽。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和对照组患儿分别为88.16%、61.8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复方黄柏液联合氯雷他定糖浆治疗小儿湿疹疗效好,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乔石钰 《中外医疗》2012,(20):118-118
炎琥宁注射液是由穿心连提取物经酯化、脱水、成盐精制而成,能抑制早期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与炎性渗出、水肿,能特异性地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增加垂体前叶中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生物合成;体外具有灭活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病毒等多种病毒的作用,用于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烧伤是小儿最常见的创伤。我院外科1955~1982年共收治烧伤6,549例,占其它各种创伤的首位。据我国主要治疗烧伤的单位统计,小儿在烧伤伤员中占35~60%。近年,随着农村生活条件的改善,计划生育工作的广泛开展,小儿烧伤发病数虽有明显减少,但其后果还是非常严重的。为提高小儿烧伤诊治与护理质量,降低病死率,现提出以下几个问题讨论。一、小儿烧伤的特点(一)小儿皮肤真皮层薄、附件少,温度不太高的物质即可引起烧伤,且热力容易透至深层,造成深度烧伤。另外,创面容易因感染而加深;植皮时,取皮过深,使供皮区延迟愈合,常遗留瘢痕。(二)小儿周身循环总血量少,成人总血量是两岁小儿总血量的四倍,而成人的体表面积仅为两岁小儿的两倍。因此,同样面积皮肤烧伤后的渗出,对小儿血量的影响就大得多。说明小儿对失血及血浆丧失的  相似文献   

15.
57例胸、腹膜渗出病人143例次胸、腹水与血清 ADA 活力测定的结果为:结核性渗出为63.55±31.71U/L;癌性渗出为10.70±5.91U/L;漏出液为7.00±4.10U/L。结核性渗出与其它组 ADA 活力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当 ADA>28u/L 或胸腹水 ADA 与血清 ADA 比值>1.0是结核渗出的特点。另外,ADA 的动态测定还可作为结核性渗出治疗效果的一项免疫学指标。  相似文献   

16.
巧用留置针敷贴减轻小儿皮肤不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红云 《蚌埠医学院学报》2009,34(12):1066-1066
在小儿浅静脉留置针使用过程中,无菌敷贴所覆盖的局部皮肤易发红,产生皮疹,甚至出现脓疱、渗出。我科采用山东圣纳陕用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A型医用透明敷贴(6 cm×7 cm)固定留置针,改善局部皮肤症状,取得较好效果,现作报道。  相似文献   

17.
刘武 《求医问药》2008,(12):39-39
细菌感染性腹泻是小儿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该病常见的致病菌有大肠杆菌、肠球菌(属于链球菌科)、沙门氏菌属等。这些细菌可直接侵袭肠黏膜,产生广泛的肠道炎症和生成大量的肠毒素,干扰肠道的正常功能。大多数的小儿细菌感染性腹泻都是因感染了大肠杆菌所引起的。小儿感染大肠杆菌后,可出现肠道黏膜充血、水肿、炎性渗出、肠蠕动增强、肠道水分吸收障碍等病理改变,从而引起发热、排便次数增多、稀便、大便中有黏液或脓血等症状。  相似文献   

18.
36例小儿肺结核X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细仙 《吉林医学》2011,(5):967-968
目的:提高小儿肺结核的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小儿肺结核的X线资料。结果:纵隔和肺门淋巴结增大20例,渗出性病变8例,气管或支气管受压变细9例,肺不张5例,空洞形成1例,胸膜反应10例,36例随访,1例死亡,其余皆疗效佳。结论:X线检查是提示小儿肺结核诊断水平的简易有效的方法,可达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治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陈苍松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9):2487-2488
目的:通过对小儿支原体肺炎X线分析,提高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X线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确诊为小儿支原体肺炎的105例临床表现和胸片改变。结果:病灶位于双侧肺23例(31.4%),单侧肺72例(68.6%)。间质性肺炎69例,占65.7%;支气管肺炎19例,占18.1%;节段性肺炎17例,占16.2%。间隔1周1个月复查胸片,实质性改变均大部分或基本吸收,间质性改变吸收不明显。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胸片改变呈多样化,以肺间质浸润为主要表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肺部的渗出就越明显,胸片的变化就越显著。  相似文献   

20.
冬季是宝宝烫伤的高发期,家长千万要小心。当发生小儿烫伤时,家长应沉着冷静,尽快做一些应急处理,原则是使小儿迅速脱离热源(如远离取暖器)、尽快去除致伤原因(如脱去沸液浸渍的衣服,特别是化纤衣服,以免衣服上的热液继续作用使烫伤加深)及给予冷疗处理。冷疗能防止热力继续向皮肤深层传导而导致的创面加深,并可减轻疼痛、减少渗出和水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