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是重要治疗措施之一 ,但仍有将>70岁高龄的AMI患者作为溶栓治疗的禁忌证之一 ,我院对老年AMI患者治疗进行观察 ,以了解溶栓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1对象与方法1 1对象 :1997年1月~2001年12月收治的AMI患者120例 ,年龄60~86岁 ,分为三组 :Ⅰ组年龄≥70岁溶栓治疗组 ,共30例 ,男22例 ,女8例 ,平均年龄75岁。Ⅱ组年龄≥70岁未溶栓治疗组 ,共40例 ,男30例 ,女10例 ,平均年龄79岁。Ⅲ组年龄60~69岁的溶栓治疗组共50例 ,男43例 ,女7例 ,平均年龄…  相似文献   

2.
由于诊疗技术的发展,急性心肌梗塞(AMI)死亡率已显著下降,但在AMI存活者中仍有许多因为继发心力衰竭、心脏破裂、心律失常、再梗塞、血栓栓塞等心血管事件致残或致死。因此预防心肌梗塞(MI)后心血管事件发生即二级预防具有重要意义。近十余年来大规模药物临床试验结果使我们对MI后药物应用更加有据可依。本文就MI二级预防药物应用研究进展作一介绍。1抗血小板及抗凝药血小板及血栓形成与MI及MI后心肌缺血、再梗塞、血栓栓塞等心脏事件发生密切相关,因此抗血小板及抗凝药物的开发研究十分活跃。11阿斯匹林(ASA)…  相似文献   

3.
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58例临床分析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030001)王卫淑唐风英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率高,其临床表现、并发症及预后均不同于非糖尿病病人,现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糖尿病合并AMI病例(简称糖梗...  相似文献   

4.
老年急性心肌梗塞51例临床分析永春县医院郑月娇老年人AMI症状不典型,有时缺乏典型心前区疼痛,且并发症多,容易造成误诊、漏诊,贻误治疗。现就我院1980年1月至1995年12月间收治的51例老年人AMI进行分析如下。一、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本组5...  相似文献   

5.
急性心肌梗死(AMI)后病人的长期生存是临床医师及卫生公共官员面临的主要课题。虽然AMI二级预防药物选择取得重大进展,但具体病人是否应用、何时应用及治疗多长时间仍有多种主张。为评价AMI病人应用雷米普利(ramipril)治疗后生存效益的大小、时间及可靠性,作者对AIRE(theacuteInfarctionramlprilefficacy)试验进行了延伸随访研究。AIRE试验是一项多国多中心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平行组研究。选择AMI伴有心力衰竭的病人作为观察对象,发病后2~9d开始口服雷米普利1…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低分子右旋糖酐致急性心肌梗死(AMI)、心跳骤停1例,并就药物诱发的AMI复习了文献,叙述了诱发AMI的药物;阐明了发病机制,并简述了预防和处理。  相似文献   

7.
叶刚 《河北医药》1999,21(4):265-266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病例亦明显增加,故研究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特点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我院5年来收住的39例≥65岁老年A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31例<65岁年龄组的AMI患者进行对比,以探讨老年AMI临床特点。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199401至199901我院心内科住院AMI患者70例。其中男性54例,女性16例,年龄31~87岁。所有病例均符合WHO的AMI诊断标准,均有典型心电图改变和心肌酶学的动态变化。12 方法 回顾性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梗死部位、泵功能、并发症、治疗及心电图、血清心…  相似文献   

8.
灯盏花注射液对AMI溶栓后再灌注损伤防治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急性心肌梗塞(AMI)再灌注治疗已成为AMI的基本治疗方法。而再灌注后可出现心肌损伤加重和心功能减退与再灌注损伤。本研究对1995年1月~1997年6月收住确诊AMI25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15例,用尿激酶与灯盏花05mg/kg静脉滴注。Ⅱ组10例为常规治疗对照。结果显示灯盏花组用药6h后T—SOD,2周后LVET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在AMI溶栓时,应用灯盏花可减少氧自由基产生,减轻心肌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9.
研究4种新一代-β内酰胺抗生素,氨曲南(AZ)、亚胺培南(IMI)、头孢噻肟(CTX)和哌拉西林(PIPC)对耐AZ阴沟杆菌及其敏感株的β-内酰胺酶诱导发现,IMI为强诱酶剂,CTX次之,AZ和PIPC较弱;药物对细菌诱酶能力还与细菌外膜通透性,是否发生组成型突变有关。进一步分析诱导产生的β-内酰胺酶的水解底物轮廓,对酶抑制剂敏感性及等电点,发现诱导酶与组成酶、基础酶性质相似,均属Richrnond-Sykes分类中1型酶。时间杀菌曲线表明,1/4MIC的AZ与1/4MIC的IMI联用于对两药均敏感的阴沟杆菌,产生相互拮抗。  相似文献   

10.
我们开展了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溶栓治疗的临床观察 ,以了解其溶栓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1对象和方法1 1对象 :对1994年7月~2001年3月收治的58例老年AMI患者分为两组 :溶栓治疗组 :28例 ,男16例 ,女12例 ,年龄70~84岁 ,平均73 5岁。梗死部位 :前壁14例 ,下壁11例 ,复合壁3例。常规治疗组30例 ,男18例 ,女12例 ,年龄70~87岁 ,平均74 3岁。梗死部位 :前壁17例 ,下壁9例 ,复合壁4例。1 2治疗方法 :溶栓组 :28例患者均具备溶栓治疗适应证而无溶栓禁忌证[1],溶栓距发…  相似文献   

11.
静脉溶栓法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塞(山东省潍坊市89医院261200)李冰,郑建平,高举平,魏健,付秀兰静脉溶栓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恢复闭塞的冠状动脉血流的有效方法之一。1992年以来,我们应用国产尿激酶静脉滴注治疗老年AMI10例,报告如...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抗乙肝病毒的疗效,我院自1995年开始用单磷酸阿糖腺苷(ARa-AMP)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共观察治疗慢性乙肝106例,其中单用ARa-AMP治疗72例,用ARa-AMP联合a干扰素(IFNa)治疗34例,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  相似文献   

13.
老年糖尿病患者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特点分析福建省急救中心陈良福建省立医院王丽纳,郑育英老年糖尿病患者冠心病发病率高,急性心肌梗塞(AMI)发病率也相对较高。AMI时半数以上患者可表现为无痛性心梗,且严重心律失常多,猝死率高。AMI时采用胰岛素治疗可使糖...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日本人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和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对血清α1酸性糖蛋白(AGP)、唾液酸(SA)浓度及AGP与丙吡胺(Dis)结合的影响.方法:对正常人、CHF及AMI患者血清样本97例,采用免疫化学法测定AGP浓度,高效液相层析法测定SA浓度及超滤膜技术和高效液相层析法测定Dis的体外游离浓度.结果:CHF及AMI患者血清AGP浓度较正常人升高.Dis药物游离浓度降低.血清SA浓度的变化与血清AGP浓度的变化趋势一致.结论:CHF和AMI病人血清药物游离浓度受血清AGP结合的影响而变化,应进行临床监测.  相似文献   

15.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AMI)之间的一组综合征,是一种具有潜在危险的急重症状态,易导致AMI或猝死,对其必须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UAP的药物治疗,除经典的硝酸酯类、β-受体拮抗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外,现主张使用抗凝或溶栓治疗[1]。现将在治疗UAP过程中,抗凝或溶栓疗效较好的部分药物综述如下。1 小剂量尿激酶、肝素联合应用 尿激酶是纤溶酶原激活剂。纤溶酶的快速纤溶作用可将新鲜血栓及其机化物溶解清除,使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而显示其对UAP的高效作…  相似文献   

16.
不稳定型心绞痛 (Unstableanginapectioris ,UAP)是介于相对稳定型心绞痛 (stableanginapectioris ,SAP)与急性心肌梗死 (AMI)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 ,由于其病情多变化 ,可逆转为SAP ,但亦可发展为AMI或猝死 ,因此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对象和方法1 1病例选择 :根据1994年南京召开的UAP诊断治疗研讨会诊断标准 [1] 选择5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 ,具有典型的心绞痛症状 ,经一般抗心肌缺血药物治疗一周结果不明显 ,其中男性31例 ,女性23例 ,年龄46~78岁 ,…  相似文献   

17.
静脉溶栓是近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治疗的重要进展之一 ,能明显改善AMI病人心功能 ,降低病死率 ,但对心电稳定性影响研究尚不多。我们观察 6 4例AMI病人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前后QT离散度 (QTcd)的改变 ,以探讨溶栓治疗对QTcd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AMI发病 6h内 ,接受常规静脉溶栓治疗 6 4例 ,男 38例 ,女 2 6例 ,平均年龄 6 0 .8± 9.4(30~ 76 )岁。诊断符合 1979年WHO制定的标准 ,并排除先天性Q T延长综合征、室内传导阻滞、电解质紊乱及药物影响。并以体检的健康者 40例作为对照组 ,其年龄与性别与…  相似文献   

18.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种中间型临床状态,其病理机理同AMI.因此近年来AMI及UAP治疗中应用溶栓剂和抗凝剂引起了临床高度重视。为探讨UAP有效治疗方法,我院近年使用尿激酶联合小剂量肝素治疗21例UAP临床效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 凡符合下列标准的病例随机进入研究:①符合WHOUM的诊断标准;②无心肌梗死的酶学和心电改变;③排除非冠心病性心绞痛;④无出血倾向。共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59~75岁,平均6…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和心血管疾病治疗技术的提高 ,心血管内科疾病的护理技术和监护水平也得到了较大的进步 ,目前强调在急性心肌梗塞 (AMI)早期采取溶栓治疗措施 ,新技术的应用 ,使得AMI的死亡率有所降低。因此 ,做好溶栓的护理尤为重要。1溶栓药物常用溶栓剂 ,主要是链激酶、尿激酶等。2溶栓时间一般要求在AMI6小时内 ,以心电图未出现病理性Q波时开始溶栓 ,但在发病6小时内心电图已出现 q 或Q波时 ,仍适于溶栓治疗。3溶栓治疗护理3 1要求护士必须具备处理新入院、疑为AMI病人的能力 ,这样才能争取到宝贵的溶…  相似文献   

20.
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的观察与护理济南军区总医院干部一科(山东济南250031)王苏娟刘英新急性心肌梗塞(AMI)是老年人的常见危重病,随着年龄增长、并发症加多,死亡率高。近年来我科采用静脉溶栓治疗8例老年AMI病人,取得满意效果。现将观察与护理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