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高排性十二指肠外瘘18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高排性十二指肠外瘘发生的原因,探讨其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8例高排性十二指肠外瘘病人,分析其发生的原因。诊断,临床表现及采取的治疗措施。结果:18例患者均为手术后并发症,确诊时间为手术后2-14天。所有病例均行禁食,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抗感染,通畅引流等一般治疗。7例瘘口自然关闭,8例手术治疗,其中6例早期手术,5例获治愈;2例晚期手术,均获治愈。3例死亡,结论:手术是导致高排性十二指肠外瘘的主要原因。非手术治疗对治愈性手术前是必须的,如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可以考虑早期手术。  相似文献   

2.
单切口在电视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电视胸腔镜(VATS)手术中应用单切口的适应证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在电视胸腔镜下应用单切口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特发性气胸40例,继发性气胸7例,自发性血气胸5例,胸部良性肿瘤5例,胸膜转移癌2例,胸膜间皮瘤1例。结果:手术均在电视胸腔镜下应用单切口完成。平均切口长度3cm。手术平均时间为46.3min。切口位于腋中线第6肋间40例、第7肋间12例、第4肋间2例,腋前线第5肋间3例,腋后线第6肋间3例。术中无中转开胸或改多切口术式。术后漏气2例,经保守治疗自行愈合。无其它并发症。结论:在电视胸腔镜手术中应用单切口手术治疗是可行的,术前应选择适当病例、明确病变部位和设计恰当的手术切口。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100例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手术治疗的经验,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手术方式、术后处理。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0例患者中,100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按GOS评分,死亡29例,植物生存0例,重残20例,中残23例,良好28例。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治疗,应掌握好指征、时机、选择好术式、重视术后处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脑积水的手术适应症,手术方法。方法采用神经内镜行侧脑室造瘘术治疗有症状的脑积水12例,术前主要症状为头痛、头晕、视物不清及意识障碍。结果术后头痛、头晕消失10例,视物不清缓解1例,1例合并意识障碍者症状无明显缓解。有效11例,无效1例。结论微侵袭神经内镜下行侧脑室造瘘术治疗脑积水微创、简便、疗效好,副损伤及并发症明显降低,应成为其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可行性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急性胆囊炎LC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LC手术成功84例,中转开腹手术2例,平均手术时间65min(40~200min),术后恢复顺利,无胃肠道损伤、胆管损伤等严重手术并发症,仅1例出现脐下穿刺孔感染,术后平均住院6d(3~11d)。结论LC治疗急性胆囊炎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结肠损伤的术式选择。方法对手术治疗的76例结肠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一期手术治疗63例,术后发生肠瘘3例(4.8%),治愈62例(98.4%)、死亡1例(1.6%)。二期手术治疗13例,再次术后发生肠瘘2例(8.3%),治愈12例(92.3%)、死亡1例(7.7%)。结论结肠损伤一期手术治疗是一种理想的可行的手术方式。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完善围手术期处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张丽 《中国医药指南》2013,(24):224-225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boweldisease,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和克罗恩病,其中UC是病因不十分明确的直肠与结肠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UC一般进行内科治疗,但据国内报道,约有20%~30%的患者,由于内科治疗无效或者出现并发症,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本文回顾了2003年8月至2010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因溃疡性结肠炎接受手术治疗的24倒患者,针对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内科治疗情况、手术原因、手术方式及预后等资料进行分析,并随访上述患者的病情演变及现状。在上述24例患者中,14例因内科治疗效果不佳而手术,8例因并发症而手术,1例因激素不耐受而手术,另外1例因伴结肠多发息肉而手术。其中切除部分结肠手术2例;全结肠直肠切除术+回肠造口术15例;行IPAA+保护性回肠造口术3例;3例行全结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IPAA);1例行横结肠切除、近端追瘘、远端封闭术(Hartmann)。最终有18例患者接受随访,病情均平穗,生活质量也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围手术期处理及手术原则。方法:回顾分析56例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病人全部手术治疗,其中51例均急诊手术,5例一周后手术,2例出现MOF,2例出现ARDS,52例治愈出院,4例死亡。结论: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在纠正休克,处理合并症的同时,应早期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导致胆管再次手术原因,防止和降低胆管再次手术的有关问题。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1月-2008年1月我们两院普外科收治的胆管再次手术738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738例均行两次以上手术,术后并发症42例,死亡4例。结论:胆管再次手术原因复杂.手术治疗的彻底性、治疗措施和方法的恰当应用是避免因主关因素再次手术的关键;对于有客观情况的患者,再次发病原因还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析腹腔粘连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晦床效果。方法选择于2009年2月至2012年6月到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70例腹腔粘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类型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40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30例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出血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40例患者均治疗成功,手术平均出血量为10mL,对照组30例患者有26例治疗成功,4例发生再次粘连,手术平均出血量为27.8mL,两组患者在治疗的有效率方面及术后出血状况相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为腹腔粘连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手段,不但创伤小而且治愈率高,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手术将大大提高腹腔粘连患者的治愈率,适合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分析肝外伤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按适应证将56例患者分为手术治疗组41例,非手术治疗组15例。结果:56例肝外伤患者临床治愈53例,其中手术治愈38例,非手术治愈15例,死亡3例;术后再出血2例,胆瘘2例,肝内脓肿3例,切口裂开1例,经相应治疗后而愈。结论:应严格掌握肝外伤患者的手术、非手术适应证,采用联合应用数种手术方法对严重肝损伤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根尖手术在根尖病变治疗中的疗效及必要性。方法选取50例临床已行常规根管治疗的根尖病患者行根尖手术治疗。结果50例患者中治愈37例,有效9例,无效4例,有效率达92%,效果比较满意。结论根尖手术是一种疗效可靠的根尖病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颅脑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是显微外科与神经外科的结合,由于手术显微镜的立体放大及同轴照明作用配合显微器械的使用,使手术精度提高,降低对神经组织的损伤,保留良好的神经功能,从而提高手术治愈率,降低手术死亡率和致残率。我院1996年12月~199tr年10月收治经显微手术治疗的颅内肿瘤患者共36例,疗效满意,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36例经显微手术治疗的颅内肿瘤,包括胶质瘤19例,脑膜瘤7例,垂体瘤4例,听神经瘤与颅内转移瘤各2例,以及颅咽管瘤和松果体瘤各1例。手术顺利,出血量少,肿瘤完全切除。手术当日清醒,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食管癌患者行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临床疗效,并加以比较。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手术组25例与非手术组25例,治疗后行疗效比较。结果:手术者25例,住院期间死亡4例。部分患者1月后化疗或放疗。2年生存者16例,5年生存者5例。非手术者25例,2年生存者10例,5年生存者为零。结论:食管癌患者行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姚传武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8):1205-1206
1990年10月-2005年10月,我院手术治疗180例60岁以上湿热型胆囊炎、胆石症患者,其中78例术前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择期手术,与急诊手术的102例对照,疗效明显提高,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259例甲状腺腺瘤临床手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甲状腺腺瘤的手术治疗历史悠久,到目前为止,不论外科或肿瘤外科,对甲状腺腺瘤的手术方式,仍有争论。我科从1980-1987年手术治疗甲状腺腺瘤259例,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婴幼儿心脏直视手术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方法统计分析1619例婴幼儿围手术期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该组死亡68例,死亡率4.2%,术后发生并发症190例,发生率11.7%。结论婴幼儿心脏直视手术围手术期的治疗重点在于输液成分和量的控制、呼吸道的管理以及心功能维护、防止多器官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6例斜坡表皮样囊肿的病例手术治疗分析。方法 6例均行显微外科治疗,根据临床特征,影像学特征,生长部位及形状,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结果 4例达到完全切除,2例近全切除,术后5例病人痊愈,1例术前面瘫术后无明显改善。结论 选择合理手术入路行显微外科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体外循环技术在肺癌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体外循环技术在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难治性中央型肺癌5例,在常规体外循环下,手术采用胸骨正中切口,主动脉插管加右心插管建立循环,手术在无血状态下从容地根治肿瘤和清除纵隔淋巴结。结果:本组中5例重度侵犯周围血管组织的肺癌病人,均在体外循环的支持下完整切除,4例顺利出院,1例死于术后呼吸功能衰竭,手术中并发症减少,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开胸手术治疗,在中晚期肺癌的手术治疗中具有明显的优势。结论:体外循环技术在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降低了难治性肺癌病人的死亡率,扩大了手术适应证,本组病例获得了良好的近期和远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治疗的适应证、手术方式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清丰县第二人民医院普通外科近年来行保肛手术治疗的低位直肠癌患者27例,对其手术方式、适应证及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均无残端阳性病例,术后平均随访24个月,DukesA期无复发、无转移;DukesB期1例术后16个月发生肺转移;DukesC期1例术后11个月局部复发,后再行Miles手术治疗。结论低位直肠癌行保肛手术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在根治性切除的前提下,保肛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