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目的分析颅骨钻孔置管持续引流术对脑内血肿、硬膜外血肿、慢性硬膜下血肿、硬膜下积液与脑脓肿的治疗效果。方法180例病人行颅骨钻孔置管持续引流术。结果脑内血肿、硬膜外血肿、慢性硬膜下血肿脑脓肿治愈率100%,硬膜下积液治愈率89.8%。结论在诊断明确、定位准确的条件下,有选择性地使用颅骨钻孔置管持续引流术,能明显地减少开颅手术本身对病人的损伤及可能带来的危险性和并发症,提高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颅骨钻孔吸除联合尿激酶负压引流微创治疗外伤性硬膜外血肿的疗效.方法总结我院2010-2012颅骨钻孔吸除联合尿激酶负压引流微创治疗56例急性、亚急性GCS评分在8-15分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经颅骨钻孔吸除联合尿激酶负压引流均血肿清除满意.根据定期扫描头颅 CT血肿引流结果后拔除引流管,16例第2天拔除引流管,32例第4天拔除引流管,8例第6天拔除引流管.拔管平均时间3.9天,住院时间5-12天,平均住院时间7天.手术时间平均40分钟,无一例感染.出院时GCS评分均达到15分.结论在严格常握适应证下,颅骨钻孔吸除联合尿激酶负压引流微创治疗外伤性硬膜外血肿是目前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钻孔置管引流治疗硬膜外血肿20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钻孔置管引流治疗硬膜外血肿的经验。方法选择20例经CT扫描确诊的20例硬膜外血肿病例,局麻下行切开头皮3.0 cm,颅骨钻孔达血肿腔,清除部分血肿,将F 14号硅胶管3~5个侧孔置入血肿腔,缝合固定。术后血肿腔注入10万u尿激酶的生理盐水5 mL,闭管24 h开始引流,间隔1~2 h决定是否继续给药。结果20例经24 h引流,CT复查,血肿引流彻底12例,48 h后彻底引流7例,1例引流后发现再出血,改为开颅施血肿消除。成活率100%。结论钻孔置管引流治疗硬膜外血肿方法简单易行,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周康胜  刘文君  杨林 《吉林医学》2012,33(17):3699-3700
目的:探讨钻孔置管引流、锥颅置管引流微创手术联合尿激酶治疗硬膜外血肿的可行性及适应证。方法:回顾性总结26例硬膜外血肿微创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患者5 d内大部分清除并解除占位效应。结论:在严格把握硬膜外血肿的开颅手术指征下,采用钻孔置管引流、锥颅置管引流微创手术并联合尿激酶治疗硬膜外血肿是一种安全有效、费用低廉并且创伤小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王大捷  康建军 《北京医学》2006,28(9):530-530
我院于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对17例硬膜外血肿患者采取颅骨钻孔引流加多向负压吸引的治疗方法,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关健雄 《广东医学》1999,20(1):49-50
目的 应用颅骨钻孔置管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方法 25例患者均采用颅骨钻孔,插入硅胶引流管,冲洗引流出血肿,术后保留硅胶引流管48 ̄72h。结果 25例均获治愈出院,且追踪无复发。结论 通过应用颅骨钻孔置管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患者有确切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微创钻孔负压引流治疗儿童急性硬膜外血肿的疗效.方法选择儿童急性硬膜外血肿病人18例,行微创钻孔,吸除血肿后放置硅胶管,负压引流.血肿未完全清除者用尿激酶灌注.结果 18例患儿术后48小时复查CT,有16例病人血肿完全清除.结论微创钻孔负压引流治疗儿童急性硬膜外血肿疗效显著,创伤小.  相似文献   

8.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颅骨钻单孔冲洗置双管引流治疗老年人(≥60岁)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10年5月采用颅骨钻单孔冲洗置双管引流治疗的60例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愈59例,好转1例,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有血肿复发1例,钻孔处并发硬膜外血肿1例,少量气颅3例(<10 m...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钻孔置管注射尿激酶治疗中、小量亚急性硬膜外血肿.方法 根据CT定位在血肿中心处钻孔并放置引流管,分次向血肿腔内注射尿激酶引流血肿.结果 32例患者全部治愈.结论 上述方法对治疗无昏迷、病情无进行性加重的幕上中小量亚急性硬膜外血肿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神经外科常见病种之一,其发病率为颅脑外伤的1%,占颅内血肿10%。在治疗方法上仍有不同意见。我科从1974年7月至1987年10月共收治慢性硬膜下血肿102例,其中41例行颅骨钻孔置管持续引流治疗,效果满意,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硬膜外血肿发生的原因及手术治疗体会。方法:49例病人外伤后24小时内经头颅CT平扫确诊。11例行颅骨钻孔负压引流,38例行骨瓣开颅。结果:11例钻孔引流者效果好,39例骨瓣开颅者效果满意。结论:对于不同硬膜外血肿据血肿大小、部位、病情缓急等具体情况而采取及时有效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2.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神经外科常见病种之一,其发病率为颅脑外伤的1%,占颅内血肿10%。在治疗方法上仍有不同意见。我科从l974年7月至1987年10月共收治慢性硬膜下血肿102例,其中41例行颅骨钻孔置管持续引流治疗,效果满意,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钻孔置管注射尿激酶治疗中、小量亚急性硬膜外血肿。方法根据CT定位在血肿中心处钻孔并放置引流管,分次向血肿腔内注射尿激酶引流血肿。结果32例患者全部治愈。结论上述方法对治疗无昏迷、病情无进行性加重的幕上中小量亚急性硬膜外血肿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神经外科常见病种之一,其发病率为颅脑外伤的1%,占颅内血肿10%。在治疗方法上仍有不同意见。我科从l974年7月至1987年10月共收治慢性硬膜下血肿102例,其中41例行颅骨钻孔置管持续引流治疗,效果满意,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我科自2000年8月至2004年5月期间,将过去常用的手术室颅骨钻孔冲洗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改进为利用自制颅骨手锥床边锥颅置管负压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20例,效果良好,手术时间短,费用少,脑组织复原快,愈合快,很大程度上减少颅内积气,血肿腔残液或因液量较多需二次手术等缺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应用CT定位颅骨钻孔置管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CT定位下,施行颅骨钻孔置管血肿抽吸引流术,并结合血肿液化剂的使用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42例。结果 高血压性脑出血42例,重残5例(15.3%),中残7例(21.2%),轻残12例(36.3%),良好9例(27.2%),死亡9例(21.5%)。结论 CT定位颅骨钻孔置管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能有效降低部分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钻孔置管尿激酶注射治疗硬膜外血肿的优点.方法 对硬膜外血肿患者采用尿激酶注射治疗.结果 20例患者术后全部达到术前正常生活水平.结论 钻孔置管尿激酶注射治疗硬膜外血肿,手术创伤小、成功率高、经济负担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国产尿激酶冲洗引流治疗硬膜外血肿的疗效和方法.方法选择亚急性、慢性硬膜外血肿或急性硬膜外血肿(血肿量在20~40ml),密切观察治疗7d以上,在血肿最厚处颅骨钻孔,置国产双腔引流管于血肿腔.术后用3~5ml生理盐水溶解尿激酶1万~2 万U自双腔管注入血肿腔,夹闭引流管3~4 h后开放引流,2次/d,3d后复查颅脑CT,血肿基本消失即可拔管.结果32例硬膜外血肿经应用此方法均获成功,术后复查颅脑CT显示:血肿完全消清27例,基本清除5例,病人无不良反应,头痛、头晕症状消失.结论尿激酶冲洗引流术对亚急性、慢性硬膜外血肿及20~40ml的急性硬膜外血肿,是简单、疗效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电极片定位颅骨钻孔引流治疗亚急性硬膜外血肿操作简便,创伤小,安全有效,缩短了手术时间和病人的住院时间。我科自2004年10月~2006年10月采用电极片定位颅骨钻孔加尿激酶溶解引流术治疗亚急性硬膜外血肿18例,  相似文献   

20.
覃思杰 《微创医学》2012,7(3):264-266
目的探讨钻两孔置管对冲引流术治疗稳定型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全麻或局麻下钻颅骨两孔,直径约1 cm,吸出部分液态血肿后置管,生理盐水冲洗,术后注入尿激酶液液化血肿,对冲引流。结果术后1~2 d血肿清除基本干净29例(72.5%),2例术中活动性出血,行扩大骨窗开颅清除血肿后止血。无术后继发出血、气颅、感染。随访3~6个月,无复发。结论钻两孔置管对冲引流治疗稳定型硬膜外血肿损伤小,安全可靠,并发症少,恢复快,不需要颅骨修补,患者及家属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