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为了解乡村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现状。方法 采取现场调查、询问等形式对全县 1 8个乡镇预防接种门诊及 1 8个村级接种点的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全县一次性注射器使用率达 1 0 0 % ,接种技术及安全知识掌握率为88 9%。结论 为确保预防接种安全注射 ,应加强一次性注射的监督与管理 ,强化预防接种技术知识及安全注射知识培训 ,理顺生物制品供应渠道 ,杜绝不安全注射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120个城乡基层接种点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的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解湖北省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状况 ,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 12 0个城乡基层计划免疫接种点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现状进行了调查。接种点以玻璃注射器和一次性注射器混合使用为主 ,安全注射率为 4 5 0 % ,村级和使用玻璃注射器的接种点安全注射率相对较低。只有 32 5 %的基层预防接种人员能正确认识不安全注射的危害。对如何提高接种点预防接种安全注射水平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湖南省基层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状况,促进安全注射,采取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162个基层预防接种点安全注射现状进行了调查。接种点以一次性注射器和玻璃注射器为主,安全注射率为46.30%,村级和使用玻璃注射器的接种点安全注射率相对较低。只有35.18%的基层预防接种人员能够正确认识不安全注射的危害。对如何提高基层预防接种点安全注射水平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张晓丽  马道瑞  严玉明 《职业与健康》2007,23(22):2070-2071
目的了解卫辉市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现状,为促进预防接种安全注射工作和制定相应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和问卷调查形式,随机调查22个接种点的预防接种人员131人和预防接种对象350人。结果22个预防接种点均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实行了"一人一针一管",但使用后的注射器仍有4.57%不能正确处理。安全注射知识完全知晓率:市级预防接种人员为89.47%,乡级预防接种人员为80.85%,村级预防接种人员为63.33%,平均为73.81%。结论应加强对预防接种人员的培训和督导,不能忽视基本内容的培训,对公众开展安全注射知识宣传。  相似文献   

5.
在预防接种工作中,实施安全注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大量的调查资料显示,在预防接种中不安全注射的情况非常严重。因不安全注射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化脓性或细菌性感染也并不罕见,因此,预防接种安全注射已经成为国际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作为预防接种工作人员要明确  相似文献   

6.
从当前农村基层计免工作现状看,重视预防接种安全注射问题,防止医源性疾病的发生,是搞好计划免疫工作的一项不容忽视的内容。我县1997年至1998年重点加强了基层接种点的预防接种安全注射工作,现报告如下:1 做法1·1 配齐预防接种注射用具。全县264个计划免疫预防接种点,在符合预防接种点基本条件情况下,均配  相似文献   

7.
陈翠花 《职业与健康》2007,23(2):123-124
目的了解和掌握漯河市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现状,为制定相应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查乡级预防接种门诊33个,预防接种人员99人,城区预防接种门诊10个,预防接种人员33人。采用现场调查和问卷调查、提问等形式。结果接种门诊达到示范3个,规范5个,合格35个。所有接种门诊全部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安全注射率为90.1%;一次性注射器使用后正确毁型、销毁率89.9%,安全知识知晓率为90.6%。结论开展以乡为单位的门诊化接种,规范接种门诊,采取“预防接种日”,对免疫对象实施集中接种的形式,是一种安全的预防接种形式。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罗田县胜利镇接种点预防接种工作中安全注射现状及预防接种人员的安全注射知识掌握情况,2004年3月对全镇45个接种点进行了调查。1现场调查情况现场调查中对45个接种点的接种室建设进行评估,对58名获得预防接种资格的接种人员进行现场技术操作考核,及对一次性注射器使用、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GAVI合作项目单位自毁型注射器使用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施预防接种工作中,安全注射面临着极大挑战,不安全注射成为导致艾滋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传播和其它注射性感染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在预防接种工作中,全面推行自毁型注射器(AD注射器)可有效提高安全注射水平。卫生部在2005年下发的《预防接种工作规范》提出预防接种“推广使用自毁型注射器”。2002~2006年,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与中国政府实施了GAVI合作项目,支持我国西部省份和其它省份的贫困县将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并在预防接种中引入AD注射器,湖北省25个国家级扶贫重点县为项目地区。为掌握湖北省AD注射器使用及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上蔡县基层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现状,促进预防接种安全注射。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25个城乡基层接种点进行了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现状调查。结果除1个接种点是一次性注射器与玻璃注射器混合使用外,其余均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或自毁型注射器;99.2%的接种点实行了"一人一针一管"但仍有5.8%的接种点不能正确处理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个别乡村医生不知道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部位和贮存条件,存在不安全注射隐患。结论加强对基层计划免疫人员的培训及督导很必要。  相似文献   

11.
预防接种是广泛应用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预防接种安全注射问题日渐突出,并受到重视。我们就安全注射的现状、特点以及杜绝不安全注射的具体策略做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12.
基层医疗机构安全注射现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彦平  胡金荣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5):2898-2899
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每年全球有160亿次注射。注射的过度使用和不安全注射导致血源性传染病的大量传播,直接经济损失达5.35亿美元。据W HO公布的资料,在发展中国家,儿童每年接受注射达55亿次,其中预防接种注射为5.5亿次;非预防接种不安全注射﹥50%,预防接种不安全注射约占30%。  相似文献   

13.
“到2000年消除预防接种中不正确的消毒和注射行为,实行安全注射”是我国卫生部于1997年提出的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的目标。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容县实施预防接种安全注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从调查统计资料分析,仍存在着影响安全注射的目标如期实现的因素,在此进一步提出不安全注射的危害性,并针对容县的现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现状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山西省基层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现状 ,促进预防接种安全注射工作 ,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 ,对1 2 0个城乡基层接种点进行了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现状调查。结果显示 :除 1个接种点是一次性注射器与玻璃注射器混合使用外 ,其余均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或自毁型注射器 ;99 2 %的接种点实行了“一人一针一管” ,但仍有 5 8%的接种点不能正确处理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个别乡村医生不知道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部位和贮存条件 ,存在不安全注射隐患。建议 :加强对基层计划免疫人员的培训及督导 ,对公众开展安全注射知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15.
为掌握邳州市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状况和制订相应对策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现场调查和问卷调查等形式,随机抽查36个接种点的180名乡级预防接种人员和144名村医.其中接种室设置达标率88.9%,一苗一室率47.2%;全部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安全注射率为97.7%,一次性注射器使用后正确毁形率66.7%;安全注射知识知晓率乡级预防接种人员为90.6%,村医为65.2%.以乡为单位,建立"一苗一室"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采取"计划免疫日"对免疫对象集中接种的形式是一种安全的预防接种形式.  相似文献   

16.
预防接种是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重要措施。确保预防接种安全注射意义重大。随着安全注射的意识不断增强,各种安全注射的相关器材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以穿刺注射为特征的一次性注射器和以收集使用后的注射器/针头为特征的针头收集器材,至今均经历了三代发展。现就预防接种中安全注射相关器材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动向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湖北省应城和云梦两县预防接种安全注射开展情况和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为推动我国农村地区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的实施提供经验。方法 应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管理者、服务提供者和被服务对象进行调查。结果 发现两县不安全注射率为88 .1 % ,在不安全注射中,单纯消毒不正确占17% ,单纯注射不正确占40 % ,两者都不正确占43 % 。结论 影响预防接种不安全注射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接种器材的不足是客观影响预防接种安全注射实施的重要条件,但不是决定因素,卫生人员安全注射知识和技能的贫乏和卫生管理的薄弱以及群众自我保护意识较弱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探讨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发生及分布情况,更好地贯彻《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安全注射,规范预防接种,总结处置经验,保障接种当事人双方的合法权益和被接种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方法对安定区2000年以来监测上报及处置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安定区2000~2009年共上报及处置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9起,涉及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群体性心因性反应、不安全注射、偶合症等多种类型,存在着不同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率不同。结论实施安全注射,是防止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和妥善解决双方争议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9.
随着计划免疫工作的不断深入 ,免疫接种率的不断提高和使用疫苗种类的不断增加 ,预防接种的安全注射问题越来越得到社会的关注。为了解我市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的现况 ,我们于 2 0 0 1年 8~ 9月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一次普查 ,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 对象 全市 2 6个街道、镇、乡预防保健所 ,45个接种点 ,45名从事预防接种的基层防疫医生。2 方法 根据卫生部推荐使用的计划免疫综合评审方案 ,结合我市实际 ,采用现场调查、问卷、测试等形式在 2 0 0 1年 8~ 9月对我市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的现况进行了一次普查 ,问卷来源于计划免疫…  相似文献   

20.
随着计划免疫工作的深入开展,免疫接种率逐步提高,使用疫苗种类也不断增加,不安全注射给儿童造成危害的机会也随之增多。为了解荆州区预防接种工作中的安全注射状况,现场观察了各预防接种门诊安全注射情况,现就有关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