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对胆总管探查术后放T型胶管引流与不放引流管的狗胆总管的病理形态进行了对比,结果其主要病理变化是管壁粘膜上皮的萎缩及类细胞浸润,对照组与实验组比较每个高倍视野细胞数分别为120.15±53.71;57.17±20.03(P<0.01)。实验证明胆总管通畅者最好不放引流管。对已放引流管者,最好在术后3~5d拔除,以防止造成局部粘膜上皮压迫性萎缩。两组肝脏酶学比较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刘浩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2):49-50
资料与方法 1980~2005年共实施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CDD)194例,男67例,女127例;年龄32~81岁,平均52岁。1980~1992年第一阶段85例,1993~2005年第二阶段109例;第2次手术142例,2次手术52例。手术原因:①胆总管明显扩张、直径≥2.5cm的原发性胆管结石及多发性胆管结石或胆色素泥沙样结石;②胆总管直径≥2.0cm的壶腹部结石嵌顿伴oddis括约肌赞性狭窄;③胆总管结石合并胆总管远端狭窄,上段扩张≥2.0cm;  相似文献   

3.
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约有10%结石残留或复发,特别是多发性结石,胆总管扩张的病例,常需要第二次手术或套取法等再次取出结石。老年人胆总管结石发病率在15~22%。作者报导1971~1979年间70岁以上胆总管结石49例无选择地采用胆总管取石及十二脂肠吻合术,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经胆总管切开一期缝合与T型管引流治疗胆总管结石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胆总管结石及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病例308例,其中经胆总管结石胆总管切开一期缝合治疗116例,胆总管T型管引流治疗192例。比较两者的结石清除率、短期并发症、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胆总管切开一期缝合组的结石清除率为96.55%(112/116),T管引流组结石清除率为97.39%(187/192),两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经一期缝合组短期并发症及住院时间较T管引流组明显缩短。所有病例共271例获得随访,其中一期缝合组101例(87.06%);T型管引流术组170例(88.54%)。随访术后6月共出现远期并发症39例(14.39%)。一期缝合术治疗组19例(15.14%),结论:一期缝合组患者平均住院日及短期并发症较T型管引流组明显降低。远期并发症发生总发病率无显著差异,但胆总管一期缝合术组胆道狭窄发生率与T型管引流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12月我院7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奇数偶数分为两组,对照组选用开腹手术,观察组选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比较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首次排气所需时间、住院时间数值低于对照组所取得数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治疗胆总管良性狭窄36例刘磊王钦姚爱国曹克志(山东省临沭县人民医院外科临沭县276700)关键词胆总管;狭窄;吻合术;十二指肠我院应用胆总管十二指肠侧侧吻合方法,治疗胆总管下端良性狭窄36例,经随访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  相似文献   

7.
探讨腹腔镜行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石症的可行性,回顾性分析26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同时配合使用纤维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1例出现并发症。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治疗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8.
9.
患者男,56岁。1987年6月11日因右上腹突发性剧痛伴塞战发热黄疸1天入院。既往史:1月前曾因右上腹痛伴皮肤黄染在某医院治疗,好转出院。体检:T88.8℃,BP110/70mmHg。神志清,急性病容。巩膜中度黄染。全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以右上腹为甚。肠呜消失。WBC9000,中性81%,尿胆元(+)。腹穿刺抽出淡黄色腹液,涂片见格兰氏阴性杆菌,淀粉酶测定为0。诊断为胆道感染并胆汁性  相似文献   

10.
成人型胆总管囊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尬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诊治水平。方法:研究分析22例成人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诊治资料。结果与结论:B超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必须强调成人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复杂性及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必要性。治疗首选囊肿全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  相似文献   

11.
女,63岁。因右上腹阵发性绞痛反复发作,伴发热畏寒呕吐,黄疸10年,加剧日余,于1989年9月16日入院。体检:急性痛苦重病容。T39℃,P22次/分,  相似文献   

12.
附二年来我院手术治疗胆总管囊肿共18例,6个月以内婴儿6例,其中3例行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y吻合术,术中考虑到胆胰管的合流异常,因此剥离此部分时操作细致,发现6个月以下的婴儿发病者与较大年龄者(囊肿切除6例)的病变不同。婴  相似文献   

13.
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治疗胆总管良性狭窄3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治疗胆总管良性狭窄36例孙占山,王海贵(通辽铁路医院)我院应用胆总管十二指肠侧侧吻合方法,治疗胆总管下端良性狭窄36例,经随访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6例,男24例,女12例。年龄42~79岁,平均63岁。病程最短3年...  相似文献   

14.
胆总管缝线选择对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可吸收薇乔线缝合胆总管壁对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影响。方法155例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中,72例用4-0可吸收薇乔线缝合胆总管,余83例用1号丝线缝合胆总管。结果可吸收薇乔线组(A组)胆总管结石复发率18%,丝线组(B组)胆总管复发率39.8%,两组胆总管结石复发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中运用可吸收薇乔线可以减少胆总管结石复发。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先天性胆总管囊肿15例,按Todani氏分型,I型14例(93.3%).具有典型的胆总管囊肿“三联征”表现者11例(73.7%).术前正确诊断率33.4%.手术方式以内引流术为主,其中囊肿空肠Roux-Y吻合术为最常用的术式,其次为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Y吻合术.随访9例,效果满意者(77%).随访表明,囊肿切除术优于内引流术.  相似文献   

16.
病情简介最近8年来,我院共收治先天性胆总管囊肿9例(附表),其中1i5岁以下8例,占89%。-6岁以下的发病率最高。,例均为囊肿型卜-囊肿壁因慢性炎症而肥厚,约为0.5厘米,.年:龄愈大,二囊壁愈肥厚。囊壁为纤维结缔  相似文献   

17.
成人型胆总管囊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22例成人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发现大多数病例症状为非特异性的,常延误诊断。B超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必须强调成人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复杂性及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必要性。治疗上首选囊肿全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  相似文献   

18.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即胆总管囊性扩张,逐年来报道增多,我院自1979年至1982年共收治20例,其中3例因囊肿较大作囊肿大部份切除十二指肠吻合外,其余17例均作囊肿十二指肠吻合,同时作囊肿外引流,术后效果良好,无一例合并吻合口瘘,亦无一例死亡。兹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男女性各10例。年龄1~3岁12例,最小2个月,婴幼儿时期发病占60%;4~6岁6例;学龄前儿童占30%;7~14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用腹腔镜行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石症的微创意义及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45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内镜括约肌切除术(EST)取石失败3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造影发现胆总管结石11例。结果45例胆石症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92.0±16.4)min,术后残余结石3例(7%),2例行经窦道胆道镜取石成功,1例行经T管肝素溶石。术后3~7周拔除T管,无胆漏发生。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并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具有安全性和可行性,治疗效果肯定,微创意义明显。  相似文献   

20.
李智博 《中外医疗》2013,32(21):34-34,3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总管结石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于2009年6月—2013年1月收治的48例胆总管结石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例患者成功实施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对其进行胆总管T管实施引流,无中转开腹手术患者,手术时间90~140min,出血量45~135mL,其中结石取净40例,术中结石取出率为83.3%,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为15~21d,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5~13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