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谷氨酸转运体和γ-氨基丁酸转运体在脑缺血模型中的表达意义。方法在体内缺血、体外缺氧2种模型中利用免疫荧光、Westen-blot、RT-PCR等技术定性定量的检测主要的谷氨酸转运体-1(EAAC-1)和γ-氨基丁酸转运体-1(GAT-1)的表达情况。结果在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脑中动脉缺血模型)和缺氧条件下培养的原代神经元中均发现,EAAC1表达下降,GAT1表达上升。结论在脑缺血缺氧状态下EAAC1表达下降,GAT1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2.
李鑫  杜鹏  汪昕 《中国临床医学》2010,17(5):638-641
目的:探讨体外条件下姜黄素对兴奋性氨基酸递质转运体EAAC1及抑制性递质转运体GAT1功能活性的影响。方法:利用爪蟾卵母细胞内源性Na/K-ATPase及外源表达的大鼠Na/K-ATPase、EAAC1及GAT1蛋白,借助双电极电压钳技术,应用姜黄素干预,实时记录并观察姜黄素干预对不同离子转运体介导稳态电流的影响。结果:(1)不同浓度梯度姜黄素(7.5μmol.L^-1、15μmol.L^-1、30μmol.L^-1、75μmol.L^-1)灌流对内源性及外源性Na/K-ATPase介导稳态电流,无显著影响;不同浓度姜黄素(15μmol.L^-1和30μmol.L^-1,)预处理卵母细胞24h,亦未观察到明显效应;借助微量注射方法,将姜黄素(30μmol.L^-1)直接注射到卵母细胞内,对Na/K-ATPase介导稳态电流无显著影响。(2)30μmol.L^-1姜黄素灌流对外源性EAAC1介导稳态电流无明显影响。(3)30μmol.L^-1姜黄素灌流可以轻度抑制外源性GAT1介导稳态电流。结论:姜黄素对细胞膜Na/K-ATPase和EAAC1介导稳态电流无显著影响,对GAT1介导稳态电流有轻度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梁辉  蔡定芳  陈虎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8):6104-6106
目的:测定神经元谷氨酸转运体(excitafory amino acid cartier 1,EAAC1)反义寡核苷酸对急性脑缺血损伤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梗死体积和海马数密度值的影响,探讨脑缺血神经保护新方法。方法: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反义寡核苷酸组(简称反义组)和正义寡核苷酸组(简称正义组),用插线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MCAO)。运用Western blot法、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YC染色、尼氏染色观察缺血区EAAC1表达和EAAC1反义寡核苷酸对缺血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梗死体积和海马数密度值的影响。结果:模型组缺血区EAAC1表达(0.61&;#177;0.03)明显高于假手术组(0.20&;#177;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49.49,P&;lt;0.01),而反义组表达(0.31&;#177;0.01)低于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49.33,P&;lt;0.05)。反义组大鼠梗死体积(101.33&;#177;15.08)mm^3显著小于模型组(140.5&;#177;20.27)mm^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6.66,P&;lt;0.01),反义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3.33&;#177;0.41)分,显著高于模型组(1.42&;#177;0.34)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48.51,P&;lt;0.01),海马各区数密度值均高于模型组(P&;lt;0.01和P&;lt;0.05)。结论:EAAC1反义寡核苷酸对急性脑缺血损伤有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测定神经元谷氨酸转运体(excitaforyaminoacidcarrierl,EAAC1)反义寡核苷酸对急性脑缺血损伤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梗死体积和海马数密度值的影响,探讨脑缺血神经保护新方法。方法: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反义寡核苷酸组(简称反义组)和正义寡核苷酸组(简称正义组),用插线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MCAO)。运用Westernblot法、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TC染色、尼氏染色观察缺血区EAAC1表达和EAAC1反义寡核苷酸对缺血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梗死体积和海马数密度值的影响。结果:模型组缺血区EAAC1表达(0.61±0.03)明显高于假手术组(0.20±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49.49,P<0.01),而反义组表达(0.31±0.01)低于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49.33,P<0.05)。反义组大鼠梗死体积(101.33±15.08)mm3显著小于模型组(140.5±20.27)mm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6.66,P<0.01),反义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3.33±0.41)分,显著高于模型组(1.42±0.34)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48.51,P<0.01),海马各区数密度值均高于模型组(P<0.01和P<0.05)。结论:EAAC1反义寡核苷酸对急性脑缺血损伤有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亚低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谷氨酸载体EAAC1mRNA表达和损伤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大脑中动脉阻塞 30min ,再灌注损伤 90min ,用原位杂交法和原位缺口末端标记 (TUNEL)法分别检测假手术组、对照组和亚低温组的谷氨酸载体EAAC1mRNA表达阳性率和凋亡细胞百分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亚低温组和假手术组的EAAC1mRNA表达阳性率和凋亡细胞百分率均明显降低 (P <0 0 5和P <0 0 1) ;而亚低温组EAAC1mRNA表达阳性率显著升高 (P <0 0 5 ) ,凋亡细胞百分率明显下降 (P <0 0 5 )。结论 亚低温的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损伤神经细胞凋亡作用可能与其上调EAAC1mRNA表达、诱导EAAC1合成及增加谷氨酸的摄取有关  相似文献   

6.
背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缺血缺氧导致脑内代谢异常乃至能量衰竭,是引起脑组织损伤坏死的重要原因,可见能量代谢障碍是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中心问题.在脑的能量代谢中葡萄糖转运体3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的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不同缺血时间和不同再灌注时间的脑梗死体积比、皮质半影区葡萄糖转运体3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材料实验于2002-08/10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医学研究中心动物试验室完成.选择SD大鼠56只,随机分成3组①缺血1 h再灌注组28只.②缺血3 h再灌注组24只.③假手术对照组4只.缺血1 h再灌注组自缺血开始分别选取1,3,6,12,24,72 h,1周7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7只大鼠;缺血3 h再灌注组除无1 h时点外,其余时间点与缺血1 h再灌注组相同,假手术对照组只作切口,不作插线.方法用线栓法复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检测缺血中心区和缺血半影区脑梗死体积比;剥取缺血半影区皮质组织,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葡萄糖转运体3 mRNA水平的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半定量测定葡萄糖转运体3蛋白水平的变化.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脑梗死面积.②各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葡萄糖转运体3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③各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葡萄糖转运体3蛋白水平表达的变化.结果56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脑缺血1 h后再灌注组的脑梗死体积明显小于缺血3 h再灌注组梗死体积.②葡萄糖转运体3 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变化葡萄糖转运体3自3 h即开始升高,24 h到达高峰,1周时仍高于假手术对照组;缺血3 h再灌注组在3 h有一下降点,然后升高,24 h到高峰,1周时接近正常水平.葡萄糖转运体3蛋白水平的表达与mRNA相符合.结论葡萄糖转运体3在缺血半影区的表达上调,可能是机体对缺血再灌注的保护性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病变侧缺血至再灌期亚低温(32~33℃)对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梗死体积、水肿程度、谷氨酸转运体功能及谷氨酸含量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8/11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①8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6只、常温脑缺血组32只和亚低温脑缺血组32只。3组再均分为缺血再灌注后2h,1,3,7d4个时间点,假手术组每个时间点4只,另两组每个时间点8只。②采用改良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即刻应用采用可调控半导体制冷仪对大鼠病变侧给予亚低温治疗,并持续至再灌期。③采用TTC染色测梗死体积,物理方法测水肿程度,利用脑组织突触膜颗粒对3H-L-谷氨酸摄入量的测定及分光光度法观察皮层谷氨酸转运体功能及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谷氨酸含量。结果:8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同常温脑缺血组相比,亚低温脑缺血组梗死体积明显减少(梗死体积减少56.3%~66.0%)。②同常温脑缺血组相比,亚低温脑缺血组水肿程度明显减少(减少2.8%~6.5%)。③同常温脑缺血组相比,亚低温脑缺血组谷氨酸转运体功能增强(P<0.05)。④同常温脑缺血组相比,亚低温脑缺血组谷氨酸含量降低(P<0.05)。结论:病变侧亚低温能显著减小脑梗死体积和脑水肿,其机制可能为通过谷氨酸转运体降低谷氨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在不同A1受体活性状态下,腺苷A2A受体缺失对脑缺血/再灌注区GLT-1D的影响,并探讨其产生的缺血性脑保护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腺苷A2A受体基因敲除小鼠(A2A R/KO)与野生型小鼠(A2AR/WR)制作成大脑中动脉缺血2 h/再灌注22 h模型,分别给予腺苷A1受体激动剂CPA及拮抗剂DPCPX,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 - blot方法检测缺血/再灌注区(纹状体区)谷氨酸转运体(GLT -1)的表达情况,同时观察对脑梗死体积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结果 缺血2h/再灌注22 h后,KO小鼠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明显轻于同样干预的WT小鼠(P<0.05),使用A1受体拮抗剂后,小鼠的神经缺损程度较非干预组明显加重,而使用A1受体激动剂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非干预组明显减轻;KO小鼠的梗死体积均明显小于同样干顶的WT小鼠(P<0.01),A2AR - KO/A1拮抗剂组小鼠梗死体积较非干预小鼠明显增大,而A2AR - KO/A1激动剂组小鼠的梗死体积则明显缩小.在缺血/再灌注区,A1R激动剂CPA使小鼠的GLT -1表达明显高于非干预组,其中A2AR/KO小鼠的增加更为明显;而使用A1R拮抗剂DPCPX后,局部GLT -1的表达与非干预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初步证明A2AR缺失产生的神经保护作用与A1受体功能激活,进而促进缺血/再灌注区GLT-1的表达增加有关.抑制A2AR,同时激活A1R能加强缺血性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病变侧缺血至再灌期亚低温(32-33℃)对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梗死体积、水肿程度、谷氨酸转运体功能及谷氨酸含量的影响。 方法:实验于2005-08/11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①8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6只、常温脑缺血组32只和亚低温脑缺血组32只。3组再均分为缺血再灌注后2h,1,3,7d4个时间点,假手术组每个时间点4只,另两组每个时间点8只。②采用改良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即刻应用采用可调控半导体制冷仪对大鼠病变侧给予亚低温治疗,并持续至再灌期。③采用TTC染色测梗死体积,物理方法测水肿程度,利用脑组织突触膜颗粒对^3H—L-谷氨酸摄人量的测定及分光光度法观察皮层谷氨酸转运体功能及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谷氨酸含量。 结果:8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同常温脑缺血组相比,亚低温脑缺血组梗死体积明显减少(梗死体积减少56.3%-66.0%)。②同常温脑缺血组相比,亚低温脑缺血组水肿程度明显减少(减少2.8%-6.5%)。③同常温脑缺血组相比,亚低温脑缺血组谷氨酸转运体功能增强(P〈0.05)。④同常温脑缺血组相比,亚低温脑缺血组谷氨酸含量降低(P〈0.05)。 结论:病变侧亚低温能显著减小脑梗死体积和脑水肿,其机制可能为通过谷氨酸转运体降低谷氨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背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缺血缺氧导致脑内代谢异常乃至能量衰竭,是引起脑组织损伤坏死的重要原因,可见能量代谢障碍是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中心问题。在脑的能量代谢中葡萄糖转运体3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的: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不同缺血时间和不同再灌注时间的脑梗死体积比、皮质半影区葡萄糖转运体3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 设计:随机对照实验。 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材料:实验于2002-08/10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医学研究中心动物试验室完成。选择SD大鼠56只,随机分成3组:①缺血1h再灌注组28只。②缺血3h再灌注组24只。③假手术对照组4只。缺血1h再灌注组白缺血开始分别选取1,3,6,12,24,72h,1周7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7只大鼠;缺血3h再灌注组除无1h时点外,其余时间点与缺血1h再灌注组相同,假手术对照组只作切口,不作插线。 方法:用线栓法复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检测缺血中心区和缺血半影区脑梗死体积比;剥取缺血半影区皮质组织。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葡萄糖转运体3mRNA水平的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半定量测定葡萄糖转运体3蛋白水平的变化。 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脑梗死面积。②各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葡萄糖转运体3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③各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葡萄糖转运体3蛋白水平表达的变化。 结果:56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脑缺血1h后再灌注组的脑梗死体积明显小于缺血3h再灌注组梗死体积。②葡萄糖转运体3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变化:葡萄糖转运体3白3h即开始升高,24h到达高峰,1周时仍高于假手术对照组;缺血3h再灌注组在3h有一下降点,然后升高,24h到高峰,1周时接近正常水平。葡萄糖转运体3蛋白水平的表达与mRNA相符合。 结论:葡萄糖转运体3在缺血半影区的表达上调,可能是机体对缺血再灌注的保护性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γ-羟基丁酸对局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CA1区γ-氨基丁酸及氨基丁酸A型受体α1亚型的影响,探讨其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实验于2004-05-01/10-30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形态学实验中心完成.选用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模型组(n=25)、治疗组(n=25),模型组和治疗组又各分5个时间点即缺血1 h再灌注1.5 h,3 h,6 h,12 h,24 h,每个时间点5只.采用大脑中动脉拴线法,建立大鼠局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仅暴露颈内动脉,不阻断血流,24 h后断头取脑.治疗组于再灌注前10 min给予γ-羟基丁酸钠(GHBA)3.5 mL/kg腹腔注射.模型组和治疗组分别于缺血1 h再灌注1.5 h,3 h,6 h,12 h,24 h,各取5只大鼠处死,断头取脑,置于40 g/L多聚甲醛中固定,常规石蜡包埋,行5μm厚连续冠状切,用于苏木精-伊红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测.比较分析各组在不同时间点的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及氨基丁酸A受体α1亚型阳性细胞数.结果纳入动物共60只,手术过程及术后因麻醉过深、失血过多等原因,模型组死亡2只,治疗组死亡3只,进入结果分析11组共55只.①苏木精-伊红染色光镜观察结果假手术组形态学改变不明显.模型组缺血区淡染,细胞数明显减少,但结构尚存,缺血周边细胞体积缩小,胞膜皱缩,核固缩深染,细胞间隙增大,海马区变化尤为显著.治疗组较模型组细胞数增多,细胞损害较轻.②海马CA1区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免疫组化阳性细胞数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与治疗组中缺血1 h再灌注1.5 h,3 h,6 h,12 h,24 h海马CA1区γ-氨基丁酸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缺血1 h再灌注6 h及以后各组均显著高于相应模型组(P<0.05).③海马CA1区氨基丁酸A受体α1亚型免疫组化阳性细胞数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治疗组在中缺血1 h再灌注12 h及以后各组海马CA1区氨基丁酸A受体α1亚型免疫组化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再灌注12 h及以后各组均高于相应模型组(P<0.05).结论γ-羟基丁酸可能是通过增加缺血再灌注后γ-氨基丁酸阳性神经元及氨基丁酸A受体α1亚型受体的表达来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谷氨酸转运体(EAATs)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hH)大鼠脑干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Wistar大鼠SAH模型。应用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和RT-PCR方法,分别观察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和谷氨酸转运体在脑干的变化。结果①超声检测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枕大池注血大鼠第1天基底动脉血流加快,第7天达到高峰,第14天血流速度下降,第21天未见明显变化,表明大鼠出现了脑血管痉挛(CVS)。尼莫地平给药组大鼠的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比SAH组血流速度慢。②RT-PCR结果显示在第1天和7天SAH模型组脑干EAAT-1、EAAT-2和EAAT-3mRNA的表达下降,第14天上升,其对应的尼莫地平治疗组EAAT1—3mRNA的表达均高于SAH组;而在第21天SAH模型组与其对应的尼莫地平治疗组均上升,但两者相比未见明显差异。结论尼莫地平可以明显的减轻SAH发生后CVS的程度,并使EAAT-1、EAAT-2和EAAT-3mRNA的表达水平增高,提示EAAT-1、EAAT-2和EAAT-3可能参与了大鼠CVS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王璟  江时森  杭涛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23):2718-2720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中葡萄糖转运体(glucose transporters,GLUT)的动态表达变化,初步探讨GLUT1 mRNA和GLUT4 mRNA的表达变化对顿抑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手术组.手术组将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完全闭塞20 min,然后剪断结扎线再灌注.按缺血后再灌注4 h、1 d、3 d、7 d 4个时相进行观察,用RT-PCR计算机凝胶成像分析系统检测心肌GLUT1 mRNA和GLUT4 mRNA 的相对含量.结果:心肌缺血20 min后,再灌注4 h GLUT1 mRNA和GLUT4 mRNA的相对含量均达峰值,两者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极显著性(0.666±0.003 vs 0.509±0.002,1.190±0.007 vs 0.937±0.034,均P<0.01).GLUT1mRNA含量在再灌注7 d后仍明显升高(P<0.01),GLUT4 mRNA含量从再灌注3 d后开始下降,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顿抑心肌中GLUT1 mRNA和GLUT4 mRNA的表达增加,促进了缺血心肌对葡萄糖的利用,保护缺血心肌,有利于缺血再灌注后心肌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景影  李蕊  宋奕 《中国临床研究》2012,25(12):1156-1158,1148
目的探讨谷氨酸转运体(EAAT)在糖尿病脑损伤时表达情况及作用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28只,随机分成2组(每组14只):对照组(常规饲料喂养)、模型组(高糖高脂饲料喂养+STZ注射诱导胰岛素抵抗),均自由进食进水,12h光照周期。饲养1个月后,测定血糖。6个月后以RT-PCR检测大鼠脑皮质EAAT-1、EAAT-2、EAAT-3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糖尿病模型组血糖[(20.016±1.984)mmol/L]明显高于正常值(P<0.01)及对照组[(3.82±0.123)mmol/L,P<0.01]。对照组胰腺组织中可见大量胰岛细胞,而糖尿病模型组胰腺组织中胰岛细胞显著减少。模型组EAAT-3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P<0.01)。结论 EAAT-3高表达可能是糖尿病脑细胞损伤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1H-MRS在体检测新生猪缺氧缺血脑损伤(HIBI)模型在损伤后不同时间点乳酸含量的变化并与乳酸转运体(MCT-2、MCT-4)的表达特征进行相关研究,以期进一步明确乳酸在HI后脑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材料与方法选用出生后3~5 d的健康新生猪,体重约为1~1.5 kg,对照组5头,HIBI模型组30头。通过1H-MRS成像检测缺氧缺血后不同时间点基底节区乳酸的变化并与MCT-2、MCT-4的表达进行相关分析,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1H-MRS结果显示,HIBI后Lac峰值出现在2~6 h,随后Lac逐渐下降,逐步降低至与对照组水平相当。除24~48 h、48~72 h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0.26)外,其余模型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MCT-2、MCT-4在HI后表达先上调后降低,均在12~24 h达到高峰,与其余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缺氧缺血后,乳酸含量的变化可调节神经元及胶质细胞乳酸相关转运体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自发性癫痫大鼠皮质、海马中谷氨酸转运体-1(GLT-1)、兴奋性氨基酸载体-1(EAAC-1)的转录、表达水平及其意义。方法:选取自发性癫痫Wistar大鼠(癫痫组)和正常Wistar大鼠(正常组)各10只,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2组大鼠皮质、海马中GLT-1、EAAC1 m RNA转录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技术检测2组大鼠皮质、海马中GLT-1、EAAC-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癫痫组大鼠皮质中EAAC-1 m RNA相对灰度值为(0.67±0.21),明显低于正常组大鼠的(1.54±0.38)(P0.01);2组大鼠皮质中GLT-1 m RNA和海马中GLT-1 m RNA、EAAC-1 m RNA相对灰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癫痫组大鼠皮质中EAAC-1、GLT-1蛋白表达水平的相对灰度值分别为(72.6±8.7)和(103.7±12.6),显著低于正常组大鼠的(116.5±15.1)和(139.5±14.2)(P0.01);癫痫组大鼠海马中GLT-1蛋白表达水平的相对灰度值(196.7±23.5)明显的高于正常组大鼠的(145.5±19.7)(P0.01);2组大鼠海马中EAAC-1蛋白表达水平的相对灰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发性癫痫大鼠皮质中GLT-1、EAAC-1表达水平下调可能与癫痫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岗田酸所致的氧化应激反应与谷氨酸转运体功能的关系及银杏叶制剂的影响。方法 :采用侧脑室注射岗田酸法测定假手术对照组、岗田酸注射组、岗田酸注射组加银杏叶制剂组皮层、海马谷氨酸转运体功能的变化及SOD活性 ,MDA含量的变化。结果 :岗田酸注射组谷氨酸转运体功能降低 (P <0 0 5 ) ,SOD活性降低(P <0 0 5 ) ,MDA含量升高 (P <0 0 5 ) ,岗田酸注射组加银杏叶制剂组 ,谷氨酸转运体功能较岗田酸注射组有明显恢复 (P <0 0 5 ) ,与对照物无明显差异。SOD活性回升 (P <0 0 5 ) ,MDA含量下降 (P <0 0 5 )。结论 :大鼠注射岗田酸后 ,皮层、海马谷氨酸转运体功能降低 ,可能与氧化应激产生的自由基有关 ,银杏叶制剂通过抗氧化应激反应 ,恢复谷氨酸转运体功能来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氯胺酮对强迫游泳大鼠前额皮层谷氨酸及γ-氨基丁酸的影响。方法:32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n=8):生理盐水0.5h组(S0.5组)、生理盐水2h组(S2组)、氯胺酮0.5h组(K0.5组)、氯胺酮2h组(K2组)。药物干预前1d大鼠行强迫游泳15min制备急性应激抑郁模型。药物干预当天,给大鼠分别腹腔注射1mL容积的生理盐水或氯胺酮10mg/kg,给药后0.5h及2h分别再次行强迫游泳6min,记录后5min内不动时间。行为学测试结束后,取大鼠前额皮层,检测谷氨酸及γ-氨基丁酸的含量。结果:与S0.5组相比,K0.5组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减少,谷氨酸含量上升,γ-氨基丁酸含量下降(P<0.05)。与S2组相比,K2组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降低(P<0.05),谷氨酸及γ-氨基丁酸含量则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氯胺酮在大鼠强迫游泳模型中能够发挥快速抗抑郁作用,同时伴随大鼠前额皮层谷氨酸上调及γ-氨基丁酸下调。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7β-羟基胆固醇(7β-OHCH)对创伤性癫痫大鼠谷氨酸转运体mRNA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105只大鼠脑内立体定向单侧杏仁体注射三氯化铁(FeCl3)建立创伤性癫痫模型,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和7β-OHCH治疗组(C组),动态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表现、脑电图变化、海马区域GFAP和谷氨酸转运体mRNA表达。结果:A组大鼠术后无明显行为学改变;术后30d时,B组94.2%大鼠出现癫痫样发作而C组为74.3%(P〈0.05)。A组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各导联均以α和β波为主要节律的基础脑电图,B、C组出现与痫性发作一致的高幅棘波、棘慢波综合和尖波。注射侧海马组织各区B组均有大量胶质细胞增生而C组无(P〈0.01)。海马3种谷氨酸转运体mRNA的表达与A组比较,B、C组均呈先高后低的变化趋势。结论:7β-OHCH通过抑制海马区域胶质细胞增生、上调GLAST和GLT1的表达,发挥治疗创伤性癫痫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程方敏  刘在贵 《临床荟萃》1998,13(3):130-131
近年许多研究发现,脑缺血时兴奋性氨基酸(EAAS)明显增高,其在神经元缺血损伤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脑梗塞患者和对照组脑脊液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GLU)、天门冬氨酸(ASP)和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水平。探讨其变化规律及在脑梗塞中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