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敌意攻击行为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70例具有敌意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丙戊酸钠缓释片合用喹硫平组(研究组)35例,单用喹硫平组(对照组)35例,治疗4周,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治疗中出项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PANSS评分(包括兴奋症状分及攻击因子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不良反应少。结论丙戊酸钠缓释片合用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敌意攻击行为见效快、疗效肯定、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喹硫平单药治疗伴强迫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自身前后对照研究,选择58例符合ICD-10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可变剂量的喹硫平(思瑞康()治疗8周。疗效评定用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Y-BOCS)、阳性及阴性症状量表(PANSS)量表。安全性评价用不良事件和严重不良事件记录表等。结果: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检验显示,完成治疗患者的Y-BOCS量表评分[(21.31±7.33)vs.(9.29±6.09),F=102.36,P<0.01]和PANSS量表评分[(88.47±16.39)vs.(52.92±14.92),F=134.98,P<0.01]在治疗前后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发现Y-BOCS量表和PANSS量表评分,基线期、2周末、4周末、6周末和8周末之间均两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8周末强迫症状的有效率为63.3%;精神病性症状有效率为65.3%。相关分析显示强迫症状在基线期与阳性因子呈弱相关(r=0.264,P<0.05),而治疗到6周末,与阳性因子(r=0.403,P<0.05)、阴性因子分(r=0.340,P<0.05)...  相似文献   

3.
舒必利合并舍曲林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舒必利合并舍曲林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96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完全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研究组给予舒必利合并舍曲林治疗,对照组服用利培酮,疗程8周,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阳性和阴性症状量3~(PANSS)、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经8周的治疗,研究组BPRS、PAN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6.9±4.9)分比(29.1±4.9)分;(35.2±6.2)分比(43.6±8.7)分,P<0.05)];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7.5%(42/48/)比70.8%(34/48),P<0.01)];TE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8.0±4.0)分比(3.1±1.9)分,P<0.05].结论 舒必利合并舍曲林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小,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头针配合电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60例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头针配合电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评分、执行功能评分及精神状况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MCCB)评分、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完成分类数、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CCB评分、WCST完成分类数明显高于治疗前,PAN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CCB评分(46.2±9.3)分、WCST完成分类数(2.4±1.2)分高于对照组的(42.1±5.5)分、(1.8±0.9)分,PANSS评分(57.2±13.1)分低于对照组的(62.1±1.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基础上给予头针配合电针治疗,能够改善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执行功能和精神状态,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利培酮治疗康复期双相情感障碍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100例康复期双相情感障碍与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疾病类型不同分为双相障碍组(双相情感障碍, 50例)与精神分裂组(精神分裂症, 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利培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认知功能、抽象思维能力及治疗前后精神症状。结果 治疗后,两组连线测试A、连线测试B、数字广度顺背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相障碍组韦氏康星卡片分类测试(WCST)分类个数多于精神分裂组,数字广度倒背、数字符号及视觉再生评分高于精神分裂组, WCST连线错误数与WCST错误数少于精神分裂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一般精神症状、阳性症状、阴性症状评分及总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双相障碍组一般精神症状评分(10.9±1.9)分、阳性症状评分(3.3±0.3)分、阴性症状评分(4.5±0.4)分及总分(18.2±3.8)分均低于精神分裂组的(21.8±3.6)、(8.5±1.6)、(9.4±1.8)、(39.4±6.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利培酮治疗康复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恢复情况更好,治疗效果更为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84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组(43例)和利培酮组(41例),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 WCST)评定疗效和执行功能,分别比较每组治疗前后及两组间的结果.结果:治疗后奥氮平组的有效率及显效率分别为90.6%和67.4%,利培酮组的有效率及显效率分别为92.6%和68.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奥氮平组的阴性症状分低于利培酮组(P<0.01).利培酮组WCST的完成分类数低于奥氮平组,持续性错误数和总错误数高于利培酮组(P<0.01).结论:奥氮平和利培酮均能有效改善老年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和执行功能,但奥氮平对阴性症状和执行功能的改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BECK认知治疗对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使用PANSS量表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对6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测评。结果 治疗组经BECK认知治疗后PANSS评估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WCST的因子分治疗组比对照组均有显著的改善(CC、RPE、RE的P<0.01;RF P<0.05)。结论 配合应用BECK认知疗法能矫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错误认知,进而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氨磺必利与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3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氨磺必利组63人(帕可,口服给药,800~1 000 mg/d)和利培酮组60人(维思通,口服给药,4~7 mg/d),两组均治疗6周.在治疗前和治疗后6周分别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估疗效及安全性;采用词汇流畅性、数字广度、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试(WCST)评估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精神症状及认知功能评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的精神症状及认知功能评估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6周后,在词汇流畅性、数字广度-顺记、WCST正确应答数方面氨磺必利组[(13.94±3.12)分、(9.19±0.86)分、(64.81±6.35)次]优于利培酮组[(12.85±2.85)分、(9.62±1.28)分、(62.17±6.17)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药物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磺必利与利培酮对首发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治疗效果相当;与利培酮相比,氨磺必利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奥氮平对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损害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60例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使用奥氮平治疗,对照组使用氟哌啶醇治疗,治疗前后使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威斯星卡片分类测试(WCST)及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共识版(MCCB)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8周后观察组PANSS、WCST及MCCB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或P<0.05),且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1或P<0.05).结论 奥氮平能有效改善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社会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结局。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研究,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维持治疗,观察组接受常规药物维持治疗联合社会技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结局、ITAQ量表评分、PANSS量表评分、SDSS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稳定率(72.5%)显著优于对照组(47.5%),观察组复发率(20.0%)显著低于对照组(45.0%),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TAQ评分(20.5±5.0)分,PANSS总分(34.0±3.2)分,SDSS评分(2.0±1.1)分;对照组组ITAQ评分(14.5±4.2)分,PANSS总分(36.9±3.9)分,SDSS评分(3.5±1.7)分;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会技能训练有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结局,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1.
过婷  吴越  周振和 《安徽医药》2022,26(3):617-621
目的 比较阿立哌唑与奥氮平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努力性认知、执行功能、决策功能等认知功能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收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8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奥氮平组(n=44)和阿立哌唑组(n=45),两组病人分别采用奥氮平、阿立哌唑进行治疗8周.应用阳性和...  相似文献   

12.
季静  蔡玉芬 《安徽医药》2022,26(1):140-142
目的 探讨"信息-知识-信念-行为"(IKAP)模式对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病人自我管理、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6月北京市和平里医院收治的82例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IKAP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诊疗、康复护理及必要的健康教育,IKAP组在此基础上,基于IKAP管理模式给予综合性健康干预,共6个月.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17项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及遵医行为依从性评估量表评估病人的自我效能、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变化.结果 管理后,IKAP组HAMD评分[(11.66±3.54)分]显著降低,且低于对照组[(14.78±4.51)分](P<0.05).管理后,两组GSES量表评分明显升高,IKAP组GSES量表评分[(3.34±0.4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3.04±0.38)分](P<0.05).管理后,IKAP组遵医行为依从性量表中各维度评分均较管理前明显改善,对照组服药、定期复查的评分明显改善,IKAP组服药[(11.43±2.14)分比(9.42±2.08)分]、饮食[(10.84±1.64)分比(8.35±1.90)分]、锻炼[(11.07±2.18)分比(8.24±2.71)分]、定期复查[(11.48±1.89)分比(10.16±1.53)分]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44.56±5.02)分比(34.87±4.37)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KAP模式能改变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病人疾病认知、不良行为,缓解心理状态,提升自我效能和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探究针对性康复干预对患者攻击行为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接收248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中男135例,女113例,年龄23~67(38.03±0.41)岁。根据修改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总加权分划分为攻击组(MOAS≥4分)、非攻击组(MOAS<4分)。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阴性及阳性症状量表的兴奋因子(PANSS-EC)与中文版模棱两可、目的和敌意问卷(AIHQ-C)、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疾病不确定感(MUIS-A)情况。多因素logistic分析患者攻击行为的独立影响因素,并制定针对性康复方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接收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男57例,女43例,年龄20~69(38.38±2.51)岁]划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实施针对性康复方案。入院两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攻击行为情况以及PANSS-EC、AIHQ-C、SSRS、MUIS-A评分。研究数据应用SPSS 26.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给予t检验,计数资料给予χ2检验,等级资料给予秩和检验。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男性、入院前1个月有攻击行为史、非自愿住院、首次住院、PANSS-EC评分、AIHQ-C敌意偏向总分、AIHQ-C责备偏向总分、AIHQ-C攻击偏向总分、SSRS客观支持得分、SSRS主观支持得分、MUIS-A不明确性得分、MUIS-A复杂性得分是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患者入院两个月,实施针对性康复方案后,研究组攻击行为发生率(16.00%,8/50)低于对照组(36.00%,18/50),MOAS评分为(2.01±0.32)分,低于对照组的(3.56±0.24)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198,t=27.400,均P<0.05);干预后,研究组PANSS-EC评分为(9.20±0.32)分、AIHQ-C评分为(13.48±1.11)分、SSRS评分为(33.21±2.47)分、MUIS-A评分为(70.31±3.56)分,均优于对照组[(11.21±0.28)分、(17.46±1.29)分、(30.29±3.03)分、(85.35±3.20)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426、16.537、5.282、22.217,均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受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针对性康复方案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攻击行为诱因,降低攻击行为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郭南  贾元威  项婷  王萍  詹翠娇  王昌茂  沈杰  杨斌 《安徽医药》2022,26(10):1915-1919
目的研究豆腐果苷对骨关节炎大鼠软骨结构和滑膜组织的影响。方法碘乙酸钠注射 SD雄性大鼠膝关节造模成功后,随机区组分组法分为三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豆腐果苷 50 mg·kg.1·d.1组。豆腐果苷灌胃 21 d后,取大鼠膝关节制成组织切片, HE染色观察膝关节软骨和滑膜病理变化,并进行评分;番红固绿染色观察大鼠膝关节软骨病理变化,并进行 Mankin评分。研究起止时间为 2019年 12月至 2020年 7月。结果相对于假手术组,模型组大鼠膝关节软骨和滑膜均受到不同程度损伤,滑膜病理评分显著升高[( 6.88±0.83)分比( 0.50±0.53)分](P<0.01)且软骨结构、软骨细胞和番红固绿染色的 Mankin评分也显著升高[分别是( 3.88±0.83)分比( 0.50±0.53)分,(1.75±0.46)分比(0,.25±0.46)分,(2.38±0.74)分比( 0.38±0.52)分](P<0.01)。然而,连续给予豆腐果苷灌胃 21 d后,相对于模型组,大鼠的关节软骨结构和滑膜组织损伤程度均有显著改善,膝关滑膜病理评分显著降低[(3.50±0.53)分比(6.88±0.83)分](P<0.01)且软骨结构、软骨细胞和番红固绿染色的 Mankin评分也显著降低[分别为( 1.63±0.52)分,(1.13±0.64)分,(0.88±0.64)分](P<0.0,5)。结论豆腐果苷可减轻骨关节炎大鼠膝关节软  相似文献   

15.
雷雨  刘伟  包黎 《安徽医药》2021,25(6):1204-1207
目的 检测首发精神分裂症(FES)病人血清中微小RNA-24-2(mir-24-2)、微小RNA-30b(mir-30b)水平,并探讨血清中mir-24-2、mir-30b表达水平与FES发病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9月于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的98例FES病人为研究对象(FES组);同期选取7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对照组).分析两组受试者一般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两组受试者血清中mir-24-2、mir-30b表达水平,并对FES病人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分析FES病人血清中mir-24-2、mir-30b水平与PANSS评分相关性;分析血清中mir-24-2、mir-30b水平对FES的诊断价值.结果 FES组血清mir-24-2(1.81±0.58)、mir-30b水平(1.46±0.37)、PANSS总评分(78.64±12.31)分、阳性症状评分(12.64±3.73)分、阴性症状评分(20.56±4.32)分、认知评分(8.73±1.84)分、兴奋评分(8.96±2.13)分、抑郁情绪评分(6.75±2.0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00±0.31)、(1.00±0.26)、(35.42±5.37)分、(4.51±1.12)分、(6.94±1.21)分、(3.86±0.95)分、(4.19±0.38)分、(4.12±1.08)分](均P<0.05);FES病人血清中mir-24-2、mir-30b水平与PANSS总评分、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认知评分、兴奋评分、抑郁情绪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血清mir-24-2、mir-30b诊断FES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3(95%CI:0.808~0.919)、0.856(95%CI:0.801~0.911),特异度分别为93.4%、84.2%,灵敏度分别为68.4%、76.5%;两者联合诊断FES的AUC为0.936(95%CI:0.899~0.973),特异度为88.2%,灵敏度为89.8%.结论 血清mir-24-2、mir-30b水平在FES病人中明显升高,且与PANSS评分呈正相关.血清mir-24-2、mir-30b可能有助于疾病诊断,对评价精神分裂症的早期危险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陈为民  王卫军  施鸿飞 《安徽医药》2021,25(9):1753-1756
目的 对比分析单髁置换术与胫骨高位截骨术(HTO)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病人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行HTO治疗,观察组行单髁置换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手术前后膝关节活动度(ROM)、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及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151.27±19.85)mL,低于对照组(172.55±20.32)mL(P<0.05);观察组术后1、3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分别为(1.81±0.72)分、(1.65±0.5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85±0.75)分、(2.58±0.81)分(均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的WOMAC评分低于对照组[(36.55±7.01)分比(40.68±6.59)分,P<0.05],ROM高于对照组[(126.5±11.5)分比(120.5±10.8)分,P<0.05],观察组术后1、3个月HSS评分分别为(76.85±7.28)分、(87.73±8.48)分,均高于对照组(73.25±7.52)分、(82.69±8.15)分(均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单髁置换术与HTO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均具有显著疗效,可减轻术后疼痛程度;单髁置换术近期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17.
李燕婷  韩柏  王彦芳 《安徽医药》2023,27(10):1975-1980
目的探究住院抑郁症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现状及其相关的风险因素。方法纳入 2021年 9月至 2022年 1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首发中重度青少年抑郁症病人 120例,分为无自伤自杀行为组( n=29),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组(n=65),自杀未遂(suicide attempt,SA)组( n=26)。使用自制调查表收集一般资料;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24评估病人的情绪状态;使用自尊量表( SES)艾森克人格问卷( EPQ)、儿童期虐待问卷( CTQ)、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 ASLEC)、网络成瘾测试( IAT)评估病人的社会心理因素,。结果无自伤自杀行为组、 NSSI组、 SA组抑郁、焦虑的得分逐渐增高, SA组 HAMD与 HAMA得分高于无自伤自杀行为组[( 27.6±4.54)分比( 22.83±4.80)分;(20.3±4.14)分比( 17.21±4.60)分,均 P<0.05]; NSSI组和 SA组 CTQ总分、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情感忽视、神经质、精神质、 ASLEC总分、人际关系、受惩罚、 IAT得分高于无自伤自杀行为组; NSSI组及 SA组内外向及 SES得分显著低于无自伤自杀行为组[( 37.33±3.10)分比( 35.98±2.34)分比( 39.70±3.37)分; 22.00(18.50,24.00)分比 17.50(15.00,22.00)分比 26.00(23.00,29.50)分,均 P<0.001)]; SA组躯体虐待、情感忽视、其他、 IAT得分高于 NSSI组[( 9.00(8.00,10.25)分比 8.00(7.00,9.00)分; 14.50(13.00,17.00)分比 13.00(12.00,14.00)分; 8.00(7.00,10.00)分比 6.00(6.00,8.00)分; 55.00(54.00,56.00)分比 53.00(51.00,54.00)分,均 P<0.001)]; NSSI组学习压力得分高于无自伤自杀行为组[(11.68±5.29)分比( 8.72±5.33)分, P<0.05],以上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精神质、 IAT为 NSSI的危险因素, SES为保护性因素。结论青少年抑郁症病人 NSSI行为的患病率较高,精神质、网络成瘾是自伤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自尊的程度是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右佐匹克隆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睡眠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91例伴睡眠障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均统一服用阿立哌唑10~20mg·d~(-1))随机分成2组,分别口服右佐匹克隆3~6mg·d~(-1)(n=45)或氯硝西泮2~4mg·d~(-1)(n=46),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安全性;观察3wk。结果 2组各完成43例。治疗3wk后,2组睡眠时间均显著延长,PSQI评分和PANSS评分显著下降(均P<0.01),2组间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右佐匹克隆组日间功能障碍的改善显著优于氯硝西泮组[(1.2±0.9)分vs.(1.6±0.7)分,P<0.05];2组TES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右佐匹克隆组嗜睡、头昏的发生率显著少于氯硝西泮组(P<0.05)。结论右佐匹克隆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睡眠障碍疗效显著,安全性优于氯硝西泮。  相似文献   

19.
黄聚财  王杰  康春梅 《安徽医药》2024,28(1):114-118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成像(RUSI)生物反馈脊柱稳定训练对慢性腰肌劳损(chronic lumbar muscle strain,CLMS)病人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就诊的74例CLMS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观察组给予RUSI生物反馈脊柱稳定训练,对照组给予脊柱稳定训练。于治疗前后观察病人多裂肌厚度[静息时(T0)、收缩10 s(T1)、收缩20 s(T2)、收缩30 s(T3)]、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功能障碍指数(ODI)和生活质量(SF-12 MCS和SF-12PCS)。结果 干预后两组病人T1、T2、T3时的多裂肌厚度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T1[(27.93±2.60)比(25.35±2.14)mm]、T2[(27.11±2.13)比(24.89±1.89)mm]、T3[(24.36±2.86)比(26.85±2.93)mm]时的多裂肌厚度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6周后两组病人VAS和ODI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  相似文献   

20.
卫彬  吴晶晶  陈月 《安徽医药》2023,27(1):195-198
目的探索基于 PDCA循环的教学模式在血液科实习生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效果。方法选取 2020年 1—12月在血液科实习的医学生 40名作为对照组,接受问题导向性学习( PBL)的教学模式,以 2021年 1—12月实习的 40医学生作为试验组,接受基于 PDCA循环联合 PBL的教学模式;实习结束后进行出科考核并匿名填写满意度调查表。结果试验组实习生的临床考核成绩[( 83.02±6.52)分比( 77.34±6.96)分]及对教学的满意度[(40.08±2.08)分比( 36.83±1.91)分]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 P<0.05);通过 4周期 PDCA循环持续改进,试验组不同循环周期实习生的各项指标评分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P<0.05)包括 miniCEX总评分[( 51.00±2.54)分比( 54.80±1.23)分比( 57.40±1.43)分比( 58.00±1.16)分]出科考核综合成绩[( 75.17±523)分比.,(80.48±1.79)分比( 87.63±1.67)分比( 88.80±3.78)分]及教学总体满意度[(37.50±1.35比( 39.50±0.53)分比( 41.00±0.82)分比)分,(42.30±1.34)分]。结论基于 PDCA循环的教学模式在血液科实习生的临床教学中应用效果较好,值得在今后教学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