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探讨非甾体抗炎药物(NSAIDs)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统计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169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出血前1周内是否服用NSAIDs,将其分为两组进行比较。结果非甾体抗炎药物(NSAIDs)致上消化道出血有53例(31.36%),两组患者性别、消化道溃疡史、出血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NSAIDs组年龄偏大,出血前消化道症状不明显,胃镜下见弥散性黏膜充血、水肿及多发性糜烂表浅溃疡者更易发生出血(P〈0.05)。结论NSAIDs是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病因,应采取适宜措施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择因呕血或黑便就诊并行急诊胃镜检查确诊的178例患者,分为NSAIDs组和非NSAIDs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内镜下表现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伴随的消化道症状、心脑血管病史、内镜下表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出血方式、Hp感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多见于伴有心脑血管疾病或病史的老年患者,多不伴有消化道症状,以胃黏膜糜烂及溃疡居多,两组患者Hp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陆兴俊  李静  赵太云 《安徽医学》2015,36(7):869-871
目的:分析老年人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 NSAIDs)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60岁以上消化性溃疡出血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出血前10 d内是否服用过NSAIDs将患者分为NSAIDs组(40例)和非NSAIDs组(52例),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性别方面,NSAIDs组与非NSAID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在心脑血管病史、血红蛋白含量、消化道溃疡等方面 NSAIDs组与非 NSAID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与非NSAIDs相比,NSAIDs组老年人更易合并心血管疾病,Hb较低,胃溃疡较常见、糜烂少见。 NSAIDs服用时间越长,形成溃疡出血的几率越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因呕血或黑便就诊并行急诊胃镜检查确诊的144例患者,分为NSAIDs组和非NSAIDs组,将两组患者进行分析比较。结果NSAIDs组患者年龄≥60岁占67.7%、有消化道症状占32.3%、有心脑血管病史占61.3%、胃镜下糜烂性胃炎和胃溃疡占92.0%、HP 阳性占25.8%,与非 NSAIDs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 NSAIDs 组患者男性占54.8%、呕血占22.6%,与非NSAID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甾体类抗炎药是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病因,伴有心脑血管疾病或病史的老年患者多见,多不伴有消化道症状和HP感染,且以胃溃疡居多。  相似文献   

5.
非甾体抗炎药致上消化道出血6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非甾体抗炎药物(NSAIDs)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 调查本院消化内科2003年1月-2005年12月的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出血前10d内是否服用过NSAIDs,将其分为两组进行比较.结果 199例上消化道出血中有65例(32.66%)服用过NSAIDs,两组比较,患者性别、消化道溃疡史、出血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NSAIDs组年龄偏大,较多患者有消化道出血史、心脑血管病史、出血前消化道症状不明显,溃疡和糜烂更易发生(P>0.05).结论 NSAIDs致上消化道出血起病隐匿应采取适宜措施降低(P>0.05)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为预防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提供依据和措施。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急诊科2007年1月—2009年12月因上消化道出血住院的16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出血前1周是否服用过NSAIDs将患者分为NSAIDs组和非NSAIDs组。分析NSAIDs组的服药的种类、服药原因、用药时间等,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年龄、性别、既往有无心血管疾病病史、溃疡病史、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情况],临床症状(腹痛、消化不良)以及胃镜表现。结果 167例中有39例(23.35%)出血前1周服用过NSAIDs。NSAIDs组服药种类以阿司匹林占多数(19例,占48.71%);用药时间以1周以内最多见(15例,占38.46%);服药原因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为主(17例,占43.59%)。组间比较:NSAIDs组年龄≥60岁患者所占比例高于非NSAIDs组(P<0.05);NSAIDs组既往心脑血管病史较非NSAIDs组多见(P<0.05);NSAIDs组出血前消化道症状不明显(P<0.05);胃镜下NSAIDs组以胃溃疡、糜烂性出血多见,非NSAIDs组以十二指肠溃疡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SAIDs组出血量>1 000mL者所占比例高于非NSAID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既往心脑血管病史、既往消化性溃疡病史为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表现的特点为起病隐匿、无明显腹痛,且出血量大。  相似文献   

7.
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蓉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8):1030-1031
目的:研究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诱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与同期172例溃疡及胃黏膜病变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既往史、出血前服药史、临床症状、幽门螺杆菌(Hp)感染、治疗及预后的情况。结果: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占上消化道出血的25.2%(58/230),多发生在服药后2周内,NSAIDs组年龄偏大、多有心脑血管病史、出血前临床症状不明显、Hp感染可能加剧NSAIDs诱发胃肠黏膜损害,两组性别、消化道溃疡史、治疗及预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者易发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无腹痛性消化道出血是其临床表现的特点,应加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及内镜特点.方法 对177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出血前1周内是否服用NSAIDs分为NSAIDs组(36例)和非NSAIDs组(141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77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有36例(20.34%)服用过NSAIDs.两组比较,NSAIDs组在年龄、溃疡类型、临床症状等方面均有显著差异,但在性别、Hp阳性率、既往溃疡病史上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加强对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认识,合理用药,并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使用NSAIDs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对伴有幽门螺杆菌(HP)感染风湿病患者上消化道损害的危险性,为预防患者不良反应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风湿病患者175例,按照其 HP 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n=89)及非感染组(n=86),比较两组患者上消化道损伤的发生情况。结果消化道损害率感染组(15.7%)显著高于非感染组(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消化道溃疡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吸烟史、饮酒史及风湿病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者发生上消化道损害[比值比(OR)=4.055,95%可信区间(95% CI):1.942~6.380]与非感染组(OR =1.227,95% CI :0.385~0.99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AIDs 可导致伴有 HP 感染风湿病患者上消化道损害发生率显著上升,在今后的治疗中,应注重消化道黏膜保护剂的配合使用,以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并促进其溃疡的自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非甾体类抗炎药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了解非甾体类抗炎药 (NSAIDs)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 ;方法 :对因上消化道出血在本院住院 1 65例患者 ,根据出血前 1 0天内是否服用过NSAIDs,将其分为两组进行比较 ;结果 :1 65例患者中 45例 ( 2 7.3 % )出血前服用过NSAIDs,服药原因以上呼吸道感染最多 ( 46.7% ) ,两组比较 ,患者的性别、既往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史 ;出血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而年龄、出血前消化道症状、心脑血管病史、病变部位、病变数目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NSAIDs是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病因 ,年老、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者更易出现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64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60例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出血前10d内是否服用过NSAIDs将患者分为服药组和未服药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6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有64例(17.78%)服用过NSAIDs。两组比较,服药组患者年龄偏大、多有消化性溃疡和心脑血管病史(P〈0.05);出血前消化道症状不明显(P〈0.01);血红蛋白下降更多(P〈0.05);胃溃疡和复合性溃疡、多发黏膜病损的情况在服药组更多见(P〈0.05)。但两组患者的性别、Hp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友具有消化性溃疡、心脑血管病史者更易发生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无腹痛性消化道出血是其临床表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general use of all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 and their relation to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in view of National Institute for Clinical Excellence guidelines published in July 2001 in the UK. Methods: Cross sectional study on all patients who were referred for endoscopy for suspected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in six hospitals in Yorkshire region of the UK. Results: One hundred and sixty three patients presented for endoscopy for suspected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43 patients were taking at least one ulcerogenic drug, and 120 were not. The mean age difference between these two groups was eight years (p<0.01). The absolut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roportion of patients with peptic ulcer disease/erosion (PUD) in NSAID with/without aspirin group and no ulcerogenic drug group was 31% (p = 0.02).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roportion of PUD in cyclo-oxygenase 2 with/without aspirin group and no ulcerogenic drug group was 30% (p = 0.1). The overall 30 days mortality rate was 14.1%. Conclusions: Elderly patients are being inappropriately prescribed conventional NSAIDs. NSAIDs with or without aspirin use are still associated with a significant risk of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in the era of cyclo-oxygenase 2 selective agents. Substitution with cyclo-oxygenase 2 selective NSAIDs is not without risk of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相似文献   

13.
曹丽 《当代医学》2011,17(4):148-149
目的探讨非甾体类抗炎药所致急性胃粘膜病变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9年6月到2010年5月就诊的68例急性胃粘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出血前10天内是否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分为服NSAIDs组20例和非NSAIDs组48例,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和内镜下特点。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构成、心脑血管病史、消化道症状、溃疡、Hp感染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强对非甾体抗炎药所致急性胃粘膜病变的临床特点认识,采取相应措施,减少非甾体类抗炎药引起急性胃粘膜病变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致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凝血功能变化,并探讨处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1月期间因服用NSAIDs致消化道出血的48例患者和同期服用NSAIDs而未出现消化道出血的50例患者,分别记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由同组人员分别检测两组凝血指标[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 PTT)、纤维蛋白原(Fbg)]的表达水平,观察两组凝血功能障碍发生率并分析其可能影响因素。结果两组TT,PT,a PTT,Fbg,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服药种类中以阿司匹林为主,其比例为64.6%且较对照组20.0%高,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原发疾病高血压58.3%、冠心病35.42%、糖尿病31.3%、脑血管疾病14.6%分别较对照组28.0%、12.0%、14.0%、2.0%高,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消化道出血是服用NSAIDs的常见危险并发症,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原发疾病很可能是服用NSAIDs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黄延波 《中外医疗》2016,(20):109-110
目的:分析老年人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致消化道出血临床特征。方法方便选取从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NSAIDs致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据年龄分为中青年组(50例)与老年组(50例),观察两组血红蛋白(Hb)、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g)、血小板数量(PLT)等指标,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老年组中,28例应用NSAIDs(主要为阿司匹林),占56.00%,明显高于中青年组36.00%(P<0.05)。老年组中,应用NSAIDs一周后,11例发生上消化道出血(22.00%),低于中青年组60.00%(P<0.05)羌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中青年相比,老年人NSAIDs致消化道出血临床特征存在一定差异,需采取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6.
孟祥俭  邬颖华 《四川医学》2011,32(10):1557-1559
目的探讨老年与青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2010年3月在我科住院救治的148例上消化道出血并经胃镜或CT检查的临床病历资料。结果老年与青年组上消化道出血均有明显的诱因,两组患者都存在饮食不当的病史,40.54%的老人有非甾体类药物史,而60.81%青年人有酗酒史;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老年组上消化道出血以胃溃疡占首位(50.00%),其次是胃癌(13.51%);青年组以十二指肠溃疡多见(52.70%),其次是胃粘膜病变(28.38%);老年组患者常合并基础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肝硬化分别为52.7%、28.38%、13.51%,86.49%有并发症。结论老年患者与青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诱因、出血原因以及伴发疾病等均有各自的特点;消化性溃疡是不同年龄组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双重抗血小板治疗老年冠心病过程中出血事件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邯郸市第一医院收治的21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有无发生消化道出血和(或)泌尿系出血设为出血组和未出血组.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年龄、性别、肾功能、负荷剂量、既往合并基础疾病及联合用药情况,分析出血事件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消化道出血组及未出血组在年龄、是否有既往胃病史、肾功能情况、给予剂量及是否应用PPI因素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 <0.05.泌尿系出血组及未出血组在年龄、是否有既往高血压病史及糖尿病病史、肾功不全、给予剂量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 <0.05.结论 老年患者应用双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冠心病过程中出血风险相对较高,年龄≥75岁,患有肾功能不全以及应用负荷剂量等会增加消化道出血及泌尿系出血风险,临床上应注意识别高危人群,减少抗血小板治疗出血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特点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消化道出血老年患者 16 4例 ,并与同期非老年组 130例比较。结果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中主要为酸相关性疾病 93例 (73 2 % ) ;胃癌 15例(11 8% ) ;低血压或休克老年组 2 7例 ,非老年组 12例 (P <0 0 5 ) ;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老年组 36例 ,非老年组 9例 (P <0 0 1) ;老年组死亡 2 1例 (其中 18例因全身慢性疾病恶化和出血后并发症死亡 ) ,非老年组死亡 5例 (P <0 0 1)。结论 酸相关疾病是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 ,其次为胃癌。全身慢性疾病恶化和出血后并发症是影响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