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宁丰  黄玉葵 《海南医学》2012,23(4):68-70
目的 比较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与化学药物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效果.方法 10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分为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组(A组50例)和化学药物保守治疗组(B组50例),比较两组患侧输卵管通畅率、宫内妊娠率及患侧输卵管再次异位妊娠率等.结果 A组患侧输卵管通畅率76%,宫内妊娠率70%,患侧输卵管再次异位妊娠12%;B组患侧输卵管通畅率40%,宫内妊娠率48%,患侧输卵管再次异位妊娠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后输卵管的功能取决于其通畅情况,通过宫腔镜输卵管插管通液可有效地判断输卵管通畅情况;就提高今后宫内妊娠率、减少患侧输卵管再次异位妊娠率等方面,腹腔镜保守手术均优于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下采用不同术式治疗输卵管妊娠后的生殖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晨  张震宇  李淑红  史秀婷 《北京医学》2007,29(10):604-606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下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输卵管妊娠后,宫内妊娠率和再次异位妊娠的风险差别.方法 回顾分析118例输卵管妊娠行腹腔镜手术治疗且希望保留生育能力并有随诊条件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进行分组:A组行患侧输卵管开窗取胚术同时加患侧输卵管近端注射甲氨蝶呤(MTX)30 mg的保留输卵管手术,共62例:B组在无法保留患侧输卵管或已有一子女,对侧卵管外观正常时行输卵管切除术,共56例.比较两组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输卵管妊娠后的生殖状态.结果 术后1~3年宫内妊娠率:A组[19例(30.6%)]与B组[16例(28.6%)]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异位妊娠发生率:A组[11例(17.7%)]与B组[3例(5.3%)]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输卵管妊娠行腹腔镜下保留患侧输卵管手术应慎用,宫内妊娠率虽然略高于切除者,但可增加再次宫外孕发生的危险.  相似文献   

3.
许盛芳  谭鑫 《四川医学》2012,33(5):810-812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两种术式治疗输卵管妊娠,术后再妊娠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105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患者,分为保守性手术组(A组)74例,输卵管大部分切除手术组(B组)31例,对比两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术后再次宫内妊娠率、异位妊娠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盆腔粘连等因素对A组术后生育情况的影响。结果 A组术中出血量大于B组,手术时间长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再次宫内妊娠率为45%,B组为34%,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单因素分析中,A组术后宫内妊娠率与盆腔粘连情况、对侧输卵管闭锁与否有关,P<0.05。结论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再次宫内妊娠率不高于输卵管大部分切除术。盆腔粘连情况、对侧输卵管闭锁与否是术后宮内妊娠率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与输卵管开窗取胚两种手术方式对患者妊娠状态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12月收治的确诊为输卵管妊娠而接受腹腔镜手术、有生育要求并有随诊条件的127例患者。据手术方式不同分成2组:A组为输卵管切除组(64例), B组为输卵管开窗取胚组(63例)。术后随访2年, 比较两组妊娠状态。结果 再次异位妊娠率:A组4.7%(3/64), B组15.9%(10/63),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宫内妊娠率:A组45.3%(29/64), B组49.2%(31/63),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输卵管妊娠的腹腔镜手术中, 若对侧输卵管外观无异常, 建议行患侧输卵管切除术。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1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接受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的13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A组),观察其术后输卵管通畅程度、再次宫内妊娠率、异位妊娠再发等情况,并与同期接受输卵管切除术的94例患者(B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腹腔镜保守性手术组和输卵管切除术组术后宫内妊娠率分别为69.2%、4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具有微创、安全及再次妊娠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后持续性异位妊娠、患侧输卵管通畅情况、再次妊娠结局(宫内妊娠或重复异位妊娠),为评估异位妊娠保守治疗后生殖力状况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20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行保守治疗,按就诊顺序分层随机分为2组。A组100例:行异位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B组100例:行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比较两种方法治疗后持续性异位妊娠、患侧输卵管通畅情况、1年内再次妊娠结局。结果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率为2%。本研究中将保守治疗后患侧输卵管通畅列为满意,部分通畅及阻塞列为不满意,A组满意率为60%,B组满意率为47%,组间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1年内宫内妊娠率为56%,重复异位妊娠发生率为3%;B组宫内妊娠率为47%,重复异位妊娠发生率为5%,组间对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有生育要求的输卵管妊娠患者行保守治疗,最终生殖目的为获得宫内妊娠,保留患侧输卵管,可获一定术后满意生殖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下2种术式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方法 300 例输卵管妊娠行腹腔镜手术治疗且希望保留生育能力的患者,根据手术情况及患者要求,按手术方式分为2组.清除组(n=154)行患侧输卵管线型切开病灶清除术,同时于患侧输卵管近端注射甲氨蝶呤而保留输卵管;切除组(n=146)行患侧输卵管切除术.结果 清除组术时出血、手术用时均高于切除组(P<0.05);2组术后住院时间、正常妊娠率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术后再次异位妊娠和持续性异位妊娠率比较清除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有再次生育要求的输卵管妊娠患者应谨慎行输卵管线型切开病灶清除术,以避免持续性异位妊娠或再次异位妊娠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胚术与输卵管切除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6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分为A组和B组,每组38例。A组患者接受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胚术,B组接受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12个月异位妊娠再发率及宫内妊娠成功率。结果 A组术中出血量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长、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和B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7.89%(3/38)、13.15%(5/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异位妊娠再发率分别为10.53%(4/38)、5.26%(2/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宫内妊娠成功率分别为52.63%(20/38)、28.95%(11/38),A组宫内妊娠成功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及输卵管开窗取胚术对异位妊娠疗效相当,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胚术中出血量更小,患者术后宫内妊娠成功率更高。  相似文献   

9.
欧阳冰清  唐桂娥 《海南医学》2014,(12):1747-1749
目的:探讨保留输卵管是否对腹腔镜辅助下输卵管妊娠患者术后生育产生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0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48例被确诊为输卵管妊娠的患者,随机分为保留组和切除组各74例,保留组行输卵管保留手术,切除组行患侧输卵管切除术。通过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继发性不孕、再次异位妊娠、宫内妊娠、术后第一年生育等妊娠情况及术后1年、术后2年累积不孕率情况。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宫内妊娠组、再次异位妊娠组及继发不孕组三组,每组例数分别为81例、19例和48例,主要观察不同妊娠结局的临床特点。结果保留组和切除组患者术后继发性不孕、再次异位妊娠、宫内妊娠、术后第一年生育等妊娠情况及术后1年、术后2年累积不孕率等情况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内妊娠组、再次异位妊娠组及继发不孕组患者的输卵管形态异常率分别为13.58%、84.21%、87.5%;盆腔粘连分别为23.46%、73.68%、64.58%;输卵管通畅分别为93.83%、47.37%、2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输卵管能否有效提高输卵管妊娠患者术后的生育能力仍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具体分析,对于健侧输卵管异常、盆腔粘连比较严重或者已有一侧输卵管切除术病史且有强烈生育愿望的患者,建议选择腹腔镜输卵管保留术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0.
陶萍 《实用全科医学》2011,(11):1729-1729,1744
目的观察腹腔镜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输卵管妊娠的围手术及再次妊娠情况。方法对滁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04年4月-2008年12月期间收治的输卵管妊娠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其中Ⅰ组:保守性手术28例;Ⅱ组:输卵管切除术42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结局、术后再次妊娠情况。结果Ⅰ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均高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性异位妊娠Ⅰ组高于Ⅱ组;再次宫内妊娠及异位妊娠,Ⅰ组高于Ⅱ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保守性手术难度、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及再次妊娠率均高于输卵管切除术,但再次妊娠与对侧输卵管及盆腔病变情况有关,在对侧输卵管正常,而患侧输卵管病变严重的情况下则行患侧输卵管切除术。  相似文献   

11.
曾艳花 《吉林医学》2011,(20):4100-4101
目的:研究经腹腔镜下保守手术治疗不同大小输卵管妊娠包块患者在治疗后的生育状态。方法:搜集采取腹腔镜下保守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患者资料,依据妊娠包块的长径将全部患者分为A、B、C三组,对比三组治疗后宫内妊娠以及再次发生患侧输卵管妊娠的情况。结果:妊娠包块长径﹤3 cm的A组宫内妊娠率为73.58%,再次患侧输卵管异位妊娠率为15.09%;妊娠包块长径≥3 cm,且﹤6 cm的B组宫内妊娠率为57.45%,再次患侧输卵管异位妊娠率为40.43%;妊娠包块长径≥6 cm的C组宫内妊娠率为31.25%,再次患侧输卵管异位妊娠率为18.75%。结论:输卵管妊娠包块长径﹤6 cm的患者经保守手术治疗后宫内妊娠率无明显差异;而﹤6 cm与≥6 cm的患者治疗后宫内妊娠率有差异,﹤6 cm的患者再孕率高于≥6 cm的患者;以输卵管妊娠包块长径3~6 cm的患者为再次异位妊娠发生率最高群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保守手术与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9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根据有无生育要求以及患者的病情分为A组(51例)与B组(39例)两组,A组行腹腔镜下保守手术治疗,B组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血β-HCG转阴时间以及随访妊娠情况。结果 A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大于B组(P<0.01);两组住院时间、血β-HCG转阴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2年随访,A组宫内妊娠率为43.14%,B组为20.51%,A组明显高于B组(P<0.05);A组未孕率为41.18%,B组为66.67%,A组明显低于B组(P<0.05);两组异位妊娠率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相比,腹腔镜下保守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可保留患者生育功能,再次妊娠率及宫内妊娠率高;但对于患侧严重输卵管损坏而对侧输卵管正常以及严重盆腔粘连者则建议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治疗,以减少再次异位妊娠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文玉   《中国医学工程》2013,(2):77-7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采用不同术式治疗输卵管妊娠后对生殖状态的影响。方法 A组30例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取胚术,B组38例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观察比较2种手术方式后患者术后生殖状态的影响。结果宫内妊娠对比:A组为26.67%(8/30),B组为23.68%(9/38);宫内妊娠结局:A组8例中流产2例,足月分娩4例;B组10例中流产7例,足月分娩3例。再次异位妊娠对比:A组为16.67%(5/30),均为前次保留输卵管,再次行切除手术治愈;B组为7.89%(3/38),再次行切除手术或保留输卵管手术治愈。结论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保留患侧输卵管术后患者宫内妊娠率较输卵管切除术略高,结局较良好,但再次异位妊娠的发生率增加,临床应慎重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输卵管妊娠病人采取不同手术方式对于术后妊娠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0~2005年间本院住院手术病人中行输卵管开窗术或者切除术有意愿再次妊娠患者并术中行卵管通液术证实对测卵管通畅135例进行3~4年随访.其中A组62例,行开窗术.B组73例行输卵管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方式对于再次妊娠的影响.结果 比较术后3~4年内妊娠宫内妊娠率及再次异位妊娠发生率.宫内妊娠率:A组25例宫内妊娠.B组16例宫内妊娠,两组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异位妊娠率:A组15例,B组8例,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对于采取输卵管开窗术应推荐.因为保留输卵管增加了总的妊娠率,增加了宫内妊娠率.尤其要求再生育者,保留输卵管应建议.对于无生育要求者建议切除患侧卵管,因为保留卵管同时增加了再次异位妊娠率.  相似文献   

15.
异位妊娠腹腔镜下输卵管成型术及术中通液的价值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白云 《中国医刊》2004,39(11):41-43
目的对异位妊娠腹腔镜下输卵管成型术及术中通液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有生育要求的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患者37例进行腹腔镜下输卵管成型及术中通液,并对其术后妊娠情况进行随访.结果患侧输卵管术后复通率62.2%,宫内妊娠率为45.9%,对侧输卵管通畅率64.9%,宫内妊娠率58.3%,两者术后宫内妊娠率无明显差异(P>0.05);双侧输卵管通畅患者宫内妊娠率为73.3%,单侧通畅患者宫内妊娠率为35.3%.双侧均通畅患者的宫内妊娠率高于单侧通畅的患者(P<0.05).患侧通畅而对侧不通患者与患侧不通而对侧通畅患者的宫内妊娠率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异位妊娠腹腔镜下输卵管成型术及术中通液能了解并改善输卵管的功能状态,提高术后宫内妊娠率.  相似文献   

16.
李俊 《吉林医学》2015,(3):443-444
目的:通过腹腔镜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输卵管妊娠术后再妊娠情况的比较,来探讨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效果的优劣。方法:对接受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的79例患者进行分类,分为保守性手术治疗组(A组)51例和输卵管切除术治疗组(B组)28例患者。结果:随访3~4年,A组和B组宫内妊娠率分别为64.7%、4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妊娠率分别为13.7%、10.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有生育要求的输卵管妊娠患者,除了输卵管破坏严重而对侧输卵管正常者应行输卵管切除术外,其余患者应行保守性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腹腔镜术式对输卵管壶腹部妊娠术后累积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24例输卵管壶腹部妊娠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保守性手术组(腹腔镜下患侧输卵管切开取胚术)、根治性手术组(腹腔镜下患侧输卵管切除术);分析对比不同组别术中、术后情况及再次妊娠率的情况。结果根治性手术组手术时间(50.7±22.4)min,术中出血(13.6±10.8)mL,术后3 d血β-HCG值下降比率(83.3±12.3)%,保守性手术组手术时间(51.18±15.8)min,术中出血(13.4±11.4)mL,术后3d血β-HCG值下降比率(82.9±1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根治性手术:宫内妊娠率40.63%、异位妊娠率28.12%和继发不孕率31.25%。保守性手术:宫内妊娠率39.76%、异位妊娠率30.12%和继发不孕率3012%,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输卵管切除术并不会降低自然妊娠率,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可以作为输卵管妊娠的首选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病人采取不同手术方式对于术后妊娠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总结2000~2005年间本院住院手术病人中行输卵管开窗术或者切除术有意愿再次妊娠患者并术中行卵管通液术证实对测卵管通畅135例进行3~4年随访。其中A组62例,行开窗术。B组73例行输卵管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方式对于再次妊娠的影响。结果比较术后3~4年内妊娠宫内妊娠率及再次异位妊娠发生率。宫内妊娠率:A组25例宫内妊娠。B组16例宫内妊娠,两组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异位妊娠率:A组15例,B组8例,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对于采取输卵管开窗术应推荐。因为保留输卵管增加了总的妊娠率,增加了宫内妊娠率。尤其要求再生育者,保留输卵管应建议。对于无生育要求者建议切除患侧卵管,因为保留卵管同时增加了再次异位妊娠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不同术式治疗输卵管妊娠对再次妊娠的相关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输卵管妊娠患者64例进行分析,按照不同术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病侧输卵管切开取胚术),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输卵管大部分切除术,观察两组术后输卵管通畅、再次宫内妊娠和异位妊娠发生率,并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保守性手术后再次妊娠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输卵管通畅、再次宫内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异位妊娠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保守性手术后再次妊娠率与对侧输卵管不通畅、盆腔粘连有关(P0.05)。结论: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再次宫内妊娠率明显优于腹腔镜下输卵管大部分切除术,对侧输卵管不通畅、盆腔粘连与保守术后再次妊娠有着密切关系,因而对于输卵管损坏严重和严重盆腔粘连患者不建议采用腹腔镜下保守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余丽娜 《吉林医学》2015,(7):1409-1411
目的:探究在腹腔镜下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输卵管妊娠对再次妊娠的影响。方法:选取128例输卵管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给予观察组传统的腹腔镜手术治疗(病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对照组患者使用输卵管大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然后统计两组患者的恢复状况和宫内妊娠和异位妊娠发生情况,并进行回归分析总结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输卵管畅通,再次宫内妊娠率显然比对照组患者高(P<0.05),异位妊娠发生率显然比对照组低,采用回归分析发现保守治疗后的再次妊娠率与对侧输卵管不通畅、盆腔粘连有关。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保守治疗后输卵管妊娠再次宫内妊娠率显然要比腹腔镜下输卵管大部分切除要低,对侧输卵管不通畅,盆腔粘连等与保守术后再次妊娠的关系较为密切,所以患者在输卵管损坏严重时尽量不使用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