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静脉输液治疗常规流程中,请领药品和液体、治疗室摆药和配药、多次查对、病房输液和更换液体、回收输液用垃圾等,会形成大量的人员、物品的交叉流动,增加医院感染机会。我院在静脉输液管理中,实施药品集中配送、应用全密闭输液系统的方式,在临床使用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手段。在静脉输液中,输液器中常常会出现微量气泡,给患者、护士和医院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本文针对在静脉输液中微量气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一种新型高性能价格比的静脉输液监测系统,系由静脉输液监测仪和多路报警器组成,本系统用于对静脉输液进行全程监主本地和远端报警,能减低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保证输液的精确性,可靠性,提高患者静脉输液的安全必,竽各级医疗单痊。本文介绍其主要功能特点,硬件、软件设计及应用。  相似文献   

4.
张秀华 《工企医刊》2007,20(6):36-37
目的:探讨逆向静脉输液是否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方法:选择头皮、四肢浅表静脉,由近心端向远心端穿刺,比较逆向静脉输液与传统顺向静脉输液的穿刺方法、输液速度、一次输液成功率及病人局部症状、有无全身不适等情况。结论:逆向静脉输液可以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静脉输液用于临床是为了解决患者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上吐下泻重度失水的病人经静脉输液抢救可挽回生命。随着临床静脉输液技术的不断提高,近些年来把静脉输液推广到了滥用的地步。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制LED静脉输液针头,便于在夜间或暗光条件下输液时,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方法:利用LED固态的半导体器件与静脉输液针头有效结合,直接把电能转化为光能,形成固定光源。结果:LED静脉输液针头体积小、驱动电压低、光效高,可为输液提供有效照明。结论:LED输液针头可以解决静脉穿刺时局部光源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救援现场静脉输液穿刺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基于单片机的输液监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制一种智能输液速度测控系统,以解决临床静脉输液方式之不便,提高输液安全性和效率。利用光电技术和调制解调技术实现对静脉输液液滴信号的可靠检测;利用单片机技术实现输液量计数、显示与监控。  相似文献   

8.
卜铃铃 《时尚育儿》2016,(3):206-206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静脉输液渗出率中的效果与体会。方法:成立“品管圈”组织,确立降低静脉输液渗出率项目,对静脉输液渗出现象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降低了静脉输液渗出率。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静脉输液渗出率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9.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静脉给药,补充体液、血液、营养物质等,达到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补充血容量,以及营养支持,药物治疗和抢救的目的。随着静脉输液治疗业务需求量的不断上升,临床上除传统的静脉穿刺外,我科开展了静脉输液置管的新业务和新技术,为患者提供了更安全方便,舒适的静脉输液置管治疗,达到了很好效果。1静脉留置针的告知  相似文献   

10.
静脉输液的相关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中最基本的操作,是最常用、起效最快的给药途径。熟练掌握静脉输液技术及静脉输液的各项事宜,稳、准、快、好地将治疗药物输注到病人体内,是临床治疗的重要保证。为此,笔者将静脉输液的相关要点作以总结,提醒基层医务人员注意。  相似文献   

11.
输液监控管理系统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改善传统静脉输液的监控管理方式,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使静脉输液更科学,更安全。方法使用输液终端监控报警器和无线网络,通过输液监控管理系统的实施,改变原有的静脉输液的工作流程。结果输液监控管理系统的应用,减轻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升医疗单位服务质量。结论输液监控管理系统的实施提升现代化医院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分别以上市的静脉营养液和脂肪乳作为浸提介质,探索由DEHP增塑的PVC材料制成的一次性使用静脉营养输液袋在临床极限使用条件下DEHP的溶出量,为风险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骨髓输液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骨髓输液技术作为一项传统的静脉输液的代替途径,重新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主要介绍骨髓输液技术的发展应用及国内外的骨髓输液装置的概况。  相似文献   

14.
心脑血管病人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封管液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心脑血管病人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封管的效果.方法:106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54例,每天输液结束时封管1次,先用10ml生理盐水缓慢推注,再用1ml肝素液(每ml含肝素250u)封管,次日输液时,先从留置针内抽出肝素液(约0.3ml),直至抽出回血,再接液体.对照组52例,用5ml肝素液(每ml含肝素25u)封管,每隔8小时封管一次,次日消毒后接上液体.结果:两组堵管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平均留置天数观察组多于对照组(P<0.05);平均每天封管次数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脑血管病人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封管采用高浓度肝素液较低浓度肝素液其堵管发生率低,留置天数长,且每天只需封管1次.  相似文献   

15.
目的实时检测静脉输液过程中药液滴速和药液液位在临床中的应用意义。方法利用单片机和红外传感器实现液滴检测。结果可以精确测量药液滴速,误差为±2滴/min,并具有滴速和液位报警功能。结论该系统简单易用、准确可靠、成本低廉。该系统的使用不仅减为轻了病人和护理人员的负担,也有利于病区的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中线导管与静脉留置针在急性中毒患者静脉输液治疗中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中线导管在急性中毒患者静脉输液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06例急性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将采用中线导管治疗的56例患者作为中线导管组,选取同期采用普通前臂静脉留置针建立静脉通路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穿刺处渗液、穿刺处渗血、静脉炎、疼痛、输液部位肿胀、输液不畅/导管堵塞、导管移位/脱出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中线导管组患者穿刺处渗液、疼痛、输液部位肿胀、输液不畅/导管堵塞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中毒患者静脉输液选用中线导管效果明显优于静脉留置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外周静脉输液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 分析2009年10月~2010年10月在我科接受静脉输液的130例老年患者,发现输液过程中的问题,做出相应护理干预.结果 130例患者中发生轻度刺激症12例(占9.23%),中度刺激症5例(占3.85%),无重度刺激症发生.结论 通过对老年患者采取积极地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减少输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百特泵持续静脉输注5-Fu联合化疗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和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肿瘤科2011年3月至2013年11月接受百特泵持续静脉输注5-Fu和间歇静脉输注5-Fu两种联合化疗的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比研究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疗效、体质状况、药物毒副反应间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患者满意度、体质状况改善以及消化道反应和周围静脉炎的副作用较对照组减低,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疗效、骨髓抑制和神经毒性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百特泵持续静脉输注5-Fu联合化疗近期疗效满意,患者耐受性好,毒副反应减轻,化疗过程中须加强综合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白血病长期化疗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97例白血病长期化疗患儿根据不同静脉置管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给予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实验组52例给予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置管,比较两组的置管相关情况、置管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一次置管成功率、完成化疗周期率均高于对照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日常维护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54%,低于对照组的42.22%(P<0.05)。结论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可提高白血病长期化疗患儿的置管效果,减轻医护人员工作负担,降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