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观察苦碟子注射液佐治急性肺栓塞疗效.方法 将急性肺栓塞未溶栓患者2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常规予以抗凝治疗,治疗组加用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结果 加用苦碟子注射液对急性肺栓塞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苦碟子注射治疗脑硬死的疗效。方法选择4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苦碟子40ml,治疗15d后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治疗组显著率(86.7%)明显高于对照组(68.3%)。结论苦碟子注射液对脑梗死明显的疗效,是一个比较有前途的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新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苦碟子注射治疗脑硬死的疗效。方法选择4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苦碟子40ml,治疗15d后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治疗组显著率(86.7%)明显高于对照组(68.3%)。结论苦碟子注射液对脑梗死明显的疗效,是一个比较有前途的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新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苦碟子注射液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数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试验组采用苦碟子结合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20例基本痊愈,13例显效,5例好转,总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38例满意,满意率为95%,高于对照组(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显著低于对照组(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碟子注射液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治疗效果理想,患者满意度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苦碟子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内皮素(ET)及人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影响。方法:63例确诊为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苦碟子治疗组及空白对照组,治疗2周后,抽取静脉血观察患者血液ET及Lp-PLA2改变,对比两组差异。结果:经苦碟子治疗的治疗组ET及Lp-PLA2均较对照组下降,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苦碟子射液在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中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可降低ET及Lp-PLA2而达到很好的改善血管作用,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6.
魏文化 《中原医刊》2011,(20):113-114
目的观察苦碟子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苦碟子注射液和血栓通注射液治疗,2周后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9.1%,优于对照组的65.5%(P〈0.05),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苦碟子注射液是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韩姝 《吉林医学》2005,26(12):1343-1343
目的:观察苦碟子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分别给予注射液160及对照药品丹参20,治疗15d后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治疗组显效率(86.7%)明显高于对照组(68.3%)。结论:苦碟子注射液对脑梗死有明显的疗效,是一个比较有前途的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新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用依达拉奉联合苦碟子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和副作用.方法:将我院神经内科发病2周内的78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其中一组为治疗组(4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联合苦碟子注射液进行治疗,另一组为对照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在患者进行治疗前、治疗1周后和治疗2周后,分别评估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8.95%,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在治疗后2周即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用依达拉奉联合苦碟子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果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蔡树泳 《吉林医学》2013,34(22):4473-4474
目的:观察苦碟子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尼膜同)片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血清的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联合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每天给予苦碟子注射液30 ml静脉滴注以改善脑循环,并抗凝、降脂、降糖及防治并发症等常规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尼膜同)片30 mg,口服,3次/d。两组均以观察15 d为1个疗程,再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评分及血清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测定。结果:两组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为7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6.34±3.13)分,对照组为(8.26±3.85)分优于治疗前。治疗第15天时,联合治疗组血清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苦碟子联合尼莫地平片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降低脑梗死患者血清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抑制急性脑梗死后的血管炎性反应,改善预后,可作为急性脑梗死常规药物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苦碟子治疗脑心综合征中心肌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急性脑梗死病人中合并有心肌缺血的病人9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用苦碟子注射液(商品名:悦安欣)20ml溶于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液250ml中缓慢静滴每日1次,14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48例以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液250ml中静脉点滴,每日1次,疗程同治疗组。结果治疗后两组病人心电图改善情况,在两组间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苦碟子注射液治疗脑心综合征中心肌缺血疗效肯定,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1.
苦碟子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苦碟子注射液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69例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7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降糖及大量维生素B12治疗,治疗组加用苦碟子注射液,效程2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阎静 《医学综述》2008,14(12):1913-1914
目的观察苦蝶子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效果。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应用苦蝶子加用倍他司汀治疗,对照组应用刺五加治疗。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苦蝶子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效果好,不良反应轻,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中药综合治疗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5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中药静脉滴注、口服、外敷联合治疗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52例患者给予中药综合治疗(苦碟子注射液静脉滴注、活血凉血饮口服、新芙蓉膏外敷),对照组46例给予西药综合治疗(曲可芦丁静脉滴注、地奥司明口服、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外涂),疗程14 d.结果 治疗组在临床治愈率和平均治愈时间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中药综合治疗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疗效满意、见效快.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聋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2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予以苦碟子注射液治疗;对照组60例,予以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耳聋、耳鸣总有效率分别为88.33%、82.86%,对照组分别为68.33%、62.50%,治疗组耳聋、耳鸣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聋疗效好且安全可靠,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苦碟子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09年5月—2010年5月心内科住院的2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98例和治疗组102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调脂、阿司匹林及硝酸酯类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阿托伐他汀治疗基础上给予10%葡萄糖注射液150 ml(或0.9%氯化钠注射液150 ml)加苦碟子注射液40 ml静脉滴注,1次/d,疗程为14 d。两组均于治疗前后测定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1)血脂比较:治疗组TC、TG、LDL-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HDL-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TC、LDL-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HDL-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以上指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液流变学比较: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丁咯地尔联合应用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8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 2组 ,治疗组 ( 4 9例 )用低分子肝素钙 0 .4ml,每 12小时脐周交替注射 1次 ,共用 7天 ;丁咯地尔注射液 15 0mg加入 5 %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 ,1次 天 ,共 15天。对照组 ( 34例 )应用蝮蛇抗栓酶 0 .75U加入 0 .9%盐水 2 5 0ml静滴 ,1次 天 ,共 15天。分别观察 2组治疗前后血液学改变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 ,2组治疗后比较 ,治疗组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均比对照组有显著改善 (分别为P <0 .0 1、P <0 .0 5 )。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分别为 93.9%、71.4 % ;对照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分别为 85 .3%、5 0 .0 % ,2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 <0 .0 1)。 2组均未发现脑出血。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丁咯地尔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 ,其改善血液学及临床疗效方面均明显优于蝮蛇抗栓酶。且安全、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李军 《华夏医学》2005,18(3):339-340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纳洛酮联合应用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8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8例)用低分子肝素钙0.4ml,脐周交替注射1次/12h,共7d,纳洛酮4mg/d,分2次静脉滴注,共14d。对照组(33例)应用蝮蛇抗栓酶0.75U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共14d,分别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液学改变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均比对照组有显著改善(分别为P<0.01、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分别为93.7%、72.9%;对照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分别为84.9%、51.6%,2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2组均未发现脑出血。结论:低分子肝素钙、纳洛酮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其改善血液流变学及临床疗效方面均优于蝮蛇抗栓酶,且安全,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苦碟子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111例。方法将11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两个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低分子肝素和苦碟子,第一个对照组应用传统低分子肝素加尿激酶,第二个对照组单纯应用低分子肝素。结果三组临床疗效分别为85%、87%和46%,出血发生率分别为2%、7%和1.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苦碟子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不亚于传统溶栓治疗,且出血等不良反应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9.
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分为参附注射液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参附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前后均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参附组总有效率为8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0%,两组比较总有效率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参附注射液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安全、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0.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 continuous infusion of urokinase in cerebral stoke patients who were late admitted over 6 hours after onset.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in 2008, acute cerebral stroke patients (n=143) treated with intravenous urokinase infusion (Group I, n=93) or not (Group II, n=50) after 6 hours and within 72 hours of stroke onset were reviewed. Continuous intravenous infusion of urokinase was done for 5 days. The clinical outcome for each patient was evaluated by using the modified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 on admission and on the day of discharge. The NIHSS score was decreased at discharge compared with admission in the urokinase treatment group (Group I; from 4.8±2.2 to 3.8±1.9; p=0.002). There was an improvement in the patients who initiated urokinase treatment within 24 hours from stroke onset in Group I (from 5.1±1.9 to 3.9±1.5; p=0.04). In patients with initiated urokinase treatment within 24 hours from stroke onset, intravenous urokinase infusion could be an effective modality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admitted later than 6 hours after onse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