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夏兴 《现代护理》1999,5(9):54-55
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护理现为指导,以病人为中心,以护理诊断为核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的护理模式。整体护理是我国护理工作一项重大改革,亦是中国护理管理和护理临床业务与国际接轨的必然要求。为此,我院学习新加坡中央医院以及上级各大医院的整体护理有关资料,结合我院具体情况在综合内科建立具有自己特色的整体护理模式病房。现介绍如下:1人员组织结构我科是一个综合内科,有心、脑血管、消化道、泌尿道等病种。开放床位40张,护士11人(包括护土长),其中主管护师1名,护师4名,将护土分成甲组、乙组,每组组长由自考高护或高护专业…  相似文献   

2.
李皎伦  隋一玲  吴淑莉 《护理研究》2012,26(28):2669-2670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对护理技术及人员的要求日益提高,对护士进行分层培训分层管理是摆在护理人员面前的重要任务.现将我院胸外科临床护理人员分层级管理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设置床位44张,床位使用率108.93%,病人周转率37.58%;护士15人,其中副主任护师(护士长)1人,主管护师4人,护师4人,护士6人.护理组分为4组,第一组管理术后观察室10张床位,组长是1名主管护师(第3层级),组员为3名护士.第二组管理16张床位,组长是1名护师(第3层级),组员为2名护士.第3组管理18张床位,组长是主管护师(第3层级),组员为2名护士.第4组管理14张左右加床,组长是主管护师(第3层级),组员为2名护士.前两组为第一协作组,后两组为第二协作组,日间每组护士负责病人不超过8例.有1名护士机动调配.  相似文献   

3.
庄丽 《现代护理》1998,4(10):50-51
自1995年我院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模式病房试点以来,经过三年多的努力逐渐成型而在全院展开。各科室根据病种的不同及护理人员的数量已形成自己的模式。而且充分发挥了整体护理的优越性、实用性。得到了病人的好评,医生及病人家属的认可。1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1.1分组护理,设立责任护士我科共有床位69张,护士26人。设立7个护理小组。除监护小组6张病床由5名护士组成,设立1名责任护士外,其余63张病床分成6小组设立6名责任护士。每人负责9~12张病床。全体护士共同参与倒夜班,责任护士相对固定。1.2设立护理秘书责任护士每日要…  相似文献   

4.
我科自2010年全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为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充分体现护士价值,根据优质护理服务要求,制定护理绩效考核管理办法,经全体护士讨论、通过,自2010年10月起正式实施,经过1年的实践,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研究对象我科开设46张床位,共12名护士,均为女性。平均年龄31岁。其中主管护师3名,5~9年护师1名,1~5年护师5  相似文献   

5.
为响应卫生部的号召,我院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病房"活动。自2010年9月,我科正式启动了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夯实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提升患者和社会满意度,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我科开放床位44张,现有护士16名,年龄22~48岁。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4名,  相似文献   

6.
在优质护理服务的过程中,我院遵循卫生部关于印发的《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和《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3个文件的内容为指导思想,指导本科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1],我科为试点病房之一.自2010-09以来,我科坚持患者为中心,"夯实基础护理,优化护理服务"为主题,从注重人文关怀、培育优质服务理念、调整护士排班模式、落实基础护理、强化健康指导、创建温馨病区等举措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我科开放床位33张,护士10名,床护比为1∶0.4;护士年龄24~45岁,平均年龄27岁.职称:主管护师1名,护师3名,护士6名;学历:大专7名,本科3名.其中本科在读7名.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保证护理质量,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方法我科在开展整体护理后的模式对观察组设立责任护士制护理,对照组采用不设责任护士,人人轮流做责任护士的模式。结果两种护理模式对照,在入院指导、入院评估准确率,护理诊断准确率、护理措施落实率、健康教育有效率、病人满意率、护士素质提高等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设立责任护士的整体护理模式,可有效地提高整体护理质量,能真正贯彻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同时也能体现按职上岗,鞭策护士不断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8.
目前,随着护理模式的改变和整体护理的推广应用,如何进一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优化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是护理研究者一直探讨的问题。我科自2006年1月起在整体护理的基础上将病房所有床位平均分给全科护士,实施责任到护“一对一”的临床护理模式。在护患沟通、增加患者满意度、护理记录及时、准确及健康教育临床效果等方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方法1.1管理方法我科有40张病床,临床护士12名,将所有床位平均分给全科护士,除护士长和主班护士不管床外,还有10名,设组长2名,各带4名护士,我科病房均为3人间。年资低于5年的护士…  相似文献   

9.
总责任护士在神经外科整体护理开展中的作用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珍珍  陈丽静 《现代护理》2003,9(7):556-557
目的 为了保证整体护理质量,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探讨开展整体护理模式。方法我科在开展整体护理工作中采用两种模式对观察组设立总责任护士小组制护理。对对照组采用不设总责任护士。人人都是责任护士的模式。结果 两种护理模式对照:在入院指导,入院评估准确率、护理诊断准确率、护理措施落实率、健康教育有效率、病人满意率、护士素质提高等7个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设立总责任护士的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整体护理质量,能真正贯彻以病人为中心服务,同时也能体现按职上岗鞭策护士不断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10.
整体护理是把病人视为一个整体,从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等来考虑病人的健康,我科开展整体化护理二年来收到满意效果。1整体化护理步骤1.且由我院护理部主任对全院护士进行护理新概念、新理论和护理程序授课讲解,护士长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对整体护理新观念进行具体指导,与护士共同制定护理、标准护理计划、标准宣传计划和修改护理表格。1.2目前,我科30张床位,配备护士长五名、办公室护士1名、,总务护士直名、分2组进行整体化护理,每组匕张床,每组1名组长和2名责任护士,每天病人数的分配由办公室护士根据病情、各组空床数进…  相似文献   

11.
张燕双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8):115-116
为了更好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让护士及医生满意,提高护理质量,2010年4月以来,我们将传统的排班模式转变为分组式的APN班,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我院神经内科开放床位44张,配备护理人员19名,护理员1名。其中主管护师1名,护师7名,护士11  相似文献   

12.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对护理技术及人员的要求日益提高,对护士进行分层培训分层管理是摆在护理人员面前的重要任务。现将我院胸外科临床护理人员分层级管理情况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科设置床位44张,床位使用率108.93%,病人周转率37.58%;护士15人,其中副主任护师(护士长)1人,主管护师4人,护师4人,护士6人。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保证整体护理质量,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探讨开展整体护理模式.方法我科在开展整体护理工作中采用两种模式对观察组设立总责任护士小组制护理.对对照组采用不设总责任护士.人人都是责任护士的模式.结果两种护理模式对照:在入院指导,入院评估准确率、护理诊断准确率、护理措施落实率、健康教育有效率、病人满意率、护士素质提高等7个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设立总责任护士的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整体护理质量,能真正贯彻以病人为中心服务,同时也能体现按职上岗鞭策护士不断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14.
1984年8月,我院接受了我市首届夜大护师毕业生12名来我院外科生产实习的任务。生产实习是以“开展责任制护理”为实习内容的,院领导指定专人负责带教,12名学生,2人一组,每人分管4张床位,共包48张床位,为责任制护理组。余下的床位,本院护士负责,为功能制护理组。现将体会介绍如下。一、以两种护理制的对比“看责任制护理的优  相似文献   

15.
我科于2007年1月至今开展了专业组护士技能系统培训模式的探索,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我院为三级甲等综合性教学医院,拥有床位2200余张,现启用手术室30间,年平均手术量在2万台以上.我科现有护士72名,95%以上为大专以上,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护士占60%以上,其中副主任护士2名,主管护师26名,护师32名,护士12名. 2.确定专业组护士的人员.每一手术专业组设组长1名,再根据手术的多少和难易程度下设7~10名护士.组长由专业方面有特长、工作20年以上的主管护师担任,组员必须是工作2年以上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经过全科手术配合,能熟练配合各类手术;对于心脏组和移植组的人员必须是手术室工作3年以上的注册护士.  相似文献   

16.
责任制护理是目前国际上比较先进的护理制度.从国外开展责任制护理的情况来看,护士人数都较充足.长期来,我国护理人员较为缺乏,面对这现实如何开展责任制护理,现就我科责任制护理试行情况谈谈粗浅的体会. 一.方法我科有护士长(护师) 1名,护士9名,病床50张,收容对象是耳鼻喉及口腔疾病的患者,其中耳鼻喉科床位31张,口腔科19张. 1.护理人员的分工护士长主要负责护理病历的修改,护理查房,检查护理质量,负责病房管理。办公室护士不固定,每二个月轮换一次,二个月期间不参加值夜班,主要负  相似文献   

17.
我科于2005年开展了新型的三级护理查房,以借此来推进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病房的护士编制 本病房共有在编护士9名,其中护师6名,护士3名。大专学历2名,大专在读者2名。  相似文献   

18.
消毒供应中心(室)护理缺陷3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现将我科2003-12-2005-01护理缺陷32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我院是一所县级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开设床位286张。供应室人员7名,其中护士长1名(主管护师)、护师1名、护士5名、均有上岗证、人员固定。将全院各种器械物品统一回收、清洗、灭菌、发放融为一体,每天处理治疗包30-100个。  相似文献   

19.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县市级医院,设有床位450张,医疗科室18个,医技科室12个,全院共有244名护理人员,其中副主任护师8名,主管护师58名,护师148名,护士30名,担负着全院20多个科室医疗、预防、教学等护理工作任务,医院设有护理院长、护理部,形成垂直、独立的护理体系。  相似文献   

20.
"优质护理服务工程"由卫生部开展,在全国进行试点,旨在加强临床护理工作,改善护理服务,惠及广大患者,并在临床护理模式、护理管理方式、绩效考核方法、薪酬分配和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探索和试点,充分调动广大护士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总结经验,形成模式,建立长效机制.我科作为试点病房之一,2011年5月起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程,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2011年5月将我病区50张固定床位分为2组,每组19~20张床,加床按入院时间分别归入各组,而医生、护士根据床位分组也随之分成2组,使各护理小组分管的患者与各医疗小组相一致,共同负责同一组患者.在人员结构上,护士按职称进行分组,实行"1∶1∶1∶2"的人员结构模式,即主管护师1名,护师1名,护士1名,见习护士2名,各小组实行组长负责制,由主管护师担任.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程前后护士及患者一般资料、护士职称分布及患者病种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