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联合直流电场治疗兔耳增生性瘢痕的疗效。方法:选取28只家兔,随机分为4组,制作瘢痕模型~([1]),术后5周开始处置,A组局部注射生理盐水,B组局部注射曲安奈德,C组每周外加直流电场的作用,D组曲安奈德和直流电场联合应用。术后11周切取标本,HE染色,计数成纤维细胞密度,观察成纤维细胞的排列,计算瘢痕相对增生厚度。结果:大体形态学变化:联合组治疗6周后,瘢痕颜色接近兔耳正常肤色,表面光滑,触感柔软。组织学变化:与其它三组相比,联合组胶原纤维和成纤维细胞平行排列,成纤维细胞数量减少。瘢痕增生指数:联合组HI值最低。结论:局部注射曲安奈德与直流电场联合应用对兔耳增生性瘢痕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2.
曲安奈德联合5-氟脲嘧啶注射治疗瘢痕疙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联合5-氟脲嘧啶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方法23名瘢痕疙瘩患者,共43个瘢痕疙瘩。平均病史7.3年。以曲安奈德20mg联合5-氟脲嘧啶4mg瘢痕内注射,1次/2周,3~5次后,可每月注射1次。平均治疗时间为7.8个月。结果曲安奈德联合5-氟脲嘧啶注射抑制瘢痕疙瘩有效率为96%,其中瘢痕疙瘩完全缓解者占44%,极大缓解者占46%,部分缓解者占6%,未缓解者占2%。结论利用曲安奈德联合5-氟脲嘧啶注射治疗瘢痕疙瘩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朱文宏  程兵 《职业与健康》2005,21(1):145-146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弹性加压包扎疗法与瘢痕内曲安缩松注射疗法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4例具有典型烧伤或创伤病史和外观特征而确诊的增生性瘢痕病人,平均年龄46±7.28岁.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和瘢痕内注射曲安缩松治疗1.5个月,对照组单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治疗.根据两组治疗前后瘢痕体积、外观、患者自觉症状的变化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21%和60.98%(P<0.01),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患者均能耐受.结论弹性加压包扎与瘢痕内曲安缩松注射二联疗法治疗增生性瘢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田丽 《中国保健营养》2012,(16):3382-3383
目的探讨5-氟尿嘧啶联合曲安奈德放射性皮损内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的效果。方法有25名患者,共有46个瘢痕疙瘩。采用5-氟尿嘧啶联合曲安奈德后放射性的皮损内注射,1次/2周,3-5次后,可1次/月或者1次/2月,平均8个月疗程。治疗结束后观察皮损的变化,对治愈者进行随访1年,观察其复发的情况。结果治疗后的有效率是97%,其中完全缓解者占43%,极大缓解者占45%,部分缓解者占8%,未缓解者占2%。结论 5-氟尿嘧啶与曲安奈德合用放射性皮损内治疗瘢痕疙瘩的效果良好,而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5.
我科从2000年3月以来应用曲安奈德注射液加2%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瘢痕疙瘩36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曲安奈德是近年使用于临床的一种复合制剂 ,具有抗炎、抗过敏、消肿止痛痒的作用 ,主要适用于过敏性、皮肤结缔组织、骨关节软组织疾病等。自 1997年 10月至 2 0 0 1年 10月我科应用曲安奈德注射液治疗瘢痕疙瘩 6 8例共 2 0 8处 ,取得了显著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6 8例 ,其中男 30例 ,女 38例 ,年龄为17~ 4 9岁 ,发病部位胸前区共 170处 ,肩背、上肢 30处、下肢 8处 ,其中 78处有明确外伤史。瘢痕疙瘩为逐渐形成、隆起状、坚硬而有弹性 ,不同程度的瘙痒 ,颜色不同于正常皮肤。最大的为 (4.1× 6 .7)cm ,最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联合臭氧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门诊2013年9月—2014年2月确诊的64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和观察组34例,观察组疗程注射曲安奈德联合臭氧,对照组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两组疗效经χ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观察组显效17例,好转10例,无效7例;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7例。结论:曲安奈德联合臭氧注射能有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分离术联合曲安奈德治疗小梁切除术后瘢痕性无功能滤过泡的疗效。方法对16例(20眼)常规小梁切除术后瘢痕性无功能滤过泡、眼压失控患者行再次手术,手术方式为针分离术联合球结膜下注射曲安奈德。术前和术后1、2、8、15 d及1、2、3、6、9个月,以后每3个月进行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及检眼镜、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HRT-2)、视野等检查。结果术前眼压(37.52±6.41)mm Hg,术后第1天(10.23±3.15)mmHg,经3~9个月随访,最后随访(14.51±3.20)mm Hg,仅2眼再一次出现眼压失控行抗青光眼联合手术。其他患眼均没有出现术后浅前房、炎症反应等并发症。结论针分离术联合曲安奈德治疗小梁切除术后瘢痕性无功能滤过泡的手术成功率高,安全、简便,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程震  程国威 《健康必读》2005,4(12):20-20
目的探讨一种快速简捷的方法治疗白癜风.方法观察20例门诊患者,应用电离子扫描术后局部注射曲安奈德.结果20例中痊愈14例(70%),显效4例(20%),有效2例(10%),总有效率为100%.结论电离子扫描术与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白癜风,疗效好、见效快.  相似文献   

10.
良性中央气道狭窄是指发生于中央气道(包括气管、主支气管和右中间支气管)的良性病变引起的狭窄.引起良性气道狭窄的常见原因包括结核、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时间过长等,病理改变以增生性和瘢痕性狭窄最常见.球囊扩张、切除瘢痕组织和置入气道支架等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气道狭窄的常用方法,近期均可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但是随着组织的不断增生、修复,容易引起再狭窄,远期疗效较差[1].曲安奈德是长效糖皮质激素,除抗炎、抗过敏作用外,还能够抑制肉芽组织和瘢痕形成.上海中山医院近年来对难治性良性中央气道狭窄患者给予局部注射曲安奈德结合常规介入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王彦  乔宝笛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5):3099-3102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对72例(78只眼)黄斑水肿患者进行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对比分析术前及术后6个月不同时间点的最佳矫正视力、眼底及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眼压等。[结果]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有显著提高,黄斑水肿明显减轻,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显著降低,但也有少数患者发生高眼压、黄斑水肿复发等并发症。[结论]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是治疗黄斑水肿的有效方法,但也应注意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庆大霉素与曲安奈德用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分别用庆大霉素(庆大霉素组)和曲安奈德(曲安奈德组)进行三叉神经外周支阻滞。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治疗效果。分别记录治疗前、连续5周(每周1次)的注射前以及治疗结束后1、2、3个月的VAS,并记录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的VAS与治疗前相比均出现显著性降低(P〈0.01)。在治疗后3周内,庆大霉素组的VAS显著高于曲安奈德组(P〈0.05或〈0.01);治疗结束后2、3个月,庆大霉素组的VAS显著低于曲安奈德组(P〈0.01)。治疗后2周内,庆大霉素组治疗有效率显著低于曲安奈德组(P〈0.01)。治疗结束后2、3个月庆大霉素组的临床治愈率(70%和60%)显著高于曲安奈德组(15%和5%)。结论与曲安奈德治疗效果相比,采用庆大霉素进行三叉神经外周支阻滞,避免了激素相关的药物不良反应,具有镇痛时间长、可多次重复的优势,庆大霉素发挥抑制疼痛作用的起效时间较曲安奈德慢,而抑制疼痛的持续时间较曲安奈德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庆大霉素与曲安奈德用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4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分别用庆大霉素(庆大霉素组)和曲安奈德(曲安奈德组)进行三叉神经外周支阻滞.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治疗效果.分别记录治疗前、连续5周(每周1次)的注射前以及治疗结束后1、2、3个月的VAS,并记录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VAS与治疗前相比均出现显著性降低(JP<0.01).在治疗后3周内,庆大霉素组的VAS显著高于曲安奈德组(P<0.05或<0.01);治疗结束后2、3个月.庆大霉素组的VAS显著低于曲安奈德组(P<0.01).治疗后2周内,庆大霉素组治疗有效率显著低于曲安奈德组(P<0.01).治疗结束后2、3个月庆大霉素组的临床治愈率(70%和60%)显著高于曲安奈德组(15%和5%).结论 与曲安奈德治疗效果相比,采用庆大霉素进行三叉神经外周支阻滞,避免了激素相关的药物不良反应,具有镇痛时间长、可多次重复的优势,庆大霉素发挥抑制疼痛作用的起效时间较曲安奈德慢,而抑制疼痛的持续时间较曲安奈德长.  相似文献   

14.
吕杰  张岩  邢战中 《现代保健》2013,(10):105-106
目的:观察玻璃体眼内注射曲安奈德(TA)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的疗效。方法:确诊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患者30例45眼,给予眼内注射TA注射液4mg(0.1ml)。术后1、3、6个月定期随访,观察患者术后视力变化及新生血管膜大小改变,并对药物本身相关的潜在并发症进行监测。结果:11例患者(单眼患者5例,双眼患者6例)17眼完成术后6个月的随访,视力〈0.1者4眼,0.1~0.5者11眼,〉0.5者2眼。36眼术后视力有所提高,15眼视力达0.5以上。术后6个月的随访,17眼的新生血管膜面积明显缩小,但与术后3个月的随访相比,无明显变化。结论:曲安奈德眼内注射治疗AMD是安全有效的,并且在术后三个月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Value in health》2022,25(10):1705-1716
ObjectivesSuprachoroidal injection of triamcinolone acetonide is the first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approved treatment for macular edema associated with uveitis. A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 was performed comparing this treatment with best supportive care (BSC) for the management of this indication from US Medicare and commercial payer perspectives.MethodsA patient-level simulation was developed per the patient characteristics and changes in 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 letter scores observed in a phase III study of triamcinolone acetonide (PEACHTREE). The wholesale acquisition cost of triamcinolone acetonide was $1650/injection; suprachoroidal injection cost was assumed at $200/injection. Healthcare costs were informed by a US claims–based analysis. Mortality risk associated with severe vision loss and blindness was modeled by applying a hazard ratio to all-cause mortality rates of the US general population.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weights, obtained from a regression model fitted to the Visual Function Questionnaire-25 data from PEACHTREE, were applied based on the 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 scores of both eyes. Costs (2020 US dollar) and benefits were discounted at 3% annually. Incremental cost-effectiveness ratios were estimated over a 10-year horizon.ResultsIn the base-case, the incremental cost-effectiveness ratio comparing triamcinolone acetonide with BSC was $28 479 per quality-adjusted life-year gained. The wholesale acquisition cost for triamcinolone acetonide for suprachoroidal use was ~68%, ~56%, and ~27% below the willingness-to-pay thresholds of $150 000, $100 000, and $50 000 per quality-adjusted life-year gained, respectively. Results were robust in sensitivity and scenario analyses.ConclusionsTriamcinolone acetonide for suprachoroidal use is cost-effective compared with BSC for patients with macular edema associated with uveitis.  相似文献   

16.
王洁 《中国校医》2012,26(5):383-384
目的评价长效糖皮质激素曲安奈德治疗Graves眼病的临床效果。方法用曲安奈德40 mg行患眼眶周注射,每3周1次,4次为1个疗程,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3个月观察记录症状、体征情况。结果治疗117例256眼,治疗后眼球突出回退率为81.3%(208/256);睑裂高度回缩率为82.4%(211/256);73只视力下降眼中,61只眼(83.6%)视力改善;61例斜视和复视者,13例(21.3%)消失,33例(54.1%)得到改善,15例(24.6%)无明显变化;83眼(32.4%)畏光流泪、眼胀眼痛等症状消失,156眼(60.9%)改善;73眼(28.5%)结膜充血水肿、眼睑水肿等体征消失,144眼(56.3%)改善。结论眶周注射曲安奈德对Graves眼病的眼征具有明显改善或消除作用,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液氮冷冻联合皮损内注射治疗结节性瘁疹的护理疗效。方法将确诊为结节性痒疹的108例患者按医嘱分为两组。观察组54例遵医嘱使用液氮冷冻治疗后,再根据治疗单配置医嘱浓度的“曲安奈德”结节内注射并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54例直接按执行单配置医嘱浓度的“曲安奈德”结节内注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两组比较P〈0.01;观察组回访无复发,对照组复发5例,两组比较P〈0.05。结论低温冷冻联合局封治疗结节性痒疹,可缩短病程,降低复发率;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的焦虑和恐惧程度,提升痛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孙维平 《中国医院统计》2013,(6):438-439,443
目的:探讨口曲安奈德联合斯奇康治疗口腔扁平苔藓( OL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OL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曲安奈德液加利多卡因局部注射治疗,而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斯奇康;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复发率、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1%(P<0.05);治疗组的复发率为14.3%,低于对照组的37.5%(P<0.01);治疗组的情感得分、一般感情指数、健康指数、生活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有4例局部注射处出现皮肤轻度萎缩、发红,而治疗组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发生。结论曲安奈德联合斯奇康治疗OLP患者,可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降低复发率,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马艳波  王洁 《中国校医》2014,28(5):376-378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2种给药方式对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RVO—ME)的治疗作用对比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黑龙江省医院2011—2012年在黑龙江省医院检查确诊并治疗RVO—ME患者72例72眼纳入研究,其中,男39例39眼,女33例33眼,年龄40~71岁。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3、6个月进行BCVA、非接触眼压、裂隙灯、间接眼底镜检查,OCT检查测量黄斑厚度。结果玻璃体腔注射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Tenon下注射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安奈德2种给药方式治疗RVO—ME均有疗效,疗效及安全性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20.
王玮  邢宏军  李蒙  吴斌  张艳菊 《职业与健康》2011,27(9):1068-1070
目的观察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内蒙古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2008年8月—2010年8月诊治的慢性湿疹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外用复方氟米松软膏;对照组38例,外用醋酸曲安奈德软膏,2组均治疗2周,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2.5%和76.3%,χ2=4.096 6,P〈0.05。结论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优于醋酸曲安奈德软膏,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