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目的探讨铍针与毫针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9月—2010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118例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铍针治疗组与毫针对照组各59例,分别予铍针与毫针进行治疗。通过统计分析对其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前软组织张力指数202.63±11.70,治疗后为280.93±13.98;治疗前疼痛指数为5.81+0.17,治疗后为0.83±0.15。对照组治疗前软组织张力指数193.98士11.70,治疗后为255.09±13.98;治疗前疼痛指数为5.73±0.17,治疗后为1.54±0.15。2组治疗后张力指数及疼痛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3个月,治疗组治愈49例,显效8例,好转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31%;对照组治愈31例,显效15例,好转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22%。2组疗效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0,P〈0.05)。结论铍针能有效降低皮神经周围的压力,松解粘连,最后消除感觉末梢所受的刺激和压迫,迅速缓解疼痛。而毫针治疗短期止痛效果好,但对皮神经周围的压力降低不明显,最终随访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不同锋口宽度铍针治疗皮神经卡压综合征以明确铍针锋口宽度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2004年10月至2008年6月经临床诊断为股外侧皮神经及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248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不同锋口的铍针进行治疗,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显效93例,有效41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48例,有效56例,无效8例.两组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98.5%,92%,治疗组治疗前患处的软组织张力为3.13 0.80,治疗后为1.9 0.82,对照组治疗前患处的软组织张力为3.14 0.78,治疗后为2.1 0.94.结论:用锋口直径大的铍针治疗臀上皮神经及股外侧神经卡压综合征,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2年多前,中国中医研究院董福慧教授提出了"皮神经卡压综合征"这一新病名,并研究运用铍针针刺进行治疗.2003年10月-2004年4月,我院对130例符合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患者运用铍针针刺治疗130例,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症是腰、臀、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 .临床上较为多见,我院从2000 -2004年采用铍针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症共23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铍针松解治疗臀中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择臀中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3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70例采用铍针治疗,对照组160例采用理疗(中频、短波)、推拿治疗。应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目测类比评分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铍针松解治疗组对减轻疼痛及治疗效果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铍针治疗臀中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铍针松解拔罐减压法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患侧进行铍针松解拔罐减压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健侧与患侧局部软组织张力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为96.67%。患侧治疗后500g压力时张力计刻度位移高于治疗前(P0.05);健侧治疗前后500g压力时张力计刻度位移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铍针松解拔罐减压术能够降低局部软组织张力,对疼痛的缓解明显。  相似文献   

7.
赵峰  张翔  尹辛成 《北京中医药》2009,28(12):953-954
目的 评价铍针治疗下肢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72患者随机分为铍针组和理疗组,每组各36例;分别予以铍针或多功能理疗仪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下肢疼痛、压痛及软组织张力的改变.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下肢疼痛、压痛及软组织张力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铍针组各项指标的改善优于理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铍针治疗下肢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铍针治疗臀上皮神经张力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央随机系统将130例符合本研究入选标准的臀上皮神经张力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2组各65例。试验组用铍针治疗,每周治疗1次,3~5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用毫针治疗隔日1次,3~5次为1个疗程。每次治疗对患者进行必要病史采集和相关体格检查,标记疼痛积分、计算疼痛指数,测量局部组织张力情况并记录数据,填写CRF表。结果试验组治疗前软组织张力指数(211.34±9.87),治疗后为(293.67±10.33);对照组治疗前软组织张力指数(203.75±11.58),治疗后为(238.31±11.9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治疗前疼痛指数为(6.28±0.30),治疗后为(0.93±0.21);对照组治疗前疼痛指数为(6.72±0.23),治疗后为(1.95±0.1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铍针疗法可以改善臀上皮神经张力性疼痛的症状体征,其疗效优于毫针疗法,且3个月后随访证实了其远期疗效。铍针疗法可以改善臀上皮神经张力性疼痛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降低疼痛指数。铍针疗法可以改善臀上皮神经张力性疼痛患者的软组织张力值,起到局部松解作用,同时减张减压,疗效优于毫针治疗。铍针疗法治疗臀上皮神经张力性疼痛的总有效率优于毫针疗法。  相似文献   

9.
铍针治疗皮神经卡压综合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客观评价铍针治疗皮神经卡压综合症的临床效果,设计应用铍针治疗全身各处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350例.采用疼痛指数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对治疗前后进行疗效评定,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铍针治疗前后疼痛视角模拟指数经统计学处理(组间T检验)显示两者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01),治愈1 95例(占55.71%),显效52例(占14.85%),好转93例(占26.57%),总有效率97.15%.提示用铍针治疗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是一种安全、简便、疗效肯定、易于推广的新疗法.  相似文献   

10.
铍针治疗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客观评价铍针治疗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设计应用铍针治疗全身各处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568例.采用疼痛指数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张力指数对治疗前后进行疗效评定,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铍针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指数值经统计学处理(t检验)显示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01),治愈316例,显效85例,好转151例,总有效率97.18%.对其中的350例术前术后测定软组织张力分别为3.13±0.85与2.25±0.63.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铍针治疗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是一种安全、简便、疗效肯定、易于推广的新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