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初步评价肺功能检测中反映小气道功能的指标对慢性咳嗽患者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09例慢性咳嗽患者进行常规肺功能检测和支气管激发试验,观察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小气道功能指标的差异,以及小气道功能异常与正常患者肺功能指标差异和支气管激发试验的阳性率.结果 109例患者中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60例,阴性49例.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患者峰值呼气流速、最大呼气中期流速75/25、呼气中段流速(FEF)25、FEF50、FEF75较阴性患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活量、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9例患者中有48例提示小气道功能异常,其中39例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占81.2%;而小气道功能正常的6l例患者中,有21例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占34.4%,两者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肺功能中反映小气道功能的指标能预测气道高反应性,对于大量不能开展支气管激发试验的基层医院,有助于发现早期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尤其对于合并小气道病变的年轻患者更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支气管扩张试验在哮喘诊断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在西安市儿童医院哮喘门诊首次诊断为哮喘的患儿182例,分别于雾化吸入万托林前、后测定常规肺通气功能,比较雾化前、后的改善率,计算出各项指标的阳性率.结果 支气管扩张试验的阳性率为93.41%(170/182),阴性率为6.59%(12/182);雾化吸入万托林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最大呼气峰流速、呼出肺活量的25%、50%、75%时的呼气流速、最大呼气中段流量均较吸药前明显升高(t值分别为4.468、4.485、4.554、5.303、5.313、5.811,均P<0.05).重症哮喘发作患儿第2次雾化后各项指标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第1次雾化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最大呼气峰流速、呼出肺活量50%的呼气流速、最大呼气中段流量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第1次雾化后(χ2值分别为5.393,5.833,5.833,7.293,均P<0.05).结论 支气管扩张试验对哮喘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指导价值;重症哮喘者支气管扩张试验也可表现为阴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哮喘儿童小气道功能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在太和医院诊治的90例哮喘患儿,按照治疗前第1秒用力呼气量值,将患儿分为两组,给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3个月,记录其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量、最大呼气中期流量、75%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50%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结果 患儿的发病年龄与最大呼气中期流量、50%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75%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均无相关性(均P>0.05);病程与最大呼气中期流量、50%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75%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948,-0.823,-0.468,均P<0.05).治疗前小气道功能<65%预计值的患儿阳性率(81.1%)明显高于治疗前第1秒用力呼气量<80%预计值的患儿阳性率(68.9%);治疗后小气道功能<65%预计值的患儿例数(49例)明显少于治疗前(73例).治疗3个月后A、B两组患儿的第1秒用力呼气量、最大呼气中期流量、75%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50%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比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t值分别为12.8、9.7、10.1、10.5;均P<0.05).结论 小气道功能检测指标在评估哮喘患儿肺功能方面比第1秒用力呼气量更敏感,能更准确的评估哮喘患儿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支气管舒张试验在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7年3月至2009年6月住院治疗的儿童哮喘病例48例,在规范治疗的同时,分别检测哮喘急性发作期与缓解期的常规通气肺功能及在支气管舒张试验前后肺功能的变化.结果 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峰流速(PEF)、呼出肺活量25%时的用力呼气流速(FEF25)、呼出肺活量50%时的用力呼气流速(FEF50)、呼出肺活量75%时的用力呼气流速(FEF75)支气管舒张试验后均较试验前明显改善(P<0.01),其中急性发作期FEV1、FEV1/FVC、PEF、FEF25较缓解期改善明显[(17.08±8.14)%比(5.29±4.82)%、(16.73±8.31)%比(5.12±6.83)%、(15.52±9.22)%比(7.68±4.33)%、(30.72±21.92)%比(9.24±5.14)%,P<0.01].急性发作期FEV1、FEV1/FVC、PEF、FEF25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率高于缓解期,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哮喘急性发作期儿童待病情进入缓解期后,反映小气道功能指标(FEF50、FEF75)的改善仍需要较长时间.支气管舒张试验中FEF50、FEF75的改善率对哮喘缓解期儿童的诊断和疗效判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支气管舒张试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测试前专业肺功能检测人员讲解动作要领,并示范受试者正确吹气,测定呼气流量-容积曲线。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200ug,15分钟后再次测定呼气流量-容积曲线。依据肺功能主要检查指标判断支气管舒张试验结果。结果:50例患者进行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者33例,阳性率66%。其中,哮喘28例,试验阳性14例。慢阻肺15例,试验阳性13例。慢阻肺合并哮喘7例,试验阳性6例,慢阻肺与哮喘受试者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结果比较,慢阻肺明显高于哮喘,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应建立统一规范的支气管舒张试验方法。依据多项肺功能指标综合判断支气管舒张试验结果,可提高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率和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常规肺功能检测在儿童哮喘诊断、治疗及疗效评价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Master Screen系列肺功能测定系统,对40例不同病期哮喘患儿进行常规肺通气功能检测,因测定需要患儿配合,发作期患儿完成2l例,缓解期完成28例;选择发作期30例进行支气管舒张试验的患者肺功能资料进行研究.结果 常规肺通气功能测定发作期与缓解期结果比较,用力肺活量、1秒钟用力呼气量、1秒钟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比值、最大呼气流量、排出25%~75%肺活量后用力呼气量的差异有显著性(t=2.47~5.37,P<0.01).发作期排出75%肺活量后用力呼气量总异常率达100.00%,缓解期排出75%肺活量后用力呼气量总异常率仍达53.57%,提示缓解期仍有小气道功能障碍.不同病期患儿肺功能测定结果用力肺活量、1秒钟用力呼气量、1秒钟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比值、最大呼气流量、排出25%肺活量后用力呼气量、排出50%肺活量后用力呼气量、排出75%肺活量后用力呼气量异常率的差异具有显著性(x2分别为45.23、34.71、lO.90、22.19、17.90、5.64、13.27,均P<0.05).支气管舒张试验雾化吸入万托林后用力肺活量、1秒钟用力呼气量、1秒钟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比值、最大呼气流量、排出25%~75%肺活量后用力呼气量均明显增高(t=4.76~7.01,P<0.01),表明雾化吸入万托林可迅速减低气道阻力,改善肺通气功能,进一步证明哮喘儿气道阻塞具有可逆性.结论 常规肺通气功能检测可用于儿童哮喘诊断及治疗. 力呼气量、排出75%肺活量后用力呼气量异常率的差异具有显著性(x2分别为45.23、34.71、lO.90、22.19、17.90、5.64、13.27,均P<0.05).支气管舒张试验雾化吸入万托林后用力肺活量、 秒钟用力呼气量、1秒钟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比值、最大呼气流量、排出25%~75%肺活量后用力呼气量均明显增高(t=4.76~7.01,P<0.01),表明雾化吸入万托林可迅速减低气道阻力,改善肺通气功能,进一步证明哮喘惠儿气道阻塞具有可逆性.结论 常规肺通气功能检测可用于儿童哮喘诊断及治疗. 力呼气量、排出75%肺活量后用力呼气量异常率的差异具有显著性(x2分别为45.23、34.71、lO.90、22.19、17.90、5.64、13.27,均P<0.05).支气管舒张试验雾化吸入万托林后用力肺活量、 秒钟用力呼气量、1秒钟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比值、最大呼气流量、排出25%~75%肺活量后用力呼气量均明显增高(t=4.76~7.01,P<0.01),表明雾化吸入万托林可迅速减低气道阻力,改善肺通气功能,进一步证明哮喘惠儿气道阻塞具有可逆性.结论 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精度超声肺功能仪与压差传感器肺功能仪评估儿童肺功能的差异性,研究术前超声肺功能仪检测对肺癌肺切除术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PPC)的预测评估特点。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58例肺癌拟行开胸肺切除手术的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采用超声肺功能检测仪和压差传感器肺功能仪进行肺功能检测,根据肺功能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肺功能正常组(91例)、肺功能轻度异常组(35例)和肺功能重度异常组(32例)。(1)比较两种肺功能仪获取的肺通气功能参数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最大呼气流量(FEF%pred)、用力呼出25%肺活量时的瞬间流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F25%pred)、用力呼出50%肺活量时的瞬间流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F50%pred)、用力呼出75%肺活量时的瞬间流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F75%pred)、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pred);(2)根据3组术后发生PPC情况再将患者分为PPC组和无PPC组,比较两组超声肺功能各指标的异同;分析术前超声波肺功...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肺炎支原体感染对哮喘儿童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分析攀枝花市中心医院2013-2016年收治的100例哮喘儿童资料。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的54例患儿设为观察组,肺炎支原体感染阴性的46例患儿设为对照组。入院治疗后1周进行肺功能检测,比较两组患儿肺功能参数。结果观察组患儿咳嗽、喘息缓解时间为(8.9±1.4)d,治疗时间为(7.4±1.3)d;对照组患儿咳嗽、喘息缓解时间为(6.4±0.8)d,治疗时间为(5.2±0.9)d。观察组患儿咳嗽、喘息缓解时间、治疗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最大呼气率(FEV1/FVC)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PEF)、25%肺活量呼气流速(FEF25%)、用力呼出50%肺活量的呼气流速(FEF50%)、用力呼出75%肺活量呼气流速(FEF75%)、用力中段呼气流速(FEF25%~75%)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肺炎支原体抗体不同滴度肺功能参数,发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能够降低哮喘患儿肺功能,以小气道阻塞性病变为主,但其严重程度与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无关。  相似文献   

9.
肺功能测定在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治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娟 《现代医院》2010,10(11):76-77
目的探讨肺功能测定及支气管舒张试验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德国耶格公司生产的MASTER SCREEN系列的肺功能仪对87例慢性咳嗽的患者行肺功能测定,其后雾化吸人沙丁胺醇(万拖林)5 mg/ml,20 min观察用力肺活量(FVC)、第1 s时间肺活量(FEV1)、1 s率(FEV1/FVC)、呼气峰流速(PEF)的数值的变化。结果在87例患者中,约66.7%的患者肺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损,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率超过72.4%。结论支气管舒张试验是诊断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使用脉冲振荡肺功能(IOS)在支气管舒张试验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年龄因素对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判定值的影响.方法 215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根据年龄分三组(4~7岁组136例、8~11岁组64例、12~16岁组15例).同时测定最大呼气流量-容积(MEFV)和IOS,并进行支气管舒张试验,IOS测定指标包括:呼吸阻抗(Zrs)、气道总阻力(R5)、中心气道阻力(R20)、响应频率(Fres)、5Hz时的弹性阻力(X5).MEFV参数选用反映总气道功能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分别比较各组IOS各主要指标改善率与FEV1改善率的关系.结果 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各年龄组Fres、Zrs、H5、X5、R20均得到改善,以X5改善最明显,R20降低最少.Frcs、Zrs、R5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三者存在年龄因素影响.而X5与年龄关系不大(P> 0.05).结论 IOS可作为儿童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判断指标的一种选择,适用于儿童和重症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Notch1和磷酸酯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在儿童支气管哮喘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河南某医院诊治的41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观察组)及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0例儿童(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检测研究对象肺功能指标[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FEV 1/用力肺活量(FVC)、用力呼气中期流速(FEF25%~75%)、用力呼气50%肺活量的瞬间流速(FEF50%)、用力呼气75%肺活量的瞬间流速(FEF75%)、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白细胞介素-6(IL-6)和嗜酸性粒细胞(Eos)水平,qRT-PCR检测Notch1和PTEN mRNA表达水平,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的FEV 1,FEV 1/FVC,FEF25%~75%,FEF50%及FEF75%分别为(1.38±0.65)L,(60.35±10.42)%,(3.15±1.23)L/s,(1.76±0.79)L/s及(0.78±0.54)L/s,均低于对照组的(2.47±0.53)L,(79.46±13.26)%,(4.09±1.57)L/s,(2.57±1.03)L/s及(1.25±0.38)L/s(均P<0.05)。观察组研究对象的FeNO为(17.35±11.53)ppb,高于对照组的(10.46±4.25)ppb(P<0.05)。观察组研究对象的Eos及IL-6分别为(0.36±0.13)×10^9/L及(0.73±0.17)ng/mL,均高于对照组的(0.16±0.11)×10^9/L及(0.38±0.14)ng/mL(均P<0.05)。观察组研究对象的Notch1 mRNA水平为1.52±0.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87±0.09(P<0.05);观察组研究对象的PTEN mRNA水平为0.38±0.0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7±0.19(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Notch1 mRNA的表达水平与FEV 1,FEV 1/FVC,FEF25%~75%,FEF50%及FEF75%等指标呈现负相关(均P<0.05),与FeNO,IL-6和Eos等指标呈正相关(均P<0.05)。而PTEN mRNA的表达水平与FEV 1,FEV 1/FVC,FEF25%~75%,FEF50%及FEF75%等指标呈现正相关(均P<0.05),与FeNO,IL-6和Eos呈负相关(均P<0.05)。且Notch1 mRNA的表达与PTEN mRNA的表达呈现负相关(P<0.05)。结论哮喘患儿体内Notch1水平上调,Notch1可通过抑制PTEN表达及促进IL-6等炎症分子表达,诱导哮喘的发生和进展。  相似文献   

12.
刘杰 《现代保健》2013,(19):102-103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单用氟替卡松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肺功能指数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流速(PEF)、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达92.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2.93%(P〈0.05),治疗组的显效率为31.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4.39%(P〈0.05);治疗组患者的FVC、PEF、FEV1、MMEF的改善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显著,明显改善肺功能指数,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陶瓷作业工人肺功能损害的情况,为预防尘肺病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某陶瓷厂200名接尘工人,平均年龄为(32.31±8.25)岁,另选取非接尘工人50名为对照组,平均年龄为(34.88±9.75)岁,采用意大利的spirolabII型的肺功能仪,测试的项目包括肺活量(VC)、用力呼吸肺活量(FVC)、第1s用力呼气量(FEV1)、一秒率(FEV1%)、最大呼气中段流速(FEF25-75)、最大呼气25%、50%、75%肺活量时流量(FEF25%、FEF50%、FEF75%);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统计分析。结果接尘组的肺功能指标FEV1、FEV1%、FEF25-75、FEF50%、FEF75%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尘工龄在10年~、15年~、20年~组的工人肺功能指标中VC、FVC、FEF25-75、FEF50%、FEF75%的测试均值明显低于接尘工龄〈5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陶瓷粉尘对作业工人的肺功能有损害作用,且随着接尘工龄的增加肺功能受损害程度增加。  相似文献   

14.
The ventilatory function of 634 workers in small scale metal working industries was evaluated. Almost five percent (4.7%) of the workers were found to have FEV1.0/FVC ratio of less than 75%. Compared with the lung function of industrial workers reported by Zee, 10.9% were found to have low ventilatory function. Comparison of the ventilatory function obtained from the metal workers with those of occupational groups previously reported shows that the metal workers have lower FVC and FEV1.0 values. Mid and end expiratory flow rates were also measured. These measures have been shown to be very sensitive in detecting obstructions in small airways. It is recommended that future studies should be carried out to obtain ventilatory functions for the normal population. The values reported here of FEV25%-75% and FEF75%-85% would be useful for future investigations in forced expiratory flow rates.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特异性免疫对儿童支气管哮喘血清白细胞介素4 (IL-4)、白细胞介素18(IL-18)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75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特异性免疫治疗,治疗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儿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FVC、呼气峰流速(PEF)等肺功能指标及血清IL-4、IL-18和TGF-β1水平,并比较不同治疗效果患儿血清IL-4、IL-18和TGF-β1水平.结果 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患儿FEV1、FEV1/FVC、FVC和PEF肺功能指标分别为(2.82±0.35)L、(81.65±5.38)%、(3.46±0.45)L和(5.61±1.44) L/s,对照组分别为(2.17±0.29)L、(72.84±4.82)%、(3.24±0.41)L和(5.08±1.35) L/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血清IL-4、IL-18和TGF-β 1水平分别为(5.94±4.76) ng/L、(192.85±54.06)ng/L和(6.17±0.42)μg/L,对照组分别为(7.26 ±5.33) ng/L、(259.61±67.83) ng/L和(6.83±0.48)μ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治疗效果患儿血清IL-4、IL-18和TGF-β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4、IL-18和TGF-β1均参与支气管哮喘患儿的炎性反应,检测血清IL-4、IL-18和TGF-β1水平能够为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肺炎支原体感染对哮喘患儿肺功能的影响,从而对临床诊治及预后评估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潍坊医学院诊治的哮喘患儿临床资料,其中在急性期治疗1周后行肺功能检查的患儿共576例,分为阳性组(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组)144例,阴性组(哮喘不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者)432例,对两组患儿肺通气功能检查各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阴性组与阳性组组间对比肺通气功能各项指标对比,用力肺活量(FVC)及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两项指标,阴性组与阳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FEV1、PEF和MMEF 25-75、PEF25、PEF50各值均低于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以MMEF 25-75下降为主。2)阳性组组内对比根据支原体抗体滴度,将阳性组患儿再次分为高滴度组与低滴度组,将两组肺通气功能检查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感染肺炎支原体可降低哮喘患儿肺功能,且以加重小气道阻塞性病变为主,因此日后对合并支原体感染的哮喘患儿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URI)的长期咳嗽惠儿肺功能与嗜酸性粒细胞的关系。方法收集24例继发于URI的长期咳嗽患儿作为观察组.用视觉模拟法对其咳嗽程度进行评分。并测定其肺功能,检测外周血及诱导痰的嗜酸性粒细胞(EOS)含量:另收集22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结果①咳嗽症状评分:长期咳嗽组患儿的V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②肺功能:长期咳嗽组患儿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及1秒率均低于对照组;支气管激发试验结果显示两组FEV,下降率无统计学差异(P=0.083);支气管舒张试验结果显示观察组FEV,增加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24h内最高呼气流量波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EOS检测:观察组外周血及痰液EOS计数及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是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长期咳嗽患儿气道的一个重要特征,并且与肺功能受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比较哮喘与咳嗽变异性哮喘儿童的肺常规通气功能,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2010年5-11月就诊于河北省儿童医院呼吸科门诊,确诊为哮喘或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患儿80例,分为:1)哮喘急性发作组(A组)33例,平均年龄(7.96±2.12)岁;2)哮喘缓解组(B组)27例,平均年龄(7.97±1.91)岁;3)咳嗽变异性哮喘组(C组)20例,平均年龄(8.03±2.18)岁;同时随机选择同期正常健康体检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D组),平均年龄(8.58±2.11)岁。测定用力肺活量(FVC)、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峰流速(PEF)、用力呼气25%流速(FEF25)、用力呼气50%流速(FEF50)、用力呼气75%流速(FEF75)、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75/25)等7项指标。 结果 A、B、C三组患儿各项肺功能指标均低于D组儿童(B、C组除外PEF、FEF50、FEF75),且A组各项肺功能指标均明显低于B和C组; 但B、C两组患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肺常规通气功能检测可以评价哮喘与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气道阻塞程度,对于诊断及病情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粉尘作业对员工呼吸功能的影响,探讨小气道功能测定在粉尘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及尘肺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方法]2009年对某机械制造企业粉尘作业车间进行生产环境调查、粉尘浓度检测,对216名粉尘作业人员进行肺功能测定等职业健康检查及问卷调查。[结果]粉尘作业人员用力呼气75%肺活量的瞬间流量(forcedexpiratoryflowat75%offorcedvitalcapacity,FEF75%)的中位数为79%,低于正常值,用力肺活量(forcedvitalcapacity,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expiratoryvolumeinonesecond,FEV1)、1秒率(FEVl/FVC)、最高呼气流量(peakexpiratoryflow,PEF)、用力呼气25%肺活量的瞬间流量(forcedexpiratoryflowat25%FVC,FEF25%)、用力呼气50%肺活量的瞬间流量(forcedexpiratoryflowat50%ofFVC,FEF50%)的均数或中位数都在正常范围内,PEF、FEF25%、FEF50%和FEF75%异常的人员比例明显增高,分别为21.30%、BO.56%、45.37%和50.00%,而且这些参数异常人员接尘工龄较短,中位数分别为3.5年、4年、5年和5年。FVC、FEV1、FEV1/FVC、PEF、FEF25%、FEF50%、FEF75%异常人员的胸片检查异常比例分别为55.56%、60%.00、0、21.74%、15.15%、23.47%、25.00%。将胸片异常组与正常组的肺功能进行比较,胸片正常组的PEF、FEF25%、FEF50%的参数值低于异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龄10年以上的粉尘作业人员FEV1、FEF25%和FEF75%异常比例高于工龄较短组(P〈0.05)。[结论]粉尘作业人员存在气流受限、小气道功能障碍。随着接尘工龄的增加,FEV1、FEF25%和FEF75%异常人员有增多的趋势。该人群肺功能检查结果与胸片表现并不同步。在职业健康监护工作中,应对粉尘作业人员的肺功能尤其是小气道功能进行重点观察和动态对比分析,并将其作为尘肺风险评估的指标之一。建议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将FEF25%、FEF50%、FEF75%等反映小气道功能的参数增设为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