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2 毫秒
1.
郭燕  孙秀珍  佟凯  吕萍 《中国医药导报》2012,9(13):163-164,167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复发性喉癌的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颈部淋巴结复发和(或)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喉癌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均随访5年以上。结果喉癌复发再次手术治疗的常见并发症是:咽瘘和切口感染。喉癌复发再次手术治疗后3年生存率为25%,5年生存率为1%。结论喉癌复发后预后较差,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辅以放射治疗和(或)化学治疗等综合治疗。喉癌手术后应密切随访,定期复查。  相似文献   

2.
Wu X  Tang P  Qi Y  Xu Z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03,116(9):1404-1407
Objective To discuss treatment options for tonsillar squamous cell carcinoma.Methods A total of 108 patients with biopsy-proven tonsillar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treated between 1984 and 2000, were reviewed, including 82 men and 26 women, with ages ranging from 19 to 70 years. Treatments consisted of either radiotherapy and surgery reserved as salvage treatment( Salvage Surgery, 83 patients), or planned surgery with preoperative radiation ( Planned Surgery, 25 patients). Radiotherapy was delivered primarily in a dosage of 60 -70 Gy for Salvage Surgery patients and 40 -50 Gy for Planned Surgery patients. Both salvage and planned surgeries were radical, with resection of the lateral oropharyngeal wall, segmental resection of the mandible and neck dissection.The pectoralis major myocutaneous flaps were used to repair surgical defects.Results The percentages of radical surgery used in the Salvage Surgery and Planned Surgery groups were 24. 1% (20/83) and 88.0% (22/25), respectively ( P=0. 000). The local recurrence rates were 28.9% (24/83) and 20.0% (5/25) in the Salvage Surgery and Planned Surgery groups,respectively (P= 0. 378). The neck recurrence rates were 9.6% (8/83) and 8. 0% (2/25) in the Salvage Surgery and Planned Surgery groups respeatively (P = 0. 804 ). The 5-year survival rates were 59.3% and 55. 3% in the Salvage Surgery and Planned Surgery groups, respeatively ( P = 0. 7056).Conclusions Although the two treatments had a similar survival rate, Salvage Surgery avoided 60% commando operations compared with the Planned Surgery group, which benefits to recovery of oral functions. Primary radiotherapy is recommended as the treatment of choice for tonsillar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fter radical radiotherapy, salvage surgery should be undertaken in the case of tumor remnants or recurrences.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接受全喉切除术晚期喉癌的复发、预后情况,以及影响复发的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1992—1999年行全喉切除术的晚期喉癌111例,对其生存、复发情况及影响复发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接受全喉切除术的晚期喉癌总的3、5年生存率61.3%、53.8%。总复发率35.0%(39/111),其中原发灶复发率9.0%(10/111),颈部复发率26.1%(29/111)。原发灶出现复发影响预后(P=0.0000);颈部出现复发亦影响预后(P=0.0113)。原发灶1年内复发占90%(9/10);颈部复发1年内占75.9%(22/29),2年内复发占93.1%(27/29)。全喉切除术后有无放疗(P=0.032)、切缘状态(P=0.008)影响原发灶复发;N分期(P=0.027)、病变部位(P=0.028)影响颈部复发。【结论】接受全喉切除术的晚期喉癌有较高的复发率;原发灶、颈部复发均影响预后;复发多在术后1年内;全喉切除术后有无放疗、切缘状态影响原发灶复发;N分期、病变部位影响颈部复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食管癌根治性放疗后复发患者行手术和再放疗的疗效。方法 57例食管癌根治性放疗后复发患者中手术治疗23例,再程放疗34例,分析手术的并发症、再放疗副作用及放射性损伤、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结果手术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吻合口瘘1例,肺部感染3例;再放疗组:食管穿孔1例,食管气管瘘3例。手术组和再放疗组3年复发率分别为43.5%和82.4%,差异有显著性(P=0.033)。手术组和再放疗组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5.2%(15/23)、43.5%(10/23)、30.4%(7/23)和55.9%(19/34)、35.3%(12/34)、14.7%(5/34),无显著性差异(P=0.158)。手术组和再放疗组1、2、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56.5%(13/23)、34.8%(8/23)、26.1%(6/23)和41.2%(14/34)、20.6%(7/34)、8.8%(3/34),差异有显著性(P=0.037)。结论食管癌根治性放疗后复发患者首选手术治疗,可以降低复发率,从而提高无病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腹膜后软组织肉瘤术后复发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Qiao MZ  Li CL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36):2547-2548
目的 探讨影响腹膜后软组织肉瘤手术后局部复发的因素。方法 对1980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施行手术的77例原发性腹膜后软组织肉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局部复发57例,总复发率74%,手术到复发平均时间14.8个月(3.2~99,6个月)。术后远处转移3例。截至随访结束,共32例患者死亡,其中27例死于肿瘤。术后中位生存期为42,5个月,5年和10年总生存率为61,7%和43.9%,5年和10年无复发生存率为22,7%和16,8%。单因素分析显示,术中肿瘤切除不净(P:0,0008)、高分级肿瘤(P:0.018)与术后肿瘤局部复发率升高密切相关;而在多因素分析中,只有肿瘤完整切除(P=0.001)为复发率降低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术中完整切除肿瘤,保证手术切缘阴性是降低术后肿瘤局部复发率最重要的影响因素,高分级肿瘤患者的术后局部复发机率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儿童头颈部脂肪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以进一步了解该病的特点,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2年12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病理诊断为脂肪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治疗和随访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中男性4例,女性5例,年龄4个月~3岁,中位年龄1岁10个月;临床表现以嗓子呼噜、睡眠打鼾或呼吸困难以及无痛性颈部包块为主;4例患儿肿瘤位于颈部,5例位于咽部;3例颈部肿瘤一期彻底切除,1例颈部肿瘤累及椎管内,分两期手术切除。4例咽部肿瘤彻底切除,1例行肿瘤大部切除;病理检查3例为脂肪母细胞瘤病,6例为脂肪母细胞瘤;随访时间10个月~3年,5例咽部脂肪母细胞瘤患儿中,1例肿瘤未彻底切除患者随诊3年残余病变无明显增大,2例弥漫型病变患儿术后3个月复发,再次手术后随访无复发。4例颈部脂肪母细胞瘤患者均无复发。结论 头颈部脂肪母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与其他部位病变相比,有其自身特点,需要更加积极地干预;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必要时可部分切除或分期手术;咽部脂肪母细胞瘤彻底切除难度高,更易复发。  相似文献   

7.
Zhong B  Liu F  Yu J  Liang Y  Zhao L  Mou T  Hu Y  Li G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2,32(5):664-668
目的比较腹腔镜及同期开腹直肠癌切除术术后的长期肿瘤学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院自2003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514例病人的临床随访资料,对186例腹腔镜组和328例开腹组病人术后复发类型及长期生存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两组病人的中位随访时间为(48.54±28.76)月,两组间远处转移(3.9%vs 5.5%;P=0.284)、5年累积总生存率(69.5%vs 61.7%;P=0.085)和5年无病生存率(67.7%vs 60.7%;P=0.110)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V期病例中腹腔镜组5年累计总生存率和5年无进展生存率均高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可以获得不劣于开腹手术的长期肿瘤学结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钙化上皮瘤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5例钙化上皮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钙化上皮瘤患者以女性居多,男女比为1∶1.2;患者平均年龄21.6岁,≤20岁占63.1%;发生部位以头面部居多,占56.8%,其次为颈项部占19.6%,乳腺、阴囊也可发生,偶有多发患者,不排除再发患者;临床误诊率高;组织病理主要表现为影细胞及嗜碱性细胞团片状排列;手术完整切除后原发部位未见复发。结论钙化上皮瘤好发于青少年女性头面颈部,手术完整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腮腺癌组织成对盒基因2(PAX2)和成对盒基因8(PAX8)表达联合预测其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价值.方法 以行腮腺颈联合根治术治疗的腮腺癌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手术切除腮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PAX2和PAX8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腮腺癌组织PAX2和PAX8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09%和69.57%,均高于癌旁组织的26.09%和28.26% (P<0.05).腮腺癌根治术治疗患者随访3年的局部复发率为41.30%,淋巴结转移率为34.78%.且PAX2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的复发率和转移率均高于其阴性表达患者,PAX8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的复发率和转移率亦均高于其阴性表达患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腮腺癌组织PAX2和PAX8表达水平与其根治术后复发、转移均密切相关(P<0.05).腮腺癌组织PAX2和PAX8表达水平预测其术后复发、转移的价值良好,其中以PAX2阳性和PAX8阳性预测其术后复发、转移的价值最优.结论 腮腺癌组织PAX2和PAX8表达水平与其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等预后情况的密切相关且联合预测其预后的价值良好,联合检测腮腺癌组织PAX2和PAX8蛋白表达可作为腮腺癌根治术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31例骨肉瘤保肢治疗的中长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全  陈飚  李勇 《重庆医学》2008,37(12):1316-1318
目的评价保肢手术结合新辅助化疗治疗肢体骨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995年1月至2003年1月新辅助化疗结合保肢手术治疗的骨肉瘤31例。达到广泛切除22例,仅达边缘切除9例。所有病例切除标本均做多病理切片的坏死率评估。随访2~8年。结果31例中无瘤生存超过5年者19例(61.3%),肿瘤局部复发4例(12.9%)。肢体功能评估优良率为67.7%。结论新辅助化疗结合保肢手术是治疗肢体骨肉瘤理想的治疗方法,术前有效化疗是保肢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993年1月~2003年12月间收治的180例局部复发再治疗的患者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单纯手术(A组)61例,术后加放疗(B组)53例,单纯放疗(C组)31例,未治疗(D组)35例。A、B、C及对照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4、26、13及4个月。A、B组1、3a生存率显著优于C组(P〈0.01)。结论 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者,行积极的手术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可给患者带来长期生存的机会。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妊娠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对照分析我院头颈外科收治的妊娠相关甲状腺癌125例(包括分娩前9个月内、分娩后1年内确诊的甲状腺癌)为妊娠相关组和同年龄段非妊娠期女性患者691例(非妊娠组)的临床资料.结果 甲状腺癌术后颈部复发转移,妊娠相关组28例(22.4%),非妊娠组90例(13%),妊娠相关组甲状腺癌术后颈部复发转移高于非妊娠组(P<0.05).妊娠相关组肿瘤最大直径平均为2.6 cm,非妊娠组2.1 cm.妊娠相关组多灶性癌19例(19.6%),非妊娠组58例(9.6%)(P<0.05).妊娠相关组甲状腺包膜外侵犯23例(23.7%),非妊娠组65例(10.8%)(P<0.05).妊娠相关组中央区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分别为67例(53.6%)和35例(28%),非妊娠组分别为296例(42.8%)和117例(16.9%)(P<0.05).妊娠相关组淋巴结外侵19例(15.2%),非妊娠组32(4.6%)(P<0.05).结论 妊娠使分化型甲状腺癌更易出现包膜外侵犯、多灶性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和淋巴结外侵,可能促使甲状腺癌恶化.对于甲状腺癌术后的患者,妊娠可能增加其颈部复发转移的风险.但妊娠不影响甲状腺癌的病理分期,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3.
化疗在复发子宫内膜癌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ang ZQ  Wang JL  Liu FT  Zhao D  Gao M  Wei LH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13):896-900
目的探讨化疗在复发子宫内膜癌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20例复发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主要分析内容为肿瘤的复发情况、复发后的治疗情况及化疗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复发患者20例,占同期内膜癌患者总数的11.0%。患者平均于初治后(17±10)个月复发。20例复发患者中11例(55.0%)接受化疗,平均(6±4)个疗程。再次治疗后,20例患者的平均随访时间为(17±16)个月,其中1例(5.0%)无瘤生存,4例(20.0%)带瘤生存,15例(75.0%)因癌死亡。单因素分析提示,是否接受化疗及化疗疗程数与患者预后明显相关(均P<0.05),是否放疗也与预后有关(P<0.05),而肿瘤病理类型、初次手术分期、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年龄和复发时间、是否手术、不同化疗方案、化疗给药途径及是否接受内分泌治疗与患者预后无关。多因素分析提示,复发后化疗对患者预后有显著影响(β=-1.349,OR=0.259,P<0.05)。结论综合治疗可以提高复发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生存率,化疗在其中起主导性作用,对患者预后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回顾性分析直肠癌根治性前切除术后局部复发患者23例与按性别、年龄挑选出的未复发患者69 例,分析直肠癌根治性前切除术后局部复发危险因素.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术后病理阳性淋巴结个数、肿瘤位置高低及T分期是直肠癌根治性前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分期( T4期)是影响直肠癌根治性前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的独立因素,肿瘤位置高低(肿瘤距肛缘小于5 cm)则近似构成局部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孤立性纤维瘤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及预后情况,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头颈部孤立性纤维瘤6例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手术方法、术后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以及预后情况。结果 患者伤口均为一期愈合,未见明显并发症。术后1例失访,余者随访12~28个月,未见肿瘤复发。术后HE染色证实均为孤立性纤维瘤,并且肿瘤细胞免疫组化显示CD34及Vim均为阳性。结论 头颈部孤立性纤维瘤是一种少见的、大多数病例临床上呈良性经过、偶有恶变倾向的中间型及恶性肿瘤,确诊需依赖完整标本的免疫组化检查。首选的治疗方法是根治性切除肿瘤,患者一般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局部切除术在早期直肠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7例早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局部切除75例,根治术42例,比较两种术式的术后并发症和预后(5年生存率)情况。结果局部切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3%,5年生存率85.3%;根治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6.7%,5年生存率90.5%。两种术式的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局部切除组明显低于根治组(P〈0.05)。结论局部切除术治疗早期直肠癌,方法简单可靠,并发症少,能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严格选择合适病例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利用COX回归模型分析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284例行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术后5年复发转移情况,比较不同临床特征患者无瘤生存时间,并使用COX回归模型分析评估直肠癌根治术后5年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结果 284例患者在直肠癌根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性激素结合蛋白(SHBG)基因Asp327Asn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根治术后早期复发的关系。方法收集131例实施根治性切除术的原发性HCC患者临床病理、血液DNA及预后生存资料,以单因素分析、多因素Cox风险回归分析临床病理及Asp327Asn位点多态性与HCC术后复发关系,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描述各基因型的元复发生存时间,并对不同基因型元复发生存曲线进行Log—Rank检验比较。结果全组病例1、2年生存率分别为87%、76%,累积复发率分别为17%、19%。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显示结节数可能与术后复发有关,而Asp327Asn位点多态性可能与术后复发无关。生存分析显示,在单一结节数的HCC患者中,虽然Asp/Ash+Asn/Asn、Asp/Asp基因型无复发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但生存曲线后半段明显分离。结论SHBG基因Asp327Asn位点多态性可能与HCC术后复发无关,但是对于肝脏基本状况较好的HCC患者,该位点多态性可能对其术后远期预后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头颈部神经鞘瘤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31例头颈部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按是否完整切除肿瘤包膜将其分为完整切除肿瘤包膜组(18例)及部分切除肿瘤包膜组(13例),比较2组的肿瘤复发率、源神经损伤率。结果术后28例患者获随访6个月~8年不等,3例失访(其中完整切除肿瘤包膜组1例,部分切除肿瘤包膜组2例),2组均无复发。术后完整切除肿瘤包膜组并发源神经损伤5例,部分切除肿瘤包膜组无源神经损伤,完整切除肿瘤包膜组源神经损伤率高于部分切除肿瘤包膜组(P<0.05)。结论手术彻底切除肿瘤是治疗头颈部神经鞘瘤最有效的方法。神经鞘瘤包膜是否完整切除,均不影响其预后。在不损伤神经纤维束的前提下,可将神经鞘瘤包膜一并切除。  相似文献   

20.
曲修胜  刘宝刚 《当代医学》2011,17(12):22-23
术前放疗的应用及直肠癌手术TME原则的建立使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率有所下降,但在接受直肠癌手术的患者中仍有4%~33%的患者面临局部复发风险。如果不给予及时的治疗,这些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只有8个月左右,而且患者将承受心理及生理上的巨大压力,尤其是疼痛,生存质量(qualityoflifeQOL)将骤降。其中接近一半的局部复发(locally recurrence rectal cancer LRRC)的患者不伴有远处脏器的转移,而最理想的治疗方法是将复发肿瘤的完整切除。包括联合脏器切除的手术治疗仍然是患者获得五年生存率的主要治疗方法,而R0切除是判断患者预后最有力的因素。而早期诊断是达到R0切除的重要前提条件,通过CT、MIR、腔内超声等方法提高直肠癌书后复发早期诊断率,为二次手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