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2 毫秒
1.
目的 探讨体外基因转移Fas配体(Fas-ligand,FasL)对人恶性黑色素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用携带人FasL,cDNA的缺陷型重组腺病毒载体(Ad-FL),在体外转导两株黑色素瘤细胞,并使其表达;通过流式细胞仪,RT-PCR法进行Fas/FasL表达检测,TUNEL法及荧显微镜相关凋亡检测,分析,结果 流式细胞仪和RT-PCR检测两株黑色素瘤细胞表面均表达Fas,不表达FasL,而Ad-FL转导的两株黑色素瘤细胞均能表达FasL,Ad-FL能显著诱导两株黑色素瘤细胞在体外凋亡或抑制其生长。结论 重组腺病毒FasL在体外诱导人黑色素瘤凋亡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FasL目的基因在正常人椎间盘及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收集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椎间盘组织(破裂型与非破裂型各10例)及8例正常人椎间盘组织,通过RT-PCR技术观察FasL,Fas,TNF和IL目的基因的表达情况,并比较其表达程度。结果正常髓核组织中仅有FasL的表达,突出的椎间盘组织中存在FasL、Fas、TNF和IL的表达,而且表达指数在破裂型组与非破裂型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髓核组织中存有FasL的表达,提示FasL是使髓核组织产生免疫豁免效应的一个重要因素。当椎间盘突出时(纤维环破裂),会在局部激发炎症反应,引起髓核细胞凋亡,而髓核细胞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途径导致FasL表达增高是可能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Fas和FasL在急性胰腺炎中的共表达及其与凋亡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凋亡调控基因Fas、FasL在大鼠急性胰腺炎中的表达及其与腺泡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通过胰胆管内逆行注射不同浓度的牛磺胆酸钠,建立不同严重程度的急性胰腺炎模型,用RT-PCR、免疫组化法检测胰腺组织Fas、FasL mRNA及蛋白的表达,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各组大鼠胰腺腺泡细胞凋亡。结果在正常的胰腺腺泡细胞中即存在着Fas、FasL mRNA及蛋白的表达,且呈现共区域化特点,凋亡细胞极少。在炎症程度较轻的胰腺组织,Fas和FasL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提高.腺泡细胞凋亡指数亦明显提高,随胰腺炎症程度的加重,Fas和FasL mRNA的表达逐渐下降.腺泡细胞凋亡指数亦逐渐下降。结论Fas/FasL系统可能参与了正常胰腺组织的细胞更新和自稳;是介导急性胰腺炎时腺泡细胞凋亡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袁锟  崔志明   《中国医学工程》2010,(1):57-57,59
目的检测突出的腰椎间盘髓核中Fas受体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与发展的关系。方法 20例术中取出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髓核标本根据美国矫形外科学会(AAOS)及国际腰椎研究会(ISSLS)分类[1],分成退变(10人)、脱出(10人)两组,并以7例外伤性脑死亡青年患者作为正常对照,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髓核中Fas受体表达情况。结果 1Fas受体主要定位于细胞膜,呈均匀的棕黄色细颗粒状或粗细不等,2三组的Fas阳性表达率明显不同(P0.05)3Fas阳性表达率的高低同年龄有关(r=0.4102P0.05〉,但与性别及病程无关。结论腰退变、突出髓核细胞中存在Fas受体的表达,突出类型不同,Fas受体表达的程度也不同,其异常表达诱导了髓核细胞的凋亡,可能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FasL-844T/C基因多态性、腰椎MRI和退变的腰椎间盘髓核组织中FasL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集10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静脉血和髓核组织;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对FasL-844T/C基因多态性进行了检测;采用S-P法染色检测FasL在髓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MRI研究发现,与CC基因型携带者相比,携带TT基因型的个体腰椎间盘退变的积分显著增高(P=0.003);与CC基因型携带者相比,TT基因型携带者髓核细胞表达FasL的积分有统计学差异(P=0.048),但CT基因型携带者与CC基因型携带者之间髓核细胞表达FasL的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264);腰椎间盘退变积分和椎间盘髓核组织FasL表达无相关性.结论 FasL-844T/C基因多态性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椎间盘髓核组织FasL表达存在相关性;腰椎间盘退变积分和椎间盘髓核组织FasL表达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细胞凋亡与红斑狼疮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了30例盘状红斑狼疮(DLE)患者皮损及5例正常对照皮肤Fas及Fas配体(FasL)的表达。结果 DLE皮损中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真皮血管周围及部分皮肤附属器周围浸润淋巴细胞可见较多的Fas、FasL阳性表达。少数毛囊、汗管可见Fas阳性表达。正常对照的Fas及FasL表达弱阳性或阴性。结论 Fas、FasL途径诱导的细胞凋亡可能与红斑狼疮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与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采用TUNEL法检测了41例HT、1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细胞凋亡水平,同时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凋亡调节蛋白Fas、FasL、Bcl-2、Bax表达及分布,应用Mias99图象分析系统对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定量分析。结果:HT组甲状腺细胞凋亡率及甲状腺组织Fas、FasL、Bcl-2、Bax阳性颗粒面积,平均光密度和积分光密度均显高于正常组(P<0.01);HT组中甲状腺组织结构破坏较重区域中小滤泡及失去正常滤泡结构的腺上皮细胞凋亡率高于其他区域,其Fas、FasL、Bax表达高于其他腺上皮,滤泡结构较完整的区域Bcl-2表达较高。结论:甲状腺细胞凋亡增高是HT甲状腺滤泡结构破坏和功能异常的重要机制之一;凋亡基因Fas、FasL、Bcl-2、Bax的异常表达与HT甲状腺细胞凋亡增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以往认为与机体的细胞免疫有关,新的研究表明与Fas/FasL介导的凋亡关系亦密切。机体可以通过凋亡方式清除感染、变异及衰老细胞而维持自身生理状态。Fas/FasL被认为是介导细胞凋亡的一对跨膜蛋白,FasL被称为死亡因子,Fas是它的受体,Fas与FasL结合时可引起表达Fas细胞凋亡。本实验旨在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水平与肝组织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上Fas、FasL的表达的关系。进一步探讨Fas、FasL介导的凋亡与慢性乙型肝炎发病机制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肿瘤发生是机体自稳态破坏,细胞异常过度增生,逃避免疫监视的结果。通过Fas(Apo-1)受体和Fas配体(FasL)介导的细胞凋亡,被认为是机体保持自稳态的重要机制之一。近年来的研究发现,Fas/FasL系统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密切关系。本实验研究了Fas及FasL在实验性大鼠肝癌促癌过程中的表达及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髓核组织Fas和Bcl-2蛋白的表达,探讨其在腰椎间盘退变过程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 采用原位DNA片断末端标记(TUNEL)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0例退变腰椎间盘(退变组)及6例正常腰椎间盘(对照组)髓核组织的细胞凋亡状态及凋亡相关基因Fas和Bcl-2的表达.结果 退变组及对照组髓核组织细胞凋亡指数(AI)分别为(50.23±13.36)和(28.32±6.67)(P<0.05),Fas蛋白阳性细胞百分比(74.26±10.15)%和(41.72±4.62)%(P<0.01),Bcl-2蛋白阳性细胞百分比(55.37±13.65)%和(27.17±5.17)(P<0.01).凋亡细胞越多,Fas和Bcl-2的表达越强.结论 Fas和Bcl-2蛋白均参与腰椎间盘组织中细胞凋亡的调节,可能在腰椎间盘退变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大鼠缺血心肌细胞凋亡与Fas/FasL基因表达变化及牛磺酸对其的影响。方法 结扎冠状动脉制备心肌缺血模型,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心肌凋亡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Fas/FasL蛋白水平.RT—PCR法分析Fas基因mRNA表达变化。结果 缺血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Fas/FasL蛋白阳性染色细胞指数及Fas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心肌组织SOD活性和MDA含量升高.Ca^ -ATP酶活性降低。牛磺酸能明显降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Fas基因mRNA表达及Fas/FasL蛋白阳性染色细胞指数.抑制心肌组织MDA的生成.提高Ca^2 -ATP酶活性。结论 牛磺酸对缺血心肌细胞凋亡与Fas/FasL基因表达水平增高均有较好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重症肌无力胸腺细胞凋亡与Fas基因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胸腺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Fas/FasL在MG发病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技术检测胸腺组织中凋亡细胞,免疫组织化学S-P法与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检测Fas/FasL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重症肌无力胸腺中细胞凋亡数与Fas、Fas mRNA表达阳性率均显著低于正常胸腺.Fas阳性表达与重症肌无力胸腺组织中细胞凋亡数呈负相关.胸腺切除术后有效组的胸腺细胞凋亡数显著低于无效组.结论胸腺细胞凋亡减少及相关基因Fas表达异常可能与重症肌无力的发病有关,胸腺细胞凋亡水平可作为反映术后疗效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突出的腰椎间盘髓核中FasL受体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与发展的关系。方法:根据美国矫形外科学会(AAOS)及国际腰椎研究会(ISSLS)分类,将20例术中取出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髓核标本分成退变组(10例)、脱出组(10例),并以7例外伤性脑死亡青年患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髓核中FasL受体表达情况并通过电镜查找凋亡细胞。结果:(1)FasL受体主要定位于细胞膜,呈均匀的棕黄色细颗粒状或粗细不等;(2)3组FasL阳性表达率明显不同(P<0.05);(3)Fas阳性表达率的高低同年龄有关(r=0.4102,P<0.05),但与性别及病程无关;(4)电镜可观测到细胞凋亡的一些形态学变化。结论:腰椎间盘、突出髓核细胞中存在FasL受体的表达,突出类型不同,FasL受体表达的程度也不同,其异常表达诱导了髓核细胞的凋亡,可能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Graves病(GD)和桥本氏甲状腺炎(HT)组织中细胞凋亡有关的Fas及其配体FasL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Fas蛋白及FasL在65例GD、47例HT和15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Fas在GD和HT的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程度明显高于在正常甲状腺中的表达,且在HT中的表达程度比在GD明显增强。FasL在GD和HT的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程度均明显高于在正常甲状腺中的表达,且在HT中的表达程度比在GD明显增强。在GD和HT中Fas和FasL的表达程度呈正相关。结论:从正常到GD再到HT,Fas/FasL的表达逐渐增高,说明Fas/FasL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GD和HT的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均可表达Fas及其配体FasL,提示甲状腺上皮细胞上Fas和FasL的相互作用可能是甲状腺中自身免疫性排斥的主要机制,也可能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非小细胞肺癌Fas/FasL基因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Fas/FasL基因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染色技术测定65例NSCLC组织标本Fas/FasL基因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病理类型、区域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及TNM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NSCLC组织中Fas基因蛋白表达率显著低于正常肺组织(46.15%vs80.00%,P<0.05),而FasL基因蛋白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49.23%vs13.33%,P<0.05);FasL的表达与肺癌区域淋巴结转移有关,但Fas/FasL与肿瘤病理类型、病理分级及TNM分期无关。结论:Fas/FasL基因蛋白可能参与了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的调节;检测FasL基因蛋白的表达有可能为临床判断NSCLC区域淋巴结转移、病变的发展以及评估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蒋学风  曾蔚越  杨钢  杨开选 《四川医学》2004,25(10):1057-1060
目的 探讨胎盘Fas、FasL的表达及滋养细胞凋亡在感染性早产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 (TUNEL)、免疫组化技术分别对四组 (感染性早产组 2 5例、早产无感染组 2 5例、足月感染组 3 1例及足月无感染组 3 1例 )胎盘组织 112例进行检测细胞凋亡和Fas、FasL基因的表达。结果 感染性早产组胎盘滋养细胞、羊膜上皮细胞、绒毛膜滋养细胞的凋亡指数较其它三组显著升高 (P <0 0 0 5 )。感染性早产组Fas阳性率最高 ,与其余三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5 ) ;感染性早产组FasL表达高于早产无感染组及足月无感染组 (P <0 0 0 5 )。感染性早产组 ,足月感染组胎盘、胎膜细胞凋亡指数 ,Fas、FasL表达均较其对应无感染组升高 ,但感染性早产组较早产无感染组FasL的升高幅度( 7 2 9% )显著低于Fas表达的升高幅度 ( 13 5 % ) (P <0 0 0 5 )。各组中胎盘胎膜细胞凋亡指数与Fas表达呈正相关 (P <0 0 0 1)。结论 在感染性早产中胎盘滋养细胞凋亡指数增加 ,同时Fas、FasL表达上调 ,可能Fas、FasL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作用介导了胎盘滋养细胞的凋亡 ;但是FasL表达上调程度相对较低 ,可能导致母胎间免疫耐受失调 ,与感染性早产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芍药苷对Fas配体(FasL)诱导大鼠颈椎间盘纤维细胞的Fas/FasL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1月龄SD大鼠(雌雄不拘)的颈椎间盘纤维环,采用酶消化法,建立椎间盘纤维环细胞体外培养。传至3代纤维环细胞,建立FasL诱导体外培养纤维环细胞凋亡模型。实验中,将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药物组,模型组应用适宜浓度的Fas配体(FasL)诱导其凋亡,药物组在FasL诱导的同时给予适宜浓度芍药苷培养液干预。Annexin V/FITC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分别鉴定模型复制情况及观察芍药苷保护作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Fas、Caspase-3、Caspase-8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药物组纤维环细胞的凋亡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药物组的Fas、Caspase-3、Caspase-8凋亡因子基因的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芍药苷可通过下调纤维环细胞的Fas、Caspase-3、Caspase-8的基因表达,抑制Fas/FasL信号转导通路,从而降低纤维环细胞的凋亡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相关蛋白Fas、FasL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Fas、FasL蛋白在胃癌组织、癌旁非典型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并应用缺口原位末端标记(TUNEL染色)检测上述组织中的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Fas、FasL在胃癌及非典型增生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胃粘膜(P<0.01),正常胃粘膜组织的凋亡指数显著低于非典型增生组织(P<0.01)和胃癌组织(P<0.05)。结论:Fas、FasL的异常表达可能是胃粘膜癌变过程中细胞凋亡抑制的重要机制之一,并与胃癌的免疫逃逸有关。  相似文献   

19.
肝癌细胞系Fas/FasL功能与免疫逃逸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癌细胞通过Fas/FasL途径的免疫逃逸机制。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癌细胞系HepG2.2.15细胞表面Fas及FasL的表达;用激活性Fas单克隆抗体CH11诱导细胞凋亡法检测肝癌细胞对Fas介导凋亡的抵抗;用HepG2.2.15与Jurkat细胞共培养法检测细胞表面FasL诱导T细胞凋亡的功能。结果:①HepG2.2.15细胞Fas表达低下,CH11不能诱导其凋亡;②FasL的表达率为18.03%,与Jurkat细胞共培养可诱导Jurkat细胞凋亡;③用中和抗体NOK-2封闭HepG2.2.15细胞表面FasL后,Jurkat细胞的凋亡率由21.41%降为8.91%。结论:肝癌细胞能抵抗Fas介导的凋亡,其表面的FasL可抑制T细胞的免疫功能,Fas/FasL途径是肝癌细胞免疫逃逸的重要机制之一,可成为免疫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浸润性树突状细胞(TIDC)凋亡及其凋亡相关蛋白Fas/FasL的表达意义。方法利用S-100单克隆抗体和DNA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相结合,分析45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TIDC凋亡状况;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方法检测TIDC表面Fas/FasL分子表达。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TIDC凋亡发生率显著高于子宫内膜组织中树突状细胞凋亡发生率[(13.02±0.64)%vs(6.82±0.53)%,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TIDC膜表面Fas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7.88±1.05 vs 19.25±3.03,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TIDC膜表面FasL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12.95±2.25 vs 7.51±1.14,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组织中TIDC凋亡增加及Fas、FasL在TIDC上表达失衡,可能导致子宫内膜癌免疫逃逸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