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西中医》2017,(3):304-30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IgA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槐雪肾舒合剂口服。观察治疗前后患者24h尿蛋白、血肌酐和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的24h尿蛋白和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下降(P0.05),而血肌酐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4.42%(P0.05)。结论:从本次研究可以看出,中西医结合治疗显著降低IgA肾病患者的24h尿蛋白和血肌酐水平,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中西医联合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2月—2016年6月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100例随机分2组。西医组行西医治疗,中西医组行中西医联合治疗。比较2组患儿肾病综合征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和治疗后患儿24 h尿蛋白、血肌酐以及白蛋白的差异。结果中西医组患儿肾病综合征治疗效果高于西医组,P0.05;中西医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异于西医组,P0.05;治疗前2组24 h尿蛋白、血肌酐以及白蛋白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中西医组24 h尿蛋白、血肌酐以及白蛋白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症状以及肾功能,无严重副作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优化方案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疗效及改善肾纤维化的免疫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收治的IgA肾病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用中药颗粒剂+氯沙坦的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中药模拟剂+氯沙坦的治疗方案,均治疗24周,治疗前后测定24 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肌酐(MA/Cr)、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eGFR)、白细胞介素6(IL-6)、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为35.0%,2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 h尿蛋白定量、MA/Cr、Scr、eGFR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营养状态稳定,相关免疫机制尿IL-6得到显著改善(P<0.05),致肾纤维化因子尿TGF-β1也显著降低(P<0.05)。结论:中西医联合观察组较单纯西药组在降低蛋白尿、保护肾功能方面有明显优势,对IL-6的调节作用是中西医结合优化治疗方案改善IgA肾病肾纤维化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益肾化湿颗粒治疗IgA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东莞康华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确诊为IgA肾病的患者(24 h蛋白尿3.5 g)40例,按临床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氯沙坦钾组(20例)应用氯沙坦钾治疗100 mg/次,1次/d,联合治疗组(20例)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肾化湿颗粒1包治疗,3次/d。治疗时间为1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血肌酐、血钾、24 h尿蛋白定量。结果: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24 h蛋白尿、血压、血肌酐、血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24 h蛋白尿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肌酐、血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24 h蛋白尿(1.28±0.46)g较氯沙坦钾组(1.35±0.42)g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用氯沙坦钾及联合应用氯沙坦钾和益肾化湿颗粒均能减少尿蛋白,联合应用益肾化湿颗粒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5.
黄葵胶囊治疗IgA肾病湿热证蛋白尿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萍  张勇  陈建  庄永泽  杜建 《中成药》2010,32(1):18-21
目的:观察黄葵胶囊(黄蜀葵花)治疗IgA肾病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IgA肾病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给予黄葵胶囊4粒,3次/日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福辛普利(蒙诺)10mg,1次/日治疗,疗程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湿热证证候积分、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的变化及肝功能、电解质、不良事件等安全性指标。结果:两组病人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治疗12周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24h尿蛋白分别较治疗前降低(0.49±0.78)g/24h和(0.4±0.76)g/24h(P<0.05),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中医湿热证证候积分分别下降(0.88±1.43)和(1.94±1.63)(P<0.0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西医总有效率为53.1%,对照组为65.6%(P>0.05);治疗组中医总有效率84.4%,对照组为5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的血肌酐、尿素氮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12周中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且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黄葵胶囊可以减少IgA肾病湿热证患者...  相似文献   

6.
刘栋  胡敏  张翠杰  李芳华  翟亚玲 《陕西中医》2020,(3):331-333,363
目的:探讨益肾化瘀中药联合他克莫司胶囊对乙肝相关性膜性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HBV-MN病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他克莫司胶囊,观察组给予他克莫司胶囊联合五酯软胶囊。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分别为(0.99±2.94)g/L和(2.94±1.57)g/L,血肌酐分别为(82.44±3.17)mmol/L和(101.33±2.47)mmol/L; 白蛋白含量分别为(37.05±2.49)g/L和(31.47±5.27)g/L,五酯软胶囊加入后,降低了24 h尿蛋白、血肌酐,增加血液中白蛋白含量。降低肝病毒在体内的存活率。结论:益肾化瘀的五酯软胶囊联合他克莫司药物,对HBV-MN治疗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自拟益肾固元汤结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6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8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醋酸泼尼松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自拟益肾固元汤。2组均治疗6个月。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IL-6、TNF-α、血肌酐、血尿素氮、血浆白蛋白,收集24 h尿液,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评价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74/80)、对照组为82.5%(58/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21,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 IL-6[(69.36±12.96)ng/ml 比(97.58±14.25)ng/ml,t=-4.965]、TNF-α[(107.32±30.23)pg/ml 比(145.25±23.28)pg/ml,t=-6.235]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4 h尿蛋白定量[(0.59±0.25)g/24 h比(1.23±0.36)g/24 h,t=5.263]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白蛋白[(41.25±3.69)g/L比(33.25±3.36)g/L,t=9.582]和总蛋白[(64.25±2.36)g/L比(51.23±2.21)g/L,t=11.365]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益肾固元汤结合醋酸泼尼松片可降低肾病综合征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恢复肾功能,降低尿蛋白,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梅州市中医医院2013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88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采用单盲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在内的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治疗,持续治疗1年后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对照组治愈病例平均治疗时间(196.5±7.8)d长于观察组的(137.9±7.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9 %高于对照组的83.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中无复发病例,对照组复发7.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尿素氮、血清胆固醇、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尿素氮、血清胆固醇、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尿素氮、血清胆固醇、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良反应主要为库欣样体征、血糖升高、继发感染、骨质疏松等激素副作用和胃肠道反应,对照组共出现38例,发生率为40.4 %,观察组共出现16例,发生率为17.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较单纯西医治疗效果好,方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9.
俞雪蕾  祝国宁 《新中医》2015,47(3):83-84
目的:观察百令胶囊联合贝那普利治疗Ig A肾病对患者尿蛋白及血肌酐的影响。方法:将100例Ig A肾病患者随机将其分2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采用百灵胶囊联合贝那普利治疗,2组治疗前后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等指标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0.00%,对照组为54.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24 h尿蛋白定量、肌酐、白蛋白、Ig A水平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百令胶囊联合贝那普利治疗Ig A肾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自拟少阳方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少阳证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辨证属少阳证的IgA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厄贝沙坦片口服,0.15 g/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少阳方,每日1剂。2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尿红细胞计数、24 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指标(血清白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血尿酸水平)、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并评估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尿红细胞计数、24 h尿蛋白定量和中医证候口苦、咽干、头晕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闷、心烦、疲倦乏力、腰脊酸痛单项评分及中医证候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血清白蛋白水平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尿红细胞计数、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和中医证候口苦、咽干、胸胁苦闷、心烦、不欲饮食、疲倦乏力单项评分及中医证候总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00%(P<0.01);在总体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33%(P<0.01)。结论:在常规西药厄贝沙坦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少阳方能明显改善少阳证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肾脏损伤,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个体化联合序贯方案治疗中重型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3例Lee氏分级≥Ⅲ级的IgA肾病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研究,观察治疗前后尿蛋白、肾功能以及肾脏的病理改变.结果:治疗组123例治疗后缓解63例(51.2%),显效33例(26.8%),疗效较40例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治疗组治疗后尿蛋白显著减少(P<0.01),血肌酐明显降低(P<0.05),肾生存率明显提高(P<0.01).重复肾穿刺显示肾病理活动性指数明显下降(P<0.05),慢性指数基本稳定(P>0.05),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结论:中西医结合个体化联合序贯方案治疗中重型IgA肾病,能减少尿蛋白,改善肾功能,抑制肾病理活动性指数,提高肾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自拟中药方剂,观察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评分、尿素氮、血肌酐、尿蛋白排泄率、尿微量白蛋白、24 h尿蛋白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IgA肾病中医辨证分型客观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钢  李平  董葆  谌贻璞  陈香美 《中医杂志》2004,45(10):771-773
目的:研究IgA肾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西医临床客观化指标之间的关系,为全面认识IgA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观察124例IgA肾病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伴发高血压情况、西医实验室检查,及部分患者肾脏病理的Lee病理分级和Katafuchi病理积分,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属于气虚及阴虚证候的中医症状出现频率较高.(2)脾肾阳虚型患者大多伴发高血压,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升高,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尿渗透压降低,肾脏病理损害全部为Lee分级Ⅲ级以上,平均Katafuchi积分最高,与其他3个证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正气不足是IgA肾病发病的关键,脾肾阳虚型IgA肾病患者病情较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分析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92例IgA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值,各46例,参考组患者单纯采用补阳还五汤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24h 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及血尿素氮。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5%,参考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6.1%,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及血尿素氮明显优于参考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效果显著,能够有效促进临床症状改善,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陕西中医》2017,(9):1192-1193
目的:观察黄葵胶囊联合氯沙坦钾治疗IgA肾病轻中度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IgA肾病患者5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氯沙坦钾100mg,1次/d,治疗组加用黄葵胶囊5粒口服,3次/d,两组疗程均为24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12、24周后测定患者24h尿蛋白定量、治疗前及24周后测定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及白蛋白(ALB),计算eGFR。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24h尿蛋白定量均较治疗前减少(P0.001),24周后,治疗组降尿蛋白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葵胶囊联合氯沙坦钾治疗IgA肾病轻中度蛋白尿,疗效优于单用氯沙坦钾。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黄葵胶囊联合来氟米特治疗IgA肾病下焦湿热证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90例下焦湿热证IgA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采用黄葵胶囊联合来氟米特方案治疗,对照组仅予来氟米特治疗,2组观察时间均为6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6个月后湿热证证候积分、24 h尿蛋白定量、血白蛋白及血肌酐水平,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药物治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3个月、6个月后湿热证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均<0.05)。2组治疗3个月、6个月后24 h尿蛋白及血肌酐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血白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6个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无一例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发生率为4.4%。结论黄葵胶囊联合来氟米特治疗IgA肾病湿热证患者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湿热证相关症状、体征,降低尿蛋白及血肌酐水平,且患者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常复发性肾病综合征(NS)的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68例常复发性NS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38例在规范应用西药的基础上再加用中药治疗.对照组30例则单纯用西药治疗.结果对照组的24h尿蛋白由(5.72±1.23)g/L降至(1.84±1.05)g/L,血白蛋白由(22.86±6.82)g/L升至(34.15±5.45)g/L,完全缓解率为10%,总有效率为56.7%.治疗组24h尿蛋白由5.68±1.25g/L降至(1.32±0.76)g/L,血白蛋白由(21.34±6.78)g/L升至(37.45±5.76)g/L,完全缓解率为28.9%.总有效率为78.9%;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副反应率为18.4%,对照组为83.3%,明显高于治疗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仅可以提高常复发性肾综的有效率,还可以降低西药的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IgA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药贝那普利(洛丁新)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再给予祛湿化瘀、补益脾肾中药口服。疗程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12周后24 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指标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IgA肾病可以减少患者的尿蛋白,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其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同时能改善中医证型的临床证候。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68例门诊及住院患者分为两组 ,观察组36例 ,分为肝肾阴虚型和脾肾阳虚型 ,采用中医辨证结合激素、潘生丁、依那普利治疗 ,对照组仅采用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血尿素、血肌酐氮、血及尿微球蛋白、24h尿蛋白变化及不良反应率和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 4 % ,对照组为75 0%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Ridit分析 ,u=2 59 ,P<0 05) ;两组治疗后血清白蛋白升高 ,胆固醇、甘油三酯、尿素氮、血肌酐、血及尿微球蛋白、24h尿蛋白均下降(均P<0 01) ,除尿微球蛋白、血肌酐外 ,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均P<0 05) ;不良反应率及复发率观察组均较对照组低(均P<0 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以及糖皮质激素治疗,研究组加用雷公藤多苷治疗。结果:研究组24h尿蛋白、血浆白蛋白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尿素氮、血肌酐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