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建立离子色谱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有溴酸盐、氯酸盐、亚氯酸盐的检测方法.方法 水样经0.22 μm滤膜过滤后,随氢氧化钾淋洗液进入离子色谱的离子交换系统.根据分离柱对不同离子的亲和力不同进行分离,外标法定量.结果 溴酸盐回收率为87.5% ~ 116.0%,相对标准偏差为2.69%;氯酸盐回收率为86.8%~ 99.0%,相对标准偏差为1.21%;亚氯酸盐回收率为80.1% ~ 87.0%,相对标准偏差为0.93%.以上3个项目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0.结论 该方法检测速度快,样品处理简便,能获得满意的分离效果,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精密度,回收率也满足方法学要求,完全适合于生活饮用水中有溴酸盐、氯酸盐、亚氯酸盐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饮用水中五种消毒副产物亚氯酸盐、氯酸盐、溴酸盐、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的方法。方法采用氢氧根淋洗系统,选用IonPac AS19阴离子分析柱,电导检测器检测饮用水中的五种消毒副产物。结果在8~45 mmol/L KOH梯度淋洗,流速0.80 ml/min,柱温25℃,进样体积500μl条件下,亚氯酸盐和氯酸盐在0~1.50 mg/L,溴酸盐、二氯乙酸、三氯乙酸在0~0.15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5种消毒副产物精密度高(RSD3.0%)。各组分相关系数0.999 5~0.999 9,回收率90.0%~100.6%;方法最低检出限在0.199~1.25μg/L。结论离子色谱法适用于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亚氯酸盐、氯酸盐、溴酸盐、二氯乙酸、三氯乙酸的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制模拟自来水中亚氯酸盐、溴酸盐、二氯乙酸、氯酸盐和三氯乙酸五种消毒副产物的质控样品,为准确地测定饮用水中五种消毒副产物的浓度提供质量控制保障。方法分别称取一定量的亚氯酸钠、溴酸钠、二氯乙酸、氯酸钠和三氯乙酸溶于1%氢氧化钠水溶液中,配制成两个不同浓度的溶液,分装于安瓿瓶中。从每个浓度随机选取10个样品测定其中五种消毒副产物的浓度。选取部分样品分别保存于4℃和40℃,分别在不同的时间每次选取3个样品测定其中五种消毒副产物的浓度。结果水中两个不同浓度的亚氯酸盐、溴酸盐、二氯乙酸、氯酸盐和三氯乙酸的分布是均匀的,RSD为0.35%~1.23%。五种消毒副产物4℃保存的稳定期≥90 d,在40℃保存条件下,除了溴酸盐,其他四种化合物的稳定期低于7 d。水溶液p H值调整为1.8时,水中亚氯酸盐、溴酸盐和二氯乙酸的浓度明显降低,而氯酸盐的浓度稍有升高。结论在4℃保存的条件下,水中的五种消毒副产物具有较好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可用于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整个测定过程的质量控制和实验室的能力验证。  相似文献   

4.
蔡刚 《中国公共卫生》2012,28(5):701-702
臭氧﹑二氧化氯消毒技术在饮用水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在消毒过程所产生的溴酸盐、亚氯酸盐、氯酸盐和溴化物消毒副产物(disinfection by-product,DBP)安全问题日趋受到人们关注。当饮用水中溴酸盐的浓度>0.05μg/L时,即对人体有潜在的致癌作用〔1〕;氯酸盐和亚氯酸盐的主要危害是对红细胞的影响,引起溶血性贫血,并降低精子的数量和活力〔2〕。国  相似文献   

5.
蔡刚  邢海龙 《职业与健康》2012,28(24):3079-3083
目的通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饮用水中无机消毒副产物的不确定度的评定,找出影响测定准确度的主要因素。方法按照GB/T 5750.1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消毒副产物指标》[1]进行饮用水中亚氯酸盐、氯酸盐和溴酸盐的测定,应用测定不确定评定理论[2-3],评估分析过程中测量的重复性、离子色谱标准曲线等因素的标准不确定度,并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结果亚氯酸盐、氯酸盐和溴酸盐消毒副产物(DBP)阴离子的合成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别为0.002 8、0.002 6和0.003 6 mg/L。结论提高标准曲线测定时的精密度,以使标准曲线残差的标准偏差足够低,达到降低不确定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海盐县居民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含量情况,为饮用水消毒提供建议。方法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采集样品,进行前处理和检测;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卫生学评价。结果39份集中供水样品中,二氯乙酸超标9份,超标率为23.08%;氯酸盐超标1份,超标率为2.56%。73份桶(瓶)装水中,二氯乙酸超标22份,超标率为30.14%;溴酸盐超标2份,超标率为2.74%;三氯乙酸超标1份,超标率为1.37%。结论亚氯酸盐、氯酸盐、二氯乙酸检出率较高,为最主要的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可能与部分桶(瓶)装水使用氯化消毒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大体积直接进样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生活饮用水中亚氯酸盐、氯酸盐和溴酸盐的方法。方法 采用IonPac AS19阴离子交换色谱柱为分离柱,通过EGC Ⅲ KOH淋洗液自动发生器在线产生KOH淋洗液,大体积直接进样,以梯度淋洗的方式同时测定生活饮用水中亚氯酸盐、氯酸盐和溴酸盐。结果 方法的线性范围亚氯酸盐和氯酸盐在25.0~800 μg/L,溴酸盐为2.00~80.0 μg/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7~0.9999,3种物质检出限均为1 μg/L,回收率为98.2%~101%之间。将该方法运用于英国FAPAS生活饮用水中氯酸盐、溴酸盐、亚氯酸盐检测的能力验证中,结果(Z≤2)均为满意,其中溴酸盐的Z值为0。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单,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准确度好,精密度高,可用于饮用水中亚氯酸盐、氯酸盐和溴酸盐的检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DBP)亚氯酸盐、溴酸盐、氯酸盐的离子色谱检测方法。方法用IonPac23(4×250mm)型阴离子分析柱和(4×50mm)型阴离子保护柱。DS6抑制型电导检测器,抑制器采用ASRS3004mm型,淋洗液浓度:4.5mmol/L Na2CO3~0.8 mmol/L NaHCO3,流速:1.0ml/min。结果本方法线性关系良好(r≥0.999),精密度高,5.0μg/L添加水平相对标准偏差(RSD)〈10%。在10.0μg/L、50.0μg/L、150.0μg/L三种浓度添加水平下,平均回收率在96.9%~99.1%之间。亚氯酸盐、溴酸盐、氯酸盐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3.1μg/L、3.0μg/L、3.7μg/L。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适用于饮用水中亚氯酸盐、溴酸盐、氯酸盐的检测。  相似文献   

9.
崔悦  张桃英  屈飞飞 《职业与健康》2011,27(17):1965-1966
目的建立并优化离子色谱法测定饮用水中溴酸盐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大体积进样,离子色谱法梯度淋洗测定饮用水中痕量溴酸盐,并实现饮用水中多种阴离子同时测定。结果该方法对溴酸盐的检出限为0.2μg/L,在1~100μ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精密度高(RSD<1.0%)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5.4%~105.5%,可实现5种阴离子同时测定。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捷、灵敏度高,适合饮用水日常检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文采用梯渡淋洗离子色谱法分别测定饮用水中的亚氯酸盐、氯酸盐和溴酸盐。方法:选用IonpacAS11阴离子分析柱,0~12mmol/LKOH淋洗液,流速为1.0ml/min,电导检测器。结果:本法相关性好(r>0.9990),精密度高(RSD%<5.0),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8.3%~102%,最低检出量0.008~0.010μg/ml。结论:该法操作简单、快速、准确、灵敏、适用于大批量水样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了一种离子色谱法直接进样测定饮用水中溴酸盐的方法。[方法]选用高效高柱容的A Supp 7-250离子色谱柱,抑制型电导检测器,直接进样测定饮用水中的溴酸盐。[结果]当淋洗液浓度为3.6mol/L,流速为0.7μl/min时,保留时间接近的BrO3-与Cl-能完全基线分离。溴酸盐在0~200μg/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96,最低检出限为3.84μg/L,回收率在91.8~102.7%之间,RSD<4.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可应用饮用水中痕量溴酸盐的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和完善氢氧根离子色谱法测定饮用水中的溴酸盐的方法。方法采用戴安AS19离子色谱柱,进样量500μl,柱温35℃,检测器温度30℃,10~35mmol/L的KOH作为淋洗液进行梯度淋洗,淋洗液流速1.0ml/min,水样经银小柱处理后,再过0.22μm的滤膜后上机测定。结果饮用水中溴酸盐在0.005~0.1mg/L范围内可获得良好线性关系,r值为0.999 7;检出限为0.005mg/L;相对标准偏差为0.86%~2.96%;回收率为90%~104%。结论此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重现性好,适用于饮用水中溴酸盐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为确保饮水安全,消毒剂已广泛使用在饮水生产领域。随着消毒剂种类和消毒方式的增加,各种消毒副产物给饮水卫生带来新的危害。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将亚氯酸盐、氯酸盐、溴酸盐列为常规监测项目,对其在水中的最大允许浓度做了明确的限量,氯酸盐、亚氯酸盐均为0.7 mg/L;溴酸盐0.01 mg/L;非常规项目二氯乙酸0.05 mg/L,三氯乙酸0.1 mg/L,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GB8537-2008)规定溴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能同时测定饮用水中亚氯酸盐、溴酸盐和氯酸盐的方法。方法采用离子色谱法,选用IonPacAS9分离柱,10.0mmol/LNa2CO3为淋洗液,水样经沉淀脱色后,过滤进样分析。结果方法的相关性好(r0.9992),线性范围广,检出限低(0.0028~0.0087mg/L),RSD2.82%,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2.6%~102.6%。结论该法干扰小,灵敏度高,结果准确、操作简便,适合饮用水中亚氯酸盐、溴酸盐和氯酸盐的同时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离子色谱法研究包装饮用水中溴酸盐含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离子色谱法测定不同放置时间、不同温度、不同日照时长等对水中溴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水中溴酸盐在室温下随着放置时间和日照时间的延长,含量基本不变。当结果的计算不考虑水分的蒸发损失时,随着放置温度的升高以及在100℃下加热时间的延长,溴酸盐含量呈增加趋势;当结果的计算考虑水分的蒸发损失时,水中溴酸盐的含量基本不变。结论水中溴酸盐在常温下和日光照射下的挥发性低,可以长时间并稳定地溶解在水中。基于溴酸盐良好的热稳定性,可将其溶液中的水分蒸发实现样品的浓缩。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用毛细管气相色谱对饮用水中苯系物进行测定的方法。方法以二硫化碳为萃取溶剂萃取苯系物,用DM-FFAP30m×0.53mm×0.53/am毛细管柱分离,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结果对5种苯系物进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为5.3%~10.2%,平均回收率89.9%~108.1%,最低检测限为0.005mg/L。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灵敏度高,适用于饮用水中苯系物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饮用水消毒副产物(亚氯酸盐、溴酸盐和氯酸盐)的方法。方法选用Ionpac AS19阴离子分析柱,在线产生8~45mmol/L KOH为淋洗液,大体积进样,梯度淋洗,流速0.80mL/min,电导检测器检测。结果亚氯酸盐和氯酸盐在0~1.50mg/L、溴酸盐在0~0.15mg/L范围内线性良好,精密度高(RSD2.0%)。亚氯酸盐相关系数r=0.9998,回收率92.7%~101.5%,最低检出限0.22μg/L;溴酸盐r=0.9997,回收率97.2%~101.8%,最低检出限0.47μg/L;氯酸盐r=0.9999,回收率94.5%~101.7%,最低检出限0.27μg/L。结论离子色谱法可用于饮水消毒副产物亚氯酸盐、溴酸盐和氯酸盐的同时检测,而且简单、快速、灵敏。  相似文献   

18.
离子色谱法测定矿泉水中溴酸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臭氧对矿泉水消毒的过程中会将水体中自然存在的溴化物氧化为对人体有害的溴酸盐。虽然溴酸盐在饮料和面包制造业已使用多年,但近年来的研究证明溴酸盐是一种潜在致癌物质,因此,必须做到尽量减少其产生量。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饮用水中溴酸盐的含量应控制在 25μg/L以下,美国国家环保局(EPA)就要求用臭氧处理的饮用水中溴酸盐的浓度应<10μg/L[1]。EPA建议使用化学抑制型离子色谱法测定含氧卤素消毒副产物。本文采用瑞士万通MIC研究型离子色谱仪,大体积进样直接测定试样中痕量组分的方法。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运行成本低,结果令…  相似文献   

19.
离子色谱法测定饮用水中溴酸盐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很早以前人们就在饮用水中加入消毒剂以减少水中滋生的细菌。这种方式大大降低了人们感染痢疾、霍乱的机率。但是,因为使用这些消毒剂而产生的一些副产物却影响到了人类的健康。目前我国的自来水消毒多采用液氯、二氧化氯,大型设备水则以臭氧为主。臭氧消毒剂可将水中的Br^-氧化为有一定致癌作用的BrO3^-。国际上对饮用水中的溴酸盐含量制定了最大容许浓度。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水中溴酸盐含量的最大值为25μg/L。美国国家环保局(EPA)规定水中溴酸盐含量的最大值为10μg/L。本文用阴离子交换柱分离,电导检测器检测的方法测定水中溴酸盐的含量,得到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离子色谱法测定饮用水中亚氯酸盐、氯酸盐和溴酸盐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目的]采用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饮用水中的亚氯酸盐、氯酸盐和溴酸盐.[方法]选用IonPac AS9-SC分离柱,1.10mmol/LNa2CO3-0.96mmol/L NaHCO3淋洗液,流速为1.0ml/min,电导检测器.[结果]测定方法的相关性好(r>0.9990),精密度高(RSD%<4.4),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0.7%~108.8%,检出限(0.42~0.80)μg/L.与碘量法、罗丹明6G褪色光度法作对比测定,结果表明该法的准确度更优.[结论]该法操作简单、快速、准确、灵敏、适用性广,可满足水样μg/L级痕量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