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观音合剂治疗肺脾气虚型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观音合剂治疗小儿厌食症(肺脾气虚型)的临床疗效,探讨观音合剂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肺脾气虚型的厌食症患儿42例分为两组,分别用观音合剂和参苓白术合剂治疗,并运用放免检测技术测定血清瘦素(Leptin)和血浆胆囊收缩素(CCK)的含量.结果 观音合剂组疗效优于参苓白术合剂组(P<0.05).两组血清Leptin含量及血浆CCK含量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变化(P<0.01);两组对血清Leptin含量升高作用相仿(P>0.05);观音合剂组对血浆CCK含量降低作用优于参苓白术合剂组(P<0.05).结论 观音合剂能有效改善患儿厌食症状;能通过调节厌食症患儿血清Leptin和血浆CCK水平对食欲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壮儿灵口服液对小儿厌食症脾胃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0例小儿厌食症脾胃气虚证患儿的资料进行分析,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50例患儿使用壮儿灵口服液进行治疗,对照组50例患儿使用五维赖氨酸口服溶液治疗,治疗半个月以后观察两组患儿疗效。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0%(45/50),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78%(39/50),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血锌含量均有所升高,研究组升高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壮儿灵口服液对小儿厌食症脾胃气虚证的治疗疗效优于五维赖氨酸口服溶液。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醒脾消食汤联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评估其对血清瘦素及增食欲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口服五维赖氨酸颗粒治疗,试验组患儿给予醒脾消食汤联合刺四缝穴治疗,疗程为1个月。观察2组患儿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瘦素及增食欲素水平的变化情况,评价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治疗1个月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7%(29/30),对照组为70.0%(21/30),试验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儿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试验组的降低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儿的血清瘦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增食欲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试验组对血清瘦素水平的降低作用和对增食欲素水平的升高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过程中,2组患儿均无过敏等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血常规和肝肾功能也均无明显异常改变。【结论】采取醒脾消食汤联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调节患儿的血清瘦素与增食欲素水平,其疗效明显优于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观音合剂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病因模拟法复制幼龄厌食症大鼠模型,测定外用血瘦素(Leptin)、胆囊收缩素(CCK)、血管活性肠肤(VIP)的含量,以及大鼠体质量及进食量的变化,观察观音合剂的作用.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体质量和进食量均有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血清Leptin含量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装CCK及VIP含量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观音合剂治疗后,治疗组Leptin含量较模型组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CK及VIP含量较模型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观音合剂可改善厌食症大鼠的体质量和进食量,并对Leptin、CCK、VIP具有调节与平衡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四君子汤加减治疗小儿脾虚积食型厌食症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马鞍山市中医院儿科收治的102例脾虚积食型厌食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程均为14 d。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包括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的变化,两组患儿治疗前后静脉血锌含量。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0.20%(46/51)明显优于对照组72.55%(37/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儿中医证候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降低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儿静脉血的锌含量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治疗组治疗后静脉血的锌含量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四君子汤加减可以有效地治疗儿童厌食症,其机制可能与四君子汤加减能够促进患儿对锌等重要微量元素的吸收有关。相较于西医的治疗,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副作用小且疗效确切,四君子汤加减用于小儿脾虚积食症的治疗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运脾复方儿宝颗粒对小儿厌食症动物模型下丘脑CCK8和βEP的调节作用。方法:模拟小儿厌食症的主要病因制作幼龄大鼠厌食模型,用儿宝颗粒治疗,用放射免疫检测技术测定实验动物下丘脑CCK8和βEP的含量。结果:模型动物下丘脑CCK8浓度显著增高(P<0.05),βEP浓度无明显变化(P>0.05);儿宝颗粒治疗组CCK8含量恢复正常,βEP含量显著增高(P<0.01)。结论:儿宝颗粒能明显抑制该模型下丘脑CCK8分泌,同时促进下丘脑βEP分泌。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健脾开胃膏治疗脾虚食积型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10 例脾虚食积型厌食症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予健胃消食片口服,试验组予健脾开胃膏口服。治疗4周后,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和治疗前后的临床证候积分及体质量变化情况。结果 对照组有效率为76.92%,试验组有效率为92.45%,2组患儿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治疗后主、次临床证候积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儿体质量在治疗后增加显著,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脾开胃膏可有效改善脾虚食积型小儿厌食症患儿的临床症状,增加体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加味三仁汤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湿热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3例小儿厌食症脾胃湿热型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加味三仁汤治疗,对照组予藿香清胃颗粒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前后积分比较均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与对照组变比,治疗组在食欲、食量、主症与次症评分和总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味三仁汤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湿热型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对小儿厌食症疗效和中医症状积分指标影响.方法:79例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服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和对照组(服用妈咪爱),比较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评定和疗效指标(体质量、红细胞总数和血红蛋白).结果:治疗组显效27例、好转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0%;对照组分别为18例、7例和14例,总有效率为64.10%,前者明显优于后者(x2=7.260,P<0.01).两组治疗后多数中医症状积分(食滞、痰浊、湿热、气滞、脾虚和症状总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而疗效指标(体质量、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显著高于治疗前,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0.01).结论:参苓白术散对小儿厌食症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西药治疗儿童肺虚感邪型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基础上配合针灸治疗,疗程1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和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2%,对照组为52.9%,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IgE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结合西药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临床疗效良好,可降低IgE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疏肝平喘方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肝气犯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肝气犯肺证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4例,治疗组以疏肝平喘方颗粒剂口服,对照组以顺尔宁口服,2组均治疗2周,比较治疗前后2组咳嗽症状、中医证候积分、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百分比、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总IgE)、血清白介素-6(IL-6)。结果 2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日间咳嗽程度、夜间咳嗽程度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0.01),治疗后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主要证候积分,次要证候积分、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0.01),2组次要证候积分、证候总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气促、咳痰、鼻涕、喷嚏、睡眠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治疗组气促、咳痰、鼻涕、喷嚏、睡眠、食欲、大便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对咳痰、鼻涕、喷嚏、食欲、大便症状的改善上优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后EOS百分比、总IgE、IL-6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1),2组间EOS百分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疏肝平喘方对小儿CVA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减轻咳嗽症状,改善中医证候,抑制气道炎症,其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小儿厌食症治疗中运脾方药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2年7月至2014年9月到该院就诊的厌食症患儿中抽取50例。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均25例。试验组患儿接受运脾消食方服用治疗,连续服用1个月为1疗程,服用2疗程即可。对照组患儿接受小儿健脾化积口服液口服治疗,疗程同试验组。对比两组患儿的症状缓解情况,观察服药前后患儿身高、体重、血清Zn含量变化。结果:试验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100%,其中痊愈率为48%。而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2%,显效率为20%。试验组患儿症状缓解情况明显比对照组患儿乐观(P0.05)。此外,试验组患儿在体征、症状、血清Zn含量等指标变化上均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运脾方药在小儿厌食症的治疗中效果明显,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增强患儿食欲,值得临床的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运脾消食方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9例服用运脾消食方(由焦三仙、炒白术、半夏、陈皮、鸡内金、使君子、三棱、胡黄连、佩兰等中药组成),4周为1疗程,治疗2疗程。对照组49例口服小儿健脾化积口服液,疗程同治疗组。对治疗前后患儿的主、次要症状进行分级量化并进行疗效评定,并观察治疗前后对身高、体重、血清Zn含量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方面,治疗组为95.92%,对照组为77.55%,两组比较,运脾消食方组在总有效率、症状、体征、血清Zn含量的变化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小儿健脾化积口服液组(P〈0.01或P〈0.05)。结论:运脾消食方对改善小儿厌食症的症状、体征疗效显著,并能提高患儿血清Zn含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小儿脾胃乐颗粒治疗脾失健运型厌食症患儿疗效及对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126例厌食症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63)和治疗组(n=63);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悬液治疗,治疗组给予小儿脾胃乐颗粒治疗;2组治疗均以4周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血铅含量、血清瘦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酪神经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脾胃乐颗粒治疗厌食症患儿疗效较好,可改善血清瘦素水平,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升降散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脓毒症心肌损伤(毒热内盛证)患者62例,随机分为西医对照组(简称"对照组")31例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简称"治疗组")31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升降散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 d。于治疗前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检测患者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评价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71.0%,治疗组为93.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6、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6、CRP水平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P0.05);两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升降散结合西医常规疗法能有效改善脓毒症心肌损伤(毒热内盛证)患者的中医证候,减轻患者的心肌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瘀血阻络型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治疗组予以丹红注射液,对照组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疗程均为28d。结果:治疗后两组的MMSE、ADL积分与治疗前相比较(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两组血清β-Ap、ApoB的含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VD有较好的疗效,在改善患者中医证候方面作用优于银杏达莫注射液;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丹红注射液具有降低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血清β-Ap的含量,从而减轻β-Ap对神经细胞的毒性作用;降低血清ApoB的含量,纠正脂蛋白代谢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理念下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7月~2018年7月于我院收治的86例厌食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口服甘草锌颗粒,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实施健脾益气理念下推拿手法,以5d为1个疗程,均持续2个疗程。对比两组中医证候疗效,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及血红蛋白、锌、铁、钙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食欲、食量、面色、神疲、呕吐、大便、腹胀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而血红蛋白、锌、铁、钙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健脾益气理念下推拿联合甘草锌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调和脾胃失常,促进微量元素吸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强脊补脾法配合消食膏穴位贴敷治疗脾虚湿热型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机制。方法将120例脾虚湿热型小儿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强脊补脾手法配合消食膏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给予小儿健胃消食片和复合维生素B治疗,两组均12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血清微量元素血锌、血钙检测、食欲、食量积分比较;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后食欲症状积分、食量症状积分、厌食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便秘消失时间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儿血锌(Zn~(2+))、血钙(Ca~(2+))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脊补脾法配合消食膏穴位贴敷能够明显减轻患儿的临床症状,主要作用机制在于"通督强脊、补脾扶阳、调理脏腑",提高患儿免疫力,增加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中药宝宝乐对幼龄厌食大鼠胃泌素及CCK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永平  王霞  郭军  夏天  史健 《医学争鸣》2003,24(5):388-390
目的 :研究运脾平肝复方宝宝乐口服液对小儿厌食症动物模型胃泌素及胆囊收缩素 (cholecystokinin ,CCK)的调节作用 .方法 :模拟小儿厌食症的主要病因制作幼龄厌食大鼠模型 ,用宝宝乐口服液治疗 ,用放免检测技术测定实验动物下丘脑、胃窦部及外周血胃泌素和CCK的含量 ,并与单纯运脾复方儿宝颗粒对照 .结果 :模型大鼠胃泌素含量胃窦部减少(P <0 .0 5 )、血清无明显变化、下丘脑未测出 ,下丘脑和血浆CCK 8浓度均明显增高 (131.12± 2 8.5 6vs 91.0 8± 18.6 8,P <0 .0 5 ;4 86 .95± 113.32vs 2 6 2 .15± 95 .0 9,P <0 .0 1) ;宝宝乐和儿宝颗粒治疗组胃窦部胃泌素含量、下丘脑和血浆CCK 8浓度均恢复正常 ,宝宝乐治疗组下丘脑CCK 8浓度回降较儿宝颗粒明显 (85 .6 7± 2 2 .6 2vs10 8.36± 2 0 .97,P <0 .0 5 ) .结论 :宝宝乐能调节该模型中枢及外周胃泌素和CCK的分泌与释放 .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5):105-108
目的探讨小儿止咳方联合孟鲁司特治疗慢性咳嗽的效果及对血清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治疗的慢性咳嗽患儿患儿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56)和观察组(n=56)。对照组采用单一小儿止咳方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儿止咳方联合孟鲁司特治疗,1个月治疗后对患儿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血清IL-4及IFN-γ水平变化、治疗后相关临床症状积分。结果经1个月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P0.05)。观察组血清IL-4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易感冒、盗汗、鼻塞、打喷嚏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小儿止咳方联合孟鲁司特治用于慢性咳嗽治疗中,能提高治疗效果,有助于降低炎症因子、证候积分,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