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2.
婴儿腮腺巨大混合型血管瘤一例报告陕西榆林地区第一医院口腔科刘怀勤,张治忠,叶蕾,鲍向阳患儿马某某,女,3月。因左腮腺区肿物3月,近半月生长迅速,于1993年6月14日收入住院。检查:发育良好,营养中等,面部两侧不对称。左腮腺区有一3cm×6cm×8c...  相似文献   

3.
下颌骨中枢性血管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颌骨中枢性血管瘤临床上不常见。该病具有极大的隐蔽性,常常突然发生致命性大出血。若处理不当,则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1984~1994年我院共收治颌骨中枢性血管瘤12例,其中发生在下颌骨者10例。本文对下颌骨中枢性血管瘤的发病情况、临床诊断和治疗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小儿鼻血管瘤的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儿鼻血管瘤的理想治疗方法。方法 1988年1月至2001年4月,共治疗小儿鼻血管瘤110例,其中平阳霉素瘤内注射76例(I组);甾体激素瘤内注射11例(Ⅱ);无水乙醇瘤内注射7例(Ⅲ组);冷冻治疗6例(Ⅳ组),手术切除10例(Ⅴ组)。结果 I, Ⅱ,Ⅲ,Ⅳ,Ⅴ组的治愈率分别为88.16%,27.27%,100.00%,50.00%,80.00%;治疗后鼻外形满意率分别为86.84%,18.18%,0.00%,0.00%,10.00%。结论 小儿鼻血管瘤部位特殊,构造精细,结构一旦破坏,很难予以满意修复,作者主张尽早采取有效治疗,不宜盲目等待自然消退。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小儿鼻血管瘤,疗效确切,不良作用小,治疗后的鼻部外形好,应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四环素对血管硬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实验应用四环素普鲁卡因液注入兔耳后静脉内,分别于3、6、9、15和24天处死动物、行组织学切片并观察其改变,结果显示兔耳后静脉出现内膜水肿,变性,增厚,管腔缩小及血栓形成,表明四环素有硬化血管的作用,可作为硬化剂应用于作用。作者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国人与鸡氧合血红蛋白光吸收特性的对比研究而说明国人血红蛋白与鸡血红蛋白光学特性。结果显示国人氧合血红蛋白对波长为414,541,577nm的光有特异性吸收,鸡氧合血戏蛋白与国人氧合血红蛋白光透过曲线形态走势基本一致,说明鸡与人血红蛋白的光吸收特性基本相同,可比性较好,用鸡冠作为毛细血管瘤激光治疗研究的动物模型在光学特性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脂质体鱼肝油酸钠促ECV-304系细胞凋亡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鱼肝油酸钠的脂质体包裹剂型对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umbilicalveinendothelialcell,ECV)-304细胞系的作用。方法采用甲基噻唑四唑法(methylthiazolyltetrazolium,MTT)、透射电镜、DNA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仪染色等方法观察脂质体鱼肝油酸钠对ECV-304细胞的作用。结果细胞毒理学显示,脂质体鱼肝油酸钠组活细胞数目下降速度较慢。电镜显示脂质体鱼肝油酸钠组细胞凋亡,凝胶电泳出现典型DNA梯度,PI染色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出现典型亚二倍体峰,凋亡率为22.23%。结论与普通鱼肝油酸钠制剂不同,脂质体鱼肝油酸钠可以促进ECV-304细胞系凋亡。  相似文献   

8.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和血管畸形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作者回顾了本院1986~1990年513例口腔颌面部血管病变,复习病史、体检及病理切片,按Mulliken和Glowacki提出新的血管病变生物学分类重新诊断。血管瘤和血管畸形在组织病理、临床表现完全不同;血管瘤在出生后一个月左右发现,能自然消退。血管畸形出生时就存在,不能退化,随患者生长而渐长大。血管瘤和血管畸形治疗方案也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9.
血管瘤内皮细胞培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瘤是以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肥大细胞聚集为特征的血管性疾病,以前的研究多局限于免疫组化及临床研究。近年来,一些学者用细胞培养的方法研究血管瘤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本文综述了血管瘤内皮细胞培养方法的发展,以及通过此方法发现的血管瘤内皮细胞生物学性状,为血管瘤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淋巴管瘤或淋巴血管瘤性巨舌症的外科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淋巴管瘤或淋巴血管瘤性巨舌症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分析7例淋巴管瘤或淋巴血管瘤性巨舌症的手术病例,舌背及舌前部有病变者采用术式1;舌背中央、舌前部、舌腹及舌系带均有病变者采用术式2治疗。结果:术式1治疗5例,术式2治疗2例。全部病例术后语言功能正常,4例术后随访10年肿瘤无复发。取得长期效果。结论:两种术式治疗淋巴管瘤或淋巴血管瘤性巨舌症,远期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是一组结构相关的多肽类血管形成因子,它能诱导或促进新生毛细血管的形成,对血管瘤的发展有关键作用。本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bFGF在颌面部毛细血管瘤不同分期的表达变化,初步探讨它在肿瘤增殖退化病理演变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利用586多媒体微机、彩色摄像机、视霸卡、EpsonGT-5000扫描仪及图像数字化仪等硬件,在Windows3.1和Windows95环境下,采用VisualBasic语言,开发了计算机辅助多环境下运行的容貌正侧面软组织测量分析系统。该系统具有:1.正侧貌软组织双重测量功能和动态数据库管理功能,以及文件管理功能。2.在摄像机、扫描仪及图像数字化仪图像输入设备下运行的独特性能。3.具有图、文、声音并茂的多媒体特性,具有非常友好的用户界面,测量速度快,精度高。4.新增了一些测量项目。该系统的用途:适用于口腔正畸、正颌外科和颜面部整形外科临床治疗前、中、后的容貌正侧面软组织特征的量化分析及疗效比较,也适用于容貌特征普查和容貌特征的多媒体教学用。  相似文献   

13.
颌骨中枢性血管瘤临床上少见。该病占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约4.1%[2]。该病早期不易发现,有时因拔牙发生致命性出血,甚至死亡[7,8],即使诊断明确,治疗也比较困难。因此,对该病要有足够认识,能够正确处理。本文收集1979年以来收治的4例颌骨中枢性血管瘤,并对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例,男性2例、女性2例;年龄最小7个月,最大40岁,平均年龄18岁;部位:下颌骨体部4例;全部手术治疗,术后均经病理确诊(见附表)。讨论1.发病情况颌骨中枢性血管瘤在临床上少见。1954年以来国内文献仅报道60余例[1,3,4]…  相似文献   

14.
转基因小鼠血管瘤动物模型建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3,38(5):355-357,I002
目的 建立血管瘤动物模型,进一步探讨血管瘤发生机制,筛选治疗方法。方法 构建并鉴定Py MT基因,应用DNA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并植入母鼠输卵管。观察转基因小鼠表型。分子生物学方法(PCR法)检测目的基因整合情况。组织学检查转基因小鼠可疑血管瘤样新生物。结果 目的基因经酶切、鉴定,证实大小无误。DNA显微注射,移植卵579枚,产仔62只。小鼠表型观察:62只小鼠中1只出现血管瘤样表型,主要位于皮肤、舌、胃等组织器官的黏膜表面。转基因小鼠出现的血管瘤样新生物经病理诊断证实为异常血管增生,类似海绵状血管瘤结构。PCR方法检测证实该小鼠体内有Py MT基因表达。结论 Py MT基因整合到小鼠基因组中可导致血管瘤形成,形成的血管瘤主要分布于皮肤及黏膜组织丰富的器官。采用转基因的方法可以建立血管瘤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5.
超选择性动脉内栓塞术治疗大型蔓状血管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采用超选择动脉内栓塞术治疗两例口腔颌面部大型蔓状血管瘤的经验,例1的血管畸形涉及右侧耳颞腮腺区,颞下凹和颊部,在DSA监视下用430根3/0丝线线段先后分别栓塞了颞浅,颌内,颌外动脉,直到瘤区主要血管不显影。随访8个月无复发迹象,例2诊断为口底,颌下区复发性状血管瘤,以往手术曾结扎了左侧颈外动脉。先用上法在DSA下栓塞右侧颌外和舌动脉,肿瘤缩小变软,术后2周肿瘤又复长大,遂在辅助性术前栓塞中对  相似文献   

16.
通过用578nm激光照射鸡冠组织来选择最佳照射剂量。结果表明,产生最佳生物学效应(表皮完成,表皮下血管破坏),照射功能与照射时间同等重要,在0.5~1.0W的输出功率条件下,最佳的能量密度范围为4~15J/cm^2。  相似文献   

17.
颌面部蔓状血管瘤的栓塞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数字减影动脉造影技术(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yhyDSA)、微导管技术及栓塞剂的发展促进了介入放射学在口腔外科领域中的应用,特别在颌面部大型血管瘤、血管畸形方面,栓塞技术已成为较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就近年来栓塞术在该领域的进展作一综述。1概述动脉栓塞技术最早用于临床是在1904年,Dawborn[1]通过将石腊和凡士林直接注入颈动脉内,阻断面部肉瘤的血供,以求达到治疗目的。但是该技术的真正广泛应用是在1960年之后,许多学者用栓塞技术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胃肠道、肝、脾、肾等部位的血管性疾病,也有人用来制止骨…  相似文献   

18.
下颌全口义齿颊,舌压力的测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6名下颌牙槽嵴低平的无牙颌患者进行了“传统排牙式”和“中立区排牙式”全口义齿修复,并测量了下颌全口义齿的颊、舌肌肉压力,其结果:“中立区排牙式”全口义下颌水平方向颊、舌肌力相当,而“传统排牙式”全口义齿下颌水平方向颊、舌肌力相差显著,颊侧肌力值明显高于舌侧。  相似文献   

19.
在鸡血红蛋白与人血红蛋白的光吸收特性进行对比研究的基础上,该文着重对鸡冠,肉垂与毛细血管瘤区皮肤光吸收特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鸡冠,肉垂与人血管瘤区皮肤光反射曲线形态基本一致,均由平坦区(300-500nm),陡升区(580-700nm)平坦区(700nm以上)三个部分组成,曲线的转折点均约在580nm处,从而进一步为人毛细血管瘤动物模型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580nm这个转折点对选择有效治疗光有  相似文献   

20.
婴幼儿血管瘤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皮肤良性肿瘤,多数学者主张早期适度干预治疗,但迄今尚无较完美的治疗手段。激光治疗具有其他有创治疗方法不能比拟的美容优势,作者就目前常用的激光治疗手段和疗效进行文献复习,并对其治疗优点、并发症和适应证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