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评价长春西汀对血管性痴呆(VD)患者的疗效。方法 60例VD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综合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长春西汀。以Folstein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功能量表(ADL)及长谷川痴呆量表(HDS)为疗效评定指标。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显效率和MMSE、HDS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的MMSE、HDS评分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 长春西汀治疗血管性痴呆有一定的疗效,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
专科护理干预对血管性痴呆患者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专科护理干预对血管性痴呆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以自理理论为依据,3R护理法为主要内容及心理护理贯穿始终的专科护理模式。比较护理干预前及干预8周后,两组简易智能状态评估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长谷川痴呆量表(HDS)、痴呆严重程度临床评定表(WMS)的评分结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MMSE、ADL、HDS、WMS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结论专科护理干预有利于血管性痴呆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长春西汀合并高压氧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0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长春西汀合并高压氧组(观察组)与高压氧组(对照组),各50例.临床疗效按简易智能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治疗前后的变化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后两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观察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D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长春西汀合并高压氧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疗效优于高压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艾地苯醌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53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51例,3组患者在降糖、调脂、降压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应用艾地苯醌、尼莫地平和两药联合治疗,疗程3个月,应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CA)、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价 3组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3组MMSE、MoCA 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 <0.05),ADL 评分则明显低于治疗前(P <0.05)。治疗后艾地苯醌组和尼莫地平组 MMSE、MoCA、ADL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用药组MMSE、MoCA 评分均明显高于其他2组(P 均<0.05),ADL 评分则明显低于其他2组(P <0.05)。联合用药组、尼莫地平组分别有2、1例患者应用尼莫地平后出现面部红热、血压下降,调整降压药后好转。结论艾地苯醌和尼莫地平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疗效相近,两药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舒血宁注射液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脑血液动力学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按病情相匹配的原则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29例,治疗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和舒血宁注射液治疗2周,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2周。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行脑血液动力学检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测定、听觉P300测试。结果 治疗后脑血液动力学检查、ADL量表测定、听觉P300测试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 舒血宁注射液能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脑血液动力学,促进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奥拉西坦联合长春西汀治疗脑梗死患者恢复期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90例脑梗死患者恢复期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各组均给予相同的基础药物治疗外,A组予奥拉西坦每次800mg,每日2次口服;B组予长春西汀20~30mg加入500ml液体内缓慢滴注;C组予奥拉西坦联合长春西汀,用法同A组和B组;三组疗程均为12w。治疗前后分别做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自理量表(ADL)检测,评价其疗效,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三组认知功能在治疗前差别无显著性(P〉0.05),治疗12周后均较治疗前有提高(P〈0.05),其中C组改善更显著(P〈0.01),与另两组相比,差别有显著性(P〈0.05)。结论奥拉西坦联合长春西汀治疗脑梗死患者恢复期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奥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史红逸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2):2863-2864
目的:观察奥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方法。方法:将60例血管痴呆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予奥拉西坦80 mg/次,3次/d)和对照组(予安慰剂)30例,治疗前、治疗后12周进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行为日常能力评定量表(ADL)。结果:治疗后MMSE及ADL评分增高,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前的各项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相对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奥拉西坦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行为干预对轻度阿尔采默病(AD)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轻度AD患者分为行为干预组(30例)和非行为干预组(30例),行为干预组给予6个月的行为干预,采用痴呆严重程度临床评定量表(CDR)、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成人韦氏记忆量表(WM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在入组时和1年后评定其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通过有目的的行为干预,1年后两组患者MMSE评分、ADL评分、WMS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痴呆程度的演变,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行为干预可以延缓病情发展,行为活动是AD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石杉碱甲联用胞磷胆碱钠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7)和对照组(n=35),观察组采用石杉碱甲胶囊联用胞磷胆碱钠片口服,对照组仅口服石杉碱甲胶囊,观察周期24周。用药后12周、24周使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和日常生活自理量表(ADL)进行评分,并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MMSE评分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t=0.45,P〉0.05),治疗12周、24周时两组MMSE评分有统计学差异。ADL评分治疗24周时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t=2.61,P〈0.05)。【结论】石杉碱甲联用胞磷胆碱钠治疗血管性痴呆能显著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胡秀英 《护士进修杂志》2013,(24):2290-2292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在血管性痴呆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血管性痴呆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康复护理干预。采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采用巴氏指数(BI)对患者日常活动能力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干预前MMSE评分、BI评分分别与对照组干预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后MMSE评分、BI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MMSE评分、BI评分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患者日常活动能力,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1.
何俊  臧道军  翟佳 《华西医学》2009,(11):2981-2983
目的:探索丹红注射液联合长春西汀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智能状况的改善效果。方法:将116例符合血管性痴呆标准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用血塞通0.4 g,治疗组用丹红注射液20 mL和长春西汀10 mg,10 d为1个疗程,6个月共6个疗程,其后分别采用中文版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量表进行积分,用中国修订韦氏成人量表(WAIS-RC)进行智力测验比较。结果:根据WAIS-RC测验结果,两组1年后知识、领悟、算术、相似、数字广度、词汇、数字符号、填图、图片排列等项目比较,治疗组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1.98~5.25,P〈0.05或0.01),治疗组治疗前后上述项目自身对照积分亦有显著提高(t=1.68~4.25,P〈0.05或0.01)。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长春西汀能有效抑制神经细胞的凋亡,改善脑部供血,减少脑功能的受累.治疗血管性痴呆,对老年群体的康复有积极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60例经头颅CT证实为脑梗死的患者进行单盲对照研究。治疗组80例采用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应用维脑路通注射液治疗。两组均静脉滴注,14d共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1.25%,对照组为有效率72.50%。治疗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长春西汀注射液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方面,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长春西汀治疗血管性痴呆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长春西汀对血管性痴呆(V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VD患者42例随机分为长春西汀组和对照组各21例,分别给予长春西汀和胞二磷胆碱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测定2组患者的瑞文测验联合型(CRT)及临床记忆量表(CMS)评分。结果:长春西汀组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无明显好转。结论:长春西汀对改善VD患者的认知障碍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美金刚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2组均根据患者合并疾病的情况,给予控制血糖、血压、降脂和改善脑血液循环等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美金刚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对照组单纯服用尼莫地平。2组均持续服用12周。对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分别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和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进行评定,观察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MMSE、ADL及CD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2周后,治疗组MMSE、ADL评分分别为(19.5±4.0)分及(24.7±7.9)分,对照组MMSE、ADL评分分别为(16.1±4.7)分及(28.4±11.8)分,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CD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2例患者出现头晕、头痛,后症状逐渐自行缓解,不影响继续治疗。2组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均无明显变化。结论美金刚联合尼莫地平能有效地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且有较高的安全性。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尼莫地平联合多奈派齐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选取第三军医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1年1~6月收治的80例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观察组给予尼莫地平联合多奈派齐治疗,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治疗,治疗周期均为1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和ADL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MMSE评分和AD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尼莫地平联合多奈派齐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瑞波西汀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瑞波西汀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研究组口服瑞波西汀治疗,对照组口服氟西汀治疗,观察8w。于治疗前及治疗1w、2w、4w、8W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w末研究组总有效率70.0%,对照组为66.7%,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各时段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下降,差异有显著或极显著性(P〈0.01或0.05)。治疗1w末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1),其他时点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多出现在治疗初期,研究组发生率为20.0%,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嗜睡、便秘、焦虑、厌食等;对照组为23.3%,表现为恶心、头痛、失眠、焦虑等。结论瑞波西汀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依从性好,但瑞波西汀起效较氟西汀迅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试验组给予银杏注射液及胞二磷胆碱静滴,14 d后口服金纳多片90 d;对照组采用脑复康注射液0.8 g,血栓通注射液静滴,14 d之后改为脑复康90 d。结果:两组治疗前后MMSE和ADL评分及治疗后的MMSE、ADL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显效率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与胞二磷胆碱联用疗效确切、安全、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巡能泰治疗血管性痴呆,提高患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疗效。方法 将48例确诊为血管性痴呆的住院患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2例,口服巡能泰400mg,bid,6~8wk;对照组26例,服用抗血小板聚集剂塞宁50~100mg qd或抵克立得250mg qd,8wk。应用Hachinski缺血量表(MiS)测定,确定为血管性痴呆。应用简易认知量表(MMSE)测试评定智能状况;应用日常生活量表(ADL)测定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结果 两组治疗前MIS、MMSE及ADL评分对比无显差别并(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量表评定比较显示治疗组ADL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明显,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MSE评分均有所上升,治疗组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巡能泰用于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优于抗血小板聚集剂,它能有效地改善思的认知功能,并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张薇  张临洪 《新医学》2014,(3):201-203
目的:探讨尼麦角林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8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服用尼麦角林,疗程为12周,通过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及韦克斯勒记忆量表(WMS)进行评分,评价两组疗效。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的ADL评分均明显下降,MMSE及WMS评分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治疗组ADL、MMSE及WMS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有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尼麦角林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盐酸氟西汀对脑血管病并发抑郁障碍的治疗作用及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入院时给予Hamilton抑郁量表测定,选择符合抑郁障碍病例120例,随机将他们分成盐酸氟西汀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比较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抑郁量表评分,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和ADL能力评定。结果盐酸氟西汀治疗组抑郁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P〈0.05),ADL能力评分明显上升(P〈0.05),神经功能恢复程度治疗组明显加快。结论盐酸氟西汀能改善脑血管病并发抑郁障碍,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和ADL能力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